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里氏硬度计不显示数值(里氏硬度计使用说明)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8 05:34   点击:227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里氏硬度计使用说明

将被检测物体应平放于地面,必须保证绝对平稳,不得有任何晃动,被检测位置不得有悬空状态,必要时需加支撑块。打开硬度计→物体的材料设置→硬度值设置(HRC\HRB\HB)→硬度检测方向设置→开始硬度检测。

2. 里氏硬度及使用说明

一、里氏硬度是由瑞士LEEB博士1978年首次提出的全新的硬度测量方法,

二、里氏硬度的定义是:用规定质量的冲击体在弹力作用下以一定速度冲击试样表面,用冲头在距离试样表面1mm处的回弹速度与冲击速度之比计算出的数值,因LEEB博士提出而得名,故而叫里氏硬度。

3. 里氏硬度计原理图

常用的硬度单位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

1.布氏硬度(HB)

以一定的载荷(一般3000kg)把一定大小(直径一般为10mm)的淬硬钢球压入材料表面,保持一段时间,去载后,负荷与其压痕面积之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HB),单位为公斤力/mm2 (N/mm2)。

2.洛氏硬度(HR)

当HB>450或者试样过小时,不能采用布氏硬度试验而改用洛氏硬度计量。它是用一个顶角120°的金刚石圆锥体或直径为1.59、3.18mm的钢球,在一定载荷下压入被测材料表面,由压痕的深度求出材料的硬度

3 维氏硬度(HV)

以120kg以内的载荷和顶角为136°的金刚石方形锥压入器压入材料表面,用材料压痕凹坑的表面积除以载荷值,即为维氏硬度HV值(kgf/mm2)。

洛氏硬度中HRA、HRB、HRC等中的A、B、C为三种不同的标准,称为标尺A、标尺B、标尺C。

洛氏硬度试验是现今所使用的几种普通压痕硬度试验之一,三种标尺的初始压力均为98.07N(合10kgf),最后根据压痕深度计算硬度值。标尺A使用的是球锥菱形压头,然后加压至588.4N(合60kgf);标尺B使用的是直径为1.588mm(1/16英寸)的钢球作为压头,然后加压至980.7N(合100kgf);而标尺C使用与标尺A相同的球锥菱形作为压头,但加压后的力是1471N(合150kgf)。因此标尺B适用相对较软的材料,而标尺C适用较硬的材料。

维氏硬度

  代号:HV

  单位:无

  简介:维氏硬度 英文词条名:Vickers-hardness 表示材料硬度的一种标准。由英国科学家维克斯首先提出。以49.03~980.7N的负荷,将相对面夹角为136°的方锥形金刚石压入器压材料表面,保持规定时间后,用测量压痕对角线长度,再按公式来计算硬度的大小。

4. 里氏硬度计说明书

中国时代便携里氏硬度计采用图形点阵液晶显示,显示清晰,信息丰富。可以支持多种材料和硬度的设定和测量。具有设置平均次数功能,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需求。使用可充电锂电池,无记忆效应,工作时间长。

中国时代便携里氏硬度计是一种新型的便携式硬度测试仪器,主要适用于测试金属材料的硬度,具有测试精度高、体积小、操作容易、携带方便,测量范围宽的特点。

中国时代便携里氏硬度计是以里氏硬度为原理, 测出里氏(HL)硬度值经过程序自动转换成布氏,洛氏,维氏,肖氏等硬度值,还可以配置各种测试配件,来满足于各种测试条件和环境。

5. 里氏硬度计操作规程

1,里氏硬度计测试原理: 计算公式:HL=1000×(VB/VA) 式中: HL——里氏硬度值 VB——冲击体回跳速度 VA——冲击体冲击速度

2,布氏硬度计算公式是: 硬度(HS)=勃式硬度(BHN)/10+12。

3,肖式硬度(HS)=洛式硬度(HRC)+15 。

4,勃式硬度(BHN)= 洛克式硬度(HV) 。

5,洛式硬度(HRC)= 勃式硬度(BHN)/10-3 。 洛氏硬度计算公式:HR=K-h/0.002 式中的K-常数,对于HRA和HRC,K=100。

6,维氏硬度值的计算公式为: HV = 0.102 \times \frac{F}{S} = 0.102 \times \frac{2 F / \sin \frac{\alpha}{2}}{d^2} 。 F = 负荷 (牛顿力) 。 S = 压痕表面积 (平方毫米) 。 α = 压头相对面夹角=136° 。 d = 平均压痕对角线长度 (毫米) 。

6. 里氏硬度计用途

布氏硬度计和里氏硬度计的工作原理是用烧结的钽块作正极,电解质使用固体二氧化锰。温度特性、频率特性和可靠性均优于普通电解电容器,特别是漏电流极小,贮存性良好,寿命长,容量误差小,而且体积小,单位体积下能得到最大的电容电压乘积。

其对脉动电流的耐受能力差,若损坏易呈短路状态。常应用于超小型高可靠机件中。

7. 里氏硬度计标准

金属材料的硬度检测对应的国家标准:

GB/ T230. 1 —2004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1 部分: 试验方法》

GB/ T231. 1 —2002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1 部分:试验方法》

GB/T4340. 1 —1999 《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1 部分: 试验方法》

GB-1818-94《金属表面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 17394-1998 《金属里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 18449.1-2009 《金属材料努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 4341-2001《金属肖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 4342-1991《金属显微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