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电子数显千分尺的读数方法(数显万分尺的读数方法图解)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9 00:30   点击:163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数显万分尺的读数方法图解

● 主要技术指标

测量范围 0-25mm 25-50mm 50-75mm 75-100mm

分辨力 0.001mm 0.001mm 0.001mm 0.001mm

示值误差 0.004mm 0.004mm 0.005mm 0.005mm

。工作电源: 1.5V扣式电池1粒

。工作环境温度: 0~+40℃

。储存温度: -20~+70℃

。环境湿度: ≤ 80%

● 注意事项

1) . 使用前需校对起始值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则会影响测量结果。

2) . 微分筒不得旋出固定套管,以防内部部件卡住。

3) . 在千分尺的任何部位不能施加电压,也不要用电笔刻字,以免损坏电子元件。

4) . 长期不用时应取出电池。

● 功能键使用方法

*.mm ABS/INC键、ON/OFF SET键的使用:

mm ABS/INC键:测量制式键和绝对测量与相对测量转换键。1)每次按住此键2秒以上,使出现“mm”字样时,方可进行正确的测量;2)点按此键,实现绝对测量与相对测量转换;

ON/OFF SET键:开关键和设定初始值键。1)点按此键开关机;2)当按住此键2秒以上

显示初始值,此值对应校对量杆的值,应为0或25或50或75;3)如果初始值不正确,应重新设置。按住此键不放,使“SET”提示符和数字闪烁,寻找要更改的数字位置,立即松开按键,点按此键,将数值预置到期望值,直至最后一位数字设置完成,此时再重新按住此键2秒,当“SET”闪烁时,立即松开,然后再点按此键一次,使“SET”消失,即完成设置。

2. 千分尺读数示意图

.内径千分尺读数方法:

1)、先读固定刻度

2)、再读半刻度,若半刻度线已露出,记作 0.5mm;若半刻度线未露出,记作 0.0mm;

3)、再读可动刻度(注意估读)。记作 n×0.01mm;

4)、最终读数结果为固定刻度+半刻度+可动刻度+估读

3. 数显千分尺的读数方法图解

使用前清洁千分尺基准面,核对基准并将数显清零。测量时尽量将千分尺平稳测量工件表面,右手轻轻转动数显千分尺的游标(转筒),反复转动几次尽量使测量数据准确,然后锁紧,轻轻取下读数。

4. 数显千分尺使用图解

数字千分尺换电池了怎么不能用可能是接触不好

方法1.将电池取下,对接触原件用酸性物质进行清洁,然后用刀片刮干净在安装。方法2.用刀片将接触原件刮干净然后找一小块铜片(要薄)垫进去。如果是接触原件处的焊接不良,则需要专业人士操作。

数显千分表故障及排除方法:

1、数显千分表不显示

(1)推动测杆。

(2)按(HOLD)或(IN/MM)键。

(3)更换新电池。

2、数显千分表移动不显示:取下电池30秒重新安上,并重新设置功能键。

3、数显千分表数字闪动:是否摔过电子数显百(千)分表,电池若是使用时间久了,得更换新电池。

4、数显千分表测杆移动卡滞:测杆可能因经长久使用而产生油垢或金属碎屑,应清除金属碎屑,并用干净的布片醮酒精擦拭测杆上的各污渍、油油渍.

5. 数显千分尺怎么读数

1.内径千分尺读数方法:

1)、先读固定刻度

2)、再读半刻度,若半刻度线已露出,记作 0.5mm;若半刻度线未露出,记作 0.0mm;

3)、再读可动刻度(注意估读)。记作 n×0.01mm;

4)、最终读数结果为固定刻度+半刻度+可动刻度+估读

2.内径千分尺正确测量方法

1)内径千分尺在测量及其使用时,必需用尺寸最大的接杆与其测微头连接,依次顺接到测量触头,以减少连接后的轴线弯曲。

2)测量时应看测微头固定和松开时的变化量。

3)在日常生产中,用内径尺测量孔时,将其测量触头测量面支撑在被测表面上,调整微分筒,使微分筒一侧的测量面在孔的径向截面内摆动,找出最小尺寸。然后拧紧固定螺钉取出并读数,也有不拧紧螺钉直接读数的。这样就存在着姿态测量问题。姿态测量:即测量时与使用时的一致性。例如:测量 75~600/0.01mm的内径尺时,接长杆与测微头连接后尺寸大于 125 mm 时。其拧紧与不拧紧固定螺钉时读数值相差 0.008 mm 既为姿态测量误差。

4)内径千分尺测量时支承位置要正确。接长后的大尺寸内径尺重力变形,涉及到直线度、平行度、垂直度等形位误差。其刚度的大小,具体可反映在“自然挠度”上。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由工件截面形状所决定的刚度对支承后的重力变形影响很大。如不同截面形状的内径尺其长度 L 虽相同,当支承在(2/9)L 处时,都能使内径尺的实测值误差符合要求。但支承点稍有不同,其直线度变化值就较大。所以在国家标准中将支承位置移到最大支承距离位置时的直线度变化值称为“自然挠度”。为保证刚性,在我国国家标准中规定了内径尺的支承点要在(2/9)L 处和在离端面 200 mm 处,即测量时变化量最小。并将内径尺每转 90°检测一次,其示值误差均不应超过要求。

觉得有用点个赞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