返回首页

饲料添加剂植酸酶(饲料添加剂植酸酶含量)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26 12:21   点击:137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饲料添加剂植酸酶含量

鱼类消化系统缺乏内源性植酸酶,无法利用饲料中植酸结合态磷(Pointillart等1987)。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水产养殖中排放磷对环境的污染,在养殖水体中饲料磷的排放促使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从而导致水体溶氧含量起伏变化,水质恶化,鱼体生病或鱼肉带异味等。

植酸酶成功应用于畜禽饲料引起了水产工作者的兴趣,并着手进行研究以评估植酸酶在鱼饲料中应用的可能性。

2. 饲料中添加植酸酶

玉米

玉米是畜禽生产中使用最广泛、用量最大的饲料粮,世界上70%~75%的玉米作为饲料,因而被称为“饲料之王”。

玉米可利用能值在谷实类中居首位,在蛋鸭生产中其代谢能值达到14兆焦/千克;粗纤维含量少,仅有2%左右,而无氮浸出物高达72%,而且主要是淀粉,消化率高;脂肪含量高达3.5%~4.5%;其中亚油酸(必需脂肪酸)含量高达2%,在谷类子实中属于最高者,在配合饲料中使用50%的玉米就能够满足鸭对亚油酸的需要。

玉米子实外壳有一层釉质,可防止子实内水分的散失,因而很难干燥。入仓的玉米含水量应小于14%。随储存期延长,玉米的品质相应变差,特别是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E和色素含量下降,有效能值降低。如果同时滋生霉菌等,则品质进一步恶化。

(2) 稻谷、糙米及碎米

稻谷为带外壳的水稻子实。以稻谷加工程序而言,稻谷去壳后为糙米,糙米去米糠为大米,留存在0.2毫米及0.1毫米圆孔筛下的米粒分别为大碎米和小碎米。

除了用稻谷加工副产品如碎米、米糠作为饲料外,一般稻、米不作为饲料,但食用品质较差的稻米也可用作配制鸭饲料。

稻谷由于有一层坚硬的外壳,粗纤维含量高,有效能值在各种谷实饲料中也是较低的一种,与燕麦相似。鸭对稻谷的消化率较高,这主要是因为鸭肌胃的收缩力大、内压高,破碎稻壳的能力强。但是,糙米及碎米是脱去外壳的,故有效能值比稻谷高,稻谷的矿物质中含有较多的硅酸盐。

(3) 次粉

次粉通常是指小麦加工中没有食用价值的面粉,也有将在精制面粉中出麸率很高的细麦麸称之为次粉,细麦麸中含有较多的面粉,有效能值及粗蛋白质介于小麦与麦麸之间。

次粉同样有与大麦、小麦相似的缺陷。目前我国不少养鸭户习惯于用次粉配制产蛋鸭配合饲料,认为是一种比较廉价的原料。事实上,次粉除了易形成黏性食糜,影响消化外,还有因加工原因,成分变异较大,用以配制饲料易造成鸭生产性能不稳定等问题。次粉在鸭饲料中的用量一般为15%~35%。

(4) 小麦

在大多数情况下不用小麦作饲料,但如果小麦的价格低于玉米,也可用小麦作饲料,而且在鸭生产中适当使用一些小麦或其加工副产品对鸭的生长也是有利的。与玉米相比,小麦中脂肪含量较低,粗纤维含量较高,因此其能值较低;小麦的蛋白质含量比玉米高,氨基酸的组成也优于玉米。

小麦等量取代玉米时,饲喂效果不如玉米,仅及玉米的90%左右,并容易产生饲料转化率下降.排黏粪、垫料过湿、氨气过多、生长受抑制、跗关节损伤和胸部水泡发病率增加、宰后等级下降、产脏蛋、蛋黄颜色浅等问题。其原因在于小麦中含有一定量的非淀粉多糖。目前,提高小麦饲喂效果的有效措施是:在小麦日粮中添加特异性的木聚糖酶,可降低食糜黏度,提高养分利用率和生产性能。

(5) 小麦麸

小麦麸俗称麸皮,是以小麦子实为原料加工制粉后的副产品之一。若生产精白面粉,出麸率高,其麸的营养价值也高;若生产标准面粉,出麸率较低,这种麸的营养价值也较低。出麸率高则其中所含的淀粉和蛋白质等易消化物的含量也高,粗纤维的含量则相应降低。目前面粉业小麦的出麸率在15%以上。

麦麸的粗纤维含量较高,有效能值较低,属于低能饲料。麦麸含有丰富的铁、锌、锰等微量元素,也富含维生素E、烟酸和胆碱。麦麸中磷含量虽然高,但其质量不高,大部分是植酸磷,不能被鸭有效利用,而且还会妨碍其他矿物质元素(如锌、钙等)的吸收。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植酸酶则可以降解植酸以释放出其中的磷,供鸭利用。由于小麦麸有效能值较低,在雏鸭饲料中不宜使用太多。

