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榨油设备机械厂(榨油机机械)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5 14:47   点击:143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榨油机机械

螺旋榨油机的榨螺轴由若干个榨螺和距圈套装在轴上构成,每个榨螺有一定的螺距和螺深,而一根轴上的各个榨螺的螺距从进料口到出料口逐渐缩短,螺深逐渐变浅,因此使榨膛容积从进口到出口逐渐减小。当料坯进入榨膛后沿榨螺螺级向出口处推进,在榨螺螺纹旋转作用下,逐渐由进料端向出饼端方向推进,由于榨螺螺纹底径由小到大的变化,使榨膛内各段容积逐渐缩小;又因榨螺螺纹连续不断地将料胚推入榨膛,这样前阻后推仓产生的压力,压缩料胚,把油挤压出来。

此外,料胚在榨膛内呈运动状态,造成料胚与圆排,料胚与榨螺,料胚与料胚之间的摩擦,并产生大量热量,使料胚在榨膛内温度聚升,这样有利于料胚内油脂流出,提高出油率。

2. 榨油机机械厂

我用的是河南豫涛机械厂的,只需要7千元就行了,还带有炒锅和滤油机,质量很不错的!

3. 榨油机机械售卖

武汉东亚之星品牌榨油机在广州有个办事处:在天河区体育东路148号,南方证劵大厦13层中盈国际商务港。地铁:体育中心站B出口。

4. 榨油机机械厂家

青江120型榨油机的技术参数如下:

榨螺直径:120

主机动力:15kw

产量:180-200kg/h

真空泵动力:1.1kw

提升动力:1.1kw

整机重量:1550kg

120型榨油机设备在油料压榨前不经加热或低温的状态下,送入榨油机压榨。榨出的油温度较低,酸价也较低, 一般不需要精炼,经过沉淀和过滤后得到成品油,榨出的油气味天然,原汁原味,原生态。

5. 榨油机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将油脂种子装在网袋内进行挤压  榨油就是指油脂种子如:(花生、大豆、菜籽、芝麻等含有丰富油脂的种子)借助于外力挤压揉碎的作用,将油脂从油料种子中挤压出来的一个过程。  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1、准备一块网状的布及盛油的干净容器;布最好选择白色,且经过消毒处理;  

2、挑选一些颗粒饱满的油脂种子;有需要剥壳的要进行剥壳处理;  

3、将选好的油脂种子放在锅内进行炒制,一般只用80度左右的火候进行炒制,炒至8成熟,然后起锅,待种子温度降到常温以后,将种子提前切碎处理;  

4、将切碎的油脂种子放在网状布袋内,将袋口封住然后通过挤压真个袋子使袋内的油脂种子破裂,此时便会有油脂流出,用干净的容器盛流出来的油脂,这样制作简易的榨油设备就基本完成。  自己手工榨出的油烟点比较低,属于粗油,相比于市场销售的油(精炼油)是个大缺陷,而且还有安全卫生的隐患,特别是致癌率很高的黄曲霉毒素,综合来说,还是精炼油好点。

6. 榨油机机械图

1.

榨油机磨合生热需要准备辅助器具、容器胶带以及检查和调整紧固性,启动榨油机空转15分钟,调整饼圈以及榨油机螺旋轴之间的间隙,之后再空转3分钟左右时间,投入油饼,当榨膛温度达到70℃~80℃之间分批榨油,最后停机对榨汁机进行清洗。

2.

榨油机磨合生热需要先启动榨油机电机,使机器空转15分钟,检查榨螺杆轴速度,同时调整出饼圈以及榨油机螺旋轴之间的间隙,这也是榨油机磨合的重要步骤之一。

3.

榨油机再次开机后,可以使其空转3~5分钟时间,将油饼投入机器中,使榨油机榨膛摩擦生热。此时榨膛的温度可以高一些,也可以低一些,等机榨膛温度达到70℃~80℃之间可以进行榨油。

4.

刚开始榨油的时候可以按照说明书调整出饼的厚度,对于油率较高的油料作物,可分批投料,每批连榨2~3次,之后可以适当的减少榨油的次数,油炸完成后对于榨油机进行清洗,摆放在阴凉的环境中

7. 榨油机械设备

说到中国的榨油史,它与其他工业一样,见证了中国近代的发展进程。从被侵略、压榨,到自省、自强。于榨油技术而言,其奋起直追的方法,确实有点“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味道。中国最早的压榨植物油——芝麻油。起源于西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给中原地区带来了很多西域的农作物种子,芝麻便是其中之一。采用类似于“木龙榨”的榨油方式,进行人工物理榨取。芝麻在当时还叫“胡麻”,所生产的油叫“麻油”或“胡麻油”。

到了19世纪末期,腐朽软弱的清政府无法应对东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华版图大开。随之而来的列强压榨,进入到了中国的方方面面。中国的油脂行业就是在这屈辱的环境中,被迫的、缓慢的开始了近代化和现代化进程。1867年,英商在营口开办了牛庄豆饼厂,用蒸汽机做动力来取代原来的人工或畜力对大豆进行破碎,中国土地上迎来了最早的近代化油厂。1868年,在华英商——怡和洋行订购了一台液压榨油机到中国的营口。到货后,工人和老百姓们面对这种从未见过的机器感到惊奇,更多的是心底的恐惧。由于中国油坊同行的不断骚扰,导致进入中国的第一台机器基本没正常使用过。尽管中国一些油坊对新式榨油机械的反对,可最终也没能阻挡液压机取代土法压榨设备。

