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果汁饮料的感官评价表(果蔬汁感官评价表)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24 07:02   点击:161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果蔬汁感官评价表

1准备好所有食材,肉方块要买三层肉,方方正正的最好,喜欢吃瘦的可以买瘦肉多点的。

2锅内注入清水,放入姜片和料酒,水开后将肉方放下去煮至8成熟,捞起放凉待用。

3肉方放凉后,用手指或筷子将老抽酱油均匀地抹遍肉皮,第一遍上色后,过一个小时再用同样地方法上色一次,以此类推,我一共上了3次色,最后肉皮的颜色很是深了。

4炒锅内放少许花生油,将肉方皮朝下放进锅里煎,反复按压,直到肉皮颜色焦黄且发出肉的干香味就出锅(注意,只煎肉皮就好)。

2. 水果果汁感官品评

“鲜榨”果汁最直观的危害,就是含糖量特别高,因为果汁的特点就是浓缩了大量水果中的精华。

譬如说,我们榨一杯橙汁的时候,可能会用到4-8颗的橙子,才能榨出一杯橙汁。所以你可以想象,在一杯橙汁里面,就浓缩了大概4到8颗橙子所含的糖分。而这些橙子里面所含的糖分可能一听到一听半可乐的含糖量。

刚才提到果汁的分类,随着原汁浓缩汁含量的减少,添加剂的用量就变多了,在添加剂中很重要的一种就是糖。也就是说,不管你喝的是天然果汁、人造果汁,或者是调味果汁饮料,里面必然都含有大量的糖。大家也都知道,吃糖会造成肥胖、会引起各式各样的身体上的问题。

还有重要的一点,如果你平时吃橙子,最多吃两个就不会再吃多了,可是喝一杯橙汁的话,可以一瞬间吃到5-8颗橙子,但是当你喝下一杯橙汁,绝对不是吃到了这些颗橙子里面所含的所有营养素,因为在榨果汁的同时,橙子里面该有的膳食纤维都一并被去除掉。同时,在榨果汁的过程中,也让大量水溶性维生素以及脂溶性维生素造成破坏和氧化,维生素和矿物质也很容易在压榨的过程中随着压榨的环境、酸碱度的改变以及膳食纤维的流失而一并流失掉。

所以,在榨汁的过程中,常常就是把水果里面不需要的东西强化浓缩了,把好的东西都流失掉了。因此,用喝果汁的方式来代替吃水果,或者当做补充水果的手段,是十分不建议的。

3. 果蔬汁的感官评价

纽甜的甜味与阿斯巴甜相近,无苦味及其它后味,纽甜的甜度为蔗糖的8000-10000倍,即在5%的甜度时为蔗糖的8000倍,在2%的甜度时可达蔗糖的10000倍。根据GB2760-2011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提供者:张乐安).纽甜的使用范围为各类食品饮料,使用量为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一般饮料类8-17mg/L,食品类10-35mg/Kg。作为一种功能性甜味剂,纽甜对人体健康无不良影响,起有益的调节或促进作用。

特点

甜味纯正,清新自然,与阿斯巴甜相似,但安全性较高;甜度高,是蔗糖的8000倍左右,等甜度成本较阿斯巴甜低;所含的营养物质很容易被人体吸收;低能量或无能量、可供糖尿病人食用、不致龋齿、可促进双歧杆菌增殖等;不会引起蛀牙、血糖波动,是保健型食品的首选甜味剂。

纽甜在常规储存条件下,干粉具有极佳稳定性,但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局限,其稳定性受温度、酸碱度、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甜度会有一定程度下降,常温下(25℃)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大致为:PH3.0时半衰期为78天;PH4.0时半衰期为156天;PH4.5时半衰期为208天;PH5.0时半衰期为150天;PH5.5时半衰期为112天。最佳PH值为4.5。鉴于此,纽甜的使用如果与蔗糖或者其它甜味剂配合使用,可以提高其稳定性。

甜味特性

纽甜具有纯正的甜味,在普通或无糖的饮料中,以纽甜替代部分甜味剂使用,不仅可得到适宜甜度和风味的产品,纽甜更具有降低产品成本的特性。

研究结果表明,在饮料产品中,纽甜可替代25%的营养甜味剂或高倍甜味剂,可保持相近的感官特性。

稳定性

纽甜在干粉状态下,在粉末状成品中具有极佳的稳定性。在湿度条件下,纽甜的稳定性与PH值、温度和时间有关。纽甜适用于分批生产、高温短时(HTST)杀菌和无菌操作过程,得到的终产品中纽甜的浓度几乎没有改变。

