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饮用水杀菌设备(饮用水杀菌消毒)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7 10:40   点击:283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饮用水杀菌消毒

饮用水消毒杀菌的方式主要有:

1、氯消毒

2、臭氧消毒

3、二氧化氯消毒

4、紫外线消毒紫外线在控制病原虫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因此紫外线消毒正在逐渐成为净水处理中的重要手段。

水质的消毒方法还可以分化学的和物理的两种。 物理消毒方法有加热法、紫外线法、超声波等法。 化学方法有加氯法、臭氧法、重金属离子法以及其他氧化剂法等。其中以加氯法使用最为普遍,因为氯的消毒能力强,价格便宜,设备简单,余氯测定方便;便于加量调节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

2. 饮用水杀菌消毒用什么

季胺盐类消毒剂 ;常用季胺盐类消毒剂产品有苯扎溴铵 、苯扎氯铵等,使用液为淡黄色液体,具有芳香味,性质稳定。季胺盐类消毒剂属于低效消毒剂,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部分真菌与亲脂病毒;与醇复配的制剂能杀灭真菌、病毒、结核杆菌 而达到中水平消毒;适用于手、皮肤、粘膜与物体表面消毒。

氯己定氯己 ;是阳离子双缩胍,性质稳定,难溶于水。氯己定属于低效消毒剂,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部分真菌与亲脂病毒;与醇复配的制剂能杀灭真菌、病毒、结核杆菌 而达到中水平消毒;适用于手、皮肤、粘膜消毒。

3. 饮用水杀菌消毒设备安装规范

按照规范要求和供水时间,要不间断的连续加药,根据国家饮水标准和水质情况,加药量要控制,出水在0.1-0.8ppm合格,消毒接触时间30分钟以上。

加药主要是为预防水中的微生物的滋生,现在有稳定性二氧化氯消毒粉,。资质齐全即可

4. 饮用水杀菌消毒原理

用氯气通入自来水生成次氯酸,具有 杀菌作用。

5. 饮用水灭菌

一、水的消毒就是用化学和物理方法杀灭水中的病原体,以防止疾病传染,维护人群健康。

物理消毒法有加热法、γ辐射法和紫外线照射法等;化学消毒法有投加重金属离子(如银和铜)、投加碱或酸、投加表面活性化学剂、投加氧化剂(氯及其化合物、溴、碘、臭氧)等的消毒法。

在这些方法中以氧化剂消毒应用最广,其中以氯及其化合物消毒尤为通用,其次是臭氧消毒。

紫外线照射法和投加溴、碘及其化合物的方法用于小规模水厂或特殊设施(如游泳池)用水的消毒。二、物理消毒介绍紫外线消毒的生物学原理a.饮用水紫外线消毒技术应用分析 氯消毒会产生具有致癌作用的氯化消毒副产物,而近些年来贾第虫和隐孢子虫的发现,使现有的氯消毒工艺面临严峻的挑战,人们开始寻找新的替代消毒技术有效地提高消毒效果,并且可以降低消毒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同时保证饮用水的微生物学安全性和化学安全性。

在众多的替代消毒技术中,由于紫外线消毒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消毒效果好及不产生消毒副产物等优点而引起人们的重视。

紫外线消毒的历史非常悠久,在欧洲,饮用水紫外线消毒已有近百年的历史。1910年,法国的马赛一家自来水厂最先安装了一套紫外线消毒系统对饮用水进行消毒,到目前为止,西方发达国家已在污水处理厂安装了近4000套大型紫外线消毒系统,应用该技术的厂家约占污水处理厂总数的10%。

