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 技术动态 电机 空压机 磁力泵 水泵 图说机械 增压泵 离心泵 电磁阀 阀门 机床 止回阀 基础机械 蝶阀 截止阀 球阀 纺织 减压阀 压缩机 压滤机 液压件 气缸 保温材料 数控车床 打包机 贴标机 加工中心 激光打标机 包装机械 电焊机 印刷 换热器 工业机器人 铣床 冷水机 真空包装机 船舶 点胶机 柴油机 开槽机 模切机 制冷设备 蒸汽发生器 灌装机 氩弧焊机 吹瓶机 封边机 工业自动化 木工机械 焊接设备 激光焊接机 烫金机 套丝机 钢化炉 纸袋机 印刷机械 贴片机 工业烘干机 色选机 伺服电机 陶瓷机械设备 剪板机 折弯机 制砂机压铸机 抛光机 注塑机 锅炉 3d打印机 模具 uv打印机 缝纫机 激光切割机 等离子切割机 破碎机 卷扬机 货架 精密空调 风机 高压风机 轴流风机 雕刻机 塑料托盘 温控器 工业洗衣机 管件 压力开关 孵化器 物流设备 冷却塔 真空泵 集装箱 燃气锅炉 超声波清洗机 齿轮箱 工控机 冷焊机 铣刨机 蒸汽清洗机 光刻机 弯管机 高压清洗机 塑料机械 搬运机器人 深井泵 橡胶机械 螺杆泵 挤出机 齿轮油泵 循环泵 渣浆泵 自吸泵 齿轮泵 泥浆泵 气泵 蠕动泵 屏蔽泵 转子泵 伺服系统 气压罐 法兰 空气冷却器 绞盘 计量泵 PLC控制柜 回转支承 增压器 旋压机 液压设备 机械臂 硫化机 步进电机 抛丸机 航空发动机 燃气轮机 螺杆压缩机 谐波减速器 液压泵 行星减速机 螺丝机 齿条 机械密封 回转窑 颗粒机 水轮机 粉末冶金制品 补偿器 无刷电机 堆垛机 燃气调压器 燃烧器 旋转接头 给料机 空分设备 钻井机 电子束焊机 数控铣床 工业炉
返回首页

压铸机日常点检作业指导书(设备日常点检的方法及内容是什么?)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2-16 19:18   点击:77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设备日常点检的方法及内容是什么?

