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光生藻生物反应器(生物控藻技术)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05 02:00   点击:108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生物控藻技术

种植的水榕长绿斑藻解决办法:

1、如果绿斑藻是生长在水榕的叶片上的,那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一把剪刀,在水榕叶片开始生长的时候,直接可以把叶片剪掉。

2、修剪完后,再配合换水,减光,如果水榕后期生长起来之后有二氧化碳的话,你可以添加一些,都有助于新手控藻,因为水榕长得好了,藻就少了。

2. 生物抑藻技术

1、物理抑藻技术

  物理抑藻技术是指通过物理手段,从水中分离去除或抑制藻类的繁殖,从而达到控制藻类的目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过滤法。该方法将微网或过滤材料作为过滤器,过滤去除水体中的藻类。据报道,该方法可有效去除湖水中的甲藻,同时对COD、TN、TP及叶绿素a等也有一定程度的去除。

  (2)遮光法。该方法通过在湖面覆盖部分遮光板,从而抑制藻类的繁殖。

  (3)沉淀法。向水中投加混凝剂或吸附剂,利用混凝或吸附原理,使藻类沉淀,从而达到去除的目的。例如,向水中播洒黏土,即可使藻类发生沉淀,从而被去除。

  (4)超声波法。利用超声波与水作用产生的空化现象,损伤藻细胞内的生物分子,从而导致藻类的死亡。另外,由超声波与水或水中的气体作用产生的自由基也具有杀藻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一定强度的超声波还有可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在实际应用中,选择适宜的超声强度至关重要。近年来,有研究者将超声波与臭氧结合起来,用于抑制藻类的生长。

  (5)紫外线法。利用紫外线的辐射作用,破坏DNA,从而杀死藻类。

  物理抑藻技术存在耗时、费用高、操作困难等缺点,不易普遍和大规模实施。迄今应用最成功的典型是华盛顿湖,治理花了17年,费用l亿3千万美元。

2、化学抑藻技术

  化学技术是通过化学药剂(统称杀藻剂)来抑制水中藻类的繁殖。目前已合成和筛选出的杀藻剂有:松香胺类、三联氮衍生物、有机酸、醛、酮以及季胺化合物等有机物,铜盐(硫酸铜、氧化铜)、高锰酸钾、磷的沉淀剂( Fe2+、Fe3+等)等无机物,其中硫酸铜和漂白粉(氯)较为常用。铜离子可作用于藻胆体抑制其对光能的吸收和传递,从而达到抑制藻类生长的目的。硫酸铜在美国、澳大利亚的饮用水源水体中经常使用。

  向水库、湖泊投加化学药剂时,可把药剂故在布袋中,系在船尾上,浸泡在水里,然后在水中按一定路线航行。投药量随藻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其他有关条件而定。一般说,硫酸铜效果好,药效长,每升水投加0.3~0. 5mg,在几天之内就能杀死大多数产生气味的藻类植物,但往往不能破坏死藻放出的致臭物质。

 3、生物抑藻技术

  生物技术抑藻主要包括微生物抑藻技术、生物滤食技术和植物化感抑藻技术等。此外,基因工程抑藻也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生物抑藻技术。近十年来,蓝藻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发展快速,在基因工程载体构建、基因定位、基因转移、基因表达、功能分析等方面都取得了显着进展。利用基因工程,可以培植水华藻类的竞争生物,抑制某些特征性藻类的生长,或者可以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来改变蓝藻的某些特性,用病毒抑制藻类生长。

  要想有效的抑制藻类的爆发性生长,避免水华或赤潮的发生,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减少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控制水体富营养水平,降低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浓度。

3. 藻类处理技术

这样处理:如果池塘比较大,死藻比较多,可以用小船放在池塘里,用木杈或网抄等进行打捞,并运到池塘外进行沤肥使用。如果量非常小的话,放进去水,把死藻冲走就可以了。这样处理都不会造成池塘的污染,有利于养殖。

4. 生物控藻技术有哪些

以鱼控藻应该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一种措施。

5. 生物控藻技术原理

发生环境不同是水华和赤潮的根本区别。

一、发生环境不同。

1、水华:指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

2、赤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

二、诱发因素不同。

1、水华: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水体后,蓝藻(严格意义上应称为蓝细菌)、绿藻、硅藻等藻类成为水体中的优势种群,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的一种现象。也有部分的水华现象是由浮游动物——腰鞭毛虫引起的。

2、赤潮:赤潮是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现象。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