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超分辨率显微镜价格(超分辨率光学显微镜)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05 14:22   点击:294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超分辨率光学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最高的分辨率为0.61λ/NA 。 式子中d——物镜的分辨距离, 单位 nm。 λ——照明光线波长,单位nm。 NA ——物镜的数值孔径。 举例油浸物镜的数值孔径为1.25, 可见光波长范围为400—700nm , 取其平均波长550 nm,则d=270 nm, 约等于照明光线波长一半。 一般地,用可见光照明的显微镜分辨力的极限是0.2μm. 显微镜的分辨力的大小由物镜的分辨力来决定的, 而物镜的分辨力又是由它的数值孔径和照明光线的波长决定的。

2. 超分辨率光学显微镜原理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就如同一根唱针扫过一张唱片,一根探针慢慢地通过要被分析的材料(针尖极为尖锐,仅仅由一个原子组成)。一个小小的电荷被放置在探针上,一股电流从探针流出,通过整个材料,到底层表面。

当探针通过单个的原子,流过探针的电流量便有所不同,这些变化被记录下来。电流在流过一个原子的时候有涨有落,如此便极其细致地探出它的轮廓。在许多的流通后,通过绘出电流量的波动,人们可以得到组成一个网格结构的单个原子的美丽图片。

扫描隧道显微镜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缩写为STM。它作为一种扫描探针显微术工具,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让科学家观察和定位单个原子,它具有比它的同类原子力显微镜更加高的分辨率。

此外,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低温下(4K)可以利用探针尖端精确操纵原子,因此它在纳米科技既是重要的测量工具又是加工工具。

3. 光学显微镜最高分辨率可达 ()

一般光学显微镜放大倍数极限是1500倍。光学显微镜,顾名思义,指的就是利用光学原理,进行放大成像的光学仪器

根据阿贝极限,极限分辨率就是蓝紫光波长的一半,即0.2微米。对应的放大倍率就是1500倍。

当然决定显微镜分辨率的最大影响的因素是光源的波长

4. 超分辨率显微镜技术

光学显微镜分辨极限200nm,实际应用的分辨率要低些。现在的超分辨显微镜归入光学显微镜范畴那就比原来的高很多。

一般的光学显微镜最多分辨到可见光波长范围,应该是100nm~1000nm的量级,再低就不行了,需要其他的显微镜,比如sem,tem等这些。

5. 超分辨率光学显微镜百度百科

200纳米。(可见光的波长770~390纳米)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与照明光束的聚焦范围有密切联系。18世纪70年代,德国物理学家恩斯特.阿贝发现。

可见光由于其波动特性会发生衍射,因而光束不能无限聚焦。根据这个阿贝定律,可见光能聚焦的最小直径是光波波长的三分之一。

也就是200纳米。一个多世纪以来,200纳米的"阿贝极限"一直被认为是光学显微镜理论上的分辨率极限,小于这个尺寸的物体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或隧道扫描显微镜才能观察。

扩展资料:

数值孔径也叫镜口率,简写NA 或A,是物镜和聚光器的主要参数,与显微镜的分辨力成正比。干燥物镜的数值孔径为0.05-0.95,油浸物镜(香柏油)的数值孔径为1.25。

工作距离是指当所观察的标本最清楚时物镜的前端透镜下面到标本的盖玻片上面的距离。物镜的工作距离与物镜的焦距有关,物镜的焦距越长,放大倍数越低,其工作距离越长。

例:10倍物镜上标有10/0.25和160/0.17,其中10为物镜的放大倍数;0.25为数值孔径;160为镜筒长度(单位mm);0.17为盖玻片的标准厚度(单位 mm)。10倍物镜有效工作距离为6.5mm,40倍物镜有效工作距离为0.48mm 。

物镜的作用是将标本作第一次放大,它是决定显微镜性能的最重要的部件——分辨力的高低。分辨力也叫分辨率或分辨本领。分辨力的大小是用分辨距离(所能分辨开的两个物点间的最小距离)的数值来表示的。

在明视距离(25cm)之处,正常人眼所能看清相距0.073mm的两个物点,这个0.073mm的数值,即为正常人眼的分辨距离。显微镜的分辨距离越小,即表示它的分辨力越高,也就是表示它的性能越好。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