点检是我们的某些大企业从日本引进TPM,引进“点检定修”概念,逐渐叫开的。所谓的点检就是安排专人,利用人的五感和简单仪表工具,按照一定周期和标准对设备的部位进行检查,确定是否正常,发现隐患,掌握故障初期信息,以便及时采取对策,将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的管理方法。而定修,不过是计划检修、定时维修的意思。在工厂里,按照参加人员分类,有操作工为主的日常点检,专职点检员所进行的专业点检,技术人员所进行的精密点检,维修工所做的特护点检,领导所安排的管理者点检等。按照专业分工,还有机、电、仪、操四方点检的说法。在石油化工等企业,因为装置大,区域广阔,对装置的检查如同巡逻,故将点检称为巡检。如果按照点检时设备状态划分,又有运行点检、停机点检、解体点检、非解体点检等。点检的准备包含以下内容:•定点:设定检查的部位;•定项:确定检查项目和内容;•定法:确定检查的方法;•定标:确定判断正常与否的标准;•定期:设定检查的间隔时间;•定人:确定检查项目的实施人员;•定表:确定表单格式和记录要求;•定流程:确定点检与维修的接口和工作流程;•成闭环:步步工作落实,形成闭环管理。我们称之为“八定一成”。其中头尾两条最重要。定点,就是指确定的检查部位,涉及面很广,如设备的参数显示仪表(含温度、压力、速度、真空、流量、电参数、液面高度等),冷却系统(空冷、水冷、油冷等)、传动系统(链条传动、齿轮传动、皮带传动等),电气控制系统(传感器及相关伺服机构),液压气动系统(阀门、气缸等),润滑系统(加油孔、油路、油杯等),安全报警和安全防护部位,密封和易泄漏部位,易腐蚀部位,易机械磨损部位,受冲击易疲劳部位,冷热交替变化(热疲劳)部位,接触、连接、焊接部位,紧固部位,过滤滤网、滤芯部位,产品(服务)质量相关部位等。成闭环,就是要设计好点检信息与维修的接口,要形成管理闭环。很多工厂点检与维修是两张皮,互不搭界,这样点检的作用和功能就大打折扣了。所以,异常的点检信息必须传递下去,与保养接口,或者与维修接口,有保养和处理动作,有结果才能真正形成闭环。很多工厂,点检常常流于形式,点检表上的“对勾”未必真实。有的没认真做,到快收点检表时才匆忙填写对勾,这叫“写回忆录”,有的一高兴,为了省事,将下周的点检表也顺便填上了,这叫“将来时态”。以前有一家化工厂告诉笔者,为了看到员工是否爬上几层楼高的反应装置上点检,在上边制作一些插旗子的孔,白班点检人员抱着红旗点检爬上装置,插上红旗,下面的主管领导数旗子的数量就知道他是否到位,夜间换成白旗,夜班点检人员拔下红旗插上白旗。有的员工匆匆忙忙插上旗子,找到一个暖和的角落,铺上大棉衣,一觉睡到天亮。后来,一些企业把点检周期变成2个小时一次,又在装置需要点检的部位安装上可以拨动表针的点检钟,点检员几点到达就拨到几点,并且将点检表放到设备现场需要点检的部位旁边,管理者检查时看到点检钟的表针位置,查看点检记录,就知道点检员是否及时到位认真点检。 现在,我们通过精益卫士手机APP扫描二维码,员工到点检位,用APP扫描二维码,信息就会自动记录,直接通过无线网络的方式传给云服务器,主管领导通过精益卫士手机APP或PC端浏览器随时可以了解点检的到位情况,实时统计某个部门、某个班组的整体执行进度,哪些人未按时间点检,哪些人过期未点检,什么点检对象,有多少任务条数等。设备点检知识传递方面,大部分传统纸质单据只有点检的项目和内容,而无法告诉员工该用什么方法、标准去检,且方法标准是一个持续优化改进的过程,导致点检工作无法标准量化,换个人执行或者换台新设备就不一样了,导致全部按照统一方法标准检。而通过精益卫士,可以直观、方便的显示作业的方法和标准是什么,按照标准执行,最大程度保证点检效果。如果是良否点检,设备正常,点检人员√,就等于点检表划上对勾;如果出现劣化,但是又暂时不影响生产,则打!号,等于点检表上的注意;如果打×,则在手机界面上滑出“自行处置”、“异常反馈“、“已挂单待修”三个选项,自行处置和异常反馈需要点检人员填写设备异常信息,也可以拍照,即时传入云服务器并按企业现有管理流程推送到相应人员手机端。对方收到后,可以选择是自己去处理,还是按照企业现有管理流程继续反馈给实际的责任人;或者是领导的话,直接任务指派给相应责任人去处理。无论谁去处理的,都可以文字+图片的方式精准记录异常处置情况。异常处置结果会第一时间自动反馈到异常发起人或者指派任务的领导。 随着上述技术手段的使用,点检工作是否就做好了?回答是否定的。应该说,尽管上述的技术手段会使得点检的员工漏检或者不到位变得困难,但如果到了点检位置而未真正点检或者即使点检也不认真的现象仍然会存在。那么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这就需要综合治理。企业文化和企业凝聚力十分重要!一个不让员工留恋的企业,没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企业是不要指望员工认真工作的。员工的培训和职业素养教育也很重要,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潜移默化的工作。所以精益卫士提供了管理人员在手机端对员工点检结果打分评价并自动排名的机制,给绩效考核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精益卫士也打通了企业团队集体培训学习的渠道,通过工作圈功能模块,学习材料自动推送到每一个人;员工有什么好的想法、经验也可以通过手机端就图文并茂的分享,相互学习,点赞,比刷微信朋友圈还要方便。在激励机制设计上,也可以将设备运行状态与员工奖金挂钩。这样可以在源头上来激励员工的工作动机。某铁矿山的大型生产汽车是重要的生产设备,以前要求大家认真点检总是做不到,有的员工甚至还希望汽车出点故障,修理人员修车时自己可以休息一下。后来实施联产联酬目标承包责任机制,将汽车完成矿石运输的顿公里数目和奖金挂钩,一个检修人员管几台车,这几台车完成的总顿公里数也和这个检修人员的奖金挂钩。于是无论是司机和检修人员都负起了责任。笔者在矿山甚至看到了这一幕,员工回家用口罩布做成“套袖”给汽车翻斗的液压立柱套上,以防止灰尘污染立柱,造成立柱的快速磨损。至于矿山规定的所有点检工作,自然也是认真对待。因为,任何因为故障造成的停车损失都会直接影响员工的奖金收入。这是典型的从“源头”和“动机”上管理的事例。通过鼓励员工在点检中发现故障隐患,通过隐患消除防止故障,并给与奖励等方式,也可以从正面激励员工点检的热情。为此,精益卫士提供了精益看板功能模块,异常数量、预警数量、自行处置/异常反馈/未处置等智能实时统计分析,有多少隐患是员工自己消除的,有多少是向上反馈的,谁去处理的,处理的结果怎么样,有多少隐患是没有处置的,有多少是待修的,都能在手机端就直接图表形式直观展示。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查看员工异常自行处置的情况而在评价打分上直接以实际行动鼓励,也可以做完企业物质激励的参考依据。任何事物有优点必然有缺点,真理与谬误本来是一丝之差,悖论总蕴含其中。即使是从源头加以激励,仍然会有部分员工急功近利,忽视某些必要的点检环节,让一些点检不到位。还有因为技术能力问题而导致未能够发现问题。不是某些灵丹妙药可以祛除百病的。笔者曾经询问过欧美企业的点检情况,类似中国企业点检不到位的状况也时有发生,甚至有一家美国企业雇佣与企业内部员工没有任何关系的学生来监督设备的点检工作。基于现实当中的实际管理需求,精益卫士特意设计了从管理维度出发的“专项巡检“功能,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专项巡检来检查监督员工点检执行情况,发现与实际不符的,不但可以以打低分的方式直接体现管理层的态度,也可以通过异常反馈对现场直接拍照发送给相关责任人员,让他知道自己什么地方没有做到位,没有做好,以便下次改进,做到有理有据,而不是传统的“态度执法”。适当的负强化激励也是必要的,规定的动作没有做,被管理者发现后,除了对员工的教育以外,要给予适当的绩效处罚,甚至降级处理,调换岗位等,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总之,让点检到位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是一项综合治理的问题。

