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冻干食品生产全套设备(真空食品冻干机)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5 05:20   点击:244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真空食品冻干机

冻干机的泄漏率是影响压升测结果的。冻干机与真性漏气有关的因素是:焊缝质量,阀门的 密封性,箱门密封性,法兰的密封性,导线引入处的密封性,以及内部设备的严密性(板层, 软管和冷阱盘管)等;与假性漏气有关的因素是:冻干箱和冷阱内部存在气源和异物等(例如 未干完的存水,随升华气流逸出的产品粉尘和破损小瓶内产品中的水分,渗漏的各种油渍等)。

测试冻干箱的漏气时,应预先清洗冻干箱,并在冷阱降温的情况下对冻干箱抽真空并进行加热,加热温度应在6(TC以上(但不要超过80°C)并保持4小时以上,如果关闭主阀后压力上升较快,而打开主阀后压力又迅速下降,说明冻干箱内还存在假性漏气,冻干箱的加热时间还需继续延长。

直到关主阀后压力无明显上升,而再开主阀压力无明显下降为止。 FD-1D-80+冻干机 FD-1-80 Plus系列有五款基本配置:普通型、压塞型、多歧型管型、多歧管压塞型,T型多歧管型(24只)。

2. 真空冷冻干燥食品

普通干燥一般是常温常压下进行,水分是通过蒸发作用逸出。

真空冷冻干燥是在真空条件下低温进行,水分是通过升华作用变成气体逸出。

3. 食品冻干机器

:冻干分层后,下层萎缩。或者整个制品萎缩。一部分产品冻的很好,一部分萎缩成很少的几乎是空瓶

可能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没有预冻好,升华过快

有可能是局部温度过高或压力过大导致局部溶了。

1、如果你的药品溶质比较少,比较容易出现此类问题。

2、发生萎缩的产品胶塞是否密封的很好,反之如果产品比较容易吸潮也会发生此类现象。

主要原因是下面的物料没有干燥透,出仓后,支持的物料中的冰块融合而出现塌陷

很有可能是:物料进仓后加热过快过早,物料共晶点未达到,物料底层发生了沸腾现象.

应该是升温快了一些,水分没脱完,造成下部融化

可能是药品的玻璃化的温度偏低了,建议在处方上找原因.

下层为什么会比上层疏松呢,能看见明显的孔道因为水分的升华是从上层开始的,当升温到共晶点以上时,下层的制品水分因吸热后没有及时升华导致部分自溶所造成。

这是正常的,因为我们使用的冷冻技术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在这个冻结的时间中,有些微溶的物质不就结晶析出沉淀在物料的下层吗,这样就造成了物料冻结好后,上层和下层是不一样的升华温度要求,升华原因造成的。解决方法,一次升华温度下调,并延长升华时间

升温快了一些,水分没脱完,造成下部融化。

升温过快所致!不等物料中水分全数升华或脱负后,而底部水分多的料层出现局部融化!

适当延长干燥时间可以有效避免此类现象!

二、冻干表面起一层皮

现象:抽真空时,表面起了很多小泡,冻干后表面一层脱离。很难看,有时飘的箱体里到处都是。

我是做生物制剂冻干的。最近样品出现分层,我所用的是2ml西林瓶。灌装量是1ml,制品分层主要出现在样品中间,上下分开。

请问是什么原因?

可能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真空度达到要求之前物料表面已部分解冻预冻不好,水没有完全冻结,抽真空时水外溢形成气泡。

这种现象多半是冻干样品中盐迁移到表面所致。可以加强预冻解决。

对物料进行简单保温看看

升华过快造成的,还有其他的原因。

一次干燥期间前箱压力的变化,因为真空度影响升华速度,可以先检查一下冻干记录数据,看看前箱压力和制品温度有没有异常波动的情况。

另外,可以确认一下出现分层的瓶子的位置,板层四周的瓶子在升华时会快于中间的瓶子。

前后两次比较 真空的变化有没有区别 还有个人认为你的升华段 保温时间不够

会不会是前期干燥太快了,造成这样的。主要是现在没做这样品所以一段时间内不能够做重复实验。

在前期干燥时候在-40与-35时候真空度比较低点在50左右,后面到共晶点温度以上都是在100左右,只有在后期30保温时,真空度才会降到几个ubar。

很明显 你的分层是由于热过剩造成的 你在共晶点的真空度太高 可以考虑在共晶点附近(以下)加长时间保温 使制品基本干燥 在升至共晶点上 第二次升温的真空应该不可能大幅度上升的 不会超过在共晶点时的真空 如有不同意见 再讨论!!