风味延长

在特定的应用和风味体系中,纽甜可显著地延长、增强产品的口感和香味。纽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因其修正和某些风味的特性,要求产品重新调整香精体系和酸味剂的含量或种类。在粉末饮料中,添加纽甜可减少至少20%的柠檬酸用量,而不会影响产品的酸味。

安全性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纽甜适用于包括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和糖尿病患者在内的所有人群。使用纽甜无需对苯酮尿症患者特别表明。纽甜在体内可迅速新陈代谢。主要的代谢途径是通过人体产生的酶使甲酯水解,最后生成脱脂纽甜甜和甲醇。相比于普通食品如果汁、蔬菜、和蔬菜汁,纽甜所分解生成的甲醇量微乎其微。例如,番茄汁中甲醇含量超过含纽甜饮料的200倍。纽甜可随尿液和粪便彻底地排除体外,不会在人体内积聚。

应用说明

1、在水果罐头中的应用

减少糖浆总体比重,从而降低水果上浮的现象,无须添加更多的水果。在GB2760中,唯一允许可使用在罐头产品的甜味剂。纽甜在罐头产品热处理过程中,呈现良好的稳定性。替代40%-50%蔗糖,降低产品成本。产品保质期为12-24个月。风味:甜桔,杨梅,枇杷,荔枝,菠萝,龙眼。建议甜度倍数:6500-7000。

2、在凉果中的应用

纽甜的使用建议:⑴纽甜的用量(相对蔗糖甜度计算)占总甜度的30%左右。可以和砂糖,阿斯巴甜,甜菊糖,甜蜜素等甜味剂复合使用。⑵纽甜在话梅中使用的倍数大约为6500-7000倍,其他酸度没那么高的凉果中,可以用到7500倍以上。⑶可以适当减少酸的用量,如果无须额外加酸,可以尽可能在洗果胚的时候,退去更多的酸,从而平衡甜酸比。

3、在各类饮料中应用

⑴碳酸饮料:纽甜在可乐型碳酸饮料中能持续作用16个星期。与市场上销售的低能量碳酸饮料的保质期一致。它还可以用于柠檬汽水中。

⑵非碳酸饮料:纽甜可用于热灌装柠檬茶、固体粉末状饮料、酸奶等食品中,而且在这些食品中性状都非常稳定且品质良好。

⑶固体饮料:以30%的比例部分替代砂糖,在不改变原有全糖配方口感的基础上,可尽可能地减少成本。

4、在乳品饮料中的应用

产品本身的固形物比较丰富,即使使用甜味剂可能损失很小的产品稠度,但可通过乳制品的稳定剂来补充;PH为4.0-4.5是最适合纽甜稳定性;纽甜在发酵过程相对稳定;用纽甜替代这些产品中部分蔗糖,减少了热量,同时潜在地增加了营养价值(牛奶取代了蔗糖的体积)。结果就是一个更健康的消费品。

5、在果冻中的应用

国际对果冻最低固型物的要求是≥15,而往往果冻的甜度要达到18-22个甜度,口感最佳;因此超出15个糖度的那部分糖度可以使用甜味剂调整口感。

6、在焙烤食品中应用

纽甜在食品中呈现满意的风味和组织特性,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填充物:麦麸,小麦纤维,麦芽糖醇,麦芽糊精。

7、在口香糖中应用

由于纽甜具有增强风味的特性,可以减少薄荷口香糖的香精用量。

8、在餐桌甜味剂中应用

因为纽甜没有吸湿性,能量又低,十分适合作为餐桌甜味剂.经研究表明,纽甜在作为餐桌甜味时至少可以储存156个星期。

9、在淀粉类食品中应用

在淀粉类食品中添加纽甜可以抑制淀粉老化,延长食品保质期;在鸡蛋、鱼类等蛋白质丰富的食品中添加则可抑制蛋白质变性,保持食品良好口感。

10、在医药领域中应用

纽甜作为甜味剂用于医药中,只是起到修饰口感的作用,不影响药效。较长时间的后甜可掩盖医药中的苦味,或维生素等物质的异味;用量小,不会增大药片的体积;用于口服液中,相比使用蔗糖的口感更清晰。

