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简述齿轮泵工作原理及特点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7-19 00:20   点击:152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简述齿轮泵工作原理及特点

  齿轮油泵是通过一对参数和结构相同的渐开线齿轮的相互滚动啮合,将油箱内的低压油升至能做功的高压油的重要部件。是把发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压能的动力装置。发动机在其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故障。  

1、油泵内部零件磨损  油泵内部零件磨损会造成内漏。其中浮动轴套与齿轮端面之间泄漏面积大,是造成内漏的主要部位。这部分漏损量占全部内漏的50%~70%左右。磨损内漏的齿轮泵其容积效率下降,油泵输出功率大大低于输入功率。其损耗全部转变为热能,因此会引起油泵过热。若将结合平面压紧,因工作时浮动轴套会有少量运动而造成磨损,结果使农具提升缓慢或不能提升,这样的浮动轴套必须更换或修理。  

2、油泵壳体的磨损  主要是浮动轴套孔的磨损(齿轮轴与轴套的正常间隙是0.09~0.175mm,最大不得超过0.20mm)。齿轮工作受压力油的作用,齿轮尖部靠近油泵壳体,磨损泵体的低压腔部分。另一种磨损是壳体内工作面成圆周似的磨损,这种磨损主要是添加的油液不净所致,所以必须添加没有杂质的油液。  

3、油封磨损,胶封老化  卸荷片的橡胶油封老化变质,失去弹性,对高压油腔和低压油腔失去了密封隔离作用,会产生高压油腔的油压往低压油腔,称为“内漏”,它降低了油泵的工作压力和流量。CB46齿轮泵它的正常工作压力为100~110kg/平方厘米,正常输油量是46L/min,标准的卸荷片橡胶油封是57×43。自紧油封是PG25×42×10的骨架式油封,它的损坏或年久失效,空气便从油封与主轴轴颈之间的缝隙或从进油口接盘与油泵壳体结合处被吸入油泵,经回油管进入油箱,在油箱中产生大量气泡。会造成油箱中的油液减少,发动机油底槽中油液增多现象,使农具提升缓慢或不能提升。必须更换油封才可排除此故障。  4、机油泵供油量不足或无油压  现象:工作装置提升缓慢,提升时发抖或不能提升;油箱或油管内有气泡;提升时液压系统发出“唧、唧”声音;拖拉机刚启动时工作装置能提升,工作一段时间油温升高后,则提升缓慢或不能提升;轻负荷时能提升,重负荷时不能提升。  故障原因:  (1)液压油箱油面过低;  (2)没按季节使用液压油;  (3)进油管被脏物严重堵塞;  (4)油泵主动齿轮油封损坏,空气进入液压系统;  (5)油泵进、出油口接头或弯接头“O”形密封圈损坏,弯接头的紧固螺栓或进、出油管螺母未上紧,空气进入液压系统;  (6)油泵内漏,密封圈老化;  (7)油泵端面或主、从动齿轮轴套端面磨损或刮伤,两轴套端面不平度超差;  (8)油泵内部零件装配错误造成内漏;  (9)“左旋”装“右旋”油泵,造成冲坏骨架油封;  (10)液压油过脏。  --------------------------------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分别是什么? , 包括齿轮泵是容积式回转泵的一种,其工作原理是:齿轮泵具有一对互相啮合的齿轮,齿轮(主动轮)固定在主动轴上,齿轮泵的轴一端伸出壳外由原动机驱动,齿轮泵的另一个齿轮(从动轮)装在另一个轴上,齿轮泵的齿轮旋转时,液体沿吸油管进入到吸入空间,沿上下壳壁被两个齿轮分别挤压到排出空间汇合(齿与齿啮合前),然后进入压油管排出。齿轮泵的主要特点是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但与其他类型泵比较,有效率低、振动大、噪音大和易磨损的缺点.

