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电气间隙,爬电距离(电气间隙爬电距离)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8 00:18   点击:192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电气间隙爬电距离

看您是什么电路了。在高频、高压电路中要考虑爬电距离,主要是耦合与击穿,按具体参数计算。一般在1.5mm以上的间距是没有问题的。而普通电子线路(单片机等),不考虑爬电距离,在0.2mm以上即可。

但在设计本安电路时必须多方面考虑爬电距离。在国家标准中有如下叙述——

当本质安全电路和非本质安全电路分别在分隔的外壳内用定位端子进行隔离,或在同一保护罩内用端子间绝缘隔板或接地金属隔板进行隔离时,应满足下列规定:

1) 用于隔离接线端子的隔板应延伸到外壳壁内1.5mm,或确保在隔板四周任一方向测量

时,接线端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不小于50mm;

2) 金属隔板应接地,并且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隔板在现场布线时不至于被

损坏。隔板厚度应不小于0.45mm,否则应符合10.6.3规定。另外,金属隔板还应有足够的载流能力,以防止在故障条件下,接地被烧穿或接地连线脱落;

3) 非金属隔板应有合适的CTI、足够的厚度和支撑能力,即不易变形而失去作用。这种

隔板厚度应至少为0.9mm,如果隔板厚度小于0.9mm,应符合10.6.3的规定。

不同本质安全电路接线端子的裸露导体部件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等于或大于

表5给出的值。

2. 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对照表

绝缘摇表电压分低压500伏和高压1000伏等,使用绝缘摇表测电器设备的绝缘电阻值必须针对不同电压等级来选用相应等级的摇表,如果电器设备额定工作电压为低压而选用高压摇表来测绝缘值,极有可能击穿该设备的绝缘电阻值等,而用低压摇表测高压电器绝缘值其数值又不太准确等。

3. 电气间隙爬电距离标准

电气间隙是指带电导体在空间的最短距离,爬电距离是指带电导体沿绝缘表面的最短距离.

举例说明:有一个电气设备的输入端,是用裸露的铜排作为输入导体,这时把这两根铜排在空间的最短距离称为电气间隙,在输入端子处,它们沿着输入端子的绝缘表面的最短距离称为爬电距离,象PCB上两根铜箔间边缘的最短距离就称为爬电距离,如果把两根铜箔之间的PCB挖去,这时就成为爬电距离了.两者的区别就是电气间隙是没有绝缘体作陪村的,而爬电距离必须与绝缘体在一起.

4. 电气间隙爬电距离用什么量具

1.

万能角度尺又被称为角度规、游标角度尺和万能量角器,它是利用游标读数原理来直接测量工件角或进行划线的一种角度量具。

2.

使用方法: 测量时应先校准零位,万能角度尺的零位,是当角尺与直尺均装上,而角尺的底边及基尺与直尺无间隙接触,此时主尺与游标的"0"线对准。

3.

调整好零位后,通过改变基尺、角尺、直尺的相互位置可测试0-320°范围内的任意角。

4.

应用万能角度尺测量工件时,要根据所测角度适当组合量尺

5. 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原始记录

10KV高压柜的电气间隙为125mm,爬电距离为250mm。

高压柜的电气间隙根据其自身电压等级不同电气间隙也不相同,10kV高压开关柜及配电柜的电气间隙要求是不小于125mm。35KV开关柜要求电气间隙是300mm。

不同带电体间最短的空气距离就是电气间隙,在《电气设计禁忌手册》中规定额定电压“大于300V小于660V”爬电距离为14mm,12kV的电器产品电气设备的电气间隙要求是125mm。

6. 电气间隙爬电距离标准国标

按峰值1000V查表:

爬电距离 25mm、

绝缘涂层下爬电距离 8.3mm

电气间隙 10mm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