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频谱仪衰减器(频谱仪衰减器原理)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7 16:26   点击:224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频谱仪衰减器原理

原理是针对不同的频率信号而有相对应的滤波器与检知器(Detector),再经由同步的多任务扫瞄器将信号传送到CRT 屏幕上,其优点是能显示周期性杂散波(PeriodicRandom Waves)的瞬间反应,其缺点是价昂且性能受限于频宽范围、滤波器的数目与最大的多任务交换时间(Switching Time)。

最常用的频谱分析仪是扫瞄调谐频谱分析仪,其基本结构类似超外差式接收器,工作原理是输入信号经衰减器直接外加到混波器,可调变的本地振荡器经与CRT 同步的扫瞄产生器产生随时间作线性变化的振荡频率,经混波器与输入信号混波降频后的中频信号(IF)再放大、滤波与检波传送到CRT 的垂直方向板,因此在CRT 的纵轴显示信号振幅与频率的对应关系,信号流程架构。

影响信号反应的重要部份为滤波器频宽,滤

2. 频谱仪输入衰减是什么意思

答:频谱信号160mhz的穿墙能力大于80mhz。因为:一,信号160mhz的带宽是1732M,大于信号80mhz的带宽866M。

二,而且从频谱信号传播距离上说,160mhz也大于频谱信号80mhz。

三,再从信号衰减率来看,80mhz频谱信号衰减比较快。但是在实际选择上,要根据需要来定。

3. 频谱仪衰减器原理图解

只用频谱分析仪和前置放大器,就能作许多噪声系数测量。只需用频谱分析仪、前置放大器和信号发生器,就能覆盖被测器件的频率。这种方法的精度低于需要经校准噪声源的Y因素技术,与所关注频率的分析仪幅度精度相当。具体测量步骤为:

1. 把信号发生器和频谱分析仪设置为所测噪声系数的频率,测量器件的增益。把该值标为Gain(D)。

2. 同样方法测量前置放大器增益。把该值标为Gain(P)。

3. 断开频谱分析仪的任何输入,把输入衰减器设置为0dB。前置放大器输入没有任何连接。把它的输出接到频谱分析仪输入。在作这一连接时,您会看到分析仪显示的平均噪声级的增加。

4. 把被测器件的输入接至其特性阻抗,把输出接到前置放大器输入。此时分析仪显示的噪声级应增加。

5. 把频谱分析仪视频带宽(VBW)设置为分辨率带宽的1%或更低。按标记功能(MKR FCTN)键,然后按Noise Marker On软键。把标记放置在所要测噪声系数的频率上。读以dBm/Hz为单位的标记噪声功率密度读数,把它标为Noise(O)。

6. 然后计算被测器件的噪声系数NFig:NFig = Noise(O) - Gain(D) - Gain(P) + 174 dBm/Hz

4. 频谱仪 衰减

处理器里面的参量均衡一般有3个调节参数,一个是中心频率(F)、一个是带宽(BW或Q)、一个是增益量(GAIN)。对于频率和增益量大家一般都了解,但主要对于带宽这个参数不好掌握,均衡器实际上是一个滤波器,带宽这个概念就是这个滤波器的调节宽度也就是调节范围的大小,可以用带宽(BW)或者Q值来表示,带宽数值用倍频程(oct)为单位,Q值直接为数字表示。带宽的数据越大,调节的范围越宽反之调节范围就越小;用Q值表示的话则正好想反,Q值越大,滤波器越尖锐,调节范围越小。比如带宽是0.3oct或Q值为3的时候,选定频率后,调节的范围是和一般的31段均衡器调节范围相同,带宽是0.6oct或Q值为1.5的时候,调节范围和15段均衡器接近。

在使用参量均衡的时候,如果对这些概念还有疑惑,可以尝试这样两种调节方法。

1、先根据自己的经验选定一个频率,然后调节一下增益,再改变带宽或Q值的数据大小,反复尝试,找到最合适的位置。

2、如果拿不定频率,可以先把带宽或者Q值设为0.3或3,增益做3-5分贝的衰减或提升后,再改变频率(也就是扫频),最终找到合适的频点,再按照上面的方法进行更细一步的调节。

如果借助频谱仪来调节的话,就根据频谱的显示,先找到峰或者谷的中心点频率,然后进行衰减或提升,看频谱显示的峰或者谷逐渐平坦后,再调节带宽使曲线更加平滑。

5. 频谱衰减率

覆盖多远不是一个定值,是与边缘场强直接相关的,边缘场强与信源的发射功率和传播损耗有关。传播损耗与电波的频率、传播距离以及遮挡情况有关。

在市区,由于话务量大,基站多,为防止基站之间相互干扰以及单个基站容量饱和问题,设计覆盖距离一般在100-200米左右;在郊区,由于话务量相对小一些,单个基站覆盖距离就远一些,一般能覆盖半径3公里左右。理论上一个GSM基站能覆盖35公里。

现在移动联通电信都是小区制,只有广播电台这样的才采用大区制。手机辐射跟基站辐射没有直接关系,跟手机发射功率有关,而手机发射功率跟接受到的下行场强有关,因为无线通信是双工制式,手机接受到基站信号的同时也向基站发射信号,接受到的弱了表明路径损耗大,手机自然就要提高发射功率使得基站能够收到并解析手机发射的信号。

移动通信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其基站由移动通信经营者向无线电管理部门申请设置。

1.定义

移动通信基站,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基站在GSM网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GSM网络的通信质量。GSM赋予基站的无线组网特性使基站的实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宏蜂窝、微蜂窝、微微蜂窝及室内、室外型基站,无线频率资源的限制又使人们更充分地发展着基站的不同应用形式来增强覆盖,吸收话务:远端TRX、分布天线系统、光纤分路系统、直放站。 2.系统结构。