二、简要说明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齿轮泵工作原理:两啮合的轮齿将泵体、前后盖板和齿轮包围的密闭容积分成两部分,轮齿进入啮合的一侧密闭容积减小,经压油口排油,退出啮合的一侧密闭容积增大,经吸油口吸油。

齿轮泵的分类:齿轮泵是利用齿轮啮合原理工作的,根据啮合形式不同分为外啮合齿轮泵和内啮合齿轮泵。

齿轮泵结构组成:一对几何参数完全相同的齿轮(齿宽为B,齿数为z)、泵体、前后盖板、长短轴。

扩展资料

适用范围:齿轮泵用于输送粘性较大的液体,如润滑油和燃烧油,不宜输送粘性较低的液体(例如水和汽油等),不宜输送含有颗粒杂质的液体(影响泵的使用寿命),

可作为润滑系统油泵和液压系统油泵,广泛用于发动机、汽轮机、离心压缩机、机床以及其他设备。齿轮泵工艺要求高,不易获得精确的匹配。

三、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

内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是内外齿轮节圆紧靠一边,另一边被泵盖上“月牙板”隔开。

主轴上的主动内齿轮带动其中外齿轮同向转动,在进口处齿轮相互分离形成负压而吸入液体,齿轮在出口处不断嵌入啮合而将液体挤压输出。

支撑块浮动式内啮合齿轮泵,内外齿轮均采用修正渐开线齿形,用活动月牙板将高、低压腔分开,并在径向形成压力补偿,使得内外齿齿顶与月牙板之间形成几无间隙的密封,轴向动补偿盘则保证轴向间隙的良好密封,使得该泵的内泄漏减至最低。低压12Mpa、中压21 Mpa、高压33 Mpa。此结构容积效率高、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他适用于输送各种轻质、挥发性液体,直至重质、粘稠液体,甚至半固态液体...

四、简述齿轮泵工作原理图

齿轮泵的概念是很简单的,即它的最基本形式就是两个尺寸相同的齿轮在一个紧密配合的壳体内相互啮合旋转,这个壳体的内部类似“8”字形,两个齿轮装在里面,齿轮的外径及两侧与壳体紧密配合。来自于挤出机的物料在吸入口进入两个齿轮中间,并充满这一空间,随着齿的旋转沿壳体运动,最后在两齿啮合时排出。

在术语上讲,齿轮泵也叫正排量装置,即像一个缸筒内的活塞,当一个齿进入另一个齿的流体空间时,液体就被机械性地挤排出来。因为液体是不可压缩的,所以液体和齿就不能在同一时间占据同一空间,这样,液体就被排除了。由于齿的不断啮合,这一现象就连续在发生,因而也就在泵的出口提供了一个连续排除量,泵每转一转,排出的量是一样的。随着驱动轴的不间断地旋转,泵也就不间断地排出流体。泵的流量直接与泵的转速有关。

实际上,在泵内有很少量的流体损失,这使泵的运行效率不能达到100%,因为这些流体被用来润滑轴承及齿轮两侧,而泵体也绝不可能无间隙配合,故不能使流体100%地从出口排出,所以少量的流体损失是必然的。然而泵还是可以良好地运行,对大多数挤出物料来说,仍可以达到93%~98%的效率。

对于粘度或密度在工艺中有变化的流体,这种泵不会受到太多影响。如果有一个阻尼器,比如在排出口侧放一个滤网或一个限制器,泵则会推动流体通过它们。如果这个阻尼器在工作中变化,亦即如果滤网变脏、堵塞了,或限制器的背压升高了,则泵仍将保持恒定的流量,直至达到装置中最弱的部件的机械极限(通常装有一个扭矩限制器)。

对于一台泵的转速,实际上是有限制的,这主要取决于工艺流体,如果传送的是油类,泵则能以很高的速度转动,但当流体是一种高粘度的聚合物熔体时,这种限制就会大幅度降低。推动高粘流体进入吸入口一侧的两齿空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这一空间没有填充满,则泵就不能排出准确的流量,所以PV值(压力×流速)也是另外一个限制因素,而且是一个工艺变量。由于这些限制,齿轮泵制造商将提供一系列产品,即不同的规格及排量(每转一周所排出的量)。这些泵将与具体的应用工艺相配合,以使系统能力及价格达到最优。