同时,至2001年底已有2000多家自来水厂采用了紫外消毒技术,占自来水厂总数的10%以上,并且大量的紫外消毒技术改造工程正在进行之中。

由于紫外线消毒在环保及人身安全方面的突出优点,欧洲及北美的许多国家将紫外线消毒列为用水终端和用户进水端及小型给水系统中的首选方法。

尤其是发现自来水中存在隐孢子虫后,美国已经将紫外消毒工艺作为自来水消毒的最佳手段写入供水法规中。

紫外线位于X射线和可见光之间,在物理学上一般将紫外线分为真空紫外线区(

6. 饮用水消毒法

1.紫外线消毒:

2.紫外线消毒,就是利用这种波长范围的光线照射,以达到消毒的一种物理方法

3.紫外线汞灯有高、低压(按灯管点燃时管内汞蒸气的压力来区分)两种,

灯管由石英玻璃制成。紫外线汞灯点燃时放射大量具有杀菌能力的紫外线,同时也放射少量可见光。

4.利用紫外线进行水消毒,其特点是:接触时间短、杀菌能力强;

设备简单、操作管理方便,并能自动化;处理时对水无副作用,无中毒危险。

可在处理后水中不允许增加氯离子的小规模工业用水中使用。

其缺点是:没有余氯的持续杀菌作用,以及目前我国灯管的使用寿命较短,价格较贵

7. 饮用水杀菌消毒设备

(1)液氯 (2)次氯酸钙(漂白粉)   (3)次氯酸钠(高效漂白粉、漂水) (4)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   (5)三氯异氰尿酸(强氯精) (6)溴氯海因(溴片)   (7)二氧化氯(1)液氯优点:  含有100%的有效氯,杀菌力强,并有较强的持续杀菌能力和除藻除臭除味的能力。应用广泛,技术工艺比较成熟,消毒系统投资和运行费用价廉,常用于自来水厂消毒。不足:  一般剂量对病毒、病原虫等无效,不能氧化一般的杀虫剂等复杂化合物,受PH影响大与某些有机物反应生成难闻的氯臭味。液氯作为消毒剂,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也很明显,氯系消毒剂本身与副产物对人体健康有损害。其使用危险,需要特别的安全装备,液氯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都应有专业的安全措施。加入游泳池后,其酸性特别强。需要加大量的碱调节pH值,所以,液氯在现在的游泳池中已很少使用。(2)漂白粉优点:  应用最广,其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Ca(OCl)2],含有效氯25%一30%,次氯酸钙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游泳池消毒剂,有效成分次氯酸可渗入细胞内,氧化细胞酶的硫氢基因,破坏细胞代谢。可以应用在不同水质条件的水中,杀菌效果良好。酸性环境中其杀菌力强而迅速,高浓度能杀死芽胞。不足:  性质不稳定,可被光、热、潮湿及CO2所分解,故应密闭保存于阴暗干燥处,时间不超过1年。因其有腐蚀及漂白作用,故不宜用于金属器械及有色纺织物。如其存放太久,应按实际有效氯含量配制。并且漂白粉反应后有残渣,堵塞管道,影响水质,现逐步被淘汰。(3)次氯酸钠  [NaOCl]别名高效漂白粉。纯品为白色粉末,通常为灰绿色结晶,在空气中不稳定。次氯酸钠有氯的气味,能与水混溶.溶液呈碱性.乳状原液的pH值高达12,随水溶液稀释度增加,pH值可降至7~9。性不稳定,遇热分解加速。对物品有漂白与腐蚀作用。优点:  其有效氯含量一般在10%—12%,比液氯的危险程度低,消毒效果良好。不足  :漂水含氯极不稳定,其有效氯会随环境、温度、湿度、光线及存放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而逐渐下降,由于其衰减特别快,现场不能长期存放,并具有腐蚀性,所以储存和操作很困难。对设备有很高的要求,设备的日常维护也很困难。次氯酸钠会极高地增加池水的pH值,需要加大量的酸调节。(4)二氯异氰尿酸钠优点:  二氯异氰尿酸钠又名优氯净,分子式: (C3C12N3O3)Na,简称SDIC, 为应用较广的有机氯消毒剂,含有效氯60%一64.5%,具有高效、广谱、稳定、溶解度高、毒性低等优点。水溶液可用于喷洒、浸泡、接抹,亦可用于粉直接消毒污染物、处理粪便等排泄物,用法同漂白粉。与多聚甲醛干粉混合点燃,其气体可用熏蒸消毒.也可与92号混凝剂(羟基氯化铝为基础加铁粉、硫酸、双氧水等合成)以1: 4混合成“遇水清”,可作饮水消毒用。并可与硝酸钠配制成各种消毒洗涤液,如涤静美、优氯净等。能够迅速杀灭病毒、细菌及其芽抱,能有效预防肝炎和其它传染性疾病。