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数控机床刀具要求(数控机床对刀具的要求)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3 05:35   点击:178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数控机床对刀具的要求

数控加工中影响工艺参数确定的因素有:机床本身的主轴精度跳动,系统的重复定位,然后就是夹具,工艺设计,刀具的选择,刀具的转速进给吃刀量。数控加工(numerical control machining),是指在数控机床上进行零件加工的一种工艺方法,数控机床加工与传统机床加工的工艺规程从总体上说是一致的,但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用数字信息控制零件和刀具位移的机械加工方法。

它是解决零件品种多变、批量小、形状复杂、精度高等问题和实现高效化和自动化加工的有效途径。

2. 数控的加工对刀具有哪些要求

刀具的选择是数控加工工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影响机床的加工效率,而且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质量。

由于数控机床的主轴转速及范围远远高于普通机床,而且主轴输出功率较大,因此与传统加工方法相比,对数控加工刀具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精度高、强度大、刚性好、耐用度高,而且要求尺寸稳定,安装调整方便,数控机床主轴驱动系统的特点介绍。这就要求刀具的结构合理、几何参数标准化、系列化。数控刀具是提高加工效率的先决条件之一,它的选用取决于被加工零件的几何形状、材料状态、夹具和机床选用刀具的刚性。应考虑以下方面: (1)根据零件材料的切削性能选择刀具。如车或铣高强度钢、钛合金、不锈钢零件,建议选择耐磨性较好的可转位硬质合金刀具。(2)根据零件的加工阶段选择刀具。即粗加工阶段以去除余量为主,应选择刚性较好、精度较低的刀具,半精加工、精加工阶段以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产品质量为主,应选择耐用度高、精度较高的刀具,粗加工阶段所用刀具的精度最低、而精加工阶段所用刀具的精度最高。如果粗、精加工选择相同的刀具,建议粗加工时选用精加工淘汰下来的刀具,因为精加工淘汰的刀具磨损情况大多为刃部轻微磨损,涂层磨损修光,继续使用会影响精加工的加工质量,但对粗加工的影响较小。(3)根据加工区域的特点选择刀具和几何参数。在零件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应选用大直径、长径比值小的刀具;切削薄壁、超薄壁零件的过中心铣刀端刃应有足够的向心角,以减少刀具和切削部位的切削力。加工铝、铜等较软材料零件时应选择前角稍大一些的立铣刀,齿数也不要超过4齿。选取刀具时,要使刀具的尺寸与被加工工件的表面尺寸相适应。生产中,平面零件周边轮廓的加工,常采用立铣刀;铣削平面时,应选硬质合金刀片铣刀;加工凸台、凹槽时,选高速钢立铣刀;加工毛坯表面或粗加工孔时,可选取镶硬质合金刀片的玉米铣刀;对一些立体型面和变斜角轮廓外形的加工,常采用球头铣刀、环形铣刀、锥形铣刀和盘形铣刀。在进行自由曲面加工时,由于球头刀具的端部切削速度为零,因此,为保证加工精度,切削行距一般很小,故球头铣刀适用于曲面的精加工。而端铣刀无论是在表面加工质量上还是在加工效率上都远远优于球头铣刀,因此,在确保零件加工不过切的前提下,粗加工和半精加工曲面时,尽量选择端铣刀。另外,刀具的耐用度和精度与刀具价格关系极大,必须引起注意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选择好的刀具虽然增加了刀具成本,但由此带来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的提高,则可以使整个加工成本大大降低。在加工中心上,所有刀具全都预先装在刀库里,通过数控程序的选刀和换刀指令进行相应的换刀动作。必须选用适合机床刀具系统规格的相应标准刀柄,以便数控加工用刀具能够迅速、准确地安装到机床主轴上或返回刀库。编程人员应能够了解机床所用刀柄的结构尺寸、调整方法以及调整范围等方面的内容,以保证在编程时确定刀具的径向和轴向尺寸,合理安排刀具的排列顺序。

3. 数控机床对刀具的要求是高的耐用度

需要注意刀具的选择:

1、数控刀具的类型、规格和精度等级应能够满足cnc车床加工要求。

2、精度高。为适应数控车床加工的高精度和自动换刀等要求,刀具必须具有较高的精度。

3、可靠性高。要保证数控加工中不会发生刀具意外损伤及潜在缺陷而影响到加工的顺利进行,要求刀具及与之组合的附件必须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及较强的适应性。

4、耐用度高。数控车床加工的刀具,不论在粗加工或精加工中,都应具有比普通机床加工所用刀具更高的耐用度,以尽量减少更换或修磨刀具及对刀的次数,从而提加工效率和保证加工质量。

5、断屑及排屑性能好。切屑不好容易使切屑缠绕在刀具和工件上,会损坏设备和材料,甚至会发生伤人事故,影响加工质量和机床的安全运行。

扩展资料

数控车床的数程序编制:

