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并联后电阻变化(并联后电阻变化的原因)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3-11 10:07   点击:294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为什么并联电路中电阻越并越小,通过数学式子证明?

根据电阻定律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当电阻并联时相当于增大横截面积,所以电阻变小。另外根据并联电阻的倒数等于支路电阻倒数之和可以计算并联电阻。1/R=1/R1+1/R2即可得到并联电阻R=R1R2/(R1+R2),R1减去R得R1方比(R1+R2)大于零,R2减去R等于R2方比(R1+R2)大于零,所以并联电阻小于支路电阻。

二、为什么并联电路的电阻变小了啊?

  并联电路电阻变小的原因:

  并联电压不变,多了支路,支路电流为Ix=U/Rx

  那么总电流I=I1+I2+.+Ix,多一个支路,就使和变大,也就使总电流变大.

  那我们可以用并联电压与并联电流求总电阻

  R=U/I

  I在增大,但U不变,则R减小,所以并联电路中加上一个电阻,总电阻变小

并联是元件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其特点是将2个同类或不同类的元件、器件等首首相接,同时尾尾亦相连的一种连接方式。通常是用来指电路中电子元件的连接方式,即并联电路。

三、电阻并联后各支路电阻一样大吗?

答:不一样大。因为电阻并且后各支路电阻与原电阻大小不变,也就是说10Ω的电阻并联到支路上还是10Ω,如果是20Ω那么到支路上仍是20Ω,所以电阻并联后各支路电阻不一样大。在并联电路中电流的比与电阻成反比,且并联后的总电阻会变小。

四、两个电阻并联后总电阻 变大还变小 为什么?

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

一是从导体电阻的定义理解,因为电阻也是导体,导体电阻的定义为R=ρι/S,即导体电阻与导体电阻率和导体长度成正比,与导体截面积成反比。两个电阻并联,相当于截面积是一个电阻的2倍,所以其它条件不变,等效电阻值是一个电阻值的二分之一。并联后总电阻变小。

二是从等效电阻计算公式理解,两个电阻并联后,等效电阻为R=R1R2/(R1+R2),利用作差法比较分电阻与等效电阻的大小,例如比较R1与R的大小。

R1-R=R1-R1R2/(R1+R2)

=R²1/(R1+R2)>0

说明R1>R,即R<R1。

同理可证R<R2。

综上所述,两个电阻并联后总电阻 变小。

五、并联两个电阻总阻值到底是增大还是减小?

不容怀疑,并联时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小。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并联时电路的总电流大了,由R=U/I可判断,并联后总电阻小了。这相当于并联后导体加粗了(横截面积增大了),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小了。

六、物理问题并联后电阻是变大还是变小?

电阻有两种基本的连接方式一是串联二是并联,电阻串联总电阻会变大,因为串联的越多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长度总电阻会变大,总电阻等于各电阻只和,而电阻并联会使总电阻变小,因为并联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总电阻会变小,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

七、并联电阻如何变化?

两个电阻在并联以后,它们的总电阻值会变小,而且这个总电阻值小于他们任意一个电阻的原来的电阻值。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有时候需要使用两个电阻并联进进行使用,在保证他们的额定电压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使用时,并联电阻还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八、并联电阻变大还是变小?

物理上并联电阻变小了。因为并联时,相当于增大导体的横截面积,因此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小。

理论上由欧姆定律可知,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并联时电路的总电流大了,由R=U/I可判断,并联后总电阻变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