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外径千分尺最小的(外径千分尺的种类)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20 20:54   点击:120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外径千分尺的种类

内径千分尺(INSIDE MICROMETER)是用于内尺寸精密测量(分单体式和接杆)。

常用的内径千分尺规格有:2-2.5,2.5-3,3-4, 4-5, 5-6, 6-8, 8-10, 10-12, 12-16, 16-20, 20-25, 25-30, 30-40,40-50是以mm为单位量度。

内径千分尺通常是接长杆式的,但也有单杆式的,不论接长杆式的还是单杆式的,其较小测量下限均为50mm。而小于50mm的内径千分尺一方面不易制造,另一方面难于使用,为了要解决小于50mm的内径测量,则由内测千分尺来弥补,内测千分尺的结构是内卡式的,其测量范围为(5~30)(或25) mm和(25~50) mm。

2. 外径千分尺的规格有哪几种

深度千分尺:是应用螺旋副转动原理将回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的一种量具。

深度千分尺测量杆长度规格有0~25mm、25~50mm、50~75mm等等。

螺旋测微器是个通称,有外径千分尺、内测千分尺、深度千分尺、公法线外径千分尺等。它的原理是用很精密的螺丝通过旋转,而测出它的轴向移动的距离。螺丝的螺距(任意相邻两颗牙齿之间的轴向距离)为0.5毫米。也即套管旋转一周,轴向移动0.5毫米。而套管圆周等分为50格,故每格是0.01毫米,也即它的测量精度。

下面以最常用的外径千分尺为例,介绍它的使用方法:被测物先放在台面上,或用其它物件把它夹住。

左手持外径千分尺的测量端外围,右手用拇指、中指、食指捏住另一端有花纹的那只轮子(专业名称为棘轮)。把被测物放入外径千分尺的测量头之间,右手顺时针方向慢慢拧紧,直至棘轮发出吱吱的响声为止。看一下此时的读数即可。

3. 外径千分尺一般由什么组成

常见的三种千分尺类型如下:

1、外径千分尺:主要测量工件外尺寸。

2、内径千分尺:主要测量工件孔径。

3、深度千分尺:用于测量工件的孔或槽的深度以及台阶高度。

其它常见的千分尺还有测量公法线的千分尺、尖头千分尺、加长测杆千分尺、小直径测杆千分尺、花键千分尺、齿轮千分尺、螺纹千分尺、球面千分尺等。

4. 外径千分尺的种类及用途

1.1、用游标卡尺测量大外径

这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测量公差等级高于IT10的工件。为减少测量误差,卡尺的测量臂不能太长,因而测量范围常在1000mm以下,且只适用于所测直径靠近工件端面的情形。

1.2、用外径千分尺和卡规测量大外径

这也是目前生产车间广泛采用的计量器具,可测量的大尺寸一般在500〜2000mm之间。部分测量表式卡规可测量6 000mm以上的大尺。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为:量块和校棒的误差、千分尺测量时测头偏移引起的误差、温度产生的误差、千分尺受力变形引起的误差和测量面平行度产生的误差等。

1.3、用线尺测量大内径

所谓基线尺就是采用低线胀系数材料制成的一段钢丝,原大地测量中的一中基准测量器具,具有非常高的精度,而且温度特性好。

通过上面三种直接测量仪的分析可以看出:由于测量原理决定这类计量器具必然存在大尺寸测量弱点,如计量器具体积大、重量大难以操作;同时受力变形也大,受温度影响大,测量精度低和计量器具的制造成本高等。

5. 外径千分尺的种类有哪些

固定的尺架、测砧、测微螺杆、固定套管、微分筒、测力装置、锁紧装置等组成。固定套管上有一条水平线,这条线上、下各有一列间距为1毫米的刻度线,上面的刻度线恰好在下面二相邻刻度线中间。微分筒上的刻度线是将圆周分为50等分的水平线,它是旋转运动的。

从读数方式上来看,常用的外径千分尺有普通式、带表示和电子数显式三种类型。

6. 外径千分尺的特点有哪些

外径千分尺现在有数显的和机械的,而且种类规格很多,如公法线外径千分尺,壁厚外径千分尺等. 螺旋测微器一般是指机械外径千分尺或微分头.

7. 外径千分尺属于

千分尺

micrometer

长度测量工具 。分为机械式千分尺和电子千分尺两类。①机械式千分尺。简称千分尺,是利用精密螺纹副原理测长的手携式通用长度测量工具。1848年,法国的J.L.帕尔默取得外径千分尺的专利 。1869年,美国的J.R.布朗和L.夏普等将外径千分尺制成商品,用于测量金属线外径和板材厚度。千分尺的品种很多。改变千分尺测量面形状和尺架等就可以制成不同用途的千分尺,如用于测量内径、螺纹中径、齿轮公法线或深度等的千分尺。②电子千分尺。也叫数显千分尺,测量系统中应用了光栅测长技术和集成电路等。电子千分尺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的,用于外径测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