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酶分离设备(酶的分离工程)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21 05:50   点击:80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酶的分离工程

《酶学及其研究技术》系统介绍现代酶学研究的原理及技术路线,主要围绕酶的分离纯化、理化性质、酶促反应动力学、热力学、失活动力学、化学修饰动力学、变性动力学、酶活力调控、酶活性中心功能基团性质、酶结构与功能、酶抑制剂的分子设计与改造及酶制剂的生产应用等。

《酶学及其研究技术》的特色是将科研成果有机地融合起来,并以几种海洋动物酶的研究为实例贯穿到相应的各个章节。

《酶学及其研究技术》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并重,强调实验设计技能、操作技巧,适合作为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与科研参考书。

2. 工业中常用的酶分离方法

在培养基上只添加纤维素和其他一些必需物质如无机盐,水,生长因子可以生活,或者说可以形成菌落的就只有可以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了,因为只有它才可以把纤维素水解为葡萄糖并加以利用。

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很多。既有好氧性微生物,也有厌氧性微生物;既有细菌,也有放线菌和真菌。 好氧性纤维素分解细菌:食纤维菌属和生孢食纤维菌属是土壤中常见的好氧性纤维素分解细菌。多囊菌属、镰状纤维菌属与纤维弧菌属。 许多放线菌能够分解纤维素。

扩展资料:

水可使纤维素发生有限溶胀,某些酸、碱和盐的水溶液可渗入纤维结晶区,产生无限溶胀,使纤维素溶解。纤维素加热到约150℃时不发生显著变化 ,超过这温度会由于脱水而逐渐焦化。纤维素与较浓的无机酸起水解作用生成葡萄糖等,与较浓的苛性碱溶液作用生成碱纤维素,与强氧化剂作用生成氧化纤维素。

将选好的工业木浆板疏解,送入已加1%~10%的盐酸(用量为5%~10%)的反应釜进行升温水解,温度为90~100℃,水解时间0.5~2h,反应结束后经冷却送人中和槽,用液碱调至中性,过滤后滤饼在80~100℃下干燥,最后经粉碎得产品。

3. 酶的分离工程是什么

当前,在世界高新技术产业中,生物工程占据了显著的地位,在人们的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生物工程的飞速发展,作为生物工程学科中必不可缺的“下游技术”——生物分离工程,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出现了许多适合大分子生化物质(如蛋白质、酶等)分离纯化的新技术,如新型的萃取技术(两水相萃取、反胶束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液膜萃取和微波萃取等),膜分离技术(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层析(色谱)技术(凝胶层析、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和疏水层析等)和电泳技术(凝胶电泳、等电聚焦电泳等)。

同时还开发和研制了新材料和先进的分离设备及仪器,以适应这些分离技术的发展。可以预料,随着生物技术产业的更迅速发展,生物分离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必将更深入和广泛。因此,在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专业中,生物分离工程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门课程。

4. 酶的提取与分离

分钟

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的生物酶,都可以通过工业化技术进行分离、提取、纯化,从而得到商品酶制剂。如果是胞外酶,一般是先对发酵液进行过滤,滤液中的酶可根据其等电点调整PH值使其沉淀。还有其他沉淀方法,如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法、单宁沉淀法等。离心后得到粗提的酶,再溶解后,可重复上述步骤,使酶的纯度进一步提高。如果需要精制酶,还可通过层析、电泳、萃取等方法,对酶进行进一步提纯。有时,还要根据需要,进行脱盐、脱色处理。

然后,就是浓缩、干燥等工序,就可得到固态的酶制剂了。由于酶属于蛋白质,对温度比较敏感,在浓缩、干燥时,必须采用低温浓缩和低温干燥。同时,在整个提取和精制过程中,要避免重金属离子混入。

如果要提取的是胞内酶,要先进入细胞破碎,使细胞中的酶释放出来,再进行提取。

5. 提取分离法生产酶

1)在无菌工作台内,将欲分离内生菌的宿主样品用无菌水清洗;2)选用消毒后的密封容器,使上述清洗后的宿主样品完全浸没于所述密封容器内的无菌水中;3)然后将上述密封容器放入超声波消毒机的水槽内进行消毒,所述超声波消毒机的工作频率为15~25KHz、功率为50~200W、时间为10~30分钟。采用本发明的消毒方法,既能充分消灭宿主表面的杂菌,又能最大限度减少宿主内生菌的损伤。

植物表面 灭菌:

1.0.1%升汞(二氯化汞)浸泡10分钟,无菌水冲洗干净。取内生菌材料时不要最外边粘过升汞的地方

2.用次氯酸钠,和升汞完全相同的方法

3.无水乙醇浸泡,用火点燃酒精,直到燃烧自行熄灭。

用植物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将植物的根、茎、叶、种子、果实任选其一,经消毒后,... 由植物沙棘提取分离超氧物歧化酶(SOD)的工艺方法是采用多级离心分离,超滤膜浓缩及凝胶过滤法进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