五、齿轮泵运行原理

齿轮油泵是一种将液体从低压区域输送到高压区域的机械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齿轮传动原理。

齿轮油泵通常由两个齿轮组成,它们相互啮合并旋转一个共同的中心轴。在工作过程中,通过不断转动齿轮,将液体从低压区域吸入,然后将其压缩并排出高压区域。

具体来说,齿轮油泵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吸油:当电机带动泵的旋转时,泵内的齿轮也随之旋转。同时,泵体中的吸油腔室逐渐扩大,形成低压区域,吸入液体。

  2. 压缩:随着泵内压力的增加,液体被压缩并储存在泵体内的高压腔室中。

  3. 排油:当需要将液体排出时,电机带动泵的旋转,使齿轮啮合产生动力,将高压腔室内的液体压缩并排出。

总之,齿轮油泵利用齿轮传动原理,通过不断转动齿轮将液体从低压区域输送到高压区域,从而实现液体的输送和压力调节等功能。

六、简述齿轮泵的工作过程

齿轮泵工作原理:两啮合的轮齿将泵体、前后盖板和齿轮包围的密闭容积分成两部分,轮齿进入啮合的一侧密闭容积减小,经压油口排油,退出啮合的一侧密闭容积增大,经吸油口吸油。

齿轮泵的分类:齿轮泵是利用齿轮啮合原理工作的,根据啮合形式不同分为外啮合齿轮泵和内啮合齿轮泵。

七、简述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离心泵的主要工作原理

  (1)叶轮被泵轴带动旋转,对位于叶片间的流体做功,流体受离心力的作用,由叶轮中心被抛向外围。当流体到达叶轮外周时,流速非常高。

  (2)泵壳汇集从各叶片间被抛出的液体,这些液体在壳内顺着蜗壳形通道逐渐扩大的方向流动,使流体的动能转化为静压能,减小能量损失。所以泵壳的作用不仅在于汇集液体,它更是一个能量转换装置。

  (3)液体吸上原理:依靠叶轮高速旋转,迫使叶轮中心的液体以很高的速度被抛开,从而在叶轮中心形成低压,低位槽中的液体因此被源源不断地吸上。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齿轮泵是依靠泵缸与啮合齿轮间所形成的工作容积变化和移动来输送液体或使之增压的回转泵。由两个齿轮、泵体与前后盖组成两个封闭空间,当齿轮转动时,齿轮脱开侧的空间的体积从小变大,形成真空,将液体吸入,齿轮啮合侧的空间的体积从大变小,而将液体挤入管路中去。吸入腔与排出腔是靠两个齿轮的啮合线来隔开的。齿轮泵的排出口的压力完全取决于泵出处阻力的大小。

区别在于,构造上离心泵靠一个泵轮就能工作,而齿轮泵至少依靠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才能工作,

流量上,离心泵的流量范围很大,而齿轮泵只能提供小流量的工质。

八、简述齿轮泵的工作原理以及存在问题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当发动机工作时,这时进油腔的齿轮逐渐分离,密封容积逐渐增大,出现了局部真空,油底壳中的油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经齿轮泵入口进入吸油腔。随着齿轮的旋转,储存在齿轮齿槽间的机油被带到出油腔。出油腔轮齿逐渐啮合,密封容积逐渐减小,油压升高,出油腔油液就被挤出,经出油口输送到发动机润滑油道中。发动机工作时,机油泵齿轮不停地运转,润滑油就连续不断地流入油道,确保机油在润滑油路中不断循环。

齿轮泵主要优点为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价格低廉、体积小、重量轻、自吸性能好、对油污不敏感、工作可靠、便于维护,故应用广泛。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