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湖北专用车公司(湖北汽运总公司)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2 18:53   点击:151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湖北汽运总公司

东达上海温州、南抵深圳、海口,西至四川、万州、北到沈阳、青岛。车站日发班车1000余班次

宏基客运站始建于1988年,2005年湖北公路客运(集团)有限公司斥资4000万元按照长途客运一级车站的标准对车站进行了改造。建成了华中地区首个拥有双层立体发车位,设施功能齐全,现代化、智能化的综合性车站。车站拥有32个检票口、12个售票窗口。客流高峰时,售票窗口可增加到25个。车站经营省内省际客运班线200余条,客运辐射半径2000公里,东达上海温州、南抵深圳、海口,西至四川、万州、北到沈阳、青岛。车站日发班车1000余班次,日均接发旅客达1万余人次。节假日、春运客流高峰期间最高日发旅客5万人次。

2. 湖北省交运集团

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省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长江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省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省高新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中南工程咨询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省宏泰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

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清能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省兴楚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湖北盐业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省再担保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省储备粮油管理有限公司

湖北省农业产业化信用担保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省楚垣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省鼎安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国际物流机场有限公司

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省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湖北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

3. 湖北大运汽车有限公司

很正常的.这是安全气囊标志只要你开钥匙就会亮的

4. 湖北汽运总公司电话号码

12306是铁路客户官方客服号码,想要转人工服务投诉,拨打“12306”电话后,按“1”转客运服务,再按“0”转人工服务即可,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点击通话输入号码拨通

点击“通话”,输入“12306”号码后,拨打电话,等待接通;

按1选择客运服务

会听到智能语音提示,等待语音提示完毕后,按“1”选择客运服务,等待转接;

按0转人工

等待“客运服务”语音提示完毕后,再根据提示按“0”转人工即可。

5. 湖北汽运总公司领导

湖北省目前拥有七个客运飞机场:1、武汉(天河):湖北最大机场,国内和国际客运为主2、宜昌(三峡):省内客运机场3、荆州(沙市):省内客运机场4、襄阳(刘集):省内客运机场5、恩施(许家坪):省内客运及旅游机场6、十堰(武当山):省内客运及旅游机场7、神农架机场:省内客运及旅游机场

6. 湖北汽车集团公司

正规注册,靠谱。

湖北大运汽车有限公司于2010年1月26日在十堰市郧阳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远勤山,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汽车零部件、非标准件加工、销售;汽车销售等。

2020年7月,荣获“湖北省推进卓越绩效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7. 湖北省汽运有限公司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规范城市公共交通秩序,保障公众出行需要和运营安全,维护乘客、经营者及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发挥城市公共交通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促进作用,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建设、运营、发展、管理及其相关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城市公共交通,是指在城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区域内,利用公共汽车、电车、轨道交通等城市公共交通车辆及相关的配套设施,按照确定的线路、时间、站点、票价运营,为社会公众提供出行服务的活动。

第三条 城市公共交通是公益性事业,应当遵循政府主导、统筹规划、积极扶持、方便群众、安全舒适、绿色发展的原则。

倡导公众绿色出行。

第四条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组织交通运输、财政、税务、公安、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国土资源等部门在规划布局、资金投入、财税政策、设施建设、装备更新、路权保障等方面建立保障体系,构建以城市公共交通为主的机动化出行系统,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提升。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在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中的主导作用,吸引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指导城市公共交通企业规模化经营和适度竞争,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执行行业运营规范、服务标准。

第五条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城市实际发展需要统筹建设以公共汽(电)车为主体,包括快速公共汽车等地面公共交通系统,有条件的特大城市、大城市有序推进轨道交通系统建设,提高城市公共交通保有水平、运营时速、覆盖率和准点率。大城市基本实现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站点500米全覆盖,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60%以上。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引导公众优先选择公共交通方式出行。

第六条 城市人民政府是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责任主体。

省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指导全省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工作。

城市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包括单独设立的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机构,下同)负责本行政区域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和监督管理工作。

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城市公共交通的相关工作。

规划和建设

第七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纳入全省综合交通发展规划。

城市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公安、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由上一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组织评审,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报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1]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应当包括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各种交通方式构成比例和规模、设施和线路布局、车辆配置、信息化建设、环境保护、设施用地保障等内容。

编制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应当广泛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第八条 城市人民政府规划主管部门在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应当与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相衔接,并优先保障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用地。

第九条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中确定的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用地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应当以划拨方式供地。

在确保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用地功能及规模的前提下,鼓励对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用地实行综合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用地综合开发的收益用于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弥补运营亏损。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占用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用地。

