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模数齿轮(双模数制齿轮)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2-12-14 18:54   点击:234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双模数制齿轮

我的回答是捏啮合的两个齿轮的模数必须是一样的。这是机械原理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如果两个齿轮的模数不一致的时候,当他在运运转的时候,他就啮合不不到一起去,这达不到齿轮传动的目的。这是我们学机械的基本常识知识,我的回答完毕请指示。

2. 齿轮模数第一系列

模数是指相邻两轮齿同侧齿廓间的齿距t与圆周率π的比值(m=t/π),以毫米为单位。模数是模数制轮齿的一个最基本参数。模数越大,轮齿越高也越厚,如果齿轮的齿数一定,则齿轮的径向尺寸也越大。模数系列标准是根据设计、制造和检验等要求制订的。对于具有非直齿的齿轮,模数有法向模数,端面模数与轴向模数的区别,它们都是以各自的齿距(法向齿距、端面齿距与轴向齿距)与圆周率的比值(也都以毫米为单位)。对于锥齿轮,模数有大端模数,平均模数,和小端模数之分。

齿轮模数是有国家标准的(GB1357-78)

模数(m)标准系列:1、1.25、1.5、

2、2.5、3、4、5、6、8、10、12、14、16、20、25、32、40、50

3. 模数3齿轮

因为1440/480=3,所以轮2的齿数25×3=75齿;因为轮3的模数是5,所以中心距是

(59+21)×5/2=200;因为轮1轮2的中心距与轮3轮4的中心距相等,所以

(75+25)m/2=200,因此,轮1和2的模数是4 。

轮4的转速(25/75)×(59/21)×1440=1348.57 r/min (这个计算,是齿轮1啮合齿轮2;齿轮3啮合齿轮4,这样情况的结果

所以3模数齿轮能受5公斤的大力

4. 公制齿轮模数

齿轮的英制模数公式

  1、 公制齿轮用模数表示齿形大小,英制齿轮用径节表示。

  2、 标准公制齿轮压力角为 20 度,标准英制齿轮压力角为 15 度。

  3、 公制齿轮齿形显得较为矮胖,英制齿轮齿形显得较为高瘦使用径节(DP)制齿轮的有英国和美国。

  英国的径节 制齿轮压力角 α=20 度,齿顶高系数 f=1,径隙系数 c=0.25

  美国的径节制齿轮比较复杂。压力角 α 有 14.5 度、17.5 度、20 度、22.5 度,齿顶高系数 f=1,径隙系数 c=0.188(DP<20)或 c=0.2(DP>20)

  4、 首先请注意“节径”和“径节”(所谓 pitch)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同时请注意下面讲的是“分度圆直径”,与“节径”(即“节圆直径”)有时相同,有时不同(正齿轮时相同)。

  英制 齿轮“径节”(DP)与公制齿轮“模数”(m)是表征齿轮齿廓同一特征(指大小)的不同方法,它们的换算公式如 下: DP*m=25.4

  5、 径节齿轮计算公式 DP(径节) T(周节) Z(齿数) D(节径) +2)] De(外径) Di(根径) h1(齿顶高) h2(齿根高) H(全齿高) S(弧齿厚) A(中心距) (Z+2)/DP [(齿数+2)/径节](Z+2)×h1 [(齿数+2)×齿顶高] De-2h(外径-2 齿全高)、De-(4.314/DP) [外径-(4.314/径节) ] 1/DP(1/径节)、0.3183T(0.3183 周节) 1.157/DP(1.157/径节)、0.3683T(0.3683 周节) 2.157/DP(2.157/径节)、0.6866T(0.6866 周节) 1.5708/DP(1.5708/径节)、T/2(周节/2) (Z1+Z2)/(2×DP) [两齿轮齿数相加/(2×径节)] 周节=0.1237×模数 π/T(π/周节)、Z/d(齿数/节径)(Z+2)/De [(齿数+2)/外径] π/DP(π/径节)、(π×d)/Z [(π×节径)/齿数] d×DP(节径×径节)、De×DP-2(外径×径节-2)(d×π)/T [(节径×π)]/周节 De-2h1(外径-2 齿顶高)、Z/DP(齿数/径节)(Z×De)/(Z+2) [(齿数×径节)/(齿数 径节×模数=25.4 径节:Diamtral Pitch

5. 国家标准齿轮模数

模数是指相邻两轮齿同侧齿廓间的齿距t与圆周率π的比值(m=t/π),以毫米为单位。模数是模数制轮齿的一个最基本参数。模数越大,轮齿越高也越厚,如果齿轮的齿数一定,则齿轮的径向尺寸也越大。模数系列标准是根据设计、制造和检验等要求制订的。对于具有非直齿的齿轮,模数有法向模数,端面模数与轴向模数的区别,它们都是以各自的齿距(法向齿距、端面齿距与轴向齿距)与圆周率的比值(也都以毫米为单位)。对于锥齿轮,模数有大端模数,平均模数,和小端模数之分。

齿轮模数是有国家标准的(GB1357-78)

模数(m)标准系列:1、1.25、1.5、

2、2.5、3、4、5、6、8、10、12、14、16、20、25、32、40、50

6. 双模数齿轮计算

模数是决定齿大小的因素。齿轮模数被定义为模数制轮齿的一个基本参数,是人为抽象出来用以度量轮齿规模的数。目的是标准化齿轮刀具,减少成本。

直齿、斜齿和圆锥齿齿轮的模数皆可参考标准模数系列表。随着工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定制的大批量生产齿轮很多都使用非标的模数,使其意义被弱化。如果齿轮的齿数一定,模数越大则轮的径向尺寸也越大。模数系列标准是根据设计、制造和检验等要求制订的。

