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频谱仪测相位(频谱仪测量信号相位)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06 17:21   点击:287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频谱仪测量信号相位

任一信号,只要符合一定条件都可以分解为一系列不同频率的正弦(或余弦)分量的线性叠加;每一个特定频率的正弦分量都有它相应的幅度和相位。

因此对于一个信号,它的各分量的幅度和相位分别是频率的函数;或者合起来,它的复数幅度是频率的函数。这种幅度(或相位)关于频率的函数,就称为信号的频谱。当把信号频谱,即幅度(或相位)关于频率的变化关系用图来表示,就形成频谱图。

2. 频谱仪测量信号相位怎么调

第一步:用户将音质补偿控制钮旋转到中央的位置,打开话筒,检查其灵敏度与动态性能,然后开启伴奏音乐至常规音量,确认音量是否适度,如果音量过大会使人无法容忍。在不同位置确认音响效果,也要保证其音色圆润、有质感与层次,富有现场感,低音清晰,高音悦耳。

第二步:用户将功放与音响连接到KTV系统,然后打开器材的电源,在将相位仪接入,在低音量的情况下,检查并确定所有音响的相位正确。

第三步:检查噪音发生器和均衡器。用户使用频谱仪,确认房间内频响的数值。在适中音量条件下,让粉红色噪音信号在20KHz的音频范围内发出扩声信号,记录下均衡器各频点的位置。然后在降低音量,记录均衡器频点,适当修正。

第四步:压限器调试。KTV系统中的压限器可以保证功放效果稳定,声音表现力平稳,用户可以通过信号强弱来设定起始电平,起始电平不能过高或过低,然后设定压缩启动时间。

3. 频谱仪测相位差

频谱,意思就是该信号频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相位,简单点说就是信号在不同时间的位置

频谱图的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频率

载波不是信号加载载波频率后的波,而是未加任何信号波的,比较理想的波,比如正弦波或者脉冲波!信号加载载波频率后的波叫做调制波!

4. 相位法测声波波长

相同之处: 都用连续波测量,均依靠示波器测量 不同之处:

共振法:平行传播的声波与反射波产生干涉,形成驻波。改变半个波长的传播路程,驻波的波幅变化一个周期,从而可测得波长,乘以频率,得到声速。

相位法: 比较接收波相对与发射波的相位差,改变一个波长的传播路径,相位变化360度,从而通过测看相位图 ,就可测得波长,乘以频率,得到声速。

5. 频谱仪测量信号相位的原理

在频域内对信号的描述,包括信号幅值与频率的关系即幅频谱密度函数,和相位与频率的关系即相频密度函数

6. 频谱图相位

这个频谱函数是以分数的形式给出,所以

幅度=分子幅度/分母幅度,相位=分子相位-分母相位

1的幅度是1,相位是0

α+jw的幅度是根号α平法加w平方,相位是arctan(w/α)

带进去就是结果。显然,傅立叶频谱(复数)分为幅度(整数)谱和相位谱. h(jω)=|h(jω)|*ψ(ω). 一个表示大小,一个表示相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