从1890年代后期开始,被日本占据的东北,成为了日本大豆和大豆粕的榨取地。为了适应大连大豆榨油业的发展,日本国内大小财阀纷纷在东北开设油坊,并引进欧美液压榨油机械。之后,中国人在完全掌握了水压机技术之后,便开始简化水压机。这种机器专榨大豆,称为「豆饼车」。中国“豆饼车”取消榨板和榨笼,从而节省大量钢材。液压油缸用生铁铸成代替了铸钢,铁条制成的饼圈代替榨笼,用水草或稻草包饼。节约了成本的同时还大大增加了每台榨机的装饼量。虽然压榨时间延长到了5小时左右,但技术指标并不差。

直到开国后,在1950年初,我国东北几家大豆加工厂对“豆饼车”榨油全过程加以试验和总结,形成了“李川江操作法”。这个方法在全国范围内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出油率普遍提高。再加之上海油脂三厂对旅大油脂总厂创制的「无草饼圈」进行了改进,创造了「薄型草饼圈」。使得豆饼厚度减半,缩短了出油油路,大豆出油率又提高2~3%,在当时便已超过欧洲式水压机指标,接近螺旋连续榨油机。

1

1

2

8. 榨油机机械原理

花生榨油机工作原理: 动力减速后传给主轴,装在主轴上的榨螺随着旋转,将螺纹间的油料不断地 向前推进,由于榨膛与榨螺间的空间逐渐缩小,油料的密度增加,因而压力逐渐增大。在压榨过程中,由于该机系自动力日热 ,经自动控温装置,增加机体主机温度,从而减轻劳动强度,机体的磨损,省工、省电、省时,在油料颗粒之间,油料与零件之间发生磨擦,产生了热量。这样就构成了榨油工艺的压力、热量两大要素 ,破坏油料的组织细胞,油从油线中溢出,饼则从出饼头与出饼口间被推出。 当溢出的油通过油盘流入滤油桶上面时,真空泵把桶内空气抽出。花生榨油机桶内形成负压,油就通过滤布,被抽进桶内,而油渣就被 隔离在滤布上面,这时得到的是纯正的油液。

9. 榨油机机械设计

1.全自动花生榨油机使用前,必须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熟悉本机的性能特点和操作方法。

2.开机前,必须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各紧固件不得松动,手柄转动灵活,用手转动皮带轮,各运转零件应正常,不得有异常响声,随后在减速机内加注30#机油。

3.松开锁紧螺母,逆时针转动调整螺杆,(调节手柄逆时针转动,出饼间隙变窄,调节手柄顺时针转动,出饼间隙变宽)使榨螺的锥面抵紧出饼圈的锥面,然后顺时针旋出调整螺杆(旋出3—5圈),再旋紧螺母,准备开机。

4.机器接三相四线电源,电源接通后,主轴应作逆时针旋转,不论任何情况,机器必须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否则不能开机。

5.新型花生榨油机调节温控仪(2)调到压榨所需温度120℃—180℃(根据油料而定)把加热开关开到主机加热位置,对机器加热升温,这时温控仪上的绿灯亮、红灯熄灭,当机温升到设定的温度时,而红灯亮绿灯熄,机器的温度是自动控制并维持在设定温度,冬天气温低时,把加热开关开到主机全部加热位置,使油盘温度升高,便于油液留下。

6.按动主电机按钮,(把主机开关开到正位置)主机开始运转,旋转方向应为逆时针旋转。

7.全自动榨油机安装后进行4—8小时磨榨,方法是用已榨干油的饼料从料斗中缓缓喂入,反复回榨,使榨膛磨光,切记开始磨榨不要将料直接倒入料斗内,而以手抓喂入为宜,以防榨螺轴卡死。如喂料过猛,榨膛内出现异常响声或榨螺轴卡死,应立即停车,消除梗阻,或重新装配好后再启动磨榨,严禁强行拖车。

8. 全自动花生榨油机正常榨油时,必须保持进料均匀,切勿过多过少或断料空转。此时机器负荷正常,运转平稳,响声有节奏。出饼顺畅,低压段基本无渣,高压段有少量油渣,但渣在油中的比例不大于10%,榨膛内温度可达150—200℃,出饼口出冒出青烟应通过护罩由抽烟管排出。榨出热饼要及时摊开,不要急于打堆或装运,否则会产生自然现象。当连续工作时间较长,机温过高时,应采取电扇吹风等降温措施。

9.当压榨出的油流入滤油器上面时,按动真空泵按钮,真空泵开始运转,滤油器内的空气就被抽出,滤油器桶内形成内压,上面的油自然地抽入滤油器,而油渣被隔离在滤布上面,待压榨完毕,油被抽完后,开启滤油器上的阀门,停止真空泵运转,滤布上形成干渣,用刮刀刮去,就可把滤油器内的纯正油器底部阀门放出。

10. 全自动花生榨油机停机。停机前先停止进料,然后投入少量饼屑,待榨膛内余料排尽,出饼口不再出饼方可停机。停机后将调整螺杆顺时针旋出1—3圈,在断开电源。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