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合肥乳化机(混合乳化机)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24 11:18   点击:206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混合乳化机

1)在乳化油按照使用要求的浓度稀释成乳化液时,同样存在一个乳化技术问题,就是如何将油相均匀地分散于水相中。乳化过程是油水界面增加的过程,也是表面能增加的过程,为此通常对其做一定的功。这时搅拌和温度都很重要。最简单的乳化设备就是搅拌装置,如乳化液经过均化处理,其稳定性就提高了。实践证明将乳化油乳化时,在乳化的初始阶段缓慢地加入软水,使其先形成油包水型乳状液,在不断搅拌下继续加入其余水分,使其发生变形所得的乳状液颗粒均匀细致,乳液稳定性高,质量好。其次,也可以用少量热水或蒸汽将乳化油充分乳化,然后再用冷水稀释,这是因为热水的表面张力小,溶解能力强,粘度小,有利于乳化剂的分散,因而容易乳化,而冷水则相反引起乳化剂的凝聚。   2)注意加料顺序,一般先将油溶于基础油中,对油溶的添加剂应由较难溶到易溶的顺序加入,并适当加温和充分搅拌,直至全部溶完混匀,但温度不得过高,以免引起添加剂分解。   3)在选择皂类作乳化剂时,应注意皂化条件(温度、反应时间与搅拌速度等)。其中脂肪酸、高碳酸与三乙醇胺的皂化温度一般控制在60~70℃,反应时间为 30min左右,而钾、钠皂略高一些,如油酸钾皂为80℃,30min;蓖麻油钠皂为90℃,3h;松香钠皂为100℃,6~8h。其次,由于乳化油的水分对油基稳定性有较大影响,所以乳油中的水分也应严格控制。   4)为了提高乳化液的防锈性,还需加入水溶性缓蚀剂。以前通常在配制的乳液中加入0.25%碳酸钠和0.25%亚硝酸钠,现在常加0.2%~0.4%的三乙醇胺。   5)按使用浓度配成的乳化液后,需调整乳液的PH值,一般PH值在8~9左右。PH值过高,对铝及有色金属引起腐蚀,并刺激操作者皮肤;PH值过低会引起钢铁锈蚀。为此常用碳酸钠或三乙醇胺提高PH值,而用油酸降低PH值。   6)不能用硬水稀释乳化油。因为硬水中通常含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镁、硫酸钙、硫酸镁等盐类,故用硬水配制乳化液时,其中盐类就与钠皂、钾皂等乳化剂起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皂类,改变乳化液的性能。因此配制时硬水应加入0.2%~0.3%的碳酸钠进行软化,或者采用煮沸的方法,以防止硬水破乳,并提高乳化液的清洗性和防锈性。

2. 乳化设备乳化机

搅拌器通过机械作用,使得物料混合均匀。

乳化机是将水和油通过高速剪切,形成细腻均匀的乳液。乳化机属于搅拌器的一种特殊类型,处理强度很大,搅拌范围较小。

3. 小型乳化机设备

化妆品机械真空均质乳化锅的抽真空功能主要有三个。一是在乳化锅内形成负压,来抽吸水(油)相物料进入乳化锅;二是真空负压的情况下,减淡锅内空气的氧化气氛,有利于保护料体不被更快的氧化;三是防止料体中气泡的产生,并能辅助减少料体内及表面 “难看” 的气泡,提高料体的漂亮性。

在操作真空均质乳化锅的抽真空功能的时候,要注意以下技巧:

在抽料阶段,真空没必要太高,一般维持在-0.04Mpa~0.06Mpa范围内即可。负压太大,对于一些抽真空口离进料口近的锅而言,料容易飘散粘附在真空口附近,下一次打开真空泵时,会有更多的料体进入真空泵系统的管道,会增加真空泵污染的负担。当然,也要严格要求:在开启真空时,一律不得同时抽料,且在真空度达到并关闭真空泵后,要将真空管道中最靠近乳化锅的阀门关闭,这时,才可以打开抽吸口的阀门。

