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继电器控制电路(继电器控制电路转换为梯形图法)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2-12-14 07:59   点击:222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继电器控制电路转换为梯形图法

梯形图(LAD, LadderLogic Programming Language)是PLC使用得最多的图形编程语言,被称为PLC的第一编程语言。 梯形图语言沿袭了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形式,梯形图是在常用的继电器与接触器逻辑控制基础上简化了符号演变而来的,具有形象、直观、实用等特点,电气技术人员容易接受,是目前运用上最多的一种PLC的编程语言。 在PLC程序图中,左、右母线类似于继电器与接触器控制电源线,输出线圈类似于负载,输入触点类似于按钮。梯形图由若干阶级构成,自上而下排列,每个阶级起于左母线,经过触点与线圈,止于右母线。

2. 梯形图与继电器控制电路图的差异

梯形图(LAD, LadderLogic Programming Language)是PLC使用得最多的图形编程语言,被称为PLC的第一编程语言。

梯形图语言沿袭了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形式,梯形图是在常用的继电器与接触器逻辑控制基础上简化了符号演变而来的,具有形象、直观、实用等特点,电气技术人员容易接受,是运用上最多的一种PLC的编程语言。

3. 继电器控制电路转换为梯形图法的原理

  MOV K1 D1这是个传送指令,将十进制常数1传送至存储器D1里面, MOV K0 D1这也是传送指令,将十进制常数0传送至存储器D1里面, MOV:传送的意思 K: 日系以及台系PLC都用K来表示十进制常数 D: 是PLC内部的存储器   名词解释:   梯形图:   梯形图(LAD, LadderLogic Programming Language)是PLC使用得最多的图形编程语言,被称为PLC的第一编程语言。   基本概念   梯形图语言沿袭了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形式,梯形图是在常用的继电器与接触器逻辑控制基础上简化了符号演变而来的,具有形象、直观、实用等特点,电气技术人员容易接受,是目前运用上最多的一种PLC的编程语言。   在PLC程序图中,左、右母线类似于继电器与接触器控制电源线,输出线圈类似于负载,输入触点类似于按钮。梯形图由若干阶级构成,自上而下排列,每个阶级起于左母线,经过触点与线圈,止于右母线。   梯形图编程编辑   梯形图简称:LAD   软继电器   PLC梯形图中的某些编程元件沿用了继电器这一名称,如输入继电器、输出继电器、内部辅助继电器等,但是它们不是真实的物理继电器,而是一些存储单元(软继电器),每一软继电器与PLC存储器中映像寄存器的一个存储单元相对应。该存储单元如果为“1”状态,则表示梯形图中对应软继电器的线圈“通电”,其常开触点接通,常闭触点断开,称这种状态是该软继电器的“1”或“ON”状态。如果该存储单元为“0”状态,对应软继电器的线圈和触点的状态与上述的相反,称该软继电器为“0”或“OFF”状态。使用中也常将这些“软继电器”称为编程元件。   能流   如图1-1所示触点1、2接通时,有一个假想的“概念电流”或“能流”(PowerFlow)从左向右流动,这一方向与执行用户程序时的逻辑运算的顺序是一致的。能流只能从左向右流动。利用能流这一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梯形图。图1中存在的能流有(1,2)、(1,5,4)、(3,4)和(3,5,2),为此可以将图1转化为图2.   母线   梯形图两侧的垂直公共线称为母线(Bus bar)。在分析梯形图的逻辑关系时,为了借用继电器电路图的分析方法,可以想象左右两侧母线(左母线和右母线)之间有一个左正右负的直流电源电压,母线之间有“能流”从左向右流动。右母线可以不画出。   梯形图的逻辑解算   根据梯形图中各触点的状态和逻辑关系,求出与图中各线圈对应的编程元件的状态,称为梯形图的逻辑解算。梯形图中逻辑解算是按从左至右、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解算的结果,马上可以被后面的逻辑解算所利用。逻辑解算是根据输入映像寄存器中的值,而不是根据解算瞬时外部输入触点的状态来进行的。   继电器电路转换梯形图   将继电器电路转换为功能相同的PLC外部接线图和梯形图步骤如下:   1)了解和熟悉被控设备的工艺过程和机械的动作情况,根据继电器电路图分析和掌握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这样才能做到在设计和调试控制系统时心中有数。   2)确定PLC的输入信号和输出负载,以及与它们对应的梯形图中的输入位和输出位的地址,画出PLC的外部接线图。   3)确定与继电器电路图的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对应的梯形图中的位存储器(M)和定时器(T)的地址。   4)根据上述关系画出梯形图。

