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碳酸氢铵水溶性(碳酸氢铵水溶性强吗)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8 20:38   点击:92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碳酸氢铵水溶性强吗

农业用碳酸氢铵一亩最好用25~40千克。

碳铵含氮量较低,使用时需要将碳酸氢铵与水1:100混合,充分搅拌,等完全稀释后就可以进行冲施。在冲施的时候,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说需要按照深度覆土的原则,大约在土壤表层2至3寸的位置进行冲施便可,假如土壤的特性改变,冲施的深度也要改变,例如说沙土,冲施深度需要深一些。

2. 碳酸氢铵水溶液呈什么性

碳酸氢铵呈碱性是因为碳酸氢铵属于盐类物质,且为弱酸和弱碱组成的盐。此时需根据弱酸和弱碱的水解程判断酸碱性,若酸的水解程度大则呈说明酸根酸性弱,呈碱性。弱碱的水解程度大则反之。碳酸氢铵中碳酸氢根的水解程度大于铵根则说明碳酸氢铵呈碱性。

3. 碳酸氢铵溶解性怎么样

可以

可以,碳酸氢铵是很容易融于水的会随雨水渗入地下,便于作物生长一般来讲碳酸氢铵在雨前施肥比较好,因为使用说明建议施肥后要立即浇水。但是不应该采用播撒的方式施肥,播撒会造成肥效流失,所以应该采用埋施方法。碳酸氢铵的溶解度比其他固体氮肥小,但较易溶于水。

4. 碳酸氢铵水溶性强吗为什么

常温常压下稳定,避免氧化物 强酸接触,有热不稳定性,固体在58℃、水溶液在70℃则分解。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4%(10℃),17.4%(20℃),21.3%(30℃)。其水溶液呈碱性,25℃时0.1mol·L-1 溶液的pH值7.8。碳酸氢铵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热至约60℃时,分解为NH3 21.5%,CO2 55.7%,H2O 22.8%组成的白色烟雾。能被热水分解。在常压下有潮气存在时,36℃以上即开始缓慢分解,生成氨、二氧化碳和水。

碳酸氢铵(1066-33-7)红外图谱(IR1)易溶于水(0 ℃时:11.9g/100 mL;30 ℃时:27g/100 mL),水溶液呈碱性,0.08%水溶液的pH值为7.8。

溶于甘油,350℃时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氨。有吸湿性,吸湿和受潮后放出刺激性的氨气味,干燥状态没有氨气味。在空气中易风化。

5. 碳酸氢铵溶液什么性

碳酸氢铵的水溶液呈碱性。

碳酸氢铵,又称碳铵,是一种碳酸盐,化学式中有铵根离子(NH4+,即带1单位正电荷),是一种铵盐。从酸碱性来判断的话,因为碳酸根和铵根都属于弱酸弱碱根,所以碳酸氢铵属于弱酸弱碱盐。

碳酸氢铵溶液水解后,在一定的电离条件下达到了平衡,最终铵根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碳酸氢根的电离平衡常数。碳酸氢根的水解程度大于铵根的水解程度,所以溶液显弱碱性。

6. 碳酸氢铵水溶液稳定吗

碳酸氢铵的水溶液呈碱性。碳酸氢铵性质不稳定,36℃以上分解为二氧化碳、氨和水,60℃可分解完,有吸湿性,潮解后分解会加快。碳酸氢铵是一种白色化合物,呈粒状,板状或柱状结晶,有氨臭。

碳酸氢铵的化学式中有铵根离子,是一种铵盐,而铵盐不可以和碱共放一处,所以碳酸氢铵切忌和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放在一起。

碳酸氢铵其具有速效、价廉、经济、不板结土壤、适用于各种作物和各类土壤、既可作基肥,又可作追肥等优点,受到农民的欢迎。每年的用量约占到氮肥总产量的1/4,是我国除尿素外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氮肥产品。碳铵的劣势主要是易挥发,氮的利用率低。因此,在生产上应做到扬长避短,合理使用。

7. 碳酸氢铵的水溶性

①判断水质肥度在施肥前先检查水体肥瘦。通常以水色、水华、油膜以及用化学手段检测来判断水体的肥瘦程度。如果是肥水,可暂不施肥;如果是水华水,别应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优势种群的继续发展;如果是瘦水,则要根据相应的水质、土质和环境,适当施肥。

②确定施肥地点应集中在浅水区不分层的水域中进行,因为浅水处可以垂直循环,把氧送到底层促使有机物矿化和向水表层转移。若在汛期水体交换量大的季节应重点在滞水区施肥,防止养份流失。

③掌握好施肥时间施肥的时间应根据水中浮游植物对肥料的利用状况及鱼类和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利用状况而定。施肥的时问与水温和透明度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当水体透明度降到40厘米以下,水温上升到1 5℃以上时开始施基肥,要求一次性施足,以后再施追肥。当水温上升到20—30℃时,浮游植物在适宜的光照、温度条件下,繁殖期需要大量的能量供应,此时也正是水生动物快速生长的旺季,施肥量要适当增加,主要是增加施追肥的次数,并注意选择在晴天中午水趋于分层时施肥为宜,这样可延长肥料在表层停留的时间。

④施肥种类要做到长效肥与速效肥、营养完全性肥料与单一性肥料相结合。在早春汛期前可增施有机肥,汛期及水温较高的6—9月份多施无机肥或者生物复合肥,前二者兼施效果较好,后者因为营养较全面可以进行单施。无机肥以肥效快的碳酸氢铵、水溶性磷肥、过磷酸钙和重过磷酸钙为主。有机肥可选用粪肥、绿肥、厩肥、堆肥等,具体应根据当地肥料来源和经济效益而定。

⑤施肥数量通过施肥使水中有效氮,有效磷浓度的比例 达到6—7:1为宜,比例不当就会造成浪费。当有效氮浓度低于0.3毫克/升时,就应当进行施肥、一般每亩施碳酸氢铵2.5—3.5千克或尿素l_3—1.4千克、过磷酸钙2—2.5千克,施肥后6—8天浮游植物量达到高峰。

⑥施肥次数根据肥料类型、养殖对象、水体条件、水色、营养成分转化时间的长短等决定和调整施肥次数:

一般20~2 5℃时,间隔7—1 0天;25~30℃时,间隔4—5天。因此,在施肥过程中应掌握肥效的消失时间,及时准确地施追肥,确保肥效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⑦施肥方法化肥和复合肥溶于水后用水泵全湖、库喷洒,在混合用磷肥、氮肥时,必须先施磷肥、后施氮肥,次序不能颠倒,也不能同时进行。如果氮、磷肥同时施用,就会产生一种有毒、无肥效的偏磷肥,既降低肥效又对水产动物产生毒性。有机肥可采取堆肥和沤肥相结合,最好经腐熟后再泼洒,低温时施堆肥;2 0℃以上时可全湖沿岸泼洒,其用量和间隔时间视水色、透明度和其他肥料用量而定。另外施肥时最好站在上风口,或者在湖湾、库汉等处施肥较好。

施肥原则“少量多次、少施勤施”。通常选择在晴天中午光照强度大时施肥,雨天尽量不施。但夏季如果连续阴雨,水质较瘦时,也得及时施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