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制茶设备哪家好(先进的制茶机器)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8 06:04   点击:276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制茶设备哪家好

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公布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名单,共有12位。2015年,武夷山市政府发布文件,公布了第二批武夷岩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称号,共有6位。

武夷岩茶第一批传承人

1、叶启桐

武夷山的高级评茶师,在武夷茶界贡献很大,其中包括主持制作了2004、2006两次武夷岩茶国家标准样品,这一规范从色香味去分析,将武夷茶种分五大类:大红袍、肉桂、水仙、名枞、奇种。诸多实物标准,花了整整两年时间才定下来。

2、陈德华

拼配大红袍之父,从事武夷岩茶名从品种的研究长达40余年,尤其是对大红袍的剪枝繁育和制作技艺做出了巨大贡献。1985年,陈德华在任茶科所所长的时候,凭借对大红袍品质的准确把握,组织科研组,用肉桂、水仙等优质武夷岩茶和纯种大红袍拼配出来的“大红袍”,香气、汤色、口感俱佳,岩韵感极强,很快就得到消费者的认可。1985年9月第一款商品大红袍上市,15克烟盒式包装的大红袍就这样诞生了。

3、苏炳溪

年龄最大的传承者,建国初,马头、磊石、天游、品石五茶厂拼为一个初级社。那年头春苏炳溪被委以五厂巡视员,总管岩茶采制,白天上山,晚上轮流到各厂察看。现在与儿子苏德发办“大坑口茶厂”。苏炳溪一做就是70年,2006年6月,他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岩茶制作传承人之一。

4、刘锋

十七岁从事茶业,在乡镇茶叶站工作过十多年,89年调入市茶科所,三年后提拔为市茶科所副所长。1988年开始,刘峰致力于发掘岩茶历史名丛“金佛茶”,经过数年艰苦努力,终于取得成功,注册了“永乐金佛茶”商标。

5、刘国英

1987年从福建农林大茶学系毕业,分配到武夷镇九龙山茶场。说是镇办茶场,其实只有一片荒坡,几间干打垒土屋。他发现,九龙山毛茶质量不高的原因,主要出在摇青上。他从规范使用综合摇青机,提高摇青工艺水平入手,很快破解了九龙山毛茶质量难题。从1989年起,在全市毛茶质量评选中,连续三年获得梅占第一,肉桂、水仙第二的优异成绩。97年起,他创办了“岩上茶科所”。

6、刘宝顺

毕业后,刘宝顺被分配到了武夷山市茶科所,主要负责武夷名丛的选育工作。十分重视武夷岩茶传统工艺技能的传承,1991年,刘宝顺筹备办起自己的茶厂,创办了幔亭岩茶研究所。

7、王顺明

1974年起于茶厂工作,从事茶叶栽培、制作、审评30余年,长期从事以大红袍为代表的武夷岩茶管理和制作工作,创办有武夷山琪明茶叶科学研究所。

8、黄圣亮

祖上世代经营岩茶,1982年父亲黄贤义种植了几亩茶地,还把祖上的茶厂老字号重新亮了出来。爷爷是“武夷山第一焙茶师”黄瑞喜,父亲黄贤义,叔黄贤庚归纳了一套27道108字的品茶程序,用于各类茶艺表演,是令人尊敬的老一辈茶人。黄圣亮是天心永乐禅寺住持泽道法师的俗家弟子,在其茶厂可以看到很多泽道的题字,现家中创办“瑞泉”茶厂,与父兄生产、制作、营销武夷岩茶。

9、吴宗燕

随父长期从事生产、制作、营销武夷岩茶,是地道的天心村人,家里世代以种茶、制茶为生。传到他祖父一辈,已在天心村好几个山头拥有茶园。上世纪八十年代,吴宗燕本人承办了天心村村办企业——天心茶厂,1992年他创办了北岩岩茶精制厂,现在属武夷岩茶的生产大户。

10、游玉琼

她从18岁开始跟着父亲学种茶。1985年,从一名武夷山市九曲茶叶精制厂技术员起步,发展成为拥有福建省著名商标及福建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的企业总经理。永生茶厂的前身,是集体性质的九曲精制茶厂。九十年代中期,游玉琼父亲游永生,押上全部家产,大胆揽下了这个小厂。为了重开局面,改名永生茶厂。

11、王国兴

武夷山市星村镇星村村人,1996年~2002年任武夷山市茶科所副所长、主持工作。1982年考入福建省福安农业学校茶叶专业,1985年,王国兴毕业回乡被分配到崇安县武夷茶叶站工作。主要任务是负责收购天心岩茶村、黄柏、柞洋一片的岩茶、半岩茶毛茶。那个年代,茶叶统购统销,王国兴的工作非常忙碌也非常充实,在工作中,增长了丰富的武夷岩茶的审评知识与审评经验。

