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制丸机的工作原理(制丸机原理图)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7 06:09   点击:152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制丸机的工作原理

滴制法制备滴丸的原理是指用固体分散法将药物以分子、微晶或微粒形式,高度分散于基质制成滴丸的形式。系将药物与基质熔融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却液中,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收缩冷凝成丸的一种速效剂型

2. 制丸机原理图

两类设备的制剂原理不一样,对产品的使用需求也不一样,怎么能从实用不实用的角度来评价呢,两个都实用,市面上常见的是片剂,片剂对药片的硬度有一定的要求,这需要通过服用后的分解位置有关系,药丸在中药制剂中也很常见,对硬度没有什么要求

3. 制丸机操作

1、手摇制丸机各相关部件配合精密,实心滚轴刻纹,保证压力且压力均匀,适合各种性质物料并使成丸率高达95%;

2、手摇制丸机精雕挂带齿滚轴,保证出丸顺畅,与反向磨圆轴的专利技术保证丸粒均匀圆整;

3、手摇制丸机、通过边缘偏心轴可达到微调效果;

4、手摇制丸机无复杂操控部件,基本做到免维护使用;

4. 制丸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个人认为,水丸是首选,而且应是多次泛制的多层水丸。从花粉类药物的特点分析,花粉类药物粉性较好,质地较轻,主要含有挥发性成分,蛋白质,生物酶,不饱和脂肪酸等。那么要把花粉制成丸,就要保持主要活性成分的这些重要来源的活性。那么,水丸的第一个优势就凸显了出来——无需直接加热,制丸过程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生物酶,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这些成分因加热所受到的破坏。

(蜜丸制作时要加热炼蜜,边加热边混入药粉,温度控制不好花粉很容易变成炒炭/手动偷笑。

水丸在泛制后仅需低温烘干)水丸的第二个优势:可多层泛制,花粉滚成最内层,外面再包裹上米粉或淀粉制成的外壳,这样可以隔绝气味,最大限度的保留挥发性成分不散失。

5. 制丸机的工作原理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牛肉丸子制作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牛肉丸子制作机,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支架和底座,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肉丸制作装置,所述肉丸制作装置包括第一肉丸制作滚筒、第二肉丸制作滚筒和电机,所述第一肉丸制作滚筒、第二肉丸制作滚筒的中心轴线上设置有转轴,所述第一肉丸制作滚筒、第二肉丸制作滚筒的转轴两端通过轴承与所述支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肉丸制作滚筒的转轴一端设的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肉丸制作滚筒的转轴一端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互啮合传动连接,所述电机位于所述支架上,且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肉丸制作滚筒上的第一齿轮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肉丸制作装置的第一肉丸制作滚筒、第二肉丸制作滚筒上方设置有进料口,下方设置有采集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肉丸制作滚筒、第二肉丸制作滚筒的尺寸大小相同,且相互贴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肉丸制作滚筒、第二肉丸制作滚筒的表面均匀分布有肉丸模具槽。

优选的,所述肉丸模具槽为半球形结构,且第一肉丸制作滚筒、第二肉丸制作滚筒的肉丸模具槽位置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采集槽包括余料槽和肉丸槽,余料槽上设有筛选网。

