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灭火机理(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灭火机理)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8 00:26   点击:200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灭火机理

灭火的方法很多,大体上可以归纳为4大类,具体如下:

一、冷却法

原理:降低燃烧物的温度

措施举例:

1.用直流水喷射着火物;

2.不间断地向着火物附近的未燃烧物喷水降温等。

二、窒息法

原理:消除助燃物

措施举例:

1.封闭着火的空间;

2.往着火的空间充灌惰性气体、水蒸气;

3.用湿棉被、湿麻袋等捂盖已着火的物质;

4.向着火物上喷射二氧化碳、干粉、泡沫、喷雾水等。

三、隔离法

原理:使着火物与火源隔离

措施举例:

1.将未着火物质搬迁转移到安全处;

2.拆除毗连的可燃建(构)筑物;

3.关闭燃烧气体(液体)的阀门,切断气体(液体)来源;

4.用沙土等堵截流散的燃烧液体;

5.用难燃或不燃物体遮盖受火势威胁的可燃物质等。

四、抑制法

原理:中断燃烧链式反应

措施举例:

往着火物上直接喷射气体、干粉等灭火剂,覆盖火焰,中断燃烧链式反应。

2. 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灭火机理

细水雾灭火系统适用于扑救A类、B类、C类和电气类火灾。由于它先进的灭火机理,其使用基本不受场所的限制,在陆地、海洋、空间均可应用。尤其是对高危险场合的局部保护和对密闭空间的保护特别有效。

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四大作用

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四大作用

1.细水雾灭火系统的高效吸热作用:

由于细水雾的雾滴直径很小,相对表面积较一般水滴大1700~5800倍,在汽化的过程中,从燃烧物表面或火灾区域吸收大量的热量。按100℃水的蒸发潜热为2257kJ/kg计,每只喷头喷出的水雾吸热功率约为300KW。实验证明直径越小,水雾单位面积的吸热量越大,雾滴速度越快,直径越小,热传速率越高。

2.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窒息作用:

细水雾喷入火场后,迅速蒸发形成蒸汽,体积急剧膨胀,降低氧体积分数,在燃烧物周围形成一道屏障阻挡新鲜空气的吸入。随着水的迅速汽化,水蒸气含量将迅速增大,同时氧含量在火源周围空间减小到16%~18%时,火焰将被窒息。另外火场外非燃烧区域雾滴不汽化,空气中氧气含量不改变,不会危害人员生命。

3.细水雾灭火系统的阻隔辐射热作用:

高压细水雾喷入火场后,蒸发形成的蒸汽迅速将燃烧物、火焰和烟羽笼罩,对火焰的辐射热具有极佳的阻隔能力,能够有效抑制辐射热引燃周围其它物品,达到防止火焰蔓延的效果。水雾对辐射的衰减作用还可以用来保护消防队员的生命。

4.细水雾灭火系统的浸润作用:

颗粒大冲量大的雾滴会冲击到燃烧物表面,从而使燃烧物得到浸湿,阻止固体挥发可燃气体的进一步产生,达到灭火和防止火灾蔓延的目的。另外,高压细水雾还具有洗涤烟雾、废气的作用、对液体的乳化和稀释作用等。

3. 泡沫灭火剂的灭火机理

1 按灭火机理分类

(1)化学泡沫灭火剂

化学泡沫灭火剂的工作原理为发泡剂与稳定剂、酸碱性盐进行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大量二氧化碳,释放气体的同时也会产生很多密度比较小的泡沫,该泡沫由泡沫剂产生,具有一定的黏性,从而能够覆盖在可燃物的表面,隔绝氧气,从而实现灭火。化学泡沫灭火器灭火原理方程为:

Al(SO4)+6NaHCO==3NaSO+2Al(OH)↓+6CO↑

由于化学泡沫灭火剂在阻止燃烧的过程中需要加入酸碱性盐,因此化学泡沫灭火剂不适用于不耐酸、碱、水的化学设备引起的火灾。

(2)空气泡沫灭火剂

空气泡沫灭火剂可产生一定量的空气泡沫,覆盖在可燃物(这里指液体)的表面,从而达到可燃物与空气隔绝的目的。

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泡沫灭火剂,是适应《泡沫灭火剂》(GB15308-2006)标准的灭火剂,可以按发泡倍数、混合比和泡沫基质等分成不同的类别。

2 按混合比分类

混合比是指泡沫液在泡沫混合液中所占的体积百分数。

常见的泡沫灭火剂混合比以3%和6%型为主,特殊情况下也有8%型(比如中倍数专用8%型氟蛋白泡沫液)和1%型,A类泡沫灭剂的混合比通常在1%及以下。

以3%型的泡沫液为例:泡沫液是通过泡沫比例混合装置,将3%体积的泡沫液和97%体积的水进行混合,混合后的泡沫溶液就是泡沫混合液,而100L的泡沫混合液是由3L泡沫液和97L水混合而成。

4.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灭火机理

七氟丙烷蒸汽压力比较大,只能用于全淹没方式灭火,不能用于局部灭火,无法在灭火器上使用。因此,七氟丙烷并灭火机理并不是通过冷却方式降低温度,使可燃物无法燃烧。

应用方式主要有管网式七氟丙烷灭火装置、无管网(柜式)、悬挂式等,也用于火探管系统。

七氟丙烷(hfc-227ea/fm200)是一种以化学灭火为主兼有物理灭火作用的洁净气体化学灭火剂;它无色、无味、低毒、不导电、不污染被保护对象,不会对财物和精密设施造成损坏。

能以较低的灭火浓度,可靠的扑灭b、c类火灾及电器火灾;储存空间小,临界温度高,临界压力低,在常温下可液化储存;释放后不含粒子或油状残余物,对大气臭氧层无破坏作用(odp值为零),在大气层停留时间为31~42年,符合环保要求。

5. 二氧化碳灭火机理

二氧化碳灭火剂的主要是靠稀释空气中的氧浓度,使之达到燃烧的最低需氧量以下,火即自动熄灭。

补充:二氧化碳灭火剂是将二氧化碳以液态的形式加压充装于灭火器中,因液态二氧化碳易挥发成气体,挥发后体积将扩大760倍,当它从灭火器里喷出时,由于气化吸收热量的关系,立即变成十冰。此种霜状十冰喷向着火处,立即气化,而把燃烧处包围起来,起到隔绝和稀释氧的作用。当二氧化碳占空气的含量为30%-35%时,燃烧就会停止,有很高的灭火效率。

6. 灭火机理主要是冷却,窒息,催化作用

水的灭火原理水的灭火原理是冷却和窒息。水可以将温度降到着火点一下,可燃物的存在、温度达到着火点和与氧气充分接触是着火的三大要素。

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同时大量充足的水分也可以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可以很快速的把着火点的温度降下来,所以用水灭火的效果非常显着。

在用水灭火的过程中,水分会被很快吸收而蒸发,这一过程中将会带走可燃物的能量,由此可燃物的温度就会下降,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可燃气体也就会自动终止供应。

7. 灭火器的灭火机理

常用的消防灭火器分为干粉灭火器,水基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等 。

水基灭火器主要是冷却和窒息作用灭火。

干粉灭火器主要靠窒息灭火。

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是冷却和窒息作用,因为先气化气体,吸收热量变干冰,起到冷却作用,然后干冰遇到火在气化,变二氧化碳隔绝氧气,窒息灭火。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