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硬度计试样(硬度计实验报告)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4 19:03   点击:247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硬度计实验报告

洛氏硬度计

(1) 将丝杠顶面及工作台上下端面擦净,将工作台置于丝杠台上;

(2) 将试件支撑面擦净置于工作台上,旋转手轮使工作台缓慢上升并顶起压头,至小指针指向红点,大指针旋转3圈垂直向上为止;

(3) 旋转指示器外壳,使C、B之间长刻线与大指针对正;

(4) 拉动加荷手柄,施加主试验力,指示器的大指针按逆时针方向转动;

(5) 当指示针转动停止下来后,即可将卸荷手柄推回,卸除主试验力;

(6) 从指示器上相应的标尺读数;

(7) 转动手轮使试件下降,再移动试件,按以上(2)-(6)步骤进行新的试验;

(8) 试验结束后用防尘罩将机器盖好。

橡胶硬度计

日本得乐或ASKER手持式橡胶硬度计使用方法

(1)手持橡胶硬度计计测量橡胶硬度时,手握硬度计,使硬度计的底面平行于被测工件,以一定的速度垂直压下,使硬度计与工件表面贴合。根据标准规定,作用一定时间后,读取表盘读数、即为硬度。

(2)将硬度计装在测试台测量硬度,测量速度不超过3.2mm/sec,加载力(A、E型为1kgf,D型为5kgf),A/D型受压面直径为φ18mm。

(3)工件的测量点应距离工件边缘12mm以上,每个测量点间隔应大于6mm,正常情况下,被测量工件要求厚度超过6mm,E型的要求厚度超过10mm。

(4)测量环境:温度23°C±2,湿度50±5%,测量时,应取平均值,如果用A型测量,数值在50,则表示为A50。

里氏硬度计

里氏硬度计测试曲面工件的使用方法

(1)将被检测物体平放于地面,必须保证绝对平稳,不得有任何晃动,被检测位置不得有悬空状态,必要时需加支撑块;

(2)打开硬度计→物体的材料设置→硬度值设置(HRC\HRB\HB)→硬度检测方向设置→开始硬度检测;

(3)将冲击装置压紧在被测表面并向下按一下,1s后再按硬度计上面凸出的小圆柱,硬度值就会自动显示出来,在这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将冲击装置放稳,方向也应与被测面保持垂直状态;

(4)每个检测部位应至少测试3个点,两测试点之间距离应≥3mm,测试完后取平均值做为该部位硬度,并记录,然后进入下一个部位检测;

(5)里氏硬度计测试结果与物体的要求进行比较,达到要求为合格,转入下一道工序;不合格则转入隔离区,记录检测结果。

2. 硬度检验报告

地勘报告有深度钻土取样说明,是否达到中风化砂岩,或者砂砾层,泥岩层厚度要求

3. 硬度测定实验报告

硬度表示材料抵抗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它是螺栓检测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常用的硬度指标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检测螺栓的表面硬度与芯部硬度一般采用维氏硬度进行。

以120kg以内的载荷和顶角为136°的金刚石方形锥压入器压入材料表面,用材料压痕凹坑的表面积除以载荷值,即为维氏硬度值(HV)。

检测螺栓表面硬度应在末端或六角平面上进行。为保证测定的准确性,以及保持材料表层的原始性能,被测部位应经过研磨或抛光。表面硬度的检测过程应遵循GB/T3098.1中相关规定,如10.9级的表面硬度不应大于390HV0.3。性能等级低于8.8级的螺栓,因为没有经过热处理,所以对表芯硬度没有要求。

检测螺栓的芯部硬度应选择螺栓或螺钉的螺纹段,将其横向切断,将横截面打磨平整,并在1/2螺栓半径的同心圆范围内进行芯部硬度测试,取得芯部硬度值。单独进行芯部硬度检测时,选用HV10,当需了解表芯硬度差值情况时,试验力则应选用HV0.3。

表面硬度与芯部硬度两个硬度之差不能超过30个HV,表面硬度高出芯部硬度30HV则说明表面可能存在增碳(这里应当区分,硬度的增加是由于渗碳,还是热处理或表面冷作硬化而引起的),具体还是参照GB/T 3098.1中的相关规定。

理论上,经过热处理的紧固件,表面硬度与芯部硬度应该是一致的,但是由于热处理工艺上区别或者不同材料的影响,很难达到完全一致。表芯硬度差值大致反应了该紧固件的热处理以及材料性能情况。