12、陈孝文

出生于茶叶世家,是12位传承人中最年轻的一位。现与父陈墩水共同经营“慧苑茶叶科学研究所”。是武夷茶人年轻一代(80后)中极为突出的人物之一。他还是慧苑岩茶科学技术研究所的接班人。

武夷岩茶第二批传承人

1、刘安兴

武夷山香江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从事公司的茶叶管理、生产制作及茶叶审评工作。参与武夷山的名枞保护工作,目前内鬼洞品种保护区已经成为武夷山唯一的原生优良茶树品种基因库。在武夷山岩茶厂推广手工融合机器做青工艺,提升武夷岩茶生产效率和品质;对武夷岩茶的审评经验进行归纳,形成一套审评体系,在武夷山茶厂进行推广。参与《武夷岩茶的冲泡和品鉴方法》福建省地方标准起草,承担首届海峡乌龙茶技艺交流大会审评工作。

2、苏德发

从事武夷岩茶制作48年,第二批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曾任天心村村委党支部书记。作为第二批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的苏德发是首批传承人苏炳溪的儿子,“一门父子两传人”说的正是这两位。

3、周启富

50多岁的周启富在传承人里面年纪并不算大,但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长一些。这和他常年从事户外重体力活的经历有很大关系。周启富说自己是从茶山管理开始接触武夷岩茶的,“刚开始什么都不懂,所里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年份久了,自己就看出了里面的道道,再加上所里的技术人员讲解,也就从根本上明白了管理茶山的道理和方法。”

“茶园管理和茶园生态也应该是武夷岩茶传统制作技艺的一部分。”关于武夷岩茶传统制作技艺的要点,周启富的想法有些独到,“这和岩茶的初制和精制一样重要,没有好的茶园就没有好的茶青,做茶就没有好原料,做出的好茶也就差着斤两份量。”

4、占仕权

从事武夷岩茶制作20多年,“我1994年开始跟着宝顺师父(刘宝顺,首批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做茶,这么多年师父教了我很多,不只是做茶。”虽然现在已经是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但讲起自己的师父,占仕权的恭敬和感恩溢于言表。

武夷岩茶传统制作技艺是祖辈们传下来的手艺,最重要就是要‘做’。怎么做,怎么做好,得我们花时间、花心思去学去琢磨。”关于武夷岩茶的传统制作技艺,占仕权说,“做茶这个手艺处处都是技术。不要说管理茶山、初制、精制这些,就只茶青进桶、搬茶叶,甚至连怎么扫茶青都有技术。”

5、刘德喜

刘德喜做茶的“启蒙者”是第一批武夷岩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宝顺。1993年,在刘宝顺的指导下开始学焙茶。刘德喜说,“刘宝顺焙茶技术很专业,是大家公认的,我就在那几年学焙茶的时间里,得到了正统的学习和锻炼。”

四年后,刘德喜又拜在另一位非遗传承人刘国英的门下,他回过头去学岩茶的初制工艺,这一学又是五六年时间,如此便把岩茶的一整套制作工艺学全了。

走进刘德喜的客厅,第一眼就看到悬挂于对门墙上的“岩骨花香”四个字,那是茶界泰斗张天福老人在106岁时写下的墨宝,据说也是此次刘德喜获得“张天福杯”海峡两岸民间斗茶赛肉桂状元的战利品。

6、张回春

1963年,年仅6岁的张回春随父母迁居祟安县(今武夷山市),双亲在茶场工作,也使得他的童年时光大部分在满是茶香的茶厂里度过,他与武夷岩茶的缘也自此时起。

上世纪90年代初,改革开放氛围愈浓,国营茶厂开始改革,张回春开始系统化学习制茶技艺,正式步入岩茶行业。

“当时,跟着茶厂里的老师父们学习。他们都有几十年的做茶经验,看我愿意学,他们都很愿意教。学了足足有5年,才算是系统地掌握了武夷岩茶的传统制作技艺。”

跟着茶厂的老师父系统学习的那5年,张回春开启了武夷岩茶传统制作技艺的大门。这之后,张回春幼时对武夷岩茶的认识和感情更深了,也促使他想要去钻研其中更深邃的规律。

“制作岩茶的学问博大精深,想要做出好茶,非得一心一意深入研究才可能实现。”一直到现在,张回春不仅再没离开过武夷岩茶这个行当,而且把这门手艺做成了家传。

以上就是武夷岩茶十八大传承人的名单了,不过,这18位传承人中,不是所有人都称得上国家级的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目前,武夷山只有两位国家级的非遗传承人——陈德华与叶启桐,其他人则只是省级、市级、县(市)级的。