11、在牙膏、化妆品中应用

用纽甜作牙膏和漱口液的增甜剂,能有效保持产品的凉爽特性。纽甜同样可用于口红、唇膏及洗浴润肤等化妆品。

12、在香烟过滤嘴中应用

香烟过滤嘴的甜感技术瓶颈,就是甜感持续太短,无法维持甜味到香烟吸完,纽甜的后甜特性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难题。

13、在动物饲料中应用

能有效地遮蔽糖精的后苦,提高饲料的适口性。

14、在其他产品中应用

与阿斯巴甜不同,纽甜可以与某些还原糖共同使用,如葡萄糖,果糖,乳糖等。

4. 果蔬汁感官评价标准

1、100%的原汁就是那样的,国外的纯橙汁都是这样的,只不过大多数中国人接受不了这种哭酸味,喜欢喝那些加了香精的,很多添加剂调配出来的橙汁饮料。100%橙汁是冷冻浓缩汁还原而成。2、因为在做橙汁时候连果皮一起弄成汁,苦是果皮味来的。3、橙汁的苦味来源于橙皮和种子中的两种苦味物质——柠檬苦素和橙皮苷。根据营养学家多年来的研究,柠檬苦素在增强免疫力方面功效明显,特别可以称得上是能帮助肿瘤病人增强抵抗力的“功臣”。一、原料把控汇源在收购水果时坚持经过五道关:向果农宣教水果管理知识和收购标准­——派员实地考察——进厂检验称重——二道清洗、二道喷淋——分拣筛选,确保进入生产线的水果质量合格。二、水果加工汇源在水果加工环节坚持经过六道关:冷破碎—压榨—过滤—灭菌—灌装—检验,然后才可用于果汁加工。经过这一环节,水果加工成浓缩汁。在此环节,不仅能够保护果汁的色泽和营养成分,使果汁最大限度的保留水果的营养和风味,还可把果汁中的细菌、霉菌、酵母菌及致病菌杀灭,使产品达到无菌要求。三、果汁灌装果汁灌装在制作的过程中要经过多个环节:调配(果浆或浓缩汁)——脱气——均质——杀菌——无菌包装——贴管——装箱——抽检——入库等工序。整个灌装过程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无菌冷灌装生产工艺,不仅能够更好地保护果汁的营养和风味,且果汁在100级的无菌环境中进行灌装密封,在包装未打开的情况下不添加任何防腐剂,也能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灌装后的产品直接入库待检,经抽样检验合格后才能入库和发货。四、产品检测灌装完毕的浓缩汁要经过抽样,进行感官、理化、微生物、棒曲霉素等20余项指标的检测,产品检测合格后方入库和发货。每批产品出厂均经过生产自检、过程检验和最终产品检验,所有批次产品的出厂检验必须经过历时7天的微生物指标加强检验过程,验证合格后才允许出厂进入流通环节。

5. 蔬菜汁的感官评价

酱是以豆类、小麦粉、水果、肉类或鱼虾等物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糊状调味品,它起源于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酱制作工艺的进步,后来制酱之法也用于烹制其他非佐料菜肴,逐渐发展出一种烹调菜肴的方法,即酱法。

甜面酱

甜面酱,又称甜酱,是以面粉为主要原料,经制曲和保温发酵制成的一种酱状调味品。其味甜中带咸,同时有酱香和酯香,适用于烹饪酱爆和酱烧菜,如“酱爆肉丁”等,还可蘸食大葱、黄瓜、烤鸭等菜品。

豆瓣酱

豆瓣酱是调味品中比较常用的调料,他的的原料是蚕豆、食盐、辣椒等原料酿制而成的酱。产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安徽。味鲜稍辣,主要原料是蚕豆。是豆类蔬菜中重要的食用豆之一, 它既可以炒菜、凉拌,又可以制成各种小食品,是一种大众食物。蚕豆中含有大量蛋白质,在日常食用的豆类中仅次于大豆,蚕豆中含有大量钙、钾、镁、维生素C等,并且氨基酸种类较为齐全,特别是赖氨酸含量丰富。

豆瓣酱中一般有以下几种分类:

