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红外可燃气体报警仪(红外可燃气体报警仪原理)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06 12:03   点击:285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红外可燃气体报警仪原理

激光可燃气体探测器的原理是在可燃性的气体进入到该探测器的同时,由于其中的铂丝表面会发生变化,因此使其温度不断的升高,从而起到作用。不过这种东西也并不是用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能有用的,只有专属的空间之内使用,才能起到效果和作用。然而在真正能使用时,可燃气体探测器却有非常好的稳定性,有很好的测量精准度,包括抗干扰能力也是非常强的。

2. 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的工作原理

从本质上说两个气体报警的工作原理一致。但在实际使用中效果却差异巨大。效果差异的主要原因检测范围和联动范围。

独立的可燃气体探测器通常安装在厨房最容易检测到气体泄漏的位置,能够检测监控整个家庭厨房。既包括热水器也包括厨具、管道等用气设备管线。一旦报警后应该有一系列联动动作,比如声光报警提醒住户处置,同时联动紧急切断阀切断整个入户气源,如果有排风扇还可以启动风扇等。

而热水器内的报警器,检测范围就很难说了。比如热水器是安装在阳台上,或者厨房的偏僻角落。并且报警器安装在热水器内部,所以只能有效检测热水器附近很小的空间。通常只对热水器漏气或不完全燃烧起报警作用。并且联动切断的气源也只是热水器气源。如果是其他漏气点就无能为力了。

所以推荐家庭安装独立的燃气报警器。热水器的报警器就像燃气灶上的自动熄火打火装置一样只是自身的安全装置。

3. 红外可燃气体报警器原理

燃气泄漏报警器对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燃气安全设备,它是由气敏传感器、单片机和报警器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的。其工作原理是:报警器通过气敏传感器探测其周围环境中的低浓度可燃气体,并且将其探测得到的结果用模拟量或数字量传送给控制器或控制电路。如果气体浓度超过安全设定值的话,控制器就会发出警报或自动关闭天然气阀门。

4. 可燃气体报警器原理图

1、声光警报器(非必需)

2、螺丝

3、橡胶圈

4、堵头

5、底座

6、接线螺丝

7、橡胶圈

8、电路板

9、玻璃压环

10、玻璃

11、橡胶垫

12、上盖

13、显示器(非必需)

14、气体传感器

15、电路板

16、气体传感器罩

17、防爆网

可燃气体检测仪由检测和探测两部分组成,具有检测及探测功能。

  1、检测部分

  可燃气体检测仪检测部分的原理是仪器的传感器采用检测元件与固定电阻和调零电位器构成检测桥路。桥路以铂丝为载体催化元件,通电后铂丝温度上升至工作温度,空气以自然扩散方式或其它方式到达元件表面。当空气中无可燃性气体时,桥路输出为零,当空气中含有可燃性气体并扩散到检测元件上时,由于催化作用产生无焰燃烧,使检测元件温度升高,铂丝电阻增大,使桥路失去平衡,从而有一电压信号输出,这个电压的大小与可燃性气体浓度成正比,信号经放大,模数转换,通过液体显示器显示出可燃性气体的浓度。

  2、探测部分

  探测部分的原理是当被测可燃性气体浓度超过限定值时,经过放大的桥路输出电压与电路探测设定电压,通过电压比较器,方波发生器输出一组方波信号,控制声,光探测电路,蜂鸣器发生连续声音,发光二极管闪亮,发出探测信号。从可燃气体检测仪原理可以看出如果出现电磁干扰会影响探测的信号,出现数据偏差;如果出现碰撞、震动从而造成设备断路会现探测失灵;如果环境过分潮湿或设备进水,也有可能会引起可燃气体检测仪出现短路,或线路电阻值发生变化,出现探测故障。

5. 可燃性气体报警仪

把外面的透明盖拨开,把里面的的红色拉冒稍微用力拉起,一般会有发出清脆的声音即可。把透明的小帽盖上,再去插上报警器的插头。

当家中燃气发生泄漏引发家用燃气报警器报警后,一般来说报警器都会联动电磁阀或者是排风扇之类的外围设备,目的就是达到报警+善后的一整套安全措施。当报警器发生报警后,电磁阀“啪的一声”关闭了燃气管道,让燃气管道不再通气。等解决完燃气泄漏问题,再手动恢复电磁阀

6. 红外可燃气体报警仪原理图

1.被测环境有气体泄漏

一旦气体检测仪出现报警的情况,首先要确定检测区域是否出现气体泄漏。如果因为泄漏气体浓度过高而导致的报警,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首先要关闭电磁阀,打开门窗透气。等气体浓度降到合适的范围,检测仪的警报才会自动解除。

2.报警值设置不合理

气体报警仪主要有低报和高报两种,报警值的预设值要根据相应的检测气体来设置。如果低报设置的数值过低,那么检测仪只要“嗅”到一点点气体,就会一直处于报警状态。同样,报警值设置得太高也不行,因为这样即使出现气体泄漏问题也很难察觉,会给安全生产带来重大威胁。

3.报警仪没有按时校准

如果报警仪没有及时校准,也会出现测量不准的情况,从而引发报警仪持续报警。一般来说,厂家建议校准的周期不超过一年,如果使用环境比较恶劣,经常检测浓度较高的气体,或者仪器经常被撞击等,校准周期可缩短为半年或者三个月,甚至更短。校准的时候,需要先给检测仪通入标准的样气,等显示值稳定之后再进行标定。

4.传感器被损坏

我们都知道,传感器是气体检测仪的核心部件。当使用一定时间后,报警值就会出现偏移现象。这时候需要及时更换传感器,才能确保检测结果准确。

业内数据表示,采用不同原理的传感器,气体检测仪的使用寿命也不一样。一般来说,电化学和可燃气体报警仪的寿命在2-3年左右,红外原理在3-5年左右。

5.检测仪中进入脏物

检测仪在工作的时候,检测结果不但受到温度、湿度和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还跟仪器自身的使用情况有关。当检测仪中进入了脏物或液体,也会导致检测结果出现较大误差,从而引发报警现象。这时候需要检测气体检测仪是否洁净,要不要对其进行清洗和烘干。

6.设备线路出现问题

线路出现问题,会导致报警仪主机无法巡检到探测器,从而发出报警故障。如果是总线制接线方式,没有给探测器提供24V电压,也会发出故障信号。若仪器没有电源,需要检查电路并修复。可以用万用表测试接线端子正负极,确保有24V直流电源输入。

7. 红外可燃气体报警仪原理图解

可燃气体探测器是对单一或多种可燃气体浓度响应的探测器。

可燃气体探测器有两种类型分别是催化型和红外光学型

催化型可燃气体探测器是利用难熔金属铂丝加热后的电阻变化来测定可燃气体浓度 。当可燃气体进入探测器时,在铂丝表面引起氧化反应(无焰燃烧),其产生的热量使铂丝的温度升高,而铂丝的电阻率便发生变化。

红外光学型是利用红外传感器通过红外线光源的吸收原理来检测现场环境的碳氢类可燃气体!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