真空的控制主要是由你的供热来主导 ,还有你的真空泵的性能 油的清洁度 捕水器的温度等因素

一个是冻干时间,赋形剂,一次升华时间,还有真空,你是手控的,还是全自动的。。。。

下层萎缩是水分没有升华完。。。。同一驾马车负载越多,跑的越慢

还有看一下你的分装时间,如时间长了也要出现分层现象的,还有就是冻干时间的控制

样品的不同位置相差几度是很正常的,比如说板层中心与边缘产品温度相差就有4-7度(大量冻干),在冻干时一次冻干时间要长点

三、冻干气泡与挂壁问题解决

现象:冻干生物制品2毫升西林瓶总出现气泡与挂壁的问题。很严重。主要是灌装的原因。机器是国产南京博健公司陶瓷泵。有同行出现同类情况。怎样解决给欲帮助。谢谢

可能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可以降低灌装速度试试,应该会有效果。

挂壁:灌装速度有一定的关系,进箱也要注意.气泡:浓度和升温速度控制.

气泡考虑灌装速度,可以考虑放慢灌装速度,另外灌装完毕后放置一段时间再进行深冻,气泡太多是容易挂壁

气泡,我们是在分液管的最高点附近开孔,增加一段硅胶管,做为排空管,这样管道中的气泡大部分可以排除,在操作中注意观察排空管的液位变化情况。另外,不知道你们的灌装药液是不是打循环的,有些药液在打循环时容易出现泡沫,也会产生气泡。

挂壁,我认为主要原因是人员操作的问题。另外,和灌装针的管径也有关系,如果过细,会导致药液冲击增大,反溅到瓶壁上。

四、关于冻干的起泡现象

现象:很多冻干的药品都会出现起泡,就其原因分析,主要归纳如下

可能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1、冻结不牢固

2、没有掌握好物料的性质

3、真空没有控制好

4、加热的程序出现问题

5、被冻干物体表面结构密实,干燥时内部气体排出时所致。

主要现象是预冻没有冻好所致,在预冻好的情况下真空控制不好不会起泡,而加热太快会引起干损.

7如果真空控制不好的话也会有起跑现象,

设备要养护好

8.冻结 首先要将制品冻透,物料厚度尽可能控制在15mm以下,赋形剂使用,缓慢冻结有助形成大的冰晶,因而有助于提高升华干燥速率,共晶点以下10度到达后保持1-2小时

9.升华干燥 冷凝器(捕水器)预冷至-45度后开始抽真空,真空控制在50-100pa(关于真空度的话有的书本上说在10-30pa,根据不同的物料视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真空度,真空过低或者制品没有冻透的话,制品表面会产生沸腾,有气泡从制品内往外跑,影响制品的外观和升华速率) 同时对制品开始缓慢加热,温度控制应该控制制品温度不超过其共晶温度以下,因为简单一点说就是加热温度不可使制品熔化(还有其他方法判定)

10.一抽真空就起泡,属于没有冻结,物料没有完全结晶.

11.一抽真空就起泡,属于没有冻结,物料没有完全结晶.

12.加热一段时间再起泡的,属于加热过快,料温超过共晶点温度,使物料融化而起泡.

13.第一干燥阶段(升华阶段)没有结束就进入了解析,使没升华完的含冰物料温升而融化起泡

14.浓度过高没有经过处理的,在预冻时在物料表面形成了一层结晶盐.这层结晶盐严重影响物料升华时水蒸汽的通道,使在刚加温很短(大概在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内就会出现鼓起现象,严重会起泡.