数控机床程序编制的方法有三种:即手工编程、自动编程和加工中心CAD/CAM 。

(1)手工编程:

由人工完成零件图样分析、工艺处理、数值计算、书写程序清单直到程序的输入和检验。适用于点位加工或几何形状不太复杂的零件,但是,非常费时,且编制复杂零件时,容易出错。

(2)自动编程:

使用计算机或程编机,完成零件程序的编制的过程,对于复杂的零件很方便。

(3)CAD/CAM:

利用CAD/CAM软件,实现造型及图象自动编程。最为典型的软件是Master CAM,其可以完成铣削二坐标、三坐标、四坐标和五坐标、车削、线切割的编程,此类软件虽然功能单一,但简单易学,价格较低。

刀具功能字:当系统具有换刀功能时,刀具功能字用以选择替换的刀具,以地址符T为首,其后一般跟二位数字,该数代表刀具的编号。

辅助功能字:用于机床加工操作时的工艺性指令,以地址符M为首,其后跟二位数字(M00—M99),常用M指令:主轴的转向与启停;冷却液的开与停;指定机械的夹紧与松开;指定工作台等的固定直线与角位移;说明程序停止或纸带结束等。

参考资料来源:

4. 数控机床对刀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高速钢是一种含钨,铬,钼,钒等合金元素较多的工具钢,耐磨,强韧度较高,可用非金属刀具:陶瓷刀具,人造金刚石刀具,立方氮化硼刀具,正常普通高速钢用陶瓷刀具和YG3X就可以 了。高性能高速钢就要用到后俩种了。

5. 对数控机床使用的刀具有哪些要求

雕铣机选北京精雕,钻攻机选深圳台群,龙门机选海天酱油,普通机型都差不多(主要看售后质量)。

6. 数控机床对刀具的要求是高的使用寿命

数控铣床寿命为3-4年。刀具磨损是指刀具与工件或切屑的接触面上,刀具材料的微粒被切屑或工件带走的现象,这种磨损现象称为正常磨损。若由于冲击、振动、热效应等原因使刀具崩刃、碎裂而损坏,则称为非正常磨损。刀具正常磨损形式有以下三种:

(1)前刀面磨损(月牙洼磨损)。切削塑性材料,当切削厚度较大时(hD>0.5mm),刀具前刀面承受巨大的压力和摩擦力,而且切削温度很高,使前刀面产生月牙洼磨损。随着磨损的加剧,月牙洼逐渐加深加宽,当接近刃口时,会使刃口突然破损。前刀面磨损量大小,用月牙洼的宽度KB和深度KT表示。

(2)后刀面磨损。刀具后刀面虽然有后角,但由于切削刃不是理想的锋利状态,而是有一定的钝圆,因此,后刀面与工件实际上是面接触,磨损就发生在这个接触面上。在切削铸铁等脆性金属或以较低的切削速度、较小的切削厚度(hD<0.1mm)切削塑性金属时,由于前刀面上的压力和摩擦力不大,主要发生后刀面磨损。由于切削刃各点工作条件不同,其后刀面磨损带是不均匀的。C区和N区磨损严重,中间B区磨损较均匀。

(3)前刀面和后刀面同时磨损。前刀面和后刀面同时磨损是一种兼有上述两种情况的磨损形式。在切削塑性金属时(hD=0.10.5mm),经常会发生这种磨损。

刀具磨损的原因很复杂,在高温(700—1200℃)和高压(大于材料的屈服强度)下,有力、热、化学、电等方面作用,产生的磨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硬质点磨损、粘结磨损、扩散磨损、化学磨损、相变磨损、热电偶磨损等。

1、刀具的磨损过程。在正常条件下,随着刀具的切削时间增长,刀具的磨损量将增加。通过实验得到刀具后刀面磨损量VB与切削时间的关系曲线。由图可知,刀具磨损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初期磨损阶段。初期磨损阶段的特点是磨损快,时间短。一把新刃磨的刀具表面尖峰突出,在与切屑摩擦过程中,峰点的压强很大,造成尖峰很快被磨损,使压强趋于均衡,磨损速度减慢。

(2)正常磨损阶段。正常磨损阶段比初期磨损阶段磨损得慢些,经历的切削时间较长,是刀具的有效工作阶段。刀具表面峰点基本被磨平,表面的压强趋于均衡,刀具的磨损量VB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均匀地增加。

(3)剧烈磨损阶段。当刀具磨损量达到一定程度,磨损量VB剧增,切削刃已变钝,切削力、切削温度急剧升高,刀具很快失效,即进人剧烈磨损阶段。应在此阶段之前及时更换刀具,以合理使用刀具并保证加工质量。

2、刀具的磨钝标准。刀具磨损到一定限度后就不能继续使用,否则将影响切削力、切削温度和加工质量,这个磨损限度称为磨钝标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