第十条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从公共事业、市政公用设施、土地出让、出租车经营权有偿出让等收费和收益中安排适当资金,设立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专项资金,确保城市公共交通投资逐年上升,优先保障综合交通枢纽、大容量公共交通、公交场站建设和车辆购置、更新。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享受下列优惠政策:

(一)免征城市公共交通企业新购置的公共汽(电)车的车辆购置税;

(二)依法减征或免征城市公共交通车船的车船税;

(三)按国家规定免征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城镇土地使用税;

(四)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和新能源公交车辆实施电价优惠;

(五)落实国家成品油价格补贴政策;

(六)国家和省制定的其他优惠政策。[1]

第十一条 在实施城市新区开发、旧城改造以及航空港、铁路客运站、水路客运码头、公路客运站、轨道交通、居住区、商务区等建设时,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城市建设项目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并按照国家规定标准配套建设相应的城市公共交通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竣工、同步交付使用。

第十二条 设置公共汽车、电车站点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范,满足社会公众出行需求。

符合条 件的地区应当建立换乘中心,建设配套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场,实现公共汽车、电车、出租汽车、轮渡、轨道交通间的便捷换乘,保证城市公共交通与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等其他综合交通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

第十三条 鼓励和引导城市公共交通企业针对大型社区、学校、工业园等布设公交微循环线路,增加出行路径和交通通道,承担零星客流的收集,并驳运到最近的区域公交枢纽或城市主干道公交干线上,减少步行到站距离,方便市民出行。

第十四条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城市道路的技术条件、交通流量、出行结构、噪声和尾气控制等因素,科学设置或调整公共汽车、电车专用道及优先通行信号系统,保障城市公共交通路权优先。

第十五条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推进信息技术在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服务监管和行业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建设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车辆运营调度管理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和应急处置系统,促进智能公交发展。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移动支付体系建设,推广普及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逐步实现跨区域互联互通。

第十六条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大力发展低碳、高效、大容量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支持和鼓励城市公共交通企业及时淘汰更新不符合排放标准的老旧车辆,优先使用新能源、混合动力客车并提高其在城市公共交通车辆中的使用比例,采用清洁节能、先进适用的新技术,建立车辆燃油消耗考核机制,减少污染物排放。

第十七条 政府投资建设的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应当采用招标或者指定方式确定日常管理单位。社会投资建设的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由投资者或者其委托的单位负责日常管理。

投入使用的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应当保持其性能完好、整洁干净,不得擅自停止使用或改作他用。

第十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毁坏或者擅自移动、关闭、拆除城市公共交通设施。

确需占用、移动、拆除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的,应当征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意见,并按照有关规定恢复、补建或者给予补偿。[1]

运营准入管理

第十九条 城市公共交通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良好的银行资信和相应的偿债能力;

(二)符合规定的运营资金;

(三)健全的运营服务、安全生产、应急处置等管理制度;

(四)满足线路运营需求的运营方案、公共交通车辆、停靠场地和配套设施;

(五)与运营业务相适应的驾驶人员和管理人员;

(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条 城市公共交通企业的运营车辆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国家、省有关城市公共交通车辆的技术标准和安全、环境保护要求;

(二)经公安机关机动车登记确认使用性质为“公交客运”;

(三)技术性能良好、设施完好。

第二十一条 城市公共交通企业的驾驶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持有城市公共交通车辆驾驶证件1年以上;

(二)身体健康,无职业禁忌;

(三)3年内无重大以上交通责任事故记录;

(四)通过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或其认可的城市公共交通企业组织的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服务规范、车辆维修和安全应急知识考核。

第二十二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和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设置、调整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并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意见。

第二十三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采取服务质量招标的方式将城市公共交通线路运营权授予符合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规定条件的城市公共交通企业,并与其签订城市公共交通线路运营合同。不适合招标或者招标不成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可以采取直接授予的方式确定城市公共交通线路运营权。

城市公共交通线路运营合同应当载明线路编号、走向、站点、首末班车(船)时间、线路配置车辆(船舶)的数量、型号、票制、票价、服务质量承诺、安全保障措施、违约责任等。

禁止转让或者以承包、挂靠等方式变相转让城市公共交通线路运营权。

第二十四条 城市公共交通企业确需变更线路走向、站点、时间或者减少运营车次的,应当经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同意后于实施之日前10日向社会公告。

因市政工程建设、大型公益活动等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变更线路、时间、站点的,公安机关应当在7日前告知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组织城市公共交通企业提前3日向社会公告。

第二十五条 未经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批准,城市公共交通企业不得擅自暂停、终止城市公共交通线路运营。

经批准暂停、终止城市公共交通线路运营的,城市公共交通企业应当在暂停、终止之日前30日向社会公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