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网带式热处理(网带淬火炉网带炉热处理工艺参数表)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5 23:34   点击:133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网带淬火炉网带炉热处理工艺参数表

1.1正火加热时间

加热时间t=KD

式中t为加热时间(s);

D使工件有效厚度(mm);

K是加热时间系数(s/mm

1.2正火加热温度

根据钢的相变临界点选择正火加热温度

低碳钢:T=Ac3+(100~150℃)

中碳钢:T=Ac3+(50~100 ℃)

高碳钢:T= Ac3+ (30~50℃)

亚共析钢:T= Ac3+ ( 30~80 ℃ )

共析钢及过共析钢:T=Acm+ ( 30~50℃)

1.3淬火加热时间

为了估算方便起见,计算淬火加热时间多采用下列经验公式:

t=a·K·D、(不经预热)

t=(a+b)·K·D、(经一次预热)

t=(a+b+c)·K·D、(经二次预热)

式中t—加热时间(min);

a—到达淬火温度的加热系数(min/mm) ;

b—到达预热温度的加热系数(min/mm) ;

c—到达二次预热温度的加热系数(min/mm) ;

K—装炉修正系数;

D、—工件的有效厚度(mm)。

在一般的加热条件下,采用箱式炉进行加热时,碳素钢及合金钢a多采用1~1.5min/mm;b为1.5~2min/mm(高速钢及合金钢一次预热a=0.5~0.3;b=2.5~3.6;二次预热a=0.5~0.3;b=5~2.5; c=0.8~1.1),若在箱式炉中进行快速加热时,当炉温较淬火加热温度高出100~150℃时,系数a约为1. 5~20秒/毫米,系数b不用另加。若用盐浴加热,则所需时间,应较箱式炉中加热时间少1/5(经预热)至1/3(不经预热)左右。

1.4淬火加热温度

按常规工艺:

亚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为Ac3+ (30~50℃);

共析和过共析钢为Ac1+(30~50℃);

合金钢的淬火加热温度常选用Ac1(或Ac3) +(50~100℃)。

1.5回火加热时间

对于中温或高温回火的工件,回火时间是指均匀透烧所用的时间,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

t=aD+b

式中,t—回火保温时间(min);

D—工件有效尺寸(mm);

a—加热系数(min/mm);

b—附加时间,一般为10-20分钟。

盐浴的加热系数为0. 5~0. 8min/mm;铅浴的加热系数为0.3~0.5min/mm;井式回火电炉(RJJ系列回火电炉)加热系数为1.0~1.5 min/mm;式电炉加热系数为2~2.5mim/mm。

1.6回火加热温度

钢的回火定量关系式很早就有人研方经验公式为:

钢的回火温度的估算,

T=200+k (60-x)

式中:x—回火后硬度值,HRC,

k—侍定系数,对于45钢,x>30,k =11;x≤30,k=1.2。

大量试验表明,当钢的回火参数P一定时,回火所达到的工艺效果—硬度值或力学性能相同。因此,按传统经验式确定回火参数仅在标准态(回火1h)时方可使用,实际生产应用受到限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将有关因素均定量表达,导出如下回火公式:

(1)在200~4000C范围:

HV=640-(T-20)*1. 05+(lgt-1.28) * 366+(T-200) (lgt-1.28) * 0. 036

(2)在400 ~6000C范围:

HV=17.2*103/T- (lgt-1. 28)*29.4-(T-400)( lgt -1.28)*0. 023

式中,T—回火温度℃;

t—回火时间,min。

对比可以看出影响回火效果的主要因素是T和t能较好,较真实地反映出实际工艺参数的影响,定量地表达了不同温度区间回火硬度的变化特征。

2 钢的淬火冷却时间计算

2.1 钢预冷淬火时空气预冷时间ty (s)

ty=12+(3~4) D

式中:D—淬火工件危险截面厚度,mm。

2.2 钢Ms点上分级冷却时间tf (s)

tf=30+5D

3 钢的淬火硬度的计算

3.1钢终端淬火试验时,距试样顶端4~40mm范围内各点硬度H4~40 (HRC)

H4~40=88C1/2-0. 0135E2C1/2+19Cr1/2+6. 3Ni1/2+16Mn1/2+35Mo1/2+5Si 1/2-0. 82G-20E1/2+2.11E-2

式中:E—到顶端距离,mm;

G—奥氏体晶粒度。

3.2钢的最高淬火硬度,即淬火钢获得90%马氏体时的硬度Hh (HRC)

Hh=30+50C

3.3钢的临界淬火硬度,即淬火钢获得50%马氏体时的硬度H1(HRC)

