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粉体干法制粒机(新型干粉造粒机)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6 12:08   点击:142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新型干粉造粒机

药材粉末+辅料→起模→成型→盖面→干燥→选丸→包衣→打光→质量检查→包装

  除另有规定,通常药物粉碎过六号筛

  1.起模:制备丸粒基本母核的操作,选用黏性适宜的药粉。

  粉末直接起模法:在泛丸锅中喷少量水润湿,撒少量药粉,转动泛丸锅,刷下附着粉粒,再喷水、撒粉,反复循环,粉粒渐大,至约直径1mm球时,筛取一至二号筛之间颗粒,为丸模。

  湿粉制粒起模法:药粉用水混匀,以握之成团,抖之即散为度,将以上软材过二号筛,至泛丸锅内,经旋转、滚撞,摩擦,成球形,取出过筛分等,即得丸模。

  也可以采用包衣造粒机起模,速度快,丸模圆整均匀,但丸模松散。

  2.成型:将已筛选均匀的丸模,逐渐加大至接近成品的操作。

  方法与起模一样,在丸模上反复加水湿润,撒粉,滚圆,筛选

  可根据药材性质分层泛入,掩盖不良气味、避免配伍禁忌

  含朱砂、硫黄等矿物药避免使用金属泛丸锅,以免变色或生成有毒物质

  控制丸粒的粒度和圆整度

  坚实程度以能合格溶散为限

  混浆泛丸:药粉与水搅匀,制成 d≈1.32-1.33的混浆(用前搅匀),筛选均匀的丸模在泛丸锅转动滑利同时逆向喷入混浆进行泛丸,以少-多-少原则循环加料。加入适当料粉防止粘锅、粘丸。

  3.盖面:已经加大、合格、筛选的丸粒,继续在泛丸锅内进行表面处理的操作。使达到成品大小标准、表面光洁、致密、色泽统一的要求。

  干粉盖面:对于表面充分湿润的丸粒

  清水盖面:对于表面质地较为干燥丸粒,应迅速干燥防色泽变化不一

  清浆盖面:清浆为药粉或废丸粒加水制成,操作同清水盖面

  4.干燥:泛丸因含水量大,易引起发霉,故盖面后丸粒应及时干燥,使含水量控制9%以内。

  一般干燥温度为80℃以下。

  若丸药含有芳香挥发性成分或遇热易分解成分,干燥温度不应超过60℃,采用流化床沸腾干燥,温度可控制75~80℃,干燥快,水分可达2.5%以下。

  亦可采用微波干燥,速度更快,内外干湿度均匀,膨化作用,利于溶散,且有灭菌作用。

  5.选丸:保证丸粒圆整、大小均匀,一般通过滚筒筛、检丸器选丸。

  6.可选包衣

2. 新型制粒机

喷雾干燥制粒机工作原理及特点 喷雾干燥制粒机(一步制粒设备),是一种将喷雾干燥技术与流化床制粒技术结合为一体的新型中成药,西药制粒设备。该设备集混合、喷雾干燥、制粒、颗粒包衣多功能于一体;可生产出微辅料,少剂量、无糖或低糖的中成药产品;颗粒速溶,冲剂易于溶出,片剂易于崩解,符合“GMP”要求。在制粒速、颗粒质量及自动化水平等多方面,向国际先进水平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主要用途 食品行业:砂糖、可可、咖啡、香料、奶粉、调味品等。 制药工业:中药浸膏、片剂颗粒、胶囊剂颗粒、低糖或无 糖的中成药颗粒。 其他行业:农药、饲料、化肥、颜料、染料等。

喷雾干燥制粒应注意哪些问题

注意药水的加入量和加入速度还有雾化情况,确保压力泄放孔畅通性,杜绝爆炸,保证设备,人员不受伤害进风必须冷却除湿,,注意检查抗静电滤袋安装情况,确保设备操作安全。

3. 新型干粉造粒机图片

各种干粉物料从设备顶部加入,经脱气、螺旋预压缩并输送至两只轧辊的弧形槽口,两只轧辊等速、反向旋转,将物料咬入槽内并进行强制压缩,物料通过压缩区后承受的压力逐渐减小,其表面张力和重力使之自然脱出,进入碎粒机和整粒机破碎、修整,再进入振动筛进行筛分,合格品通过输送机被送入成品仓或直接包装,粉状筛下物料通过回料装置再次被送回原料仓进行二次辊压,挤压力的大小可根据颗粒强度的需要由液压系统进行调节。

通过改变辊面开槽形式,可得到片状、条状、橄榄状、扁球状等物料

4. 小型干粉造粒机

聚丙烯酰胺的生产方法

聚丙烯酰胺是一种线性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同时也是一种高分子水处理絮凝剂,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在颗粒之间起链接架桥作用,使细颗粒形成比较大的絮团,并且加快了沉淀的速度。按离子特性分可分为阴离子聚丙烯酰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非离子聚丙烯酰胺、两性离子聚丙烯酰胺四种类型。其中阴离子和阳离子的使用较为普遍。那么聚丙烯酰胺的生产方法有哪些呢?下面为大家讲解一下。