优选的,所述余料槽位于第一肉丸制作滚筒和第二肉丸制作滚筒接触线的下方,所述肉丸槽位于余料槽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筛选网的形状为拱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在进料口投放牛肉丸子配料的肉泥,在电机的转动下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使得第一肉丸制作滚筒、第二肉丸制作滚筒向内运动的时候将肉泥挤压进入肉丸模具槽,当牛肉丸子在运动至第一肉丸制作滚筒、第二肉丸制作滚筒的下方时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下方的采集槽,该实用新型省时省力,肉丸的大小均匀,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适宜推广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牛肉丸子制作机,包括主体7,所述主体7包括支架6和底座12,所述支架6上设置有肉丸制作装置13,所述肉丸制作装置13包括第一肉丸制作滚筒3、第二肉丸制作滚筒8和电机1,所述第一肉丸制作滚筒3、第二肉丸制作滚筒8的中心轴线上设置有转轴5,所述第一肉丸制作滚筒3、第二肉丸制作滚筒8的转轴5两端通过轴承与所述支架6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肉丸制作滚筒3的转轴5一端设的置有第一齿轮2,所述第二肉丸制作滚筒8的转轴5一端设置有第二齿轮9,所述第一齿轮2与所述第二齿轮9相互啮合传动连接,所述电机1位于所述支架6上,且所述电机1与所述第一肉丸制作滚筒3上的第一齿轮2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肉丸制作滚筒3、第二肉丸制作滚筒8的尺寸大小相同,且相互贴合;所述第一肉丸制作滚筒3、第二肉丸制作滚筒8的表面均匀分布有肉丸模具槽4;所述肉丸模具槽4为半球形结构,且第一肉丸制作滚筒3、第二肉丸制作滚筒8的肉丸模具槽4位置相匹配;所述肉丸制作装置13的第一肉丸制作滚筒3、第二肉丸制作滚筒8上方设置有进料口10,下方设置有采集槽11,所述采集槽11包括余料槽14和肉丸槽15,余料槽14上设有筛选网16,筛选网16上的网孔小于肉丸模具槽4的端口,筛选网16的形状为拱形,所述余料槽14位于第一肉丸制作滚筒3和第二肉丸制作滚筒8接触线的下方,所述肉丸槽15位于余料槽14的两侧。

工作原理:该实用新型一种牛肉丸子制作机,使用时,在进料口10投放牛肉丸子配料的肉泥,在电机1的转动下第一齿轮2带动第二齿轮9转动,使得第一肉丸制作滚筒3、第二肉丸制作滚筒8向内运动的时候将肉泥挤压进入肉丸模具槽4,当牛肉丸子和多余的肉泥在运动至第一肉丸制作滚筒3、第二肉丸制作滚筒8的下方时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下方的采集槽11,肉泥落到筛选网16上通过筛选网16上的网孔掉落到余料槽14内,肉丸在掉落到筛选网16上后从筛选网16上滚落到肉丸槽15中,该实用新型省时省力,肉丸的大小均匀,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适宜推广等优点。

6. 丸子机工作原理

1技术要点就是丸子馅一定要打上筋。具体操作如下(肉馅放入大碗中,沿着顺时针方向不停搅动,切记只能往一个方向搅动)2分钟后,加入盐,料酒继续沿着一个方向搅拌30秒,这时候放入淀粉,面粉搅拌均匀。

2关键的一步来了,鸡蛋磕开,放在手机心里,微微张开手指漏掉蛋清到装有肉馅的碗里。蛋黄留在掌心,蛋黄千万不要放入肉馅中。会有臭味。搅拌均匀即可。

3下面传授一下挤丸子的用力技巧,我是用左手挤,右手出。手掌中握肉馅不宜过多,以六个丸子大小即可。抓肉馅之前手心沾少量水,挤丸子时更容易成功,原理就是水充当润滑剂。肉馅握在手里,拳头要握成圆锥状,这样肉馅不会漏掉,挤出丸子更容易。小拇指,无名指,中指,食指依次发力,随着肉馅的上移大拇指和食指的根部围成个圆形。这个圆形就是丸子形状,也是丸子大小的标准尺度,只要保持食指大拇指围成当然圆形每一次大小不变,就会挤出均匀的丸子。当然初学者不建议太快,挤得美观最重要,建议一分钟挤5-6个就可以了,逐渐的熟练,加快速度。

