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铁与碳酸氢铵(铁与碳酸氢铵反应)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9 06:53   点击:86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铁与碳酸氢铵反应

(1)硫酸亚铁和碳酸氢铵溶液反应生成硫酸氢铵、碳酸亚铁,硫酸氢铵电离氢离子,和碳酸氢铵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SO4+2NH4HCO3=FeCO3↓+(NH4)2SO4+CO2↑+H2O,离子方程式为Fe2++2HCO3-=FeCO3↓+CO2↑+H2O,

故答案为:Fe2++2HCO3-=FeCO3↓+CO2↑+H2O;

(2)探究碳酸亚铁稳定性,排除装置内空气,避免空气氧化+2价铁元素;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碳酸亚铁分解产物有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排尽装置内空气,避免氧气干扰;分解产物有二氧化碳;

2. 硫酸亚铁与碳酸氢铵反应

NH4HCO3与FeSO4生成FeCO3。

碳酸氢铵和硫酸亚铁的反应式为:

FeSO4+2NH4HCO3=FeCO3↓

+ (NH4)2SO4+CO2↑+H2O

这是一个复分解反应,反应物中没有氧化性物质,且溶液中有HCO3(⁻)和SO4(2⁻)等酸根存在,溶液中OH⁻很少,与Fe2⁺无法形成氢氧化亚铁。而且FeCO3是难溶的沉淀,性质比较稳定。故生成物有碳酸亚铁生成。

3. 铁与碳酸氢铵反应方程式

二者不反应,无法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硫酸亚铁(FeSO4)和碳酸氢铵(NH4HCO3)都是盐类化合物。它们之间若发生化学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但在盐与盐之间反应时要求生成的两个新盐中至少有一个为沉淀,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而二者若反应生成的亚铁盐和铵盐都是可溶性的盐。所以二者不反应,无法写出离子方程式。

4. 铁和碳酸氢铵反应

碳酸氢铵溶于水发生双水解

NH4++HCO3-=CO2+NH3·H2O(可逆反应)

双水解就是阴阳离子都发生水解,一个水解显酸性,另一个水解显碱性,从而水解相互促进(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来理解)吸热,水应成弱碱性,

碳酸氢铵溶于水要发生双水解反应,氨水的电离度比碳酸氢跟的要强,

根据水解原理,那么水解后应该显碱性.就像碳酸钠显酸性一样.当弱酸的酸根与弱碱的阳离子同时存在于水溶液中时,弱酸的酸根水解生成的氢氧根离子与弱碱的阳离子水解生成的氢离子反应生成水而使两种离子的水解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而互相促进水解,而水解完全。

NH4HCO3 = NH3 + H2O + CO2吸热 NH4HCO3 = NH3 + H2O + CO2(是双水解反应),是一个吸热的。

5. 铁与碳酸氢铵反应吗

首先,碳酸氢根是一个二元酸根的氢酸根,它既可以进行电离反应:电离出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又可以进行水解反应:水解出碳酸和氢氧根.其次,正二价的铁与碳酸根反应会有沉淀产生.这样就促进了碳酸氢根的电离.第三,由于碳酸氢根电离平衡向正方向进行,

6. 铁和碳酸铵反应

三价铁具有较强氧化性,可以与许多还原性物质反应,比如硫化物,亚硫化物等等;

氯化银是沉淀,因此三氯化铁可以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沉淀;

三氯化铁还可以与碱(比如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等等)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

1、氯化铁与烯醇类发生显色反应

具有羟基与sp2杂化碳原子相连的结构( —C=C—OH)结构的化合物能与FeCl₃的水溶液显示特殊的颜色:苯酚、均苯三酚显紫色;邻苯二酚、对苯二酚显绿色;甲苯酚显蓝色。也有些酚不显色。

2、Fe³⁺能和SCN-发生络合而显紫色。

FeCl₃+3KSCN=Fe(SCN)₃+3KCl

溶液由黄色(Fe³⁺)变为血红色[Fe(SCN)₃]

扩展资料

氯化铁主要用于金属蚀刻,污水处理.其中蚀刻包括铜,不锈钢,铝等材料的蚀刻,对低油度的原水处理,具有效果好、价格便宜等优点,但带来水色泛黄的缺点。

也用于印染滚筒刻花、电子工业线路板及荧光数字筒生产等。建筑工业用于制备混凝土,以增强混凝土的强度、抗腐蚀性和防水性。

也能与氯化亚铁、氯化钙、氯化铝、硫酸铝、盐酸等配制成泥凝土的防水剂,无机工业用作制造其他铁盐和墨水。染料工业用作印地科素染料染色时的氧化剂。

印染工业用作媒染剂。冶金工业用作提取金、银的氯化侵取剂。有机工业用作催化剂、氧化剂和氯化剂。玻璃工业用作玻璃器皿热态着色剂。制皂工业用作肥皂废液回收甘油的凝聚剂。

7. 铁与碳酸氢铵反应现象

硫酸铁与碳酸氢铵发生双水解,碳酸铁很不稳定,它产生的瞬间就会水解,生成Fe(OH)3和CO2,化学反应方程式:

6NH4HCO3+Fe2(SO4)3==== 2Fe(OH)3↓+6CO2↑+3(NH4)2SO4

离子方程式为

3HCO3- + 2Fe3+ ==== 2Fe(OH)3↓+3CO2↑

8. 碳酸氢铵与铁离子反应

会。双水解。总反应如下:Fe3+ + 3HCO3- = Fe(OH)3↓ + 3CO2↑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