五、冻干曲线对产品澄清度的影响

现象:冻干后澄清度不是很好

可能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可以做一次试验来看看是不是一次干燥对产品的影响就是在一次干燥结束后开箱取产品看一次澄清度,然后和二次干燥后的澄清度比较,当然还要把原液留2支这三个做做比较,一般二次干燥对有些的澄清度有影响,遇到过

我做的一个品种就是由曲线决定的.降温速度不变,如果时间短了的话,就会导致澄名度不合格.

你的问题我是今天也是遇到的 经过分析 预冻的速率对此有直接的影响 通常意义上 冰晶越细 溶解性是越好的 澄清度就要好些 所以在今天的样品上我就采取了速冻 看效果怎么样 有结果出来再讨论 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也可以分享一下

如果产品没有完全冻干或者产品冻干后的真空和板温设置不好。前面一个原因是有没有冻干的产品造成物料中的水分进行蒸发,后一个原因是冻干完成后造成的物料严重脱水变坏(比如:焦糊)

一般有预冻快慢方面的影响,还有就是你第二次升华时加热的温度问题.

我认为主要是二次干燥的温度和时间的原因,品温不宜太高,时间不宜过长,理论我也说不清,只能假设是在较高温度下较长时间固形物内部分子间力发生变化,形成较紧密的分子间结构,导致在水中溶解性能下降,从而影响澄清度(澄清度不好应该是固形物溶解不彻底造成的),打个牵强的比喻——陶土能在水中化掉,而在高温下则能烧结成坚固的陶瓷,可见温度对产品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假说而已.........

料配后到进箱开机的时间长有关。这种说法好像有点问题,GMP中好像对药液除菌过滤到灌装结束有一个时间限制,虽然每一个企业的时间规定不相同,但这应该不会影响产品的澄清度。我们有一个产品,到现在为止,虽然产品溶解后(完全溶解需要的时间较正常的时间要长,大约需要一分多钟,而且需要不断的振摇)的澄清度看起来正常,但不溶性微粒的检测就是没有办法达到药典的规定

我的这个问题经过这几个月的小试 主要还是在速冻温度和二次干燥时间上做了比较大的修改 进箱前把设备空载到温度最低 后再进制品 还有耳二次干燥的温度不宜过高 在能干燥达标的情况下尽量降低温度 我的那个制品解析干燥温度只有15度 时间可以加长 这就是我的结果了 希望对大家有用

楼上的问题我觉得跟你的工艺 PH 和过滤器有关 看你步步排查

如果说跟“工艺 PH 和过滤器有关”,那么我将部分灌装结束后的样品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不溶性微粒的检测,其是符合规定的,就是冻干后的样品有问题,因此跟“工艺 PH 和过滤器有关”是否有关。

六、冻干疫苗溶解速度慢的问题

现象:冻干疫苗溶解速度慢的问题,冻形良好.

可能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干燥后的制品发生萎缩,溶解速度亦降低

试试速冻看看

冰晶的大小和溶解有一定的关系

4. 食品冻干机设备

所谓善始善终,说的就是开始要好结尾也要好,对于冻干机的运行来说,既然有好的开始,那么关机停运时自然也不能马虎,也要按照正确的步骤来操作关机。

1、将冷冻干燥机的快速充气阀接嘴插入快速充气阀座,同时关“真空泵”电源开关,使空气缓缓进入冷肼;如需充入惰性气体,则将惰性气体的减压导管连接“充气口”;

2、关闭冷冻干燥机的“真空计”、“制冷机”,如长期不用应拔掉电源线;

3、提起有机玻璃罩,将物品取出,保存,冷冻干燥结束;

4、冷肼中的冰化成水后,需将水从快速充气阀口排除,操作与充气相似;

5、清理冷肼中的水分和杂质,妥善保养设备;

6、多歧管型,应逐个关闭橡胶阀并取下冻干瓶后再重复关机操作。

停机

1纪录停机前的温度和气压数值;

2按住控制面板的充气阀,并立即关闭真空泵;

3气压数显为大气压时,打开有机玻璃罩,取出样品;

4关闭制冷机,按住总开关键三秒以上,zui后关闭总电源开关;

5等冷阱中的冰完全化成水后,打开机箱左侧的出水阀放水,并用干布清洁冷阱内壁,盖上大张滤纸防尘。

以上冻干机的开关机与操作方法介绍仅供大家参考,使用不同的真空冷冻干燥机设备推荐您最好还是按照使用说明书上面的方法来正确的使用才是合理的!