不足  杀菌效果受使用条件影响较大,对眼及皮肤有致敏性,有异味等。它可以作为冲击性处理剂使用,同样含有稳定剂氰尿酸,在紫外线下稳定,适合在室外泳池使用,但在室内泳池内使用会导致过稳定问题。(5)三氯异氰尿酸  三氯异氰尿酸俗称为强氯精,分子式C3N3O3Cl3 简称TCCA,是异氰尿酸的氯化衍生物,其有效氯含量高达90%,主要为粒状、片状,杀菌能力很强。优点:  三氯异氰尿酸是目前国际上所推广的一种高效、低毒、广谱、快速的杀菌消毒剂,能有效的快速杀灭各种细菌、真菌、芽胞、霉菌、霍乱孤菌。对杀灭甲肝、乙肝病毒具有特效,对性病毒和艾滋病毒也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不足:  其溶解缓慢,在泳池负荷高的时候可能会跟不上余氯消耗的速度,导致消毒能力降低。其pH较低,也需要大量的碱调节。三氯异氰尿酸含有稳定剂氰尿酸,在紫外线下稳定,适合在室外泳池使用,但在室内泳池中使用会导致过稳定问题。同时,使用三氯异氰尿酸亦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有害的氯代副产物,这也是氯系化学剂的共同缺点。(6)溴氯海因  优点:溴氯海因俗称之为溴片(英文简称BCDMH) ,分子式: C5H6BrClN2O2。它的有效成分含有氯和溴,一般为结晶状粉末和白色片剂,溴制剂比氯制剂更稳定,气味更温和,对pH的变化不如氯那么敏感。不足:溴片价格较高,由于其微溶于水因而杀菌速度也较慢。溴制剂在高剂量下具有腐蚀性,对人的皮肤、眼及细胞有强烈的刺激性,在泳池的条件下,会产生溴酸根,那是一种已知的致癌物。由于溴没有合适的紫外线稳定剂,因此在户外游泳池使用时,其用量很大。(7)二氧化氯  分子式为ClO2,是一种有刺激气味的黄绿色气体,易挥发。在-5~95°C下,质量稳定,不易分解。加入酸以后可被激活,产生游离二氧化氯。它不属于含氯消毒剂,实际上为过氧化物类消毒剂。优点:  二氧化氯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能使微生物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氧化分解,导致氨基酸断裂、蛋白质分解,从而使微生物死亡。它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胞、真菌、病毒,甚至原虫等。消毒快而持久,消毒副产物少,有效的杀灭和水质控制效果,应用PH范围大,适用水质范围广,氧化有机物能力强。不足:  二氧化氯本身及其消毒产物也有毒性,副产物会产生亚氯酸与氯酸,其综合作用引起突变、精子畸形、血液和尿液化学成分异常,影响肝功能与肾功能衰竭。有机物对该消毒剂有一定的影响,杀菌效果多受活化剂浓度和活化时间的影响。二氧化氯需要有现场发生设备,设备的投资较大,运行费用较高。现场反应需要使用危险化学品作为原料,这些都形成危险隐患。编辑本段氯系化学药剂消毒的缺点  (1) 氯系化学药剂都具有一定的毒性,水中的氯代有机化合物会刺激人的眼睛及皮肤,从而引发红眼及皮疹。 长期与池水接触会使人的头发变色发黄,皮肤红肿,阴道瘙痒,内分泌失调等部题。   (2) 氯制剂会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生成多种氯代有机化合物,如三氯甲烷、氯仿等,这些物质均为公认的致癌致突变物。特别是小孩处于发育阶段,应尽量避免接触。   (3) 对泳池结构、设备和管道有腐蚀作用;操作管理水平要求高,否则会发生安全事故;   (4) 加入氯制剂后,必然会导致水的pH值的改变,使人感到不适,因而需加入碱性或酸性物质予以中和。   (5) 氯制剂在运输、储藏、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编辑本段二、紫外线消毒法  紫外线是一种低能量的电磁辐射,其能量只有5eV,穿透力很差。紫外线照射能量较低,不足以引起原子的电离,仅产生激发作用,使电子处于高能状态而不脱开。通过对水体进行紫外线辐射透入微生物体内作用于核酸、原浆蛋白酶,使其发生化学变化而造成微生物死亡。一般多以253.7nm作为杀菌紫外线波长的代表,由于紫外线灯使用较方便,并有一定杀菌作用,所以在卫生防疫、医疗和工业消毒中使用均较普遍。优点:  紫外线消毒的优点是所需接触时间短,杀菌效率高,同时不改变水的物理化学性质,且不产生气味和其他有害的卤代甲烷等副产物。