(6) 油脂

配合饲料中添加的油脂主要是植物油,也有少量的猪、牛、禽、羊脂和鱼油等。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在饲料加工或储藏过程中,因高温、紫外线、酶或其他氧化因素影响或催化,同空气中氧作用,易发生自动氧化,生成过氧化物,它导致脂肪酸的酸败,使营养价值下降,甚至引起动物腹泻、肝病或大脑炎等毒性反应。通常氧化变质的油脂有刺鼻的气味,在配制饲料时,应注意鉴别。这也要求在饲料油脂的保存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密封性。

3. 饲料添加剂植酸酶含量多少

酶是由活细胞生成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也称生物催化剂。

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极高的催化效率,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将酶提取加工后的产品,即称为酶制剂。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是各种酶制剂的主要来源。酶制剂无毒、无残留、无副作用,属于绿色饲料添加剂。

1 常用酶制剂的种类1.1 单体酶根据来源的不同,单体酶可以分为内源性消化酶和外源性消化酶两大类。1.1.1 内源性消化酶内源性消化酶是指在畜禽体内能够合成并分泌到消化道的酶。1.1.

2 外源性消化酶这类酶不能在畜禽体内合成,多来源于微生物,主要用于消化动物自身不能消化的物质或降解抗营养因子及有害物质等。1.2 复合酶随着单酶制剂生产的工业化发展及价格的降低,复合酶制剂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复合酶制剂是由一种或几种单一酶制剂为主体,加上其他单一酶制剂混合而成的,可同时降解饲料中多种抗营养因子及养分,最大限度地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2 饲用酶制剂的作用2.1 促进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是依靠自身的消化酶和肠道中微生物酶共同实现的。2.2 抑菌、杀菌或产生对动物健康有益的低聚糖等物质2.

3 降解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在饲料中加入酶制剂,一方面可以破坏植物籽实的细胞壁,使纤维成分降解为可消化吸收的还原糖,同时使被包围的淀粉、蛋白质和矿物质得以释放。2.

4 开发新饲料资源一些富含纤维素的原料,本来不能为单胃动物所利用,但可通过添加纤维素酶提高其利用率,从而扩大了饲料资源。3 饲用酶制剂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3.1 猪饲料在猪的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植酸酶,粪便中排磷量减少34%~54%,在生长肥育猪饲料中添加植酸酶的试验结果表明,1000U/Kg植酸酶相当于添加1.5~2.0g/kg无机磷的效果。3.2 禽饲料3.3 牛饲料

4. 饲料添加剂酶制剂

猪尔健坚持在饲料中使用好的玉米、优质的蛋白源、油脂、应用酶制剂或其他饲料添加剂,采用特殊工艺去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等提高饲料的消化率,从而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成本。同时把多种饲料合理搭配饲喂,使蛋白质、能量、矿物质元素及各种氨基酸均达到饲养标准要求的平衡状态,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和利用率。自产品上市以来,受到了业界和养殖户的一致好评,销量屡创新高。

5. 植酸酶在水产饲料中的作用

1、 α-淀粉酶

α-淀粉酶是第一个应用于面包制作的微生物酶,在面包的制备中,细菌α-淀粉酶由于热稳定性太高,所以只小规模使用。由于α-淀粉酶热稳定性太高而使它们在烘焙中仍有活性,从而使可转化的淀粉太多。α-淀粉酶还有防腐能力,延长食品的保存期限。

2、半纤维素酶

面粉中的半纤维素主要为阿拉伯木聚糖,尽管面粉中的阿拉伯木聚糖含量只有3%,但它可以结合加入其中水分的30%。戊糖能结合比本身重10倍的水,因此其自身降解和修饰对其功能影响很大。在烘焙中,面包心形成减缓,烘烤膨胀使面包体积增大,面包心更松软,面团的稳定性和机械性都提高。

3、葡萄糖氧化酶

葡萄糖氧化酶是常用的面团氧化剂溴酸钾的替代品,葡萄糖氧化酶能有效地提高面条的咬劲,改善面条的表面状态。

4、蛋白酶

面协和中的面筋蛋白经蛋白酶处理后,可改善其机械特性和烘焙品质。

5、脂肪酶

脂肪酶通常与少量脂肪一起使用,延缓淀粉的老化,使得面包心松软,脂肪酶还是能起到对面包心的结构和色泽有改善作用,而且能提高发酵性。

6、植酸酶

植酸酶在谷物加工中起很大作用,它不象脂酶,植酸酶的激活很有益。能限制小麦粉中金属矿物质的活性,如锌、铁。植酸酶还在面包烘焙中起增白作用和改善风味作用。

酶制剂有什么作用呢?应用到食品中的酶制剂主要是为了改进食品质地、口感、风味、新鲜度、适食性等食品性状,延长食品的贮藏期和防止食品变质,使食品在色香味上很适合人们的口味。食品酶制剂的作用是非常大,但是也要注意使用的含量,不要过多也不要太少,我们可以通过食品安全知识,了解更多的酶制剂的相关问题,还可以使用食品安全检测仪检测食品的安全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