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外径千分尺哪家好(外径千分尺的)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8 20:30   点击:91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外径千分尺的

外径千分尺常用规格有:0~25mm、25~50mm、50~75mm、75~100mm、100~125mm。

外径千分尺常简称为千分尺,它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长度测量,分度值是0.01毫米。有两种千分尺,一种是机械式千分尺,一种是电子数显千分尺。

你说的300~2000这种规格的可能是个特殊用途千分尺吧?市面上还真没见过。

2. 外径千分尺的微分简旋转一周,其位移量是() mm

一刻就一格,一圈有100格。

3. 外径千分尺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应先检查零点:缓缓转动微调旋钮D,使测杆(E)和测砧(A)接触,到棘轮发出声音为止,此时可动尺(活动套筒)上的零刻线应当和固定套筒上的基准线(长横线)对正,否则有零误差。

2、左手持尺架(C),右手转动粗调旋钮D使测杆E与测砧A间距稍大于被测物,放入被测物,转动保护旋钮D到夹住被测物,直到棘轮发出声音为止,拨动固定旋钮B使测杆固定后读数。

4. 外径千分尺的读数方法图解

图中千分尺读数为12.05㎜。至于读数方法跟游标卡尺大同小异 先以微分筒的端面为准线,读出固定套管下刻度线的分度值再以固定套管上的水平横线作为读数准线,读出可动刻度上的分度值,读数的时候尽量不要估读判断微分筒上的数值是否和整数尺寸在同一侧,如果不住同一侧那么原来数值上再加0.5㎜。

5. 外径千分尺的精度

内径千分尺测量方法:

内径千分尺(INSIDEMICROMETER)用于内尺寸精密测量(分单体式和接杆)。

1)内径千分尺在测量及其使用时,必需用尺寸最大的接杆与其测微头连接,依次顺接到测量触头,以减少连接后的轴线弯曲。

2)测量时应看测微头固定和松开时的变化量。

3)在日常生产中,用内径尺测量孔时,将其测量触头测量面支撑在被测表面上,调整微分筒,使微分筒一侧的测量面在孔的径向截面内摆动,找出最小尺寸。然后拧紧固定螺钉取出并读数,也有不拧紧螺钉直接读数的。这样就存在着姿态测量问题。姿态测量:即测量时与使用时的一致性。例如:测量75~600/0.01mm的内径尺时,接长杆与测微头连接后尺寸大于125mm时。其拧紧与不拧紧固定螺钉时读数值相差0.008mm既为姿态测量误差。

4)内径千分尺测量时支承位置要正确。接长后的大尺寸内径尺重力变形,涉及到直线度、平行度、垂直度等形位误差。其刚度的大小,具体可反映在“自然挠度”上。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由工件截面形状所决定的刚度对支承后的重力变形影响很大。如不同截面形状的内径尺其长度L虽相同,当支承在(2/9)L处时,都能使内径尺的实测值误差符合要求。但支承点稍有不同,其直线度变化值就较大。所以在国家标准中将支承位置移到最大支承距离位置时的直线度变化值称为“自然挠度”。为保证刚性,在我国国家标准中规定了内径尺的支承点要在(2/9)L处和在离端面200mm处,即测量时变化量最小。并将内径尺每转90°检测一次,其示值误差均不应超过要求。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