不足:  对消毒前的原水浊度要求较高,且必须保证一定的水流厚度,当水深较大时杀菌效果急剧下降,且消毒后水中无持续杀菌作用,紫外线消毒也要使用其特定的装置,每支灯管处理水量有限,且需定期清洗更换,成本也较贵,并存在光复活现象,影响消毒效果。编辑本段三、臭氧消毒法  臭氧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不稳定的淡紫色气体,对各种病毒、细菌均有杀灭能力,对降解各种有机毒物,除色、除嗅、除味、改善水质效果极佳。其作用机理是通过破坏细菌的脱氢酶干扰其呼吸功能,氧化各种酶和蛋白质,破坏细胞膜结构而达到消毒的效果。优点:  氧化能力强,能去除或降低水中异味、臭、色和金属离子问题,兼有助凝去降浊度的作用。杀菌效果显著,作用迅速,消毒效果受水质影响小,广谱高效,副作用较小。   (1)反应快、投量少,臭氧能迅速杀灭扩散在水中的细菌、芽孢、病毒且在很低的浓度时既有杀菌灭活作用;   (2)臭氧适应能力强,在PH5.6-9.8,水温0-37℃的范围内,对其的消毒性能影响很小;   (3)在水中不产生持久性残余;   (4)能破坏水中有机物,改善水的物理性质和器官感觉,进行脱色和去嗅去味作用,使水呈蔚蓝色,而又不改变水的自然性质。不足:  (1)臭氧对藻类和红线虫等处理效果差。对受到有机物污染的进水中进行臭氧处理后,大的有机物分子会破裂成微生物新陈代谢的营养源,处理后使水中AOC(生物可同化有机碳)增加2-6倍,并使水中氧含量增加,利于自养型微生物繁殖,进而使水质恶化呈绿色。   (2)无持续作用,要投加药剂协助。因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低,半衰期很短,仅二十分钟,所以在日常应用中为保证持续的杀菌作用,往往要投加氯系药剂协助进行。   (3)臭氧消毒法设备费用高,耗电大,使用臭氧机往往还要配备制氧机、干燥机、尾气处理器等。这些乃限制臭氧消毒广泛推广使用的主要原因。   (4)臭氧有毒性。作为强氧化剂,它是一种很好的消毒剂,恰恰因为这种特性,臭氧几乎能与任何生物组织反应,所以我们在使用臭氧发生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其量。但目前的技术对臭氧监测较困难,当臭氧超标时,会与呼吸道中的细胞、流体和组织很快反应,导致肺功能减弱和组织损伤。长期处于臭氧环境,会造成人的神经中毒,头晕头痛、记忆力衰退;氧化人体皮肤中的维生素E,致使人的皮肤起皱、 出现黑斑等。编辑本段四、铜银金属离子消毒法  金属离子处理法应用于泳池领域在欧美和日本已相当成熟,是新一代泳池处理技术的领航者。由于金属离子处理法采用纯物理法消毒,处理后不产生任何有害副产物,水质达到欧盟标准,因整个过程不产生废气废物而得到了欧盟环保署的认可与推荐。目前在国际空间站、奥运会泳池、高档别墅私家泳池等得到广泛应用。   作用机理:   ①据研究,水中的细菌或微小有机物普遍带负电,由安康系统激发的银与铜离子带正电,因此在水中铜银离子能与细菌病毒或微小有机体引致凝絮过程,通过过滤系统把凝絮物清出池外。   ②银离子还原势极高,是自然界中杀菌能力最强的金属离子,每升水中只要含亿万分之二毫克的银离子,即可杀死水中大部分细菌。当细菌被Ag杀后,Ag又由细菌死亡细胞中游离出来,再与其它菌落接触,周而复始地进行上述过程,这也是银杀菌持久性的原因。   ③铜离子对细菌特别是自养型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和杀灭作用,可以杀灭在水中的大肠杆菌、痢疾等病菌,特别是防止绿藻污染和通过地板传染足癣等等。目前通常使用的各种消菌除藻剂都含有铜成份,就是运用了铜离子能够杀菌灭藻的原理。优点:  ⑴应用PH、温度范围大,适用水质范围广,运行成本低;   ⑵无味、无毒,过量投加不会造成危害(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人体吸收过量会自动排出体外)。不会刺激眼睛、皮肤,水体清澈无异味。   ⑶可长期抑制某些藻类和真菌的生长,不需额外投加除藻剂硫酸铜。   ⑷不影响水质PH值,无需添加酸碱度中和剂,因整个反应过程无添加任何化学药剂,因而不会生成有害副产物造成二次污染。   ⑸接触充分时,很低浓度便可杀绝大多数自养细菌,有很持久的杀菌能力,不受光照和有机物浓度影响;   ⑹水中细菌微生物、浊度、有机色度和其他胶态悬浮物质都会被铜银离子吸附,兼有杀菌和去浊度功能。不足:  ⑴因整套铜银离子消毒设备费用昂贵,目前只在国际空间站,国内外奥运会场馆、高档别墅私家泳池、休闲会所及酒店等应用广泛。

