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pda动脉导管未闭 英文(pda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06 21:54   点击:263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pda动脉导管未闭 英文

审核的英文缩写是PdA

2. pda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

动脉导管的英文简写为PDA。

3. pda动脉导管未闭图片

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

医院获得性肺炎 HAP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

多器官功能障碍 MODS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

卡氏肺囊虫肺炎 PCP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肺血栓栓塞症 PTE

肺梗死 PI

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

静脉血栓栓塞症 VTE

肺栓塞 PE

血小板减少症 HIT

肺动脉高压 PH

动脉性肺动脉高压 PAH

特发性动脉性肺动脉高压 IPAH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IPH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

特发性肺纤维化 IPF

肺泡蛋白质沉积症 PAP

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小细胞肺癌 SCLC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SAHS

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

慢性心力衰竭 CHF

急性心力衰竭 AHF

窦房传导阻滞 SAB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SSS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

房间隔缺损 ASD

室间隔缺损 VSD

动脉导管未闭 PDA

心肌梗死 MI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

感染性心内膜炎 IE

冠状动脉疾病 CAD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

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

扩张型心肌病 DCM

肥厚型心肌病 HCM

限制型心肌病 RCM

不定型的心肌病 UCM

克山病 KD

周围动脉病 PAD

胃食管反流病 GERD

胃溃疡 GU

十二指肠溃疡 DU

溃疡性结肠炎 UC

克罗恩病 CD

功能性消化不良 FD

肠易激综合征 IBS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

自身免疫性肝炎 AIH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

肝性脑病 HE

轻症急性胰腺炎 MAP

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

慢性胰腺炎 CP

急性肾炎 AGN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RPGN

肾病综合征 NS

终末期肾脏病 ESRD

急性间质性肾炎 AIN

慢性间质性肾炎 CIN

尿路感染 UTI

肾小管酸中毒 RTA

肾静脉血栓 RVT

急性肾衰竭 ARF

慢性肾衰竭 CRF

缺铁性贫血 IDA

巨幼细胞贫血 MA

再生障碍性贫血 AA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PNH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

溶血性贫血 HA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AIHA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ML

急淋 ALL

急粒 AML

慢淋 CLL

多发性骨髓瘤 MM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TP

血管性血友病 vWD

尿崩症 DI

Graves病 GD

桥本甲状腺炎 HT

产后甲状腺炎 PPT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 MEN

1型糖尿病 T1DM

2型糖尿病 T2DM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

高血糖高渗状态 HHS

代谢综合征 MS

骨质疏松症 OP

骨关节炎 OA

系统性硬化病 SSc

类风湿关节炎 RA

强直性脊柱炎 AS

干燥综合征 SS

多肌炎/皮肌炎 PM/DM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狼疮肾炎 LN

反应性关节炎 ReA

银屑病关节炎 PsA

炎症性肠病关节炎 IBDA

大动脉炎 TA

巨细胞动脉炎 GCA

结节性多动脉炎 PAN

韦格纳肉芽肿 WG

4. pda动脉导管

你的描述,应是如下病害之一,对照下症状,请尽快防治。

另外,PH值太高,应控制在6.0-8.0之间,最适6.5-7.0之间。可以换半水或全部换水,也可向水中撒投硫酸亚铁。

1、睡莲腐烂病

a.症状 病害发生于全株,从种根开始发病,延及地下茎、叶柄、叶片及花梗等部位。地下茎初期似无症状,但其断面导管有的变为淡褐色或褐色,并逐渐扩展。有的病茎变色不显著,但茎的全面或一侧发生纵皱,病茎所生叶片呈淡绿色,以后从叶缘开始干枯,引起叶片卷缩以至枯死。

b.病原 病原为球茎状镰刀菌莲专化型(Fusarium bulbigenum Cook et Mass. var. nelumbicolum Nisikado et Watanabe),属半知菌亚门。小型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无色,单胞。大型分生孢子无色,弯月形,顶端尖,向一方弯曲,脚胞明显,生厚垣孢子。

c.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菌丝体在种藕内和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越冬,带菌的种藕和病土成为主要初侵染源。栽植带菌种藕,长出的幼苗则成为中心病株,先是地下茎秆及根系发生病变,后波及叶柄和叶片,中心病株产生孢子从伤口侵入,形成再侵染。品种间抗性有差异,深根系品种较浅根系品种发病轻,阴雨连绵、日照不足或暴风雨频繁易诱发此病;藕田土壤通透性差或酸性大,污水入田或水温高于35℃,都易诱发此病。

d.防治方法 ①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②重病田宜实行2~3年轮作。③精选无病种藕,并用50%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后闷种,覆盖塑料薄膜密封24h,晾干后栽植。④藕田深耕翻耙,每公顷施石灰1500~2250kg。⑤加强肥水管理,施足腐熟有机肥,适时适量追肥,做到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氮肥与磷钾肥相结合;按莲藕不同生育阶段需要管好水层,做到深浅适宜,以水调温调肥,防止因水温过高或长期深灌加重发病。⑥及时拔除病株后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也可用上述混合好的杀菌剂每公顷7.5kg拌细土375~450kg,堆闷3~4h后,撒入浅水层,2~3d后再用上述混合剂6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4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于地上部叶柄。