乳化阶段,本身是在弱真空状态下进行的(在抽料阶段还会残余约0.015~0.03Mpa左右的负压)。在乳化阶段结束并降温到65~70度左右时,因料体的流动性还保持比较好,这时抽真空,容易将乳化阶段剧烈搅拌产生的大到小型的气泡消除。这时抽真空,应分2~3批进行,每批维持3分钟,再慢慢在3分钟内匀速,每次维持最高负压可为0.09Mpa。

继续降温,在50~58度之间,是大部分固体油脂的结晶温区,这是抽真空脱泡的最后最佳温度范围。这时宜在中偏低速(约45~55rpm)配合下,将接近快要形成粘度且尚有流动性的料体表面的中细型气泡脱除。这时真空分2~3批进行,每批维持3分钟,然后按3~5分钟的极慢速度放空,每批最高真空也可抽到-0.09Mpa。

对于皂基或易产泡沫体系的抽真空,一定要小心。除在抽料阶段抽真空外,料体在形成稳定的稠度前(约48度),不要轻易抽真空,否则,会产生大量难以消除的大泡沫。在接近低温区,可适当抽低真空度(不要超过-0.06Mpa),以消除料体表面的引起不光洁的表层气泡。

对于W/O配方体系的料体,在高温区(58度以上)不要开真空(抽料除外),以免挥发性油酯被气化损失掉,进而影响到产品的粘度或料体稳定性。在中低温区,按普通要求来抽真空(负压值可达-0.09Mpa),以消除料体表面的气泡,使料体有光洁细腻感,但总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

4. 搅拌乳化机

几种常用乳化方法

乳化方法乳化工艺除乳化剂选择外,还包括适宜的乳化方法,如乳化剂的添加方法,油相和水相添加方法以及乳化温度等。我们知晓的乳化方法有以下三种:

1、转相乳化法这是一种非常方便而且应用广泛的乳化方法。假如要制备O/W型乳状则可将加有乳化剂的油类加热,制成液体状,然后一边搅拌,一边徐徐加入热水。加入的热水,开始分散成细小的颗粒,首先形成W/O型乳化液,然后按上述方法继续加水,随着水量增加乳状液渐渐变稠,而且黏度又急剧下降,当水量加完60%之后,即发生转相,形成O/W乳液,余下的水可快速加入。在这个过程中应充分进行搅拌,在转相时,油相则很快分散成又细又均匀的粒子。一旦转相结束,再强有力的搅拌也不会使分散相粒子再变小。所以,转相乳化法要充分理解转相原理并认真操作。

2、自然乳化法将乳化机加入油相中,混匀后一起投入水中,油就会自然乳化分散,再加上良好的搅拌,则乳化得更好。像矿物油之类容易流动的液体,时常采用这种作法。自然乳化是由于水的微滴进入油中并形成通道,然后将油分散开来。如果使高黏度的油能够自然乳化,则应在较高温度(40-60℃)下进行。使用多元醇醋类乳化剂不容易实现自然乳化。

3、机械强制乳化法均化器和胶体磨都是用于强制乳化的机械,这类机器用相当大的剪切力将被乳化物撕成很细很匀的粒,形成稳定的乳化体。所以用上述转相法和自然乳化法不能制备的乳化体,采用机械强制乳化法就能很好地制出合格的产品。反之,用自然乳化法可完成的乳化过程,没有必要也不适宜采用机械乳化法。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已发明许多种用于强制乳化的机械。

5. 新型乳化机

乳化炸药是借助乳化剂的作用,使氧化剂盐类水溶液的微滴,均匀分散在含有分散气泡或空心玻璃微珠等多孔物质的油相连续介质中,形成一种油包水型的乳胶状炸药,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工业炸药。

硝铵炸药是粉状的爆炸性机械混合物,是应用最广泛的工业炸药品种之一,具有中等威力和一定的敏感性。它具有吸湿性与结块性,受潮后敏感性和威力显著降低,同时产生毒气。起爆药在较弱外部激发能(如机械、热、电、光)的作用下,即可发生燃烧,并能迅速转变成爆轰的敏感炸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