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碳酸氢铵配平(碳酸氢铵受热分解配平)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7 17:13   点击:208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配平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以书写碳在高温时跟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例,归纳步骤如下:  ①根据反应的事实(该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气体),在式子的左边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在式子的右边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就分别用加号把它们连接起来(反应物之间的“+”号表示“……跟……反应”,生成物之间的“+”号表示“……跟……”),并在式子左、右之间划一条短线段.在这一步里,一定要注意把各种物质的化学式写正确,否则,写出的式子无意义!  C+Fe2O3──Fe+CO2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用配系数的方法,使左、右两边同一元素原子的个数相等(即配平),然后将短线段改为等号(等号表示“生成了……”).应当注意,配平时只能选择适当的系数,不能改变化学式.  3C+2Fe2O3=4Fe+3CO2   ③在等号或箭号上、下方注明反应条件,如点燃、通电、高温、加热(用“△”号表示)、催化剂等,同时,标明生成物中的气体或沉淀产物的状态.生成物是气体的在其化学式的右边加上“↑”号(反应物中如有气体,则气态生成物不再标“↑”符号);产物是沉淀的加“↓”号.  3C+2Fe2O34Fe+3CO2↑   概而言之,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必须要符合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不能凭空臆造.书写程序一般是:写好化学式—系数要配平—中间联等号—条件要注清—生成气体或沉淀,要用箭号来标明.  要写好化学方程式,还要熟练掌握和运用酸、碱、盐的溶解性表,金属活动性顺序和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以及书写物质化学式的技能.

书写方法及注意要点

写出符号表达式   例:H20=电解=H2+O2(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2.配平   例:2H2O=电解=2H2+O2   3.注明反应条件和物态等   例:2H2O=电解=2H2↑+O2↑

反应条件

  1.热化学方程式不写反应条件.写上是否正确,没有定论,但中学所有资料中不写.  2.常温常压下可以进行的反应,不必写条件;但是题目中的实验若有特定的条件,一律标注该特定条件.  3.反应单一条件时,条件一律写上面;有两个或更多条件的,上面写不下的写在下面;既有催化剂又有其它反应条件时,一律把催化剂写在上面.  4.是可逆反应的一律用双向箭头表示.

箭头与等号

  在专业领域的文献中,不论无机、有机反应方程式中均使用箭头号“→”来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国外化学教科书、上海市中学化学二期课改教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7月,姚子鹏主编)、上海高考的化学卷、理综卷中也采用了箭头号.但在多数省市的中学教学中,仍建议按照教材在书写无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时使用等号,以更好地表示反应中的“生成”与“质量守恒”含义.(2011-2012苏教版也用的箭头)    目前中学阶段无机反应方程式一律用等号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有机反应一律用箭头来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

反应物状态

  热化学   加热化学方程式需要标出每一个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可分g (气体)、l (液体)、s (固体)、aq (溶液)四大类.字母外需要打括号,例如H2O (l)、Na2CO3 (aq)、CaCO3(S).  普通方程式则不是很严格,一般不用g、l、s、aq的标记.生成物方面,当反应物中不含气体时,气体生成物要用“↑”标记;只有在溶液中,反应物中不含固体时,难溶或固体生成物一律用“↓”标记(如电解池反应Cu+2Cl=Cu+Cl2↑,由于生成Cu吸附在电极上,故不写“↓”).  水蒸气   水蒸气一般不打箭头,但偶有例外(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反应物状态的不同反应不同

  反应物若以特殊状态参加反应,例如浓硫酸、熔融氧化铝,过量,少量,一律在相应的反应物后打括号注明状态   反应物浓度不同,产物不同   Cu + 4HNO3(浓) = Cu(NO3)2 + 2NO2↑ + 2H2O   3Cu + 8HNO3(稀) = 3Cu(NO3)2 + 2NO↑ + 4H2O   反应物量不同,产物不同   2NaOH + CO2(少量) = Na2CO3 + H2O   NaOH + CO2(过量) = NaHCO3   反应物物态不同,产物不同   2NaCl + 2H2O =电解= 2NaOH + H2↑ + Cl2   2NaCl(熔融) =电解= 2Na + Cl2↑

结构简式与分子式

  化学方程式中,有机物需要用结构简式   燃烧反应无需考虑有机物结构,因此理论上可以写分子式.(但还是写结构简式为妙.)   个别相对复杂的有机物允许写分子式(例如葡萄糖),但是在相应的分子式下方要用中文注明反应物名称,并打括号.  无机物一般使用分子式而不用结构简式(例如硝酸通常不写为HO-NO2).

2.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为什么

碳酸氢铵在36℃时开始分解,60℃分解完成。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4HCO3 == NH3↑ + CO2↑ + H2O(加热)

【知识拓展】

①碳酸氢铵(NH4HCO3)能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钾,氨气和水,反应化学方程式

NH4HCO3+2KOH = K2CO3 + NH3↑+ 2H2O

②碳酸氢铵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碳酸钡沉淀,氨气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2NH4HCO3+Ba(OH)2=BaCO3↓白)+2NH3↑+2H2O

③碳酸氢铵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二氧化碳和氯化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NH4HCO3+FeCl3=Fe(OH)3↓+3CO2↑+3NH4Cl

3.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是什么反应

(NH4)2CO3==2NH3↑+CO2↑+H2ONH4HCO3=△=NH3↑+H2O+CO2↑碳酸氢铵是一种白色化合物,呈粒状,板状或柱状结晶,有氨臭。碳酸氢铵是一种碳酸盐,所以一定不能和酸一起放置,因为酸会和碳酸氢铵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碳酸氢铵变质。扩展资料水溶液呈碱性,性质不稳定,36℃以上分解为二氧化碳、氨和水,60℃可分解完。有吸湿性,潮解后分解会加快。与其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HCl=====NH4Cl+H2O+CO2↑NH4HCO3==Δ==NH3↑+H2O+CO2↑H2SO4+NH4HCO3==H2O+CO2↑+NH4HSO4(稀硫酸过量时)H2SO4+2NH4HCO3==2H2O+2CO2↑+(NH4)2SO4(碳酸氢铵过量时)2NH4HCO3+2NaOH(少量)=(NH4)2CO3+Na2CO3+2H2ONH4HCO3+2NaOH(大量)=Na2CO3+H2O+NH3:H2ONH4HCO3+2NaOH==Δ==NH3↑+Na2CO3+2H2O

4. 碳酸铵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义务教育九年级化学教材中按触到的受热易分解的物质均有不稳定性,如碳酸受热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碳酸铵3h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铜受热分解成金属氧化物和水,还有浓硝酸,碘化氢受热也易分解。

5.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吗

产物是易溶于水的氨气和二氧化碳,又有水蒸气存在,所以可能又生成少量碳酸氢铵

 因为分解产物中有两种气体,分离起来有困难,实际不可能完全吸收CO2。并且无论价格还是稳定性,氯化铵都占优势。

1、铵盐与碱加热制取氨气,常用NH4Cl与Ca(OH)2反应,固体与固体反应,试管要向下倾斜。2、在浓氨水中加碱或生石灰,因为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

制取氨气

NH3+H2O NH3·H2O NH4++OH-加入碱平衡左移,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促进氨水的挥发。3、加热浓氨水,加快氨水挥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