4. 中间继电器plc梯形图

longsox 老兄的问题可能与楼主的问题不是一回事。

plc梯形图中的辅助继电器只有辅助触点,没有输出线圈咋回事??? 辅助触点加在某句梯级最前端,而程序中没有该继电器的输出线圈是吗?这是因为只用该点来作清零作用,与cls一样。(因为没有输出线圈,所以该点始终为0,在梯级中作为条件,就是cls作用,我在程序中也用过)

5. 在plc梯形图和继电器控制原理图中

1.有一定的电工基础,掌握传感器、接近开关、编马器、气动元件等常用器件的使用及继电器控制原理。

2.再学数制及数制转换,掌握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BCD码、ASCI码的概念。

3.选择你所在地区流型的PLC品牌做为学习的机种,学会后可以更好的与实际工作对接。

4.买台手提电脑(配制不低于CPU最好是双核或以上 ,1G内存,硬盘80G,带串口),必备学习及外出干活的工具。

5. 学会电脑的基本操作,如开机关机、文件保存以及WORD、EXCEL办公软件的基本应用(电脑使用者必会);常用软件的安装与卸载(如编程软件的安装和卸载);打字(用于程序起名及加注释)。

6.寻找PLC编程软件及仿真软件、教学软件(当然还要学会使用它们)。必备学习用具。

7. 买相关书及视频教材,学习资料。

8. 找齐该PLC编程手册、使用手册、使用案例,可从网上收集或参加产品推广会获得。工作中肯定会用到的资料. 9. 以上准备好后,您可以自学PLC了,一般来说PLC梯形图的基本指令好学,其逻辑关系与继电器控制原理图相通。但功能指令就难很多了。

10.最好是到有实力口碑好的学校培训。

比起自学可缩短学习时间,学得更系统,还可多交恩师、学友以利于今后发展。 11. 用一切办法多结识周围的同行、PLC厂家、代理商,以便于得到他们的帮助及有用的信息。

12. 坚持学习,多与同行交流,多动手实践。

编程是理论与技能高度结合的,应多看书多实践才能提高编程技术。

6. 继电器控制电路转换为梯形图法视频

一种集成电路,内部有受外部电压信号控制的多个“电子开关”,每个“开关”的通断与控制信号相互独立。

通常电子开关的导通电阻在几十欧姆。

“模拟开关”的作用就是用在模拟信号的传输路径“切换”电路中,道理好比“继电器”。

如电视机的“AV输入”与机内视频/音频信号通道之间就常用到4路模拟开关。当你通过遥控器切换AV状态时,电视机内部视频/音频信号被切断,而由外部线路输入的AV信号被接通至视频处理-显像电路和音频驱动放大电路中。

7. 简述梯形图和继电器控制图的区别

MOV K1 D1这是个传送指令,将十进制常数1传送至存储器D1里面,

MOV K0 D1这也是传送指令,将十进制常数0传送至存储器D1里面,

MOV:传送的意思

K: 日系以及台系PLC都用K来表示十进制常数

D: 是PLC内部的存储器

  名词解释:

  梯形图:

  梯形图(LAD, LadderLogic Programming Language)是PLC使用得最多的图形编程语言,被称为PLC的第一编程语言。

  基本概念

  梯形图语言沿袭了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形式,梯形图是在常用的继电器与接触器逻辑控制基础上简化了符号演变而来的,具有形象、直观、实用等特点,电气技术人员容易接受,是目前运用上最多的一种PLC的编程语言。

  在PLC程序图中,左、右母线类似于继电器与接触器控制电源线,输出线圈类似于负载,输入触点类似于按钮。梯形图由若干阶级构成,自上而下排列,每个阶级起于左母线,经过触点与线圈,止于右母线。