2、睡莲叶腐病

a.症状 主要为害浮贴水面的叶片,病斑形状不定形,有的呈“S”形,有的形如蚯蚓状,褐色或黑褐色,坏死部后期出现白色皱球状菌丝团,后生茶褐色球状的小菌核,发病重的叶片变褐腐烂,难于抽离水面。

b.病原 病原为喜水小核菌(Sclerotium hydrophilum Sacc),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菌核球形,椭圆形至洋梨形,初白色,后变黄褐色或黑色,表面粗糙,大小为(315~681)μm×(290~664)μm,外层的深褐色细胞大小为(4~14)μm×(3~8)μm,内层无色至浅黄色,结构疏松,组织里的细胞大小为3~6μm。

c.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菌核随病残株遗落在土壤中越冬,翌年菌核漂浮水面,气温回升后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侵害叶片,病菌发育适温25~30℃,温度高于39℃或低于15℃不利发病,夏秋高湿多雨季节易发病。

d.防治方法 ①减少菌源,采收时清除病残株,深埋或集中烧毁。②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500倍液,每隔10d左右喷一次,连续防治2~3次。

3、睡莲斑腐病

a.症状 病斑形状不定,叶片上初生水渍状小黑斑点,后扩展成圆形至多角形或不规则形。边缘黑色有黄色晕圈的病斑,中间灰黑色有轮纹,病部易破裂或脱落,致叶片和叶缘残缺不整,严重时叶片大部分甚至全部变黑褐色腐烂,上生灰褐色霉层,即病菌子实体。

b.病原 病原为Dichotomophthoropis nymphaearum(Rand.)M. B. Ellis,称角卷霉或卷喙旋孢霉或睡莲拟叉梗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实体生在叶面上,无子座;分生孢子梗直立圆筒形,淡色,单生或丛生,分枝少,具隔膜1~3个,顶端膨大,长出2~4叉的突起,大小为(13~53)μm×(3~6)μm;分生孢子细长,多分隔,分隔处明显缢缩,上部弯曲或卷曲成“发条”状,可卷旋1~3圈,褐色至榄褐色,两端钝圆,具分隔10~20个,表面密生小刺,大小(50~117)μm×(28~40)μm。该菌在PDA培养基上,分生孢子梗长达150μm,产生黑褐色小菌核。

c.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广东该病见于7~11月,8~9月受害严重。病菌以菌丝或厚垣孢子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引起发病。

d.防治方法 ①生长季节收集病残物深埋或烧掉。②施足腐熟有机肥,适时适量追肥,做到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氮肥与磷钾肥相结合。③及时拔除病株后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隔10d左右喷一次,连续防治2~3次。

5. pda 动脉

介入放射学按目的可分为介入诊断学和介入治疗学;按技术可分为:血管性介入放射学(药物灌注;栓塞技术;成形支架;滤器技术等)和非血管放射介入学(穿刺活检;引流技术;异物取除;腔道支架等);按临床应用范围可分为肿瘤介入放射学、非肿瘤介入放射学、神经介入放射学等等。 虽然CT、MR、B超对某些血管病已具有诊断价值,但血管造影仍是诊断的金标准,尤其辨别出血管动脉、细小血管病变和血流的动态观察等仍然不可被替代。在某些血管病、肿瘤的治疗上介入治疗已成为首选,如肾动脉狭窄,肝癌的治疗等。 特别是对血管外一些管道狭窄性病变的开通如食管、胆管、气管、泌尿系狭窄甚至鼻泪管狭窄都有明显疗效。介入放射学的技术分类

一、血管介入放射学亦称介入性血管造影学(Interventionalangiography),是指在诊断性血管造影的同时,自导管向血管管腔内注射药物或某些物质或施行某种措施,以达治疗目的。 常用血管介入技术有三种。1、血管内灌注药物治疗(1)血管收缩治疗经导管向有关动脉内滴注加压素,以控制胃肠道出血,例如食道胃静脉曲张出血、胃粘膜弥漫性出血及结肠憩室出血等等。(2)肿瘤化疗导管留置于供应肿瘤的动脉,滴注化疗药物,使局部用药浓度加大,避免或减轻化疗引起的全身反应。 2、经导管血管栓塞法(Transcatheterembolization)经原血管造影的导管或特制的导管,将栓塞物送至靶血管内,一是治疗内出血如外伤性脏器出血、溃疡病、肿瘤或原因未明的脏器出血。 另一是用栓塞法治疗肿瘤,因肿瘤循环部分或全部被栓塞物阻断,以达控制肿瘤之生长,或作为手术切除的一种治疗手段;亦可用于非手术脏器切除,例如注射栓塞物质于脾动脉分支内,即部分性脾栓塞,以治疗脾功亢进,同时不影响脾脏的免疫功能。 常用的栓塞物质如自体血凝块、明胶海绵、无水酒精、聚乙烯醇、液体硅酮、不锈钢圈、金属或塑料小球及中药白芨等。3、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angioplasty,PTA)60年代开始应用于动脉,使狭窄的血管扩张,70年代研制双腔气囊导管成功后,得到广泛应用,多用于髂、股、腘动脉及肾动脉。 肾动脉PTA(或PTPA)多用于肾源性高血压,使狭窄肾动脉扩张,从而降低血压。PTA亦可用于冠状动脉,称为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PTCA),使硬化的冠状动扩张,以达到治疗冠心病的目的。 PTA使用的导管为带胶囊的双腔导管,将胶囊段置于狭窄血管处,囊内注入含有造影剂的液体,加压至3~6个大气压,每次持续10—15o。加压可重复3~4次,多数能使狭窄血管达到扩张的效果。PTA多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血管,其机理是粥样斑块受压,内膜和中层撕裂、伸展,使管腔增宽。 其他原因的血管狭窄,如多发性大动脉炎,先天性血管狭窄,有时也可用PTA治疗。

