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二向分光滤光片(双色滤光片)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7 15:55   点击:269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双色滤光片

应当是三片滤光片吧,不止两片。

主要用于细胞结构和功能以及化学成分等的研究。 荧光显微镜的基本构造是由普通光学显微镜加上一些附件(如荧光光源、激发滤片、双色束分离器和阻断滤片等)的基础上组成的。荧光光源——般采用超高压汞灯(50一200W),它可发出各种波长的光,但每种荧光物质都有一个产生最强荧光的激发光波长,所以需加用激发滤片(一般有紫外、紫色、蓝色和绿色激发滤片),仅使一定波长的激发光透过照射到标本上,而将其他光都吸收掉。每种物质被激发光照射后,在极短时间内发射出较照射波长更长的可见荧光。荧光具有专一性,一般都比激发光弱,为能观察到专一的荧光,在物镜后面需加阻断(或压制)滤光片。它的作用有二:一是吸收和阻挡激发光进入目镜、以免于扰荧光和损伤眼睛?二是选择并让特异的荧光透过,表现出专一的荧光色彩。两种滤光片必须选择配合使用

2. 吸收型滤光片

蓝玻璃滤光片:彩色玻璃滤光片是一种利用散布在玻璃材料中的光吸收物质控制入射光波长的光学件。 此类滤光片吸收部分可见光(长波长侧),允许从紫外到红外的很宽波段的其余光线通过。从紫外到红外,只吸收一部分可见光(长波长侧),其他波长都可通过。滤光片是蓝色。

蓝玻璃滤光片应用于数码像机,数码摄像机,CCTV安防监控摄像机,手机摄像,可视电话、电子玩具等。

3. 流式滤光片

是荧光样品,就应该都可使用以上仪器检测(只用TIRF受一些限制)。但是实际应用时,大家可能会碰到某些样品可以使用流式和显微镜,但是无法使用共聚焦。为什么?解释一下:

首先,荧光检测必须有激发光照明,染料被特定波长的光照射以后才能发射荧光。激发光源有两种:1)白光(汞灯、氙灯等),然后通过滤光片选择只通过特定波长的光。如检测GFP时,大家能看到蓝光照射在样品上,因为GFP的激发条件是488nm 光。但是有一点,显微镜不可能装无限多的滤光片,所以选择是有限的。2)激光,普通的激光器只能发射特定波长的光,且数量有限,常见的是405、488、514、543、633等,所以可使用的染料也是有限。因此,大家判定仪器能否满足你实验要求,务必先看看激发条件是否合适。

其次,在光检测器(PMT、CCD)前还有一块滤光片,作用是反射样品各种散射光,只通过特定波长的荧光,提高信噪比,得到干净的背景。因此,这块滤光片也决定了仪器能否满足你的实验要求(不用太担心,这个一般和激发滤光片配套,不会有太多问题)。而在光谱型共聚焦里,使用的是棱镜或衍射光栅分光,可以选择通过任意需要的波段。这对使用量子点做标记的同学特别有好处!

4. 吸收反射复合型滤光片

只能穿透一些薄的物体,不是所有的都能穿透的。

由于红外光比可见光的波长更长,使其比可见光可以更少的被某些材料或纺织面料反射,可以穿过织物被隐藏在织物下面的物体反射回来再次穿过织物,这样就可以使织物呈半透明而类似于比较透明的服装,有时甚至可以形成近似裸体效果,当然并不是所有衣服都能被透视,当数纯棉料最安全而不能被红外线功能透视,尼龙及混棉织料都可以达到透视效果,特别是在游泳池等地的湿衣服更加清楚,纯尼龙及丝质衣服的透视度更是高达75%以上。

5. 分光光度计 滤光片

荧光分光光度计与荧光光度计的区别在于两者之间的分光系统,前者可以采用色散型单色器,可对入射和发射光波长进行选择,可进行入射/ 发射波长扫描,多见于大型通用仪器;后者采用滤光片,具有固定的光谱通带,一般用于专用仪器中。

6. 二向色镜滤光片

baf2代表氟化钡(BaF2)在200-9500nm光谱范围有接近90%的光学透过率。通常应用于低温制冷成像系统、航天光学系统和激光光学系统中的透镜、分束镜、滤光片、棱镜和窗口等。该材料有一定的水溶解,只适合在干燥环境下使用。

7. 二向分光镜

无介质空中成像,包括折射成像组件,折射成像组件包括凸透镜、像源和平面镜,所述平面镜和像源均位于凸透镜的左侧,所述平面镜折射像源产生的光线穿过凸透镜折射成像于凸透镜的右侧,成像区且位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处。

优选地,该无介质空中成像还包括反射成像组件,所述反射成像组件包括凹面镜、像源和分光玻璃,所述像源和分光玻璃均位于凹面镜的凹面侧,所述分光玻璃折射像源产生的光线,并投向凹面镜的凹面,所述凹面镜反射并聚集分光玻璃分散后的光线并集中成像于凹面镜的两倍焦距处。

优选地,所述凸透镜的型号为菲涅尔凸透镜。

优选地,所述平面镜位于凸透镜的左侧一倍焦距处。

优选地,所述分光玻璃呈倾斜状设置,且中心点靠近凹面镜内凹面的一倍焦距处,所述分光玻璃的顶端靠近凹面镜的右侧。

8. 二向色滤光片分光原理

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的工作原理是:当一束单色光透过流动池时,若流动相不吸收光,则吸收度A与吸光组分的浓度C和流动池的光径长度L成正比。可用公式表示为:A=lg=lg=ECL(式中I0为入射光强度,I为透射光强度,T为透光率,E为吸收系数)。其依据是光吸收定律,从光源发出的光经狭缝、滤光片、样品池到光电培增管上,使束由于样品浓度不同所引起光强的变化转换成光电流的变化,此光电流经放大器输入到对数转换器,使透光率T转成A输出。根据上式就知测出了A,就知样品浓度C。若从放大器直接输入记录仪,绘出的是样品透光率T变化的图谱,若从对数转换器输入到记录仪绘出的是样品光密度A变化的图谱。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