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全站仪一测绘值计算方法(全站仪测量计算公式)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2-12-25 09:51   点击:278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全站仪测量计算公式

全站仪各测回的平均值计算:

1.距离计算,如果测三组数为一个测回,取这三个数的算术平均值。

2.同样,角度也是将各测回的角度取算术平均值。

2. 全站仪测距公式

测距模式有三种:精测(精确出数据,一般精确到毫米,出数相对较慢) 粗侧(粗略出数据,一般精确到厘米,测距出数快) 跟踪(只要照准棱镜,就会连续不断出数据,出数快,精度是厘米) 另外还有一种是测距方式:分为免棱镜、反射片、棱镜三种

3. 全站仪角度测量计算公式

1. 当增加测站点时,以选项卡方式表示。

2. 控制桩部分

1) 控制桩名:该桩数据必须为指定,并已经测绘完毕。(在导入该数据前,控制桩已经导入在了系统中。

2) 累距:控制桩位置累距,计算参之一(即测站点位置的累距)

3) 高程:控制桩位置地面高程,计算参数之一(即测站点位置的地面高程)

4) 垂直角:两个选项“向上为0度”,常用即默认值,“向下为0度”,不常用,通过用户选择指定。(配置参数)

3. 测量方法

1) 实测法:采用水平角、垂直角、斜距、棱镜高的方式测量,即上边的界面。(首先实现)

2) 相对法:采用已知桩、平距、偏距、高差的方式测量。暂时改选项设置成灰色,不能选择,暂时不作。

4. 测站部分

1) 测站:测站点名称描述,无特殊含义。

2) 仪器高:观察镜中点对地面距离,计算参数之一。

3) 左转角度:不详,但对计算暂时无影响,不予考虑。

4) 右转角度:不详,但对计算暂时无影响,不予考虑。

5. 立尺部分

1) 立尺处名称:测量点号

2) 水平角:测量仪器相对线路方向,水平旋转角度,计算参数之一

3) 垂直角:观测点与被观测点连线,以观测点为顶点,向上方向为0°所形成的角度,计算参数之一。一般为度分秒格式。

4) 斜距:观测点到被观测距离,计算参数之一。

5) 棱镜高:被观测物的第一点参照物,计算参数之一

6) 悬空点垂直角:观测点与被观测点连线,以观测点为顶点,向上方向为0°所形成的角度,计算参数之一。一般为度分秒格式。

6. 需要输出计算结果

1) 点号:即立尺处名称

2) 累距:L累距=L控制桩累距+ L斜距*cos(90-θ垂直角)*cos(180-α水平角)

3) 偏距:L偏距=L平距*sin(180-α水平角)

4) 高程:Z被测点地面高程=Z控制桩高程+ L斜距*sin(90-θ垂直角)+H仪器-H棱镜

5) 高度:H被测点高度= L斜距*sin(90-θ悬空点垂直角)- L斜距*sin(90-θ垂直角)+H棱镜

7. 需要输出计算过程

1) L偏距=L平距*sin(180-α水平角)

2) L投影平距=L平距*cos(180-α水平角)

3) L平距=L斜距*cos(90-θ垂直角)

4) L累距=L控制桩累距+L投影平距

5) ΔH1起算高差= L斜距*sin(90-θ垂直角)

6) Z被测点地面高程=Z控制桩高程+ΔH1起算高差+H仪器-H棱镜

6) ΔH2起算高差= L斜距*sin(90-θ悬空点垂直角)

7) H被测点高度=ΔH2起算高差-ΔH1起算高差+H棱镜

8) Z被测悬点高程= Z被测点地面高程+H被测点高度

4. 全站仪测量的方法和计算的方法

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

方法一:(1)在已知高程的点上摆设仪器,整平、对中。

(2)输入测站高程、仪器高。

(3)在待测点竖立棱镜,仪器照准棱镜,输入棱镜高,测量。

(4)仪器显示的高程即为测点高程(既标高)。

方法二:(1)在任意点摆设仪器,整平。

(2)先假设测站高程为0,输入仪器中,并输入仪器高。

(3)在已知点竖立棱镜,仪器照准棱镜,输入棱镜高,测量。

(4)假设仪器中显示的高差为h,已知点的高程为H,则测站的高程为H-h,把这个数输入仪器中(5)执行方法一中的步骤(3)、(4)若采用方法二,有些全站仪都提供一种类似于这样的功能:输入已知点的高程,先在已知点竖立棱镜测量一下,然后直接测量待定点,无需执行步骤(4)。

5. 全站仪测量数据计算

全站仪测站高度是指仪器高度。主要用于三角高程测量时候计算高程的。三角高程测量原理是利用全站仪测量测站点到目标点之间的高差,然后通过已知点高程计算未知点高程。

而三角高程测量原理是测量两点之间竖直角和水平距离通过三角函数公式计算两点之间高差。而测量两点之间竖直角和仪器高度以及目标高度有关,所以测量之前要用小钢尺量取目标高及仪器高。

仪器高度是指仪器中心到地面标志点垂直距离。

6. 全站仪测量基本量

全站仪里面有一个面积测量,把棱镜依此放在要测量的区域边界上逐点测量,绕一周闭合到起点,然后确定,仪器会自动计算平面面积和斜面面积,这里采用平面面积数据,然后测高差,面积乘高差即得土方量。

7. 全站仪计算公式大全

X1=X0+dcos(a) Y1=Y0+dsin(a) Z1=Z0+Dtan(B)

8. 全站仪测量原理公式

全站仪测量高程有两种情况:1种是仪器架设在水准点,另一种是仪器架设在非水准点上.第一种情况计算公式:高程=H(测站点高程)+i(全站仪高)+h(测量点高差)-I(测量点棱镜高)第二种情况计算公式:高程=H(后视水准点高程)-h(后视高差)+h(前视高差)+i(后视棱镜高)-I(前视棱镜高) 注:一般前后视棱镜设置同样高度.简化公式可以去掉最后两项.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