4丸子熟了会漂浮在水面,只要飘上来就熟了。丸子熟了以后再放菜叶,粉丝这些配菜,这些配菜煮个15秒左右就好了。不宜过久,不然会影响菜品美观和口感。

7. 制丸机原理和操作

      传统浓缩丸的制丸生产工艺,需要经过物料混合、制丸条、制丸、热风干燥等工序,尤其是湿丸干燥的过程时间很长,不同品种的干燥时间通常在14~24小时。

    长时间的高温干燥可能导致活性成分的损失、丸剂溶散时限的延长,生产周期长,机器设备利用率低,劳动生产效率也低。

8. 制丸机的工作原理视频

墨鱼丸APP是一款短视频播放软件,该软件为用户提供了海量有趣好玩的短视频,视频的种类非常的丰富,包括搞笑、美食、萌宠等,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这里选择喜好的观看,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是用户在空闲之余放松自己的好助手

9. 中药自动制丸机的工作过程

手工制作中药蜜丸,主要工艺如下:

1、配方与打粉:将按配方抓好的药物细火烘焙或暴晒干燥后,用打粉机打成细粉,制丸前装入消毒盆内备用。

2、配蜜:配蜜即以药粉的重量按1∶1.2~1.5的比例配好蜂蜜(如1000g药粉,配备1200~1500g蜂蜜,若药料中含糖质、胶质或淀粉较多的,则以1∶1~1.2的比例配备即可)。

3、炼蜜:炼蜜即熬炼蜂蜜,炼蜜的目的是去除杂质,破坏酵素,杀灭细菌,蒸发水分,增强粘性。炼蜜时先用武火熬沸,然后改为文火慢熬,同时在旁边放一碗凉水,并注意观察蜂蜜的颜色,当发现蜂蜜泛黄沫时,用一根竹筷在蜂蜜中沾上一滴,然后把竹筷挪到凉水碗上方,让蜂蜜滴入水中,如果蜂蜜在水中不散开而沉底(即“滴水成珠”),蜂蜜就算炼好了。(如果蜂蜜炼不到火候,就作不了药丸,当然,太过火也不好,所以一定掌握火候。炼蜜分为三种,即嫩蜜、中蜜和老蜜:“嫩蜜”是将生蜜加热煮沸直到温度达到105℃~115℃,过滤去沫即成,其颜色变化不显著,失水量较少,稍带粘性,适用于含较多淀粉、粘液质、糖类、脂肪等粘性较大的药材制丸;“中蜜”是将生蜜加热熬沸较长时间或将嫩蜜继续加热至116℃~118℃,泡沫呈浅红色光泽,手捻有粘性,但不能拉成长的白丝,适用于含部分粘性或部分纤维的药材制丸;“老蜜”是将生蜜加热更长的时间或将嫩蜜、中蜜继续加热至119℃~122℃,使水分充分蒸发,气泡呈红棕色,有光泽,手捻甚粘,且可拉出白丝,适用于含多量纤维性或矿物等粘性较差的药材制丸。制蜜丸大多使用中蜜,1000g蜂蜜大约能出炼蜜800g左右,1000g中药粉,大约须用炼好的蜂蜜1200g左右。)

4、调药与和药:将熬炼好的蜂蜜用勺子倒入消毒盆盛装的药粉内,同时用粗竹筷在药粉内搅拌,就象平时做饺子前加水和面一样,边倒蜂蜜边调药粉,当基本上看不到干药粉时停止加蜜(注意不能加得太多,蜜多了药丸不易成形)。如果开始时蜂蜜的总量没掌握好,此时在调蜜时就可根据药粉的干湿度来补救。调好后,像和面一样将药和蜜在消毒盆内和成团状。

5、搓条与和丸:为避免药团粘手或粘器具,搓条与和丸时可用少量甘油、芝麻油或花生油等点于掌心进行,这样不仅不易沾粘,还能使丸药圆滑光亮。如按每粒丸药重10g计算,一料共重3000g,就要做成300粒。可将和好的药团分为三坨,每坨再分为5小坨,每小坨搓条后,切为20节,每节搓一丸即可,余皆准此。

6、包装与贮藏:制成的蜜丸,外形圆整光滑,表面致密滋润,无可见纤维或其它异色点,待药丸发汗,外表变硬,然后用蜡纸、玻璃纸、塑料袋或蜡壳等包好,贮存于阴凉干燥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