4. 硬度实验报告实验分析

回答:会偏高。

因为瓶子里可能还有一些钙化物,会被当成水中的钙化物计算。所以结果可能偏高。

5. 硬度计的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

一、里氏硬度计测试基本原理

随着单片技术的发展,1978年,瑞士人Leeb博士首次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测硬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具有一定质量的冲击体在一定的试验力作用下冲击试样表面,测量冲击体距试样表面1mm处的冲击速度与回跳速度,利用电磁原理,感应与速度成正比的电压。里氏硬度值以冲击体回跳速度与冲击速度之比来表示。

计算公式:HL=1000*(VB/VA)

式中:HL——里氏硬度值

VB——冲击体回跳速度

VA——冲击体冲击速度

二、里氏硬度计冲击装置

里氏硬度度有D、DC、D=15、C、G、E、DL七种:

D:外型尺寸:f20*70mm,重量:75g.通用型,用于大部分硬度测量。

DC:外型尺寸:f20*86mm,重量:50g。冲击装置很短,主要用于非常局促的地方,例如孔或圆筒内。

D+15:外型尺寸:f20*162mm,重量:80g。头部细小,用于沟槽或凹入的表面硬度测量。

C:外型尺寸:f20*141mm,重量:75g。冲击能量最小,用于测小轻、薄部件及表面硬化层。

G:外型尺寸:f30*254mm,重量:250g。冲击能量大,对测量表面要求低。用于大、厚重及表面较粗糙的锻铸件。

E:外型尺寸:f20*162,重量80g压头为人造金刚石,用于硬度极高材料的测定。

DL:外形尺寸:f20*202mm,重量:80g头部更加细小,用于狭窄沟槽及齿轮面硬度的测定。

6. 硬度测量实验结果分析

镀晶硬度是指镀层对外力所引起的局部表面形变的抵抗强度。

对于较薄的镀层,其硬度测定一般做显微硬度试验,较厚的镀层则需作宏观硬度试验。

显微硬度试验有布氏法、维氏法和努氏法。布氏显微硬度法采用小钢球压头,这种方法测得的镀层硬度受基体影响很大,故一般不采用这种方法。

维氏硬度法使用正方锥体压头,压痕为正方形,测得的镀层硬度值受基体和所加负荷影响都较小,可作为测定厚镀层硬度的一种方法。

但测定薄镀层硬度时,应首先制备金相试样,并在镀层的横断面上进行测量。若在垂直镀层表面进行测量,一般不能获得正确的结果。努氏硬度法采用正棱锥体压头,压痕为菱形。对薄镀层硬度的测定灵敏度较高,故被广泛采用。

7. 硬度测试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布氏硬度计的试验力允许误差应不大于±1.0%,变动度不大于1.0%。

布氏硬度计是测量金属布氏硬度的精密计量仪器。布氏硬度计主要用于铸铁、钢材、有色金属及软合金等材料的硬度测定,布氏硬度试验是所有硬度试验中压痕最大的一种试验法,它能反映出材料的综合性能,不受试样组织显微偏析及成分不均匀的影响,所以它是一种精度较高的硬度试验法。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布氏硬度计

外文名

Brinell hardness tester

功能

硬度测定

产品概述

布氏硬度计

布氏硬度计可用于测试铸件、锻件、供货状态的钢材、有色金属及经过调质热处理的半成品钢铁工件。这是一种可以在车间使用的便携式仪器,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可现场测试大型工件而不必取样,可实现大型工件的逐件检测。

布氏硬度计主要用于组织不均匀的锻钢和铸铁的硬度测试,锻钢和灰铸铁的布氏硬度与拉伸试验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布氏硬度试验还可用于有色金属和软钢,采用小直径球压头可以测量小尺寸和较薄材料。布氏硬度计多用于原材料和半成品的检测,由于压痕较大,一般不用于成品检测。

布氏硬度试验条件的选择如同洛氏硬度试验关于标尺的选择一样,布氏硬度试验也要遇到试验条件的选择问题,即试验力F和压头球直径D的选择。这种选择不是任意的,而是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并且要注意试验力和压头球直径的合理搭配,应用起来比洛氏硬度试验略显复杂。

原理

布氏硬度计的工作原理把一定直径的钢球,在一定试验力作用下,以一定的速度压入试样表面,经规定的试验力保持时间后卸除试验力。以试样压痕球形表面积上的平均压力来表示金属的布氏硬度值。

技术要求

布氏硬度计是测量金属布氏硬度的精密计量仪器,尽管布氏硬度计种类较多,构造各异,但必须满足下述的技术要求。

1.布氏硬度计的结构应能满足《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国家标准中对试验规范的要求。

