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可控硅触发电路(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2-12-14 09:42   点击:188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

正确的方法是以灯泡上端的电极(阴极),作为触发电路的地线,对于双向可控硅最简单的触发是在可控硅的阳极接一个电阻与控制极相接,需要使用继电器或高。

双向可控硅”:是在普通可控硅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它不仅能代替两只反极性并联的可控硅,而且仅需一个触发电路,是比较理想的交流开关器件。其英文名称TRIAC即三端双向交流开关之意。

2. 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图

       导通:在T1极和T2极和电源负载构成了回路,而且T1极和T2极之间有电压时(当然要大于管压降),G极对T1极有大于“触发电流”的电流流过后(即触发后);

       截止:导通的T1,T2电流小于“维持电流”后。 G极不一定要求是脉冲触发信号,只要达到“触发电流”就可以触发了,但是用脉冲触发有一些好处:1)触发时间准确,2)脉冲宽度可以窄一点(大于可控硅从截止到导通转变时间,一般纯电阻负载50微秒时间就可以了,电感负载时要宽),这样可以减少冲触脉冲电路的功率。

3. 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原理

双向可控硅是一种以硅单晶为基本材料的P1N1P2N2四层三端器件,是在普通可控硅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交流开关器件,其英文名称TRIAC即三端双向交流开关之意,发明于1957年。双向可控硅为单向导电性开关,能代替两只反极性并联的可控硅,而且仅需一个触发电路。可控硅具有导通和关断两种状态,从外形上区分主要有:螺栓形、平板形和平底形三类。

4. 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设计

能触发不能维持导,不能判断其已经损坏!!!!!!

不能维持导通——是你没有给它条件从而使器件关断,

和触发导通是有区别的——它是满足可控硅导能相关条件,

可控硅有一项参数叫“维持电流”如50ma,当它小于50ma就自行关断,你再加高触发电压也没用,有时还要把它的PN结烧坏要注意。

如果阳极也加上+电压,(通过负载)阴极接-电压,此时加足够的+触发电源后还是没有导通,这说明控制结损坏,要说明的大功率如“平板式器件”它的控制结是接触式的要压紧,不然引起误测。

用电池作电源及作控制信号,用示波器测量是没有波头的,它只是跳动一下,一条直线(直流电平),这说明可控硅已触发导通。

用电池测可控硅好坏是可以分辨的。

但用电池测量器件的动态参数好坏是不可能做到。

5. 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要多次触发才能正常工作是什么原因

双向可控硅和触发二极管及可调电位器组成电子式开关电路,通过调节可控硅导通角度可改变输出电压,控制板故障或电机及连线等故障均可使吸尘器不动作。

6. 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有哪几种

可控硅和双向可控硅主要有两点区别

一、结构不同

1、可控硅:具有三个 PN 结的四层结构,由最外层的 P 层、N 层引出两个电极――阳 极 A 和阴极 K,由中间的 P 层引出控制极 G。

2、双向可控硅:有两个主电极T1和T2, 一个门极G, 门极使器件在主电极的正反两个方向均可触发导通,所以双向可控硅在第1和第3象限有对称的伏安特性。

二、特点不同

1、可控硅:先任测两个极,若正、反测指针均不动(R×1挡),可能是A、K或G、A极(对单向可控硅)也可能是T2、T1或T2、G极(对双向可控硅)。若其中有一次测量指示为几十至几百欧,则必为单向可控硅。

2、双向可控硅:双向可控硅通常用在交流电路中,因此不用平均值而用有效值来表示额定电流值。由于可控硅的过载能力比一般电磁器件小,因而家电中选用可控硅的电流值为实际工作电流值的2~3倍。

7. 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视频

找一个指针万用表,用X1欧档,用红表笔接触阴极,用黑表笔接触中间的阳极,同时用一节短导线触碰阳极与触发极;

表针应该有指示,并且保持不变,当断开红表笔后,再接触阳极,表针应不动,大概判断可控硅为好的。

8. 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分析

mtc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是双向可控硅门极加正、负触发脉冲都能使管子触发导通,因此有四种触发方式。双向可控硅应用为正常使用双向可控硅,需定量掌握其主要参数,对双向可控硅进行适当选用并采取相应措施以达到各参数的要求。

由于双向可控硅通常用在交流电路中,因此不用平均值而用有效值来表示它的额定电流值。

由于可控硅的过载能力比一般电磁器件小,因而一般家电中选用可控硅的电流值为实际工作电流值

9. 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图解

过零触发只能用硬件检测交流电的过零点; 交流电过零时,引入单片机,供单片机查询(也可中断) 用一I/O口驱动光电耦合器,光耦器输出驱动双向硅 程序是你想控制什么?比如移相调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