8. 饮用水杀菌消毒主要工艺

消毒药物的配制方法

配制各种消毒液的计算公式:根据原药有效成分的实际含量按下列公式配制。

1、 配制百分浓度溶液的计算公式:

所需消毒剂的量(g/ml)=所需稀释液浓度(%)* 所需稀释液量(ml)

消毒剂浓度(%)

2、 配制mg/L浓度溶液的计算公式:

所需消毒剂的量(g或ml)=所需稀释液浓度(mg/L)* 所需稀释液量(ml)

106*消毒剂浓度(%)

3、 百分浓度与mg/L浓度换算公式:1%=10000mg/L

4、1L=1000ml

5、过氧乙酸的配制方法:过氧乙酸A与过氧乙酸B先混合,发生反应至少6-24小时,再与水稀释,其稀释比例为:混合液1:水39,配成0.5%过氧乙酸。

使用漂白粉澄清液时,常先配成20%的原液。因澄清液不能现配现用,故必须事先配好。取1份漂白粉加水4份,搅匀,加盖静置一定时间(其间可再用棒搅拌2或3次),取其上清液,即为20%漂白粉原液。使用时再按实际浓度和剂量,加入适当清水稀释成所需的消毒液。如配制1%漂白粉澄清液时,取原液1份,加水19份即成。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