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农业灌溉设备-先进水肥一体化设备(新型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05 15:53   点击:163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新型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小麦微喷灌的水肥一体化有很多好处。一是节水,以往小麦灌溉都采取大水漫灌,蒸发、渗出多,水资源浪费严重,采取微喷之后,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灌溉,减少了蒸发损失。二是水肥一体化能够节肥,肥料溶于水后有针对性的让小麦根系吸收。三是对土壤有好处,不会过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

2. 智能灌溉水肥一体系统

灌溉工程的建设应以增加农民收入及保障粮食安全为前提,是水肥一体化发展的核心。下面将分类介绍主要的水肥一体化灌溉工程。

(1),滴灌水肥一体化工程磅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毫米及以上毛管上的孔口或灌水器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这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水分利用率可达95%。滴灌较喷灌具有更好的节水增产效果,同时可以结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可适用于果树、蔬菜、经济作物以及温室大棚灌溉,在干旱缺水的地方也可用于大田作物灌溉。其不足之处是滴头易结垢和堵塞,因此,应对水源进行严格的过滤处理。

(2)水窖滴灌水肥一体化工程 指通过雨水集流或引用其他地表径流到水窖。(或其他微型蓄水工程)内,再配上滴灌以解决干旱缺水地区的农田灌溉问题。它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家家户户都能采用的特点。对干旱贫困山区实现每人有半亩到一亩旱涝保收农田,解决温饱问题和发展庭院经济有重要作用,应在干旱和缺水山区大力推广。

(3)地下滴灌水肥一体化工程 指把滴灌管埋入地下作物根系活动层内,灌溉水通过微孔渗人土壤供作物吸收。有的地方在塑料管上隔一定距离钻一个小孑L,将管道埋人地下植物根部附近进行灌溉,群众俗称“渗灌”。地下滴灌具有蒸发损失少、省水、省电、省肥、省工和增产效益显著等优点,果树、棉花、粮食作物等均可采用。其缺点是当管道间距较大时灌水不够均匀,在土壤渗透性很大或地面坡度较陡的地方不宜使用。

(4)膜上灌、膜下灌水肥一体化工程 用地膜覆盖田间的垄沟底部,引入的灌溉水从地膜上面流过,并通过膜上小孔渗入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进行灌溉,,这种方法称作膜上灌,在新疆等地已大面积推广。采用膜上灌,深层渗漏和蒸发损失少,节水显著,在地膜栽培的基础上不需再增加材料费用,并能起到对土壤增温和保墒作用。在干旱地区可将滴灌管放在膜下,或利用毛管通过膜上小孔进行灌溉,这种方法称作膜下灌。这种灌溉方式既具有滴灌的优点,又具有地膜覆盖的优点,节水增产效果更好。

(5)喷灌水肥一体化工程 指利用管道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段,并通过喷头分散成细小水滴,均匀地喷洒到田间,对作物进行灌溉。它作为一种先进的机械化、半机械化灌水方式,在很多发达国家已广泛采用。常用的喷灌有管道式、平移式、中心支轴式、卷盘式和轻小型机组式。

(6)微喷水肥一体化工程 微喷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型喷灌形式。它是利用塑料管道输水,通过微喷头喷洒进行局部灌溉。它比一般喷灌更省水,可增产30%以上,能改善田问小气候,可结合施用化肥,建高肥效。主要应用于果树、经济作物、花卉、草坪、温室大棚等灌溉。

3. 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

水肥一体化灌溉面积要看设备大小,配置高低和当地土壤土质条件。

以平度市为例,农业局推广水肥一体化面积已经超过8万亩。

水肥一体化每亩仅需投入在200元左右,能节水达到30%、节肥达到20%,亩增产15%以上,广受到农民欢迎。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实施即节水节肥又省工省力,尤其是赶上大的旱情,非常值得推广应用。

4. 新型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建设

水肥一体化是指灌溉与肥料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是借助压力系统,将肥料与水混合均匀,通过灌溉(滴灌)将水肥喷施的一种农业新技术

5. 水肥一体化喷灌系统

水肥一体化就是通过灌溉系统给作物施肥浇水,作物吸收水分的同时吸收养分。

通过与水系统有机结合,实现智能化控制。整个系统可协调工作实施轮灌,充分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实现对灌溉,施肥的定时,定量控制,节水节肥节电,减少劳动强度,降低人力投入成本。省力省时,提高产量。专用于连栋温室,日光温室,温室大棚和大田种植灌溉作业。

6. 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项目的实施与应用

狭义来讲,就是通过灌溉系统施肥,作物在吸收水分的同时吸收养分。通常与灌溉同时进行的施肥,是在压力作用下,将肥料溶液注入灌溉输水管道而实现的。

溶有肥料的灌溉水,通过灌水器(喷头、微喷头和滴头等),将肥液喷洒到作物上或滴入根区。广义讲,就是把肥料溶解后施用,包含淋施、浇施、喷施、管道施用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