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培养基分装机(培养基分装的技术要点)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3 11:10   点击:183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培养基分装的技术要点

1.分装时注意不要使培养基沾染在管口或瓶口,以免浸湿棉塞, 引起污染。

2.pH不要调过头,以避免回调而影响培养基内各离子的浓度。

3.需不断搅拌,以防琼脂糊底烧焦。

4.严格按照培养基配方配制

2. 培养基的分装与包扎

马铃薯 200克 葡萄糖 20克

琼脂 15~20克 自来水 1000毫升

自然PH 1.培养基经灭菌后,必须放在37C温箱培养24h,无菌生长者方可使用。

2.PDA培养基一般不需要调pH。对于要调节pH的培养基,一般用pH试纸测定其pH。如果培养基偏酸或偏碱时,可用lmol/LNaOH或lmol/LHCL溶液进行调节。调节时应逐滴加入NaOH或HCl溶液,防止局部过酸或过碱破坏培养基成分。

3.培养基在使用时也可以做成不含琼脂的液体培养基,用于菌类的震荡培养。

4.培养基也可以加入氯霉素或土霉素,加入量为0.2g/L培养基,主要是为了抑制细菌的生长,减少干扰性 (1)称量和熬煮

按培养基配方逐一称取去皮土豆。土豆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加水1000ml,在加热器上加热至沸腾,维持20-30min,用可用2层纱布趁热在量杯上过滤,滤渣弃取。滤液补充水分到1000ml。

(2)加热溶解

把滤液放入锅中,加入葡萄糖20g,琼脂15~20g(提前搞碎),然后放在石棉网上,小火加热,并用玻棒不断搅拌,以防琼脂糊底或溢出,待琼脂完全溶解后,再补充水分至所需量。

(3)分装

按实训要求,将配制的培养基分装入试管或500ml三角瓶内。分装时可用三角漏斗以免使培养基沾在管口或瓶口上造成污染。

分装量:固体培养基约为试管高度的1/5,灭菌后制成斜面,分装入三角瓶内以不超过其容积的一半为宜;半固体培养基以试管高度的1/3为宜,灭菌后垂直待凝。

(4)加棉塞

培养基分装完毕后,在试管口或三角烧瓶口上塞上棉塞(或泡沫塑料塞或试管帽等),以阻止外界微生物进入培养基内造成污染,并保证有良好的通气性能。

(5)包扎

加塞后,将全部试管用麻绳或橡皮筋捆好,再在棉塞外包一层牛皮纸,以防止灭菌时冷凝水润湿棉塞,其外再用一道线绳或橡皮筋扎好,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名称、组别、配制日期。

3. 液体培养基分装有什么要求

1、配制溶液

配制固体培养基时,先将上述已配好的液体培养基煮沸,再将称好的琼脂加入,继续加热至完全融化。并不断搅拌,以免琼脂糊底烧焦。

2、调节pH值 

用pH试纸(或pH电位计、氢离子浓度比色计)测试培养基的pH值,如不符合需要,可用10%HCl或10%NaOH进行调节,直到调节到配方要求的pH值为止。

3、过滤

用滤纸、纱布或棉花趁热将已配好的培养基过滤。用纱布过滤时,最好折叠成六层,用滤纸过滤时,可将滤纸折叠成瓦棱形,铺在漏斗上过滤。

4、分装

已过滤的培养基应进行分装。如果要制作斜面培养基,须将培养基分装于试管中。

4. 分装培养基时要注意

一、关于培养基配制 1、当然是注意浓度配比不要搞错 2、很多培养基的加料顺序有讲究,否则会有沉淀产生 3、有些培养基会有不溶物质,分装前应摇匀 4、不要忘了调节pH值(一般细菌都需要,酵母可能自然pH就行,不过不一定)

5、加热溶解时尽量不要煮沸,会损失营养物质 二、关于微量元素:要看是什么微量元素 1、如果是抗生素、维生素等不耐热物质,应该先过滤除菌,再加入灭好菌的培养基中。

2、如果是金属离子等耐热眼泪,可以配制成母液,配制培养基时加入适量即可同时灭菌。 三、关于浓度配比:既然需要配制培养基,就说明已经到了实验室阶段 1、为了可重复性。总不能今天是这样,明天又那样吧。

2、有适合不适合。

3、为了得到最好的培养效果。

5. 培养基分装的技术要点包括

不对吧?不是这样制做的。

制做固体培养基,是先按照比例配制好液体培养基,再加入2%的琼脂,加热溶化,高温灭菌,稍冷却一点,再分装于试管或培养皿。不是先分装液体培养基,再分别加入琼脂。

6. 培养基分装是什么意思

制作过程大约有几个步骤:1、配制溶液。向容器内加入所需水量的一部分,按照培养基的配方,称取各种原料,依次加入使其溶解,最后补足所需水分。对蛋白胨、肉膏等物质,需加热溶解,加热过程所蒸发的水分,应在全部原料溶解后加水补足。

2、调节pH值 。

用pH试纸(或pH电位计、氢离子浓度比色计)测试培养基的pH值,如不符合需要,可用10%HCl或10%NaOH进行调节,直到调节到配方要求的pH值为止。

3、过滤。

用滤纸、纱布或棉花趁热将已配好的培养基过滤。用纱布过滤时,最好折叠成六层,用滤纸过滤时,可将滤纸折叠成瓦棱形,铺在漏斗上过滤。

4、分装。

已过滤的培养基应进行分装。如果要制作斜面培养基,须将培养基分装于试管中。如果要制作平培养基或液体、半固体培养基,则须将培养基分装于锥形瓶内。

分装时,注意不要使培养基粘附管口或瓶口,以免浸湿棉塞引起杂菌污染。

5、加棉塞 。

分装完毕后,需要用棉塞堵住管口或瓶口。堵棉塞的主要目的是过滤空气,避免污染。棉塞应采用普通新鲜、干燥的棉花制作,不要用脱脂棉,以免因脱脂棉吸水使棉塞无法使用。

棉塞作成后,应迅速塞入管口或瓶口中,棉塞应紧贴。塞好棉塞的试管和锥形瓶应盖上厚纸用绳捆札,准备灭菌。

6、制作斜面培养基和平板培养基。

培养基灭菌后,如制作斜面培养基和平板培养基,须趁培养基未凝固时进行。

(1)制作斜面培养基。在实验台上放1支长0.5~1米左右的木条,厚度为1厘米左右。将试管头部枕在木条上,使管内培养基自然倾斜,凝固后即成斜面培养基。

(2)制作平板培养基。将刚刚灭过菌的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和培养皿放在实验台上,点燃酒精灯,右手托起锥形瓶瓶底,左手拔下棉塞,将瓶口在酒精灯上稍加灼烧,左手打开培养皿盖,右手迅速将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每皿约倒入10毫升,以铺满皿底为度。

铺放培养基后放置15分钟左右,待培养基凝固后,再5个培养皿一叠,倒置过来,平放在恒温箱里,24小时后检查,如培养基未长杂菌,即可用来培养微生物。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