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电力设备污秽(电力设备污秽等级)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06 18:08   点击:52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电力设备污秽等级

一级污秽等级是指环境污染的一个名词

2. 电力设备污秽等级标准

主要是没有工业,装供热设备的房屋密度较小的地区;工业或房屋密度较小,但经常有风和(或)雨的地区;农业地区;山区。所有这些地区,至少都离海边10~20km,不直接遭受海风的作用。

3. 电力线路污秽等级

对输电线路铁塔高度的要求,从根本上讲是导线,是要保证导线对地或交叉跨越物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当然也可以说对杆塔的高度间接上有要求,因为导线的最终高度,基本上,或者说绝大部分,是杆塔高度提供(或决定)的。具体高度要求主要由以下一些因素决定:

1、线路电压等级:保证安全的最小距离,也叫电气间隙,画在断面图上是个圆,所以也叫间隙圆。电压等级越高,距离也就越大。

2、大地或交叉跨越物的不同类别,除了上面第1条的要求以外,增加一定的安全裕量:比如同样是大地,对耕地和山区人际罕至之地的要求就不同,耕地要考虑农作物、人员农机活动高度。又比如同样是河流,通航河流除了50年一遇最高洪水位外还要加上船只的最高桅杆高度。电气化铁路与普通铁路的要求也不同。跨越林区、树木时,不同树种的高度要求也不同,要按各自极限高度考虑。

3、导线的强度。导线的张力,或者说是应力,决定了导线的弧垂(弧垂决定了导线最低点的位置和高度)。导线的最大使用应力是导线极限应力的40%(规程规定导线使用安全系数不低于2.5),导线强度高,使用应力就高,导线的弧垂就小,因为在工程计算上可以近似认为,导线弧垂与应力平方成反比。导线弧垂小,杆塔高度就可以降低。

4、还有其他影响:如气温,大气污秽程度(污秽等级),海拔高度对绝缘子长度有影响,其长度对杆塔高度也有影响。等等,不一一列举了。

4. 电力系统污秽等级

国家标准是8mm,行业标准是12mm, 一般执行规定是20mm,爬电距离,是要计算的,一般跟空气湿度,污秽等级有关系 最好要大于40mm

5. 电力设备污秽等级划分

为了防止浮尘等污秽在绝缘子表面附着,形成通路被绝缘子两端电压击穿,即爬电.

故增大表面距离,即爬距,沿绝缘表面放电的距离即泄漏距离叫爬距.

爬距=表面距离/系统最高电压.根据污秽程度不同,

重污秽地区一般采用爬距为31毫米/每千伏.

爬电比距

电力设备外绝缘的爬电距离与设备最高电压之比,单位为mm/kV。

外绝缘污秽等级

外绝缘按公称爬电比距和人工污秽耐受值分为0、Ⅰ、Ⅱ、Ⅲ和Ⅳ五级。0 级适用于无明显污秽地区,不需进行人工污秽试验。

6. 输电线路污秽等级

A类污秽

普遍存在于内陆、沙漠或工业污染区,沿海地区绝缘子表面形成的盐污层也属此类。受潮时形成导电的可溶污秽物和非导电但可吸收水分的不溶物。可溶污秽物按溶解度区分可分为高低溶解度两类;也可按无机物和有机物区分。高溶解度可溶性盐如氯化钠,低溶解度可溶性盐如石膏即CaSO 4 ·2H 2 O。水溶性无机盐和水溶性有机物(如乙酸钾(CH 2 COOK)和尿素(CH 4 N 2O 尿)等。 标准中提及盐的可溶性对污秽耐受电压的影响;但未考虑不溶物种类对污秽耐受电压的影响。通常人工污秽试验标准规定了硅藻土和高领土两种不溶物, 二者对试验结果影响有所不同。 

B类污秽

沿海地区海风携带盐雾、化工企业排放的化学薄雾以及大气严重污染带来的湿沉降直接沉积在绝缘子表面。纯B类污秽是很少存在的,多是A类和B类污秽物的混合物。盐雾、化工气体以及城市、工业区及其周边形成的湿沉降通常都是叠加在绝缘子表面已有的污层上

7. 变电站污秽等级划分

首先有个爬电比距,根据所处环境污秽等级不同,分为0~4级。三级污秽的时候,发电厂变电站内设备的爬电比距是2.88cm/kV。(基于额定电压)

  其次需要设备的额定电压。比如是220kV。

  那么,爬电距离就是2.88cm/kVX220kV=6336mm 。也就是说,我们要求这个设备带电部分与接地部分的爬电距离应大于6336mm。

8. 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

城市中最常见的高压输电线路是采用10千伏、35千伏的电压。

10kV的城区内高压配电线路大多数采用带有绝缘外皮的导线,但即使有绝缘外皮也需要用一个或几个瓷瓶来对线杆或铁塔进行绝缘.

35kV及以上的高压输电线路则采用裸导线,因电压等级的不同使用更多的瓷瓶进行绝缘.这一点你可以通过观察你身边的线路就可以直接看出来。

由于各地区的污秽等级不同,不同地区相同电压等级的线路瓷瓶串中瓷瓶的个数也有不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