二、非血管性介入放射学1、经皮穿刺活检(Percutaneousneedlebiopsy,PNB)使用细针(22~23号,外径0。 6~0。7mm)经皮直接穿刺身体各部位病变区,由于针头有特殊装置,便于取出病变的活检标本。也可用细针直接抽吸病变的组织碎块,再作活检。胸部PNB用以诊断肺脏、纵隔和胸壁病变,对肺内球形病籵及纵隔包块的定性诊断有重要意义,准确率可达85%。 较常见的并发症为气胸、出血、但用细针的并发症甚少,腹部PNB应用较多,肝、胆、胰、脾、肾及腹后壁包块均可,诊断准备性亦高;骨骼穿刺须用较粗骨穿针,可诊断骨肿瘤。此外还用于穿刺甲状腺肿块,眶内肿块等等。 为保证针刺安全到达待查病变处,须用电视荧屏、CT、B超、及有关造影检查,以便指引穿刺方向。2、经皮穿刺引流(1)经皮肝穿胆道引流(Percutaneoustranshepaticcholedochusdrainage,PTCD或PTD)由于恶性(如胆管癌、胰头癌)或良性(如总胆管结石)病变,引起肝外胆道梗阻,临床出现黄疸。 PTCD可行胆道内或胆道外胆汁引流,故而缓解梗阻,减轻黄疸,为根治手术提供有利条件。行PTCD前需先做经皮肝穿胆管造影(Percutaneoustranshepatic),确定胆管梗阻的部位、程度、范围与性质。 PTCD有内外引流之分,通过PTC的穿刺针引入引导钢丝,而后拔出穿刺外地,沿引导钢丝送进末段有多个侧孔的导管,导管在梗阻段上方的胆管内,其内口亦在该处,胆汁经导管外口连续引流,是为外引流;若导管通过梗阻区,留置于梗阻远端的胆管内或进入十二指肠,胆汁则沿导管侧孔流入梗阻下方的胆管或十二指肠,是为内引流。 (2)经皮肾穿肾盂造瘘术(Percutaneoustransrenalpyelotomy)主要用于尿路梗阻引流,也可利用造瘘术的导管将肾盂或输尿管内结石向下推移,送至膀胱排出。造瘘术方法同上,使用细针经皮穿肾,进入肾盂,先做经皮顺行肾盂造影(Percutaneousantigradepyelography)观察尿路形态、狭窄或梗阻部位及其程度,而后沿穿刺针送进引导钢丝,再将导管插入,留置于肾盂内。 按临床应用分类1、血管性疾病:(1)PTA+Stent治疗血管狭窄。(2)溶栓+PTA和(或)Stent治疗血管狭窄。(3)应用栓塞材料,钢圈,内支架治疗动脉瘤、AVM、动静脉瘘,血管性出血。 (4)应用穿刺术+PTA+Stent治疗门脉高压症,布加氏综合症。(5)应用栓塞术或血管加压素治疗胃肠道血管出血。(6)下腔静脉滤器预防下肢、腹盆部血栓脱落。2、心脏疾病:(1)应用闭合伞治疗ASD、VSD。 (2)应用钢圈或粘堵剂治疗PDA。(3)应用球囊扩张治疗肺动脉瓣、二尖瓣狭窄。(4)应用PTA+Stent治疗冠状动脉狭窄。(5)射频消融治疗心动过速。(6)心脏起搏器治疗各种心率过缓。3、肿瘤:(1)选择性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恶性肿瘤。 (2)经皮穿刺注入无水酒精、沸水治疗恶性肿瘤。(3)应用栓塞术治疗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子宫肌瘤,骨肉瘤,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等。(4)热消融治疗肝癌,肺癌。4、非血管性疾病:(1)应用PTA+Stent或单纯PTA治疗消化道,泌尿道、胆道、气道、鼻泪管狭窄。 (2)应用栓塞术或经输卵管注入硬化剂治疗宫外孕。(3)应用扩张术治疗输尿管狭窄。5、穿刺活检术:应用特制穿刺针抽吸或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按所应用的设备分类1。在X线透视引导下。2。在CT引导下。 3。在B超引导下。4。在MRI引导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