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频谱仪的工作原理(频谱仪作用原理)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3 10:23   点击:268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频谱仪作用原理

扫频外差式频谱仪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扫频第一本振的方法,被测信号经混频后得到固定的中频信号,经不同带宽滤波器后,就能观察到频差较小的两个信号。

在宽带外差式频谱仪设计中,为消除镜像和多重响应等干扰,常采用两种方案:

第一种是采用预选器;

第二种是采用上变频。由于预选器频率受下限限制,宽带频谱仪总是被划分成高、低两个波段。

低波段采用高中频的方案,它只要一个固定的低通滤波器而不是可调的低通或带通就可以对镜像进行抑制。

高波段采用预选器对输入信号进行预选,有效地抑制镜像。

2. 频谱仪的作用原理

它们的区别在于:

1.性质不同

这两种仪器是完全不同的,所谓生物灯就是TDP,它是一种磁疗!然而,频谱仪则不属于磁疗。

2.功能不同

频谱仪主要的功能是在频域里显示输入信号的频谱特性。生物灯则是利用灯泡的照射和发热来治疗人体器官的。

3.技术指标不同

频谱仪的主要技术指标有频率范围、分辨力、分析谱宽、分析时间、扫频速度、灵敏度、显示方式和假响应。生物灯的主要技术指标有灯光频率、灯光功率、照射时间。

3. 频谱分析仪的工作原理

频谱分析仪是研究电信号频谱结构的仪器,用于信号失真度、调制度、谱纯度、频率稳定度和交调失真等信号参数的测量,可用以测量放大器和滤波器等电路系统的某些参数,是一种多用途的电子测量仪器。它又可称为频域示波器、跟踪示波器、分析示波器、谐波分析器、频率特性分析仪或傅里叶分析仪等。现代频谱分析仪能以模拟方式或数字方式显示分析结果,能分析1赫以下的甚低频到亚毫米波段的全部无线电频段的电信号。仪器内部若采用数字电路和微处理器,具有存储和运算功能;配置标准接口,就容易构成自动测试系统。

频谱分析仪分为实时分析式和扫频式两类。前者能在被测信号发生的实际时间内取得所需要的全部频谱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显示分析结果;后者需通过多次取样过程来完成重复信息分析。实时式频谱分析仪主要用于非重复性、持续期很短的信号分析。非实时式频谱分析仪主要用于从声频直到亚毫米波段的某一段连续射频信号和周期信号的分析。

4. 频谱仪作用原理是什么

周林频谱治疗仪是一种理疗机器,要家庭治疗方面是比较常用的,主要机理是模拟人体的频谱,可以促进人体营养物质的吸收,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液流变性,促进新陈代谢,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临床上可以用作调节血管神经功能。

5. 频谱仪原理图

补光仪的光波与人体的生物平铺频谱产生共振将光波能量吸收转化

补光仪通过热能透入皮下组织,促使皮下组织温度上升,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并使细胞表面的分子活性增强,促使细胞活化及新陈代谢,促进养分吸收废物排出。

补光仪只是一个具有保健作用的仪器,是一台红外线频谱仪,不治百病,但它可以调理身体。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