H1=24+40C

3.4钢淬火组织为马氏体时的硬度HVM

HVM=127+949C+27Si+11Mn+8Ni+16Cr+211ogvM

3.5钢淬火组织为贝氏体时的硬度HVB

HVB=-323+185C+330Si+153Mn+65Ni+144Cr+191Mo+logvB(89+54C-55Si-22Mn- l0Ni-20Cr-33Mo)

3.6钢淬火组织为珠光体-铁素体的硬度HVPF

HVPF=42+223C+53Si+30Mn+13Ni+7Cr+19Mo+logvPF(10-19Si+4Ni+8Cr+130V)

4 钢回火后硬度的计算

4.1钢淬火组织为马氏体时的回火硬度HVM

HVM=74-434C-368Si+15Mn+37Ni+17Cr-335Mo-2235V+(103/PB)(260+616C+321Si-21Mn- 35Ni-11Cr+352Mo-2345V)

式中:PB—回火参数(回火温度*回火时间,此处加热时间为1H)。

4.2钢淬火组织为贝氏体时的回火硬度HVB

HVB=262+162C-349Si-64Mn-6Ni-186Cr-485Mo-857+(103/PB)(-149+43C+336Si+79Mn+16Ni+196Cr+498Mo+1094V)

4.3钢回火后硬度回归方程

HRC=75.5-0.094T-0.66CM

式中:T—回火温度,℃;

CM—钢的含碳量或碳当量,%;

CM=C+Mn/6+ (Cr+Mo+V) / 5+ (Ni+Cu) /15

4.4 45钢回火后硬度回归方程

20≤T≤400

HV=640-(T-200) 1.05-(logt-1.28) 36.6+(T-200)(logt-1.28)0.0036

400≤T≤600

HV=17.2*104/T-(logt-1.28)29.4-(T-400) (logt-1.28)0.014

式中:t—回火时间,min。

5 钢的回火温度的估算(适用于碳素钢)

T=200+k(60-x)

式中:x—回火后硬度值,HRC;

K—待定系数,对于45钢,x>30,k=11;x≤30,k=12 。

2. 网带炉 淬火

有四种方法:

1、采用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参数,特别是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

2、采用合适的装炉方法,比如采用夹具。

3、采用适当的冷却方法,比如采用压淬4、采用合理的淬火方法,比如采用分级淬火、等温淬火、预冷淬火等等。

3. 网带炉热处理淬火工艺和设备

    定义不同、工艺步骤不同、目的不同。

1、定义不同:淬火是将钢加热到Ac3或Ac1以上20-30度,保温后迅速冷却的一种热处理方法,其目的是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淬火后的零件进行高温回火在热处理上称为调质,调质可以使钢材得到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一般承受交变载荷的零件大多采用调质处理。

2.工艺步骤不同:调质通常指淬火加高温回火,以获得回火索氏体的热处理工艺。 调质比淬火多了一步高温回火的过程。调质包含了淬火。

3.目的不同:淬火的目的是提高钢的刚性、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从而满足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也可以通过淬火满足某些特种钢材的铁磁性、耐蚀性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调制的目的是使钢铁零部件获得强度与韧性的良好配合,既有较高的强度,又有优良的韧性、塑性、切削性能等。

4. 热处理网带炉设备详解

1、什么叫退火炉:退火炉是机械行业中的热处理设备其中的一种,其目的是使经过铸造、锻轧、焊接或切削加工的材料或工件进行软化,降低硬度改善塑性和韧性,使化学成分均匀化,去除残余应力,或得到预期的物理性能。

2、退火炉原理:退火炉是将金属机件放在不同的加热炉内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通常是自然冷却,有时是控制速度冷却)的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

2、退火炉的炉型: ①网带式退火炉、②井式退火炉、③罩式退火炉、④箱式退火炉等。

3、常用的退火工艺有: ①完全退火。②球化退火。③等温退火。④再结晶退火。⑤石墨化退火。⑥扩散退火。⑦去应力退火。

5. 网带炉热处理工艺流程

网带炉碳势过高,由于大批量生产网带炉时,多组成大型联合热处理专用或者两用以上的机组,因而要求有较高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

密封性,解决方法:为了控制网带炉炉内的气氛,网带炉炉内工作空间始终要与外界空气隔绝,避免漏气和吸入空气。

6. 网带热处理淬火炉工作原理

网带炉前洗净水泵开是为了清洗网带炉的淬火油槽和烘干机。清洗后才能正常启动网带炉。1.在淬火炉升温同时,开启循环油泵,所有冷却水管,确保各部位冷却水回路畅通。

2.淬火炉开始进料同时,要开启油槽的提升装置。

四、热清洗烘干机

1.清洗机传动装置应与淬火炉进料机构同时开启。

2.清洗水泵应在淬火炉升温同时开启。

3.在生产过程中,要适时补充清洗介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