(1)布氏硬度计应配有上述标准要求的各种规格的球体压头。其允许的直径公差、表面质量以及对球体的硬度要求见表。

对布氏硬度压头的要求

直径

/mm

允差

/mm

表面粗糙度

R/μm

钢球

HV10

硬质合金球

HV

10

5

2.5

2

1

±0.005

±0.004

±0.003

±0.003

±0.003

≤0.2

≥850

≥1500

(2)试验时应可根据需要施加预定的试验力或9.807~29420N(1~3000kgf)范围内的试验力。

(3)应能均匀平稳地施加试验力,不得有冲击和振动。试验力施加时间为2~8s,并能根据试验材料的性质选择和控制试验力保持时间。

2.布氏硬度计应满足检定规程的要求

(1)布氏硬度计的试验力允许误差应不大于±1.0%,变动度不大于1.0%。

(2)关于布氏硬度计的示值误差和示值重复性的问题,布氏硬度计的示值误差是指被检硬度计显示的硬度值与标准值之间的相对误差。检查时在标准块上均匀分布地测定5点,用5点算术平均值按下式计算其示值误差。

式中——5点硬度算术平均值;H——标准硬度块的硬度值。

8. 硬度计及硬度实验报告

1、打开硬度计的电源,旋转试验力变换手轮,选择试验力。

2、硬度计按方向键移选择表, 1适用于有色金属, 2适用于黑色金属,按ENTER键确认,主屏幕弹出转换表,按ENTER键确认,主屏幕状态显示出所选硬度值转换标尺。

3、按方向键,弹出DWELL保荷时间菜单,选择加荷时间。

4、按方向键,弹出FUNCTION菜单。选择**个选项Single, 按ENTER键确认,硬度计开始进入工作状态。

5、转动压头与物镜转换罩壳,使10×物镜位于主体正前方位置。

6、转动升降丝杆使试验台上升,直至试样表面清晰成像。硬度计如果在目镜中观察到的像模糊,可转动目镜前部镜头,直至清晰为止。

7、转动转换罩壳,使压头位于主体前方,按面板START键,硬度计开始加载、保载、卸载。

8、转动转换罩壳,使10×物镜位于主体正前方位置,观察目镜中的压痕成像。

9、移动目镜的刻线,使其逐步靠拢,当刻线内侧无限接近时,两刻线内侧之间位于无光隙的临界状态时,按面板CLR键,这时主屏幕上的d1的值为零。

10、移动右边手轮使刻线分开,移动目镜左侧鼓轮,使左边的刻线移动与压痕左边外形交点相切,移动右边刻线内侧与压痕外形交点相切,按下目镜上测量按钮,对角线d1测量完成,目镜转动90度,测量对角线d2,按下测量按钮,主屏幕显示本次测量的值和所转换的的硬度值。一次试验结束。

11.如果认为测量有误差,可重复上述程序再次测量。

9. 硬度计及其使用实验报告

1、打开硬度计的电源,旋转试验力变换手轮,选择试验力。

2、硬度计按方向键移选择表, 1适用于有色金属, 2适用于黑色金属,按ENTER键确认,主屏幕弹出转换表,按ENTER键确认,主屏幕状态显示出所选硬度值转换标尺。

3、按方向键,弹出DWELL保荷时间菜单,选择加荷时间。

4、按方向键,弹出FUNCTION菜单。选择**个选项Single, 按ENTER键确认,硬度计开始进入工作状态。

5、转动压头与物镜转换罩壳,使10×物镜位于主体正前方位置。

6、转动升降丝杆使试验台上升,直至试样表面清晰成像。硬度计如果在目镜中观察到的像模糊,可转动目镜前部镜头,直至清晰为止。

7、转动转换罩壳,使压头位于主体前方,按面板START键,硬度计开始加载、保载、卸载。

8、转动转换罩壳,使10×物镜位于主体正前方位置,观察目镜中的压痕成像。

9、移动目镜的刻线,使其逐步靠拢,当刻线内侧无限接近时,两刻线内侧之间位于无光隙的临界状态时,按面板CLR键,这时主屏幕上的d1的值为零。

10、移动右边手轮使刻线分开,移动目镜左侧鼓轮,使左边的刻线移动与压痕左边外形交点相切,移动右边刻线内侧与压痕外形交点相切,按下目镜上测量按钮,对角线d1测量完成,目镜转动90度,测量对角线d2,按下测量按钮,主屏幕显示本次测量的值和所转换的的硬度值。一次试验结束。

11.如果认为测量有误差,可重复上述程序再次测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