二、如何做好设备点检工作?

通过设备点检管理,可以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生产绩效。

设备点检管理是通过人的五感(视、听、嗅、味、触)或者借助工具、仪器,按照预先设定的周期和方法,对设备上的规定部位(点)进行有无异常的预防性周密检查的过程,以使设备的隐患和缺陷能够得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处理。

设备点检是车间设备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目的是通过点检准确掌握设备技术状况,维持和改善设备工作性能,预防事故发生,减少停机时间,延长设备寿命,降低维修费用,保证正常生产。

设备点检内容

设备管理部负责设备点检表的编制,编制时应根据设备进行分类,依据设备的说明书、操作规程等,制定详细的点检周期、点检内容,如下几个事项的检查内容:

  ·每日开机前应检查设备各类紧固件有无松动。

  ·设备各种指示灯的指示及各类表计有读数是正常。

  ·设备各转动部位是否转动灵活,有无卡转、堵转现象,润滑是否良好。

  ·设备各部件气压是否在规定范围之内,气路接头有无漏气现象,及有无松动现象。

  ·设备有无漏油,温度过高等情况。

  ·设备上的水管及接头有无漏水现象。

  ·设备的异常现象,跑、冒、滴、漏情况;发生紧急情况后(如漏电),应立即停电,并马上上报设备管理部。

  ·设备不用或下班后,必须停机,关闭总电源,房间灯开关,气阀门以及水阀门都必须关闭,使用部门设备使用过程中,注意设备运行状态。

设备点检方法

生产各车间、设备管理部指定设备操作人员专人对设备进行点检,或规定专人根据点检要求安排点检。具体要求如下:

  1.定点:要详细设定设备应检查的部位、项目及内容,做到有目的、有方向地实施点检作业。

  2.定标:即制订标准,作为衡量和判别检查部位是否正常的依据。

  3.定期:制订点检周期,按设备重要程度、检查部位是否重点等。

  4.定人:制订点检项目的实施人员(生产、点检、专业技术人员等)

  5.定法:对检查项目制订明确的检查方法,即采用“五官”判别,还是借助于简单的工具、仪器进行判别。

  说明:

当前大部分企业在做设备点检时,都是直接由指定点检人员到车间对各个定点按照设备的标准进行检查,检查的结果再由点检人员输入到设备点检记录表格里,最后再把记录统计表交由设备管理部确认签名留底.这种由手工填报点检结果效率低、容易漏项或出错,管理人员难以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设备状况,难以制定最佳的保养和维修方案.针对目前这一种情况,这时我们可以借助系统来协助我们完成设备点检工作,可以摆脱无人工填写设备点检表的烦琐工作,真正实现无纸化办公.通过设备点检管理系统的PDA手持巡检终端可自动采集检查项目是否合格,还能通过此终端拍照保留证据,点检工作完成后可通过巡检终端的同步功能把检查结果上传至数据库生成各种设备点检记录汇总报表。

优势:

  ·设备点检规范化:规范点检周期及评分权重;

  ·设备点检内容标准化:针对不同设备制定点检标准,并规范巡检内容;

  ·点检过程高效化:手持终端集报表,拍照,无线上传一体,实现无纸化巡检,节省50%人力成本;

  ·异常反馈实时化:将巡检异常点实时通报相关人员;

  ·异常跟踪系统化:跟踪异常处理过程,督促相关人员及时处理;

  ·异常状况统计分析:统计各类异常状况次数及时间,并进行归类分析;

设备点检工作的“五定”内容是什么?