聚丙烯酰胺的生产方法主要有水溶液聚合法、反相乳液聚合法和辐射引发法。

一、水溶液聚合法

是生产聚丙烯酰胺的传统方法。采用该法可以生产聚丙烯酰胺胶体和粉状产品。一般聚丙烯酰胺胶体是采用8%-10%丙烯酰胺水溶液在引发剂作用下直接聚合而得;聚丙烯酰胺干粉则多用25%-30%丙烯酰胺溶液进行聚合,聚合后得到的聚丙烯酰胺胶体经造粒、捏合、干燥、粉碎后制得产品。其中的聚合反应是关键工序。该法具有生产安全、工艺设备简单以及生产成本较低等特点,是目前国内外生产聚丙烯酰胺普遍采用的方法。中国采用该法生产聚丙烯酰胺最早采用手工作坊式的盘式聚合,后来采用捏合机。20世界80年代后期开发了锥形釜聚合工艺,由核工业部五部所在江都化工厂试车成功。20世纪90年代从国外引进的聚合技术,类似于国内的技术,只是反应釜可以旋转,聚合釜的容积也较大。

二、反相乳液聚合法

是指水溶性的丙烯酰胺借助表面活性剂(多采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使丙烯酰胺单体分散在油相中形成乳化体系,在引发剂作用下进行乳液聚合,形成稳定的高分子量速溶的聚丙烯酰胺胶乳产品,经共沸蒸馏脱水后得到粉状聚丙烯酰胺。由于聚合反应是在分散于油相中的丙烯酰胺微粒中进行,因而在聚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散发均匀、反应体系平稳、易控制、适合于制备高分子量且分子量分布窄的聚丙烯酰胺乳胶或干粉型产品。

三、辐射引发法

是丙烯酰胺单体在紫外线下引发直接聚合得到固体聚丙烯酰胺产品。该法生产工艺简单,但设备投资大,且所得到产品分子量分布很宽,故目前还没有进行大规模工业生产。

5. 新型干粉造粒机厂家

辊干法造粒机工作原理:各种干粉物料从设备顶部加入,经脱气、螺旋预压进入对辊,在对辊极大的挤压力作用下使物料产生塑性变形而被压缩成片状。片状物料再经过破碎、整粒、筛分等过程,得到颗粒产品。

挤压力的大小可根据造粒操作的需要由液压油缸的压力进行调节。

6. 干粉挤压造粒机

1.掺混法生产工艺技术

这种工艺在我国是最简单的复混肥生产工艺。

这种工艺或方法制造的复混肥叫掺混肥或BB肥。其特点是工艺简单,配比灵活,原料肥料仍然保持原状,比较直观,养分比例易于调整。但是其缺点是:肥料在运输和施用过程易于产生氮磷钾肥的分离,肥料易于吸湿结块。目前市场上大多数BB肥配方均属高氮、高钾、高浓度型,缺乏中、微量元素。

2.干粉物理团粒法生产工艺技术

干粉物理团粒造粒工艺技术是,根据需要,选择几种肥料原料干粉进行计量和混合,以粘结剂为胶结物在造粒机内成粒。干粉混合料的造粒需加热,并用加水或加蒸汽的方法增加液相量,然后在滚动情况下在(圆盘)或转鼓中团聚成一定粒径的复混肥颗粒。目前,这类工艺中通常采用加酸(特别是加磷酸)和氨来增加液相量,并借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来提供热量,磷酸和氨反应生成的磷酸铵就成为复合肥料中的组分。造粒机内的物料应控制最佳的温度 (50~80℃)和最佳的含水量(2.5%~7.5%),以达到合适的成粒条件。以这种工艺制造的复混肥,从肥料的氮磷钾组成上将与上述的BB肥没有实质性的差别。只

是把原来更小的粒(粉末),将其团结成颗粒。所以也可以说这种工艺制造的复混肥是深加工BB肥。

3.料浆法生产工艺技术

料浆工艺是硫酸、硝酸、磷酸或一些混合酸与氨反应的产物(有时也用酸与磷矿粉反应的产物)为氮磷料浆。然后在料浆中加入钾盐或直接把钾盐加至造粒机内,再把氮磷料浆喷入造粒机内,再高温下与钾盐反应制得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料。这种工艺制造的复合肥中养分非常均匀,大小颗粒化肥中的养分含量和比例完全一致。颗粒的物理化学性状一流。肥料中氮的形态包括铵态氮和硝态氮,因此肥效比单一的尿素态或单一铵态的等氮磷钾肥料好。

4.高塔造粒生产尿基复合肥工艺技术

这一工艺是近几年在我国复合肥生产工艺中出现的一项新工艺,也就高塔尿基复合肥工艺。它实际上就是把尿素熔融,熔融尿液经计量后用熔融泵送入混合器中,再将加热后的粉状磷酸一铵、氯化钾和添加剂(辅料) 等计量后加入加热器中加热,预热后的物料送入混合器与熔融尿液混合反应,充分混合成溶解度大且具有一定流动性的加成化合物料浆。随后靠自身重力流入位于造塔顶的旋转喷头中再喷雾成液滴,液滴从高塔顶部下降过程与上升的冷空气逆向接触传热,在空气中结晶、固化、冷却成成品颗粒。筛分出的大颗粒经破碎机破碎后和细粉一起作为返料重新加入加热器后循环使用。

7. 混合造粒机

POM跟其他PP PE材料看做什么产品,有的产品不摩擦是没什么问题的,只是产品使用久了会分层,可以加点主机接枝,相对来说会好点!像很多POM造粒成黑色的用PE基材的色种都会分层,更何况你直接加PP!找点专业人士给你配方试试!单纯的加进去是不行的!分层严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