云南豆瓣酱,四川豆瓣酱,安徽豆瓣酱湖北豆瓣酱,黑龙江豆瓣酱,郫县豆瓣酱

其中郫县豆瓣,四川省郫县特产是四川三大名酱之一。它在选材与工艺上独树一帜,与众不同。香味醇厚却未加一点香料,色泽油润却未加任何油脂,全靠精细的加工技术和原料的优良而达到色、香、味俱佳的标准,具有辣味重、鲜红油润、辣椒块大、回味香甜的特点,是川味食谱中常用的调味佳品,有“川菜灵魂”之称。其制作技艺列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芝麻酱

芝麻酱是把芝麻炒熟、磨碎而制成的酱,有香味,用作调料。也叫麻酱。有白芝麻酱和黑芝麻酱两种类型。食用以白芝麻酱为佳,滋补益气的以黑芝麻酱为佳。

花生酱

花生酱以优质花生米等为原料加工制成,成品为硬韧的泥状,有浓郁炒花生香味。根据口味不同,花生酱分为甜、咸两种,是颇具营养价值的佐餐食品,在西餐中的应用比较广泛。优质花生酱一般为浅米黄色,品质细腻,香气浓郁,无杂质。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脾弱便溏者、高脂血症患者、跌打瘀肿者、胆囊切除者不宜吃。

肉酱

肉酱种类多样,多以猪肉、牛肉、羊肉、鸡肉等为主。一般将食材剁碎,与其他酱料混合制作。最常见的当属西餐中烹制意大利面用到的意式肉酱。日韩式料理中也多用其来进行调味。

香菇酱

联合国粮油会提出“一荤、一素、一菇”健康饮食习惯后,菇类即食产品越来越多,其中香菇酱是以香菇为主要原料,再配以黄豆酱、甜面酱、芝麻、花生、调和油、五香粉、姜、盐、白砂糖等配料调和而成的即食调味品。可搭配各类中西点心、粉面、粥品、米饭、日本寿司等。香菇酱是以香菇为主要原料,再配以黄豆酱、调和油、五香粉、姜、盐、白砂糖等配料调和而成的即食调味品。口味有五香、香辣、麻辣、豆豉、八宝等多种选择。

辣椒酱

辣椒酱以四川为多,有油制和水制两种。油制是用芝麻油和辣椒制成,颜色鲜红,上面浮着一层芝麻油,容易保管;水制是用水和辣椒制成,颜色鲜红,不易保管。辣椒酱取之于优等朝天椒。经过淘洗、精拣、破碎熬制而成。因此色泽鲜红,辣椒酱的红色来自辣椒的本色。(绝不添加任何色素)在烹调过程中具有上色、感官良好的特点,使人有一种强烈的食欲感。

沙茶酱

广东的广派沙茶酱口味厚重一些,并有浓郁的蒜香;福建的闽派沙茶酱口味中则更多体现着海鲜的味道,口味也要相对轻一些;流传到东南亚一带的沙茶酱,口味上更多的表现是符合当地自然环境的辛辣。

沙拉酱

沙拉酱,起源于位于地中海的米诺卡岛,使用大量鸡蛋和油制作成,这种酱汁在饮食中占有一席之地由来已久。沙拉酱的消耗量持续增加,而且在近期内更为显著,特别是在年轻人之中,很多爱好者忍不住他们所有的食物中添加沙拉酱,包括那些已经调理好的菜肴。

果酱

果酱是把水果、糖及酸度调节剂混合后,用超过100℃温度熬制而成的凝胶物质,也叫果子酱。制作果酱是长时间保存水果的一种方法。主要用来涂抹于面包或吐司上食用。不论草莓、蓝莓、葡萄、玫瑰等小型果实,或李、橙、苹果、桃等大型果实切小后,同样可制成果酱,不过调制同一时间通常只使用一种果实。无糖果酱、平价果酱或特别果酱(如:榴莲、菠萝),便会使用胶体。果酱常使用的胶体包括:果胶、豆胶及三仙胶。

其他调味酱

如黑胡椒酱、烤肉酱、芥末酱、番茄酱、蒜蓉酱等也多用于烹饪当中。其主要功能根据烹饪菜品不同突出的主要味道也不尽相同。调味酱的出现也在餐饮行业中刮起一阵DIY的热潮,美食达人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选择不同的酱料烹饪美味佳肴,出品滋味并不见得比店家的差。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