  梯形图编程编辑

  梯形图简称:LAD

  软继电器

  PLC梯形图中的某些编程元件沿用了继电器这一名称,如输入继电器、输出继电器、内部辅助继电器等,但是它们不是真实的物理继电器,而是一些存储单元(软继电器),每一软继电器与PLC存储器中映像寄存器的一个存储单元相对应。该存储单元如果为“1”状态,则表示梯形图中对应软继电器的线圈“通电”,其常开触点接通,常闭触点断开,称这种状态是该软继电器的“1”或“ON”状态。如果该存储单元为“0”状态,对应软继电器的线圈和触点的状态与上述的相反,称该软继电器为“0”或“OFF”状态。使用中也常将这些“软继电器”称为编程元件。

  能流

  如图1-1所示触点1、2接通时,有一个假想的“概念电流”或“能流”(PowerFlow)从左向右流动,这一方向与执行用户程序时的逻辑运算的顺序是一致的。能流只能从左向右流动。利用能流这一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梯形图。图1中存在的能流有(1,2)、(1,5,4)、(3,4)和(3,5,2),为此可以将图1转化为图2.

  母线

  梯形图两侧的垂直公共线称为母线(Bus bar)。在分析梯形图的逻辑关系时,为了借用继电器电路图的分析方法,可以想象左右两侧母线(左母线和右母线)之间有一个左正右负的直流电源电压,母线之间有“能流”从左向右流动。右母线可以不画出。

  梯形图的逻辑解算

  根据梯形图中各触点的状态和逻辑关系,求出与图中各线圈对应的编程元件的状态,称为梯形图的逻辑解算。梯形图中逻辑解算是按从左至右、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解算的结果,马上可以被后面的逻辑解算所利用。逻辑解算是根据输入映像寄存器中的值,而不是根据解算瞬时外部输入触点的状态来进行的。

  继电器电路转换梯形图

  将继电器电路转换为功能相同的PLC外部接线图和梯形图步骤如下:

  1)了解和熟悉被控设备的工艺过程和机械的动作情况,根据继电器电路图分析和掌握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这样才能做到在设计和调试控制系统时心中有数。

  2)确定PLC的输入信号和输出负载,以及与它们对应的梯形图中的输入位和输出位的地址,画出PLC的外部接线图。

  3)确定与继电器电路图的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对应的梯形图中的位存储器(M)和定时器(T)的地址。

  4)根据上述关系画出梯形图。

8. 如何将继电器电路图转换为梯形图

plc梯形图程序可以实现。

plc梯形图程序是顺序循环扫描的读取方式,周期按照你的程序的长短。每次扫描时读取各个端口继电器的状态,并将它输出,每个周期输出一次。当本次周期结束后,可利用循环质量,设定到周期结束后返回起电 ,设定次数为3次,需要循环几次就设定几次。

9. 梯形图与继电器控制线路各自的控制原理是什么

当PLC运行时,是通过执行反映控制要求的用户程序来完成控制任务的,需要执行众多的操作,但CPU不可能同时去执行多个操作,它只能按分时操作(串行工作)方式,每一次执行一个操作,按顺序逐个执行。

由于CPU的运算处理速度很快,所以从宏观上来看,PLC外部出现的结果似乎是同时(并行)完成的。

这种串行工作过程称为PLC的扫描工作方式。

用扫描工作方式执行用户程序时,扫描是从第一条程序开始,在无中断或跳转控制的情况下,按程序存储顺序的先后,逐条执行用户程序,直到程序结束。然后再从头开始扫描执行,周而复始重复运行。PLC的扫描工作方式与电器控制的工作原理明显不同。

电器控制装置采用硬逻辑的并行工作方式,如果某个继电器的线圈通电或断电,那么该继电器的所有常开和常闭触点不论处在控制线路的哪个位置上,都会立即同时动作;而PLC采用扫描工作方式(串行工作方式),如果某个软继电器的线圈被接通或断开,其所有的触点不会立即动作,必须等扫描到该时才会动作。但由于PLC的扫描速度快,通常PLC与电器控制装置在I/O的处理结果上并没有什么差别。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