2. 先进的制茶机器

茶叶烘干机和提香机都是茶叶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制茶机械。茶叶烘干机与提香机的区别主要在于工作目的不一样。我们知道,从大的加工工艺来看,其实没有单独的提香这道工序,但是在传统的茶叶加工工艺中,在干燥环节,有旺火提香的说法。

所以茶叶烘干机主要用于烘干茶叶,为了保证茶叶品质,正常情况下至少要二次以上的烘干过程,温度不宜过高 ,一般而言就是低温慢烘 ,而提香机则采用高温快速的方式。

3. 制茶机器设备

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位于“中国白茶之乡”——福鼎,创立于1992年,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科研、出口及白茶文化推广为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主要经营福鼎白茶、太姥绿茶、茉莉花茶、乌龙茶、白琳工夫红茶及茶具、茶食品等。

公司属下有品品香有机茶加工厂和四个福鼎白茶初制加工厂,在福鼎市生态环境优美的贯岭镇文洋西山、管阳镇河山、磻溪镇后坪建立生态有机茶生产基地3600亩、高优新品种茶树示范推广基地400亩,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户建立6200亩有机茶转换基地和3.75多万亩无公害名优茶叶基地,品品香有机茶基地成为福建省茶叶出口备案基地和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

公司为加强科研力量,成立福鼎市品品香白茶研究所、福建(宁德)茶行业星火技术创新中心和福建省白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福鼎白茶的品质跟踪和新产品的开发研究,同时与科技院校密切合作,引进先进茶叶加工工艺和技术,以及国内外最先进的出口茶叶清洁化加工流水线设备。公司旗下拥有“品品香”和“鼎鼎香”两个品牌,其中“品品香”牌福鼎白茶已荣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企业通过国家农业部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中农质量认证中心有机茶(OTRDC)认证、德国BCS、日本JAS、美国NOP有机食品认证,产品实现自主出口美国、韩国、加拿大、日本、德国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2007年“品品香”牌太姥翠芽在日本荣获世界绿茶最高金奖,2008年“品品香”牌福鼎白茶荣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2009年企业相继荣获茉莉花茶十大品牌企业和茉莉花茶产业年度贡献奖,2010年品品香河山茶园基地列入全国标准园创建示范基地,品品香茶业是福建省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建设企业。

公司秉承林氏数百年制茶工艺,依托福鼎千年茶文化底蕴以及太姥山蓝姑以茶治病救人的美丽传说,以“创新技术,创建品牌,创意文化”的理念,走白茶文化传播和茶叶品牌连锁经营的独特路线,从科技、文化双方向着手,全力打造中国白茶第一品牌,做大做强茶产业,兴茶惠民。

4. 茶饮设备厂

做奶茶设备具体如下:封口机,沙冰机,碎冰机,冰箱,奶茶桶,保温桶,电锅或电磁炉,盎司杯,粉勺,净水器或饮水机。

5. 制茶设备哪家好一点

神农金康青酸茶挺好的。神农金康原生态养生茶所采用炮制工艺,是古法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每一道工序都进行了多少实验,以求达到至高至美的成品茶工艺,使茶叶的形、色、香、道保留原生态之完美;同时,企业采购了国内外先进的杀青、炒制、揉捻、提香、成形设备,将古法制茶与现代茶工艺有机结合,形成了国内外独到的养生茶加工工艺。

6. 茶厂设备有哪些

挺好的

春海茶厂除了有良好的硬件设备, 更是在有着良好的制茶氛围,全厂职员一心一意、实实在在做好茶,卖好茶。春海茶厂主要产品有七子饼茶、砖茶、沱茶、各级散茶等十几个大类上百个品种,春海普洱茶以其独到的制茶工艺,使生产的熟茶汤色红润透亮、香气纯正自然、口感温厚醇和、条索明快秀直。

7. 制茶设备哪家好用

要建好一个茶叶加工厂,茶叶机械设备加工能力的预算,机械的选型与配套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待以后再述。

茶叶的鲜叶经采用不同的机械设备和不同的加工工艺制成的干茶种类也不相同。经萎凋、揉捻、发酵、烘干制成的是红茶;经杀青、揉捻、炒干(烘干)制成的是绿茶。用不同的机械又可制成不同外形的绿茶,如用扁茶炒制机可做成龙井茶(扁形茶);用眉茶炒制机可做成眉茶(眉形茶)等。所以在机械设备选型配备方面,主要应考虑采用何种适合当地特点的制茶工艺进行选择,

做什么茶选什么茶机。因此加工不同形式的是不同的,所以这里就主要介绍绿茶初制时

鲜叶平输、立输、过渡平输等茶叶运输机,茶叶杀青机、冷却装置、揉捻机、茶叶烘干机、烘干机出料振动槽、炒干机、圆筛机、风力选别机、滚动匀堆机。这为绿茶初制过程中茶叶的加工设备,至于其他的

,其实主要也是这些设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