5. 真空冻干设备冻干机

所谓善始善终,说的就是开始要好结尾也要好,对于冻干机的运行来说,既然有好的开始,那么关机停运时自然也不能马虎,也要按照正确的步骤来操作关机。

1、将冷冻干燥机的快速充气阀接嘴插入快速充气阀座,同时关“真空泵”电源开关,使空气缓缓进入冷肼;如需充入惰性气体,则将惰性气体的减压导管连接“充气口”;

2、关闭冷冻干燥机的“真空计”、“制冷机”,如长期不用应拔掉电源线;

3、提起有机玻璃罩,将物品取出,保存,冷冻干燥结束;

4、冷肼中的冰化成水后,需将水从快速充气阀口排除,操作与充气相似;

5、清理冷肼中的水分和杂质,妥善保养设备;

6、多歧管型,应逐个关闭橡胶阀并取下冻干瓶后再重复关机操作。

停机

1纪录停机前的温度和气压数值;

2按住控制面板的充气阀,并立即关闭真空泵;

3气压数显为大气压时,打开有机玻璃罩,取出样品;

4关闭制冷机,按住总开关键三秒以上,zui后关闭总电源开关;

5等冷阱中的冰完全化成水后,打开机箱左侧的出水阀放水,并用干布清洁冷阱内壁,盖上大张滤纸防尘。

以上冻干机的开关机与操作方法介绍仅供大家参考,使用不同的真空冷冻干燥机设备推荐您最好还是按照使用说明书上面的方法来正确的使用才是合理的!

6. 食物冻干机

所谓冻干就是真空冷冻干燥的简称,其原理是将含有水分的物料(新鲜的鸡肉)在低温真空环境中急速冻结(零下40度的真空环境),使冰直接升华成水蒸气并排掉食物物料中的水分使其干燥。

冻干制作过程分为预冻、升华、解析。

1 .预冻

预冻的目的就是让鸡胸肉里面的自由水完全结冰、固化。这个时候,就需要足够的低温,自由水才能够完全结冰。而预冻时候的温度可以让品温达到共晶点,此时的温度约在-30度。

2 .升华

升华干燥也称为第一阶段干燥,将冻结后的产品置于密闭的真空容器中加热,当全部冰晶除去时,第一阶段干燥就完成了,此时约除去全部水分的90%。

升华干燥抽出之前需要开启真空泵把冻干机箱体内的空气,从而达到接近真空环境。这个时间大概需要30分钟,1800秒。

鸡胸肉是被均匀放在托盘里的,然后分层放在冻干机仓内。

冻干机每一层都有一块304不锈钢的隔板,隔板是可以被加热的,隔板所显示的温度称之为板温这时品温是高于捕温的,大量升华过程即将开始。

此阶段品温是低于0度的,也就是说鸡肉蛋黄里面的水分一直是以冰晶状态存在的。

这个状态,也就相当于我们冬天在外面晾衣服,冰块直接跳过液体直接变为水蒸气,衣服同样会被晾干。

升华干燥是从鸡肉的表面开始逐步向内推移的,冰晶升华后会残留下空隙。

类似海绵一样,而这些空隙便成了鸡肉内部冰升华逸出的通道。当冰晶全部除去时,第一阶段的升华干燥完成。

3 .解析

解析全称解析干燥,又称第二阶段干燥。

在第一阶段干燥后,在干燥物质的毛细管壁和极性基团上还吸附有一部分水分,这些水分是未被冻结的。为了使产品达到合格的残余水份含量,改善产品的储存稳定性,延长保存期,必须对产品进一步干燥。

第二阶段干燥后,产品内残余水分的含量视产品种类和要求而定。一般在 0.45%—4% 之间。

所以此时要不断给鸡胸肉加热,但前提是不破坏鸡肉的生物活性物质为前提,通常不可以超过35℃。为这个阶段用的时间比较长,有些厂家为了追求利益,等不了那么长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会提高干燥的温度,最后生产出来的冻干可能要变成烘干或者烤干了,营养、口感、味道都会大大的缺失。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