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碳酸氢铵和氨基甲酸铵(氨气制碳酸氢铵和硫酸铵)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7 21:55   点击:272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氨气制碳酸氢铵和硫酸铵

硫酸铵的工业制法的化学方程式:

第一步,由硫铁矿石(主要成份为硫化亚铁)高温煅烧制取二氧化硫(反应条件从略,下同):

4FeS2+1102=2Fe2O3 +8SO2.

第二步,在高温、催化剂的作用下,往二氧化硫中通入氧气制取硫酸酐(即三氧化硫,SO3):

2SO2+O2<==>2SO3(可逆反应).

第三步,用(98%以上)浓硫酸吸收硫酸酐,制得硫酸:

SO3+H2O=H2SO4.

以上为工业制备浓硫酸,将其稀释得稀硫酸。

第四步,利用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下制备氨气:

N2 + 3H2 <==> 2NH3.这也是个可逆反应。

最后,将氨气通入稀硫酸溶液中制取硫酸铵溶液:

H2SO4 + 2NH3 = (NH4)2SO4

将硫酸铵溶液蒸发、结晶、干燥得到硫酸铵。

2. 用氨制碳酸铵

碳酸铵受热分解产生氨气水和CO2,到了常温他们不会重新结合成碳酸铵的,使得制的氨气中混有杂质气体.

3. 加热碳酸氢铵制氨气

制备氨气需要氨盐与氢氧化钙高温加热,而你说的这些铵盐的热稳定性都太差。比如铬酸铵受热会分解为三氧化二铬,氮气以及氧气;硝酸铵加热会分解生成氮氧化物甚至发生爆炸;碳酸氢铵加热会分解生成水,使得生成的氨气不干燥。所以制备氨气一般用氯化铵,它不仅便宜,而且不会给氨气引入杂质(氯化铵受热分解会生成氯化氢,但是会被氢氧化钙吸收掉)。

4. 氨气和硫酸氢铵反应

两者反应为酸碱中和反应 氨气和浓硫酸的反应方程式为: 2NH₃+H₂SO₄=2(NH₄)₂SO₄ NH₃+H₂SO₄=NH₄HSO₄ 浓硫酸是酸性氨气遇水有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发生酸碱中和,生成硫酸铵和水,不能用浓硫酸来干燥氨气就是这个原理。 硫酸的浓稀概念有一个大概的标准:最高的发烟硫酸密度约为2,含游离的SO3约60%。一般来说密度为1.61g/mL的硫酸叫浓硫酸(注:一般认为浓度70%以上硫酸的叫浓硫酸)。 其中折合含SO3的量达到82%,它的浓度为18 mol/L,中等浓度的是指密度在1.5到1.8左右,它们的浓度分别是在9.2mol/L到16mol/L。那么稀硫酸是指密度在1.5g/mL以下,浓度在9.2mol/L以下。

工业制氨绝大部分是在高压、高温和催化剂存在下由氮气和氢气合成制得。

氮气主要来源于空气;氢气主要来源于含氢和一氧化碳的合成气(纯氢也来源于水的电解)。 由氮气和氢气组成的混合气即为合成氨原料气。从燃料化工来的原料气含有硫化合物和碳的氧化物,它们对于合成氨的催化剂是有毒物质,在氨合成前要经过净化处理。

5. 氨气与碳酸氢铵

不用碳酸氢铵和氢氧化钠制备氨气。碳酸氢铵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十2NaOH(加热)=Na2CO3十2H2O十NH3↑。碳酸氢铵不稳定受热时同时会分解,NH4HCO3(加热)=CO2↑十H2O十NH3↑。因此制取得到的氨气中含二氧化碳杂质。

6. 硫酸铵和什么生成氨气

能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