1)定点——设定检查部位、项目和内容

2)定法——设定检查方法

3)定标——制定检查标准

4)定期——设定检查周期

5)定人——确定点检项目由谁实施

点检周期

a)日常点检——由岗位操作工或岗位维修工承担

b)短周期点检——由专职点检员承担

c)长周期点检——由专职点检员提出、委托检修部门实施

d)精密点检——由专职点检员提出,委托技术部门或检修部门实施

e)重点点检——当设备发生疑点时,对设备进行的解体检查或精密点检

点检分工

a)操作点检——由岗位操作工承担

b)专业点检——由专业点检修户人员承担

点检方法

a)设备点检——依靠五感(视、听、嗅、味、触)进行检查

b)小修理——小零件的修理和更改

c)紧固、调整——弹簧、皮带、螺栓

点检职责

1)编制和修订所管设备的点检标准和点检计划

2)协助进行所管设备操作规程的修改,制定修改维护规程和检修规程

3)检查指导日常点检工作,对需专检的设备专业点检

4)编制设备检修计划、备件计划、材料计划等各种计划

5)参加设备事故管理

6)负责检修工程的管理

7)填写设备技术档案

8)上报设备管理报表

点检内容

(1)设备点检——依靠五感(视、听、嗅、味、触)进行检查;

(2)小修理——小零件的修理和更换;

(3)紧固、调整——弹簧、皮带、螺栓、制动器及限位器等的紧固和调整;

(4)清扫——隧道、地沟、工作台及各设备的非解体清扫;

(5)给油脂——给油装置的补油和给油部位的加油;

(7)排水——集汽包、储气罐等排水;

(8)使用记录——点检内容及检查结果作记录。

定期点检的内容

(1)设备的非解体定期检查;

(2)设备解体检查;

(3)劣化倾向检查;

(4)设备的精度测试;

(5)系统的精度检查及调整;

(6)油箱油脂的定期成分分析及更换、添加;

(7)另部件更换、劣化部位的修复。

设备点检管理环节

1)指定点检标准和点检计划

2)按计划和标准实施点检和修理工程

3)检查实施结果,进行实绩分析

4)在实绩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措施,自主改进

设备劣化管理

为了把握对象设备的劣化倾向程度和减损量的变化趋势,必须对其故障参数进行观察,实行定期的劣化量测试,对设备劣化的定量数据进行管理,并对劣化的原因、部位进行分析,以控制对象设备的劣化倾向,从而预知其使用寿命,最经济的进行维护。

设备点检表

设备点检表是由操作者每班负责对使用的设备进行前期检查,反映具体状态的记录性文件,是指导设备修理的重要前提,是让设备修理从消防队员转换为提前预防的关键步骤。

制作步骤:1、提出问题(定义);2、初步原因分析;3、过程分解(经常采用的方法有头脑风暴法、5个Why、Y=fX、矩阵表);4、改进方法;5、实施并总结;6、推广及控制。

三、设备点检需注意哪些问题?

日常点检工作的要求

1、设备点检——依靠五感(视、听、嗅、味、触)进行检查;2、小修理——小零件的修理和更换;3、紧固、调整——弹簧、皮带、螺栓、制动器及限位器等的紧固和调整;4、清扫——隧道、地沟、工作台及各设备的非解体清扫;5、给油脂——给油装置的补油和给油部位的加油;

6、排水——集汽包、储气罐等排水;7、使用记录——点检内容及检查结果作记录;8、对重要设备的重点零部件和一般设备的关键零部件及设备易松动、易损坏、工作条件恶劣或表面易检查的部位进行日常点检;

9、靠“五感”(视听嗅味触)对设备进行短时间的外观点检,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及时处置、消除隐患;10、点检周期按生产设备的规定周期为准进行点检、检查;11、各级点检应对压力、温度、流量、泄露、润滑、异音、振动、腐蚀、磨损、松动、安全装置进行点检。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