对于具有非直齿的齿轮,模数有法向模数mn、端面模数ms与轴向模数mx的区别,它们都是以各自的齿距(法向齿距、端面齿距与轴向齿距)与圆周率的比值,也都以毫米为单位。

对于锥齿轮,模数有大端模数me、平均模数mm和小端模数m1之分。对于刀具,则有相应的刀具模数等。标准模数的应用很广。在公制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同步齿形带传动和棘轮、齿轮联轴器、花键等零件中,标准模数都是一项最基本的参数。

它对上述零件的设计、制造、维修等都起着基本参数的作用(见圆柱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

7. 双圆弧齿轮模数

计算公式:模数m = 分度圆直径d / 齿数z = 齿距p /圆周率π。

齿轮模数被定义为模数制轮齿的一个基本参数,是人为抽象出来用以度量轮齿规模的数。在齿轮设计中,模数是决定轮齿大小的决定性元素。不同国家对模数的定义方法有所区别,最典型的就是国际标准(除英国外,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余国家的标准都与国际标准接轨)和英制标准。

国际标准定义模数的原理是:定义单个轮齿在分度圆(齿轮)/ 或线(齿条)出占有的圆弧(齿轮)/ 直线(齿条)的长度, 其长度为π * m,m 即为模数。

从这里可以看出,模数是有单位的,其标准单位为毫米(mm)。很多人,习惯于模数简写,譬如,模数为1mm的齿轮,简写m=1; 大家都逐渐接受这种写法,因此也是可以的。 但是,个别对齿轮模数理解不够深刻的同仁,认为模数没有单位,这个概念是错误的。

扩展资料

小模数齿轮冷挤成型工艺,在国内正式用于生产也就是近20 多年的时间,目前小模数齿轮冷挤成型工艺,主要应用于汽车起动电机、单向离合器等关键部件上。

以及单向离合器上的驱动齿轮和减速行星齿轮及内齿圈的生产上,齿轮模数一般在4 mm 以下。冷挤成形齿轮的材料一般采用低碳钢、中碳钢、低碳合结钢、铜材、铝材等。

延伸性好,冷硬效果低的金属材料均可用作冷挤成型材料。冷挤成型的齿轮精度一般在GB/T100958-12 级,成形齿轮的精度取决于模具的精度。

国内冷挤齿轮模具的加工都采用电火花加工成形,用高精度进口慢走丝线切割机加工的齿轮凸、凹模精度在GB/T10095 6~7级之间,最高也可以达到5 级。冷挤成形的齿轮精度要比模具齿轮凸、凹模精度低1~2级。

如再经过热处理,因热处理变形,齿轮精度等级还会下降1~2 级。因此,齿轮最终精度最高只能达到GB/T10095 8 级。冷挤齿轮的精度与模数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热处理的变形与模数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关系。模数小,齿轮精度等级的变化相对也较小一些。

8. 1模数齿轮参数表

最为基本的参数:一齿轮厚度,二 齿轮模数,三 齿数,四 内孔直径。这是一般圆柱直齿轮的参数有了这些就可以制作出一个齿轮,其他参数可以告诉你精度等其他信息。对于个人希望你学习齿轮设计方面知识才可以进一步提高。

9. 模数 齿轮

模数是计算齿轮各部分尺寸的一个基本参数,在数值上等于分度圆直径与齿轮齿数之比。显然,模数越大,齿轮的齿形也越大。模数用m表示。

我国的标准渐开线齿轮规定,模数为1 mm,则齿顶高为1 mm、齿根高为1.25 mm,由此可见模数越大,齿轮的齿就越大。

国家标准GB1357-1987规定模数有0.1~45 mm 49种,其中有模数1、1.25、1.5、2、2.5、3、4、5 mm 等。若模数、齿数、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分别为m(mm)、Z、d(mm)、da(mm)、df(mm),看到一个齿轮,往往先测量da或df,再从以上公式中倒过来求出这个齿轮的模数。以下为基本公式:d=m×Zda=m×(Z+2)df=m×(Z-2.5)模数计算公式:M=外径/(齿数+2)

标准齿轮模数尺数计算公式

齿轮的直径计算方法:

齿顶圆直径=(齿数+2)*模数分度圆直径= 齿数*模数齿根圆直径= 齿顶圆直径-4.5模数

比如:M4 32齿

齿顶圆直径=(32+2)*4=136mm分度圆直径=32*4=128mm齿根圆直径=136-4.5*4=118mm

7M 12齿

就是 (12+2)*7=98mm

这种计算方法针对所有的模数齿轮(不包括变位齿轮)。

模数表示齿轮牙的大小。

齿轮模数=分度圆直径÷齿数=齿轮外径÷(齿数+2)

齿轮模数是有国家标准的(GB1357-78)模数标准系列(优先选用)1、1.25、1.5、2、2.5、3、4、5、6、8、10、12、 14、16、20、25、32、40、50模数标准系列(可以选用)1.75,2.25,2.75,3.5,4.5,5.5,7,9,14,18, 22,28,36,45模数标准系列(尽可能不用)3.25,3.75,6.5,11,30

10. 6模齿轮参数

齿深专业叫齿高,1.5模数齿轮深度为3.375毫米。

对于标准齿轮齿顶高等于模数,齿根高等于1.25个模数,计算公式如下:齿顶高:ha=ha*m, 齿根高:ht=(ha*+c*)m,全齿高:h=ha+ht,工作齿高:h'=2m。ha*是齿顶高系数,标准齿轮的齿顶高系数等于1,c*是顶隙,标准齿轮等于0.25。对于你的1.5模的齿轮,全齿高等于3.375毫米。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