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北魏(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21 18:29   点击:294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北魏

北魏(386年~557年)是北朝时代位于今日华北地区的第一个王朝。又称后魏,拓跋魏,元魏。拓跋鲜卑氏建立,建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439年,统一北方。493年起迁都洛阳,皇帝改姓元。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建立北齐。西魏于恭帝三年被权臣宇文护逼迫禅位于其侄宇文觉,北魏历史正式宣告结束。

2.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

北魏孝文帝改革俗称孝文汉化,主要目的是汉化运动,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汉俗等。

公元471年(皇兴五年),拓跋宏即位,是为孝文帝。此后,农民起义有增无减,而朝廷残酷的镇压非但没有平息人民的起义,反而激发了更多矛盾和斗争。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冯太后孝文帝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统称为孝文帝改革。

3. 北魏冯太后

冯太后没有被赐死是因为北魏的皇帝不是他亲生的,是过继给她的。汉武帝晚年立汉昭帝继位,为了杜绝她的母亲乱政,杀了汉昭帝的母亲,北魏建立后,沿用了汉武帝的立子杀母的政策,所以冯太后才没有被赐死。

孝文帝改革后废除了这一政策,不久北魏就灭亡了

4. 北魏王朝历代帝王

北魏有13位皇帝。

  宣武皇帝——拓跋圭,庙号太祖,在位时间386年——409年。

  明元皇帝——拓跋嗣,庙号太宗,在位时间409年——423年。

  太武皇帝——拓跋焘,庙号世祖,在位时间424年——452年。

  南安隐王——拓跋余,庙号熹祖,在位时间452年。

  景穆皇帝——拓跋晃,庙号恭宗,在位时间452年。

  文成皇帝——拓跋浚,庙号高宗,在位时间452年——465年。

  献文皇帝——拓跋弘,庙号显祖,在位时间466年——471年。

  孝文皇帝——拓跋宏,庙号高祖,在位时间471年——499年。

  宣武皇帝——元恪,庙号世宗,在位时间500年——515年。

  孝明皇帝——元诩,庙号肃宗,在位时间516年——527年。

  武怀皇帝——元子攸,庙号敬宗,在位时间528年——531年。

  节闵皇帝——元恭,庙号烈宗,在位时间531年——532年。

  孝武皇帝——元修,庙号显宗,在位时间532年——534年。

5. 北魏是什么时期

北魏时期一共有三个都城,分别是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洛阳。

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改称魏王。

398年六月,正式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称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

6. 北魏孝文帝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公元467年10月13日-公元499年4月26日),是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王朝的第七位皇帝,初姓拓跋,后改姓元。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即位时仅5岁,公元490年亲政。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后又改鲜卑姓氏为汉姓,藉以改变鲜卑风俗、语言、服饰。

此外,鼓励鲜卑和汉族通婚;评定士族门第,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的联合统治;参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仪。孝文帝的改革,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7. 北魏都城在哪

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从大同迁都于此,促进了多民族的融合和发展。曹魏是指曹丕废汉献帝建立魏国,都城设在许昌,史称曹魏。从历史时期上比较,应该是曹魏比较早,北魏相对稍晚些,所谓三国两晋南北朝,大抵历史时序即是如此。

8. 北魏时期著名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什么是古代农学体系

《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