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标准齿轮优点(标准齿轮的)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2-12-14 17:29   点击:215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标准齿轮的

标准齿轮 :是指 m 、α 、ha 和 c均为标准值,且分度圆齿厚等于齿槽宽 ( e = s )的齿轮。

标准齿轮是指各项参数均符合标准值的齿轮,不同用途的标准齿轮依照不同的标准制造。标准齿轮往往用作测量齿轮用于生产齿轮的参考样件,或者用于矫正测量仪器。

2. 标准齿轮的齿顶高系数ha*和顶系系数c*分别是多少?

标准齿轮参数:压力角alpha、模数m、齿数z、齿顶高系数ha、顶隙系数c,由上述参数计算的齿轮尺寸如下: ? 齿顶圆直径:da=m×z+2×ha×m ? 分度圆直径:d=m×z ? 齿底圆直径:df=m×z-2×(ha+c) ×m ? 基圆直径:db=m×z×cos(alpha) 齿轮的建立过程可分以下几步: (1)以草绘基准曲线的方式建立齿顶圆、分度圆、齿根圆。

(2)以基准曲线的方式建立一条渐开线;由机械原理的知识得知,齿轮齿廓渐开线上任意一点的极坐标方程为: ? r=(db/2)/cos(alphak) ? theta=(180/pi) ×tan(alphak)-alphak 式中,alphak为渐开线上任意一点处的压力角;在极角theta的计算中,因为tan(alphak)计算出来的是弧度,乘以180/pi转换为角度,pi为圆周率。当在proe中建立渐开线方程时,使用极坐标方程,alphak可用t*50代替,表示压力角的范围从0到50度,确保生成全齿高。同时,还要输入m、z、c、alpha等参数才可以。(3)镜像(2)中建立的渐开线; (4)建立齿坯; (5)在齿坯上以(2)(3)中生成的两条渐开线为边界剪除材料生成一个齿槽。(6)阵列齿槽,完成此齿轮的制作。

3. 标准齿轮的五个参数

M值就是齿轮的模数.有公式可得m=d/z,d为分度圆直径,z为齿数

为了方便计算,已对齿轮的模数标准化了。具体的参数

可以自己查表看一下。

根据国家标准GB1357-87,

齿轮模数(m)第一系列:

1、1.25、1.5、2、2.5、3、4、5、6、8、10、12、16、20、25、32、40、50.

齿轮模数(m)第二系列:

1.75、2.25、2.75、(3.25)、3.5、(3.75)、4.5、5.5、(6.5)、7、9、(11)、14、18、22、28、30、45.

应优先选用第一系列,括号内的模数(m)尽量不要选用

4. 标准齿轮的分度圆上齿厚和齿槽宽相等

计算公式:

分度圆直径 d d = mz

齿厚 s s = m(π/2 + 2xtgα)

啮合角 α' invα'= invα+2tgα(x1+x2)/(z1+z2) 或cosα'=a/a'cosα

节圆直径 d' d'= dcosα/cosα'

中心距变动系数 y

齿高变动系数 σ σ= x1+x2-y

齿顶高 ha ha=(ha*+x-σ)m

齿根高 hf hf=(ha*+c*-x)m

齿全高 h h=(2ha*+c*-σ)m

齿顶圆直径 da da=d+2ha

齿根圆直径 df df=d-2hf

中心距 a' a'=(d1'+d2')/2

公法线长度 Wk Wk = mcosα[(k-0.5)π+ zinvα]+2xmsinα

分度圆齿厚、齿槽宽和公法线长度的计算

s = m(π/2 + 2xtgα)

e = m(π/2 –2xtgα)

Wk = mcosα[(k-0.5)π+ zinvα]+2xmsinα

k=αmz/1800+0.5

αm-----半径为rm=r+xm的圆周上的压力角。

啮合角α'与总变位系数x1+x2的关系

invα'=2tgα(x1+x2)/(z1+z2) + invα

齿轮的变位系数是变位系数x径向变位系数,加工标准齿轮时,齿条形刀具中线与齿轮分度圆相切。加工变位齿轮时齿条形刀具中线与齿轮分度圆相切位置偏移距离xm,外移x为正,内移x为负。

