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种禾辛苦废犁锄译文(种禾辛苦废犁锄全诗)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28 15:12   点击:276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种禾辛苦废犁锄译文

本句出自汉乐府《陌上桑》: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译文:

耕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犁地,锄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锄地。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在田里劳动的人们看得神魂颠倒,忘记了手中的工作。

犁是耕地用的工具。在此处名词用作动词,意为犁地、耕地。

补充:

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或铺张。指为了启发读者或听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语来形容事物。

2. 种禾辛苦废犁锄全诗

1、最著名的当属李绅的《悯农二首》。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唐·李绅《悯农二首·其一》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李绅《悯农二首·其一》2、唐朝的聂夷中《田家》对比强烈,暗含讽刺。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劚 音同锄)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唐·聂夷中《田家》

3、宋代诗人张俞的《蚕妇》也采用了鲜明的对比。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宋·张俞《蚕妇》4、唐代才女秦韬玉的《贫女》和《蚕妇》有异曲同工之妙。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唐·秦韬玉《贫女》5、白居易的《卖炭翁》也是叹民生之多艰。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唐·白居易《卖炭翁》6、白居易的《观刈麦》描写农忙时节农民的辛苦,形象生动。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唐·白居易《观刈麦》7、宋代翁卷的《乡村四月》也写了农忙时节的情景。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宋·翁卷《乡村四月》

8、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唐·顾况《过山农家》9、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唐·崔融《田上》10、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颜仁郁《农家》

3. 种禾辛苦废犁锄要表达什么锄 是什么意思

耕:耕种,就是用犁把土翻松。此句出自:陌上桑。

整句: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4. 种禾辛苦废犁锄全诗解释

全诗意思是采摘菱角太辛苦,没有地种,还把犁和锄头都荒废了。一不小心手指就受伤流血了 面容枯槁好像鬼。

没钱买田耕种,只好种点香菱。可没想到最近连湖面也要收租了!这可怎么活啊。

5. 锄禾的译文

古诗《悯农一》和《悯农二》完整版

一、唐·李绅《悯农二首·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译文: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二、唐·李绅《悯农二首·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年)所作。 二、赏析 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 像第一首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饿死”的事实。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