2.1系统的组成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是由交换网路子系统(NSS)、无线基站子系统(BSS)和移动台(MS)三大部分组成.其中NSS与BSS之间的接口为"A"接口,BSS与MS之间的接口为"Um"接口。BSC和MSC之间的接口称为A接口,具体地说,A接口采用E1接口,Um接口是空中接口,是MS与BTS之间的通信接口。

2.2交换网路子系统(NSS)

MSC:移动业务交换中心,对位于它所覆盖区域中的移动台进行控制和完成话路交换的功能实体,也是移动通信系统与其它公用通信网之间的接口。

VLR:拜访位置寄存器,是一个数据库,是存储MSC为了处理所管辖区域中MS(统称拜访客户)的来话、去话呼叫所需检索的信息。

HLR:归属位置寄存器,也是一个数据库,是存储管理部门用于移动客户管理的数据。

AUC:鉴权中心,用于产生为确定移动客户的身份和对呼叫保密所需鉴权、加密的三参数(随机号码RAND,符合响应SRES,密钥Kc)的功能实体。

EIR:也是一个数据库,存储有关移动台设备参数。

2.3无线基站子系统(BSS)

BSS系统是在一定的无线覆盖区中由MSC控制,与MS进行通信的系统设备,它主要负责完成无线发送接收和无线资源管理等功能。功能实体可分为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收发信台(BTS)。

BSC:具有对一个或多个BTS进行控制的功能,它主要负责无线网路资源的管理、小区配置数据管理、功率控制、定位和切换等,是一个很强的业务控制点。

BTS:无线接口设备,它完全由BSC控制,主要负责无线传输,完成无线与有线的转换、无线分集、无线信道加密、跳频等功能。

3BTS结构

BTS包括下列主要的功能单元:收发信机无线接口(TRI)、收发信机子系统(TRS)。其中TRS包括收发信机组(TG)、本地维护。

TRI具有交换功能,它可使BSC和TG之间的连接非常灵活;TRS包括基站的所有无线设备;TG包括连接到一个发射天线的所有无线设备;LMT是操作维护功能的用户接口,它可直接连接到收发信机。

发信机子系统包括基站所有无线设备,主要有收发信机组(TG)和本地维护终端(LMT)。

一个收发信机组是由多个收发信机(TRX)组成,连接同一发射天线。

4BTS的分类

在GSM基站设备的开发上各公司都推出了系列化的基站产品--从宏蜂窝的室内室外型基站到微蜂窝的室内室外型基站以及各种微微蜂窝基站产品,有些厂商还推出了远端TRX形式的设备以达到具有丰富灵活的GSM无线网络组网方案,能够满足不同国家移动网络运营商的不同需求,提供全面的无线网络解决方案。各厂家的室外型基站设备设计思路相同,都是在各自室内型设备的设计方案基础上改造,增加适应恶劣环境所需的电源系统和环境调节及防护系统。从容量上分一般有小容量和大容量两种,典型的载频数为2TRX和6TRX。随着DCS1800频段的使用,单机柜载频数也开始出现4TRX、8TRX和12TRX。

5测试指标

就GSM基站测试而言,测试的主要依据为GSM05.05系列及11.20系列技术规范中所定义的有关GSM基站定型验证测试的条款.其中05.05系列侧重于基站及手机收发信机的指标要求;而11.20系列则侧重于基站系统的测试需求与测试方法。对于系统运营管理人员来说,依据GSM05.05及11.20系列逐项对基站进行测试既无此必要也极不现实。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从整个规范中选择出十分关键的相关指标,针对这些指标进行相应的测试。这些指标包括:

* 平均载波功率

* 相位和频率误差

* 功率与时间关系

* 输出RF频谱

* 互调衰减

* 杂散辐射

* 合路器调谐

6. 频谱分析仪输入衰减

EQ效果器主要是三个参数,gain 是表示频谱的提升或衰减的坡度的缓陡程度,bandwitch 表示带宽,以中心频率向两边改变频谱的范围,frequency 是表示中心频率是哪里,就是坡度的中心位置在哪里。

7. 频谱仪衰减器原理图

  传统的信号源由三部分组成:

  1)参考源部分:决定整个信号源频率稳定度;

  2)频率合成部分:决定输出信号频率参数;

  3)输出功率控制部分:决定输出信号功率参数。

  信号功率控制部分:

  1)ALC:保持信号输出幅度的稳定;

  2)衰减器:有机械或电子两种,实现大输出功率范围(如:-136dBm~+13dBm)。

  频率合成部分:

  是典型的PLL结构,控制输出频率范围,频率分辨率,频谱纯度等。

  现代的信号源在传统信号源的基础之上增加矢量信号产生能力,让信号源成为多制式信号发射机。

8. 频谱仪的衰减和参考电平

40dB/十倍频程的斜率。 1,倍频程是指使用频率f与基准频率f0之比等于2的n次方,即f/f0=2^n次方,则f称f0的n次倍频程。

2,人耳听音的频率范围为20Hz到20KHz,在声音信号频谱分析一般不需要对每个频率成分进行具体分析。为了方便起见,人们把20Hz到20KHz的声频范围分为几个段落,每个频带成为一个频程。频程的划分采用恒定带宽比,即保持频带的上、下限之比为一常数。

实验证明,当声音的声压级不变而频率提高一倍时,听起来音调也提高一倍。

3,若使每一频带的上限频率比下限频率高一倍,即频率之比为2,这样划分的每一个频程称1倍频程,简称倍频程。

如果在一个倍频程的上、下限频率之间再插入两个频率,使 4个频率之间的比值相同(相邻两频率比值=1.26倍)。

这样将一个倍频程划分为3个频程,称这种频程为1/3倍频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