除了圆锥齿轮有时采用切向变位xt外,圆柱齿轮一般只采用径向变位。变位系数x的选择不仅仅是为了凑中心距,而主要是为了提高强度和改善传动质量

5. 标准齿轮的齿形系数的大小取决于

标准齿形,在标准不一样时齿形也不一样,如中国国标齿形的压力角为20度。以标准模数。在欧洲是14度。以周节为标准。

国标标准齿形:压力角为20度,标准模数系列,变位为0。分度圆直径等于模数乘以齿数。

6. 标准齿轮的压力角是多少度

20度,我国规定分度圆标准压力角是二十度,因此齿轮轮廓在分度圆上一点的压力角是标准值为二十度;

2、同一条轮廓线上,位置不同,压力角不一样,分度圆上的压力角为二十度,分度圆以外渐开线的压力角大于二十度,齿顶圆上的压力角最大,分度圆以内渐开线的压力角小于二十度,基圆上的压力角最小,为零度,因为基圆以内没有渐开线;

3、我国齿轮分度圆上的模数、压力角已标准化,其加工齿轮的刀具也已标准化。直齿圆锥齿轮的啮合条件——分度圆模数、压力角相等、分锥角之和等于轴交角;背锥距相等.

标准压力角是20°

7. 标准齿轮的参数

正常齿:h*a =1; C*=0.25 短齿:h*a =0.8; C*=0.3

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模数、压力角必须相等。标准齿轮的压力角(对单个齿轮而言即为齿形角)为20°

8. 标准齿轮的齿高

齿轮模数5,齿高的计算:

1、按照标准,齿轮的齿高只与模数有关,与齿数多少无关,齿轮的齿高计算公式为:

齿顶高Z顶=1.25x模数(m)

齿根高Z根=1.00x模数(m)

全齿高Z全=2.25x模数(m)

所有的高度单位为毫米。

2、根据已给定齿轮参数:模数m=5

齿高度各部尺寸计算如下:

齿顶高:Z顶=1.25×5=6.25(毫米)   齿根高:Z根=1.00x5=5 (毫米)           齿全高:Z全=2.25×5=11.25(毫米)

〈仅供参考〉

9. 标准齿轮的压力角

齿顶圆压力角计算公式是齿顶圆压力角=基圆半径与齿顶圆半径比值的反余弦。在实际计算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直角,而这种情况下基圆半径和向径形成的夹角,和压力角的大小是一样的,这个时候只需要算出齿顶圆压角力的余弦值,再用反余弦来计算即可。

压力角是指不计算摩擦力的情况下,受力方向和运动方向所夹的锐角。α是作用于C点的力F与点C速度方向之间所夹的锐角,则角α为该平面机构传动时的压力角,即F和Ft所夹的角。压力角是判断机构动力学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压力角是不考虑各运动副中的摩擦力及构件重力和惯性力的影响,机构运动时从动件所受的驱动力的方向线与该力作用点的速度方向线之间的夹角,是判断传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压力角多用α表示,多见于平面连杆机构和齿轮传动机构。

10. 标准齿轮的模数

模数是决定齿大小的因素。齿轮模数被定义为模数制轮齿的一个基本参数,是人为抽象出来用以度量轮齿规模的数。目的是标准化齿轮刀具,减少成本。直齿、斜齿和圆锥齿齿轮的模数皆可参考标准模数系列表。 模数m = 分度圆直径d / 齿数z = 齿距p /圆周率π 从上述公式可见,齿轮的基本参数是分圆直径和齿数,模数只是人为设定的参数,是一个比值,它跟分圆齿厚有关,因而能度量轮齿大小,是工业化过程的历史产物。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