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综合布线工程设计一般采用一阶段设计,即什么)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2-12-29 21:25   点击:297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一般采用一阶段设计,即什么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是2007年8月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

为了配合现代化城镇信息通信网向数字化方向发展,规范建筑与建筑群的语音、数据、图像及多媒体业务综合网络建设,特制定《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本规范根据建设部公告第619号文批准发布,编号为GB50311-2007,自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其中1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同时废止。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图书目录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2符号与缩略词

3 系统设计

3.1系统构成

3.2系统分级与组成

3.3缆线长度划分

3.4系统应用

3.5屏蔽布线系统

3.6开放型办公室布线系统

3.7工业级布线系统

4 系统配置设计

4.1工作区

4.2配线子系统

4.3干线子系统

4.4建筑群子系统

4.5设备间

4.6进线间

4.7管理

5 系统指标

6 安装工艺要求

6.1工作区

6.2电信间

6.3设备间

6.4进线间

6.5缆线布放

7 电气防护及接地

8 防火

2. 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包括的内容是什么

GB 50312-2007是关于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方面的国家强制标准,并非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而是设计规范。该标准的具体的编号及名称为:GB 50312-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该标准的具体的情况如下: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验收。

本规范共分10 章和3 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缩略语、环境检查、器材及测试仪表工具检查、设备安装检验、缆线的敷设和保护方式检验、缆线终接、工程电气测试、管理系统验收、工程验收等。

3. 综合布线的设计要点不包括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技术准备、施工前的环境检查、施工前设备器材及施工工具检查、施工组织准备等环节。

1.技术准备工作

(1)熟悉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的规范要求,掌握综合布线各子系统的施工技术以及整个工程的施工组织技术。

(2)熟悉和会审施工图纸。认真读懂施工图纸,理解图纸设计的内容,掌握设计人员的设计思想。

(3)熟悉与工程有关的技术资料,如厂家提供的说明书和产品测试报告、技术规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等内容。

(4)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工作主要由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和工程安装承包单位的项目技术负责人一起进行的。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包括:

设计要求和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有关要求;

工程使用的材料、设备性能参数;

工程施工条件、施工顺序、施工方法;

施工中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性能和操作使用方法;

预埋部件注意事项;

工程质量标准和验收评定标准;

施工中安全注意事项。

(5)编制施工方案。

(6)编制工程预算。工程预算具体包括工程材料清单和施工预算。

4. 一个较为完善的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FTTH是中国通信行业目前大力推行的宽带接入方式,可以为家庭和企业客户提供语音、数据、CATV和IPTV等宽带业务,FTTH通常在PON系统实现,通过PON系统的动态带宽分配(DBA)功能,FTTH能够为用户带来更优质的宽带体验和服务。  FTTH网络由局端机房设备(OLT)、用户终端设备(ONU)、光配线网(ODN)3个部分组成。ODN作为FTTH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OLT和ONU之间的光传输物理通道,通常由光纤光缆、光连接器、光分路器以及安装连接这些器件的配套设备组成。ODN包括五个部分:馈线段、光缆分配点、配线段、光缆接入点和入户段。ODN作为FTTH规模部署的重点和难点,直接影响到的综合成本、系统性能和可靠性。   根据用户的不同业务需求及家庭布线情况,家庭网络可采用不同的家庭组网方式,既可采用有线也可采用有线+无线AP的接入方式,可方便灵活地接入语音、宽带上网、IPTV、WLAN等业务。

5. 综合布线工程施工一般来说都是分阶段进行

  质量控制点,是指对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的重点控制对象或重点建设进程,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而设置的一种管理模式。   

1、设置质量控制点的目的   设置质量控制点,实施跟踪控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在工程项目进行的不同阶段,依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质量控制点,通过对控制点的设置,将工程质量总目标分解为各控制点的分目标,以便通过对各控制点分目标的控制,来实现对工程质量总目标的控制。  

2、设置质量控制点的作用   (1)设置质量控制点,可以将复杂的工程质量总目标分解为一系列简单分项的目标控制;   (2)由于质量控制点目标单一,且干扰因素便于测定,有利于临理工程师和承建单位的质量控制人员制订、实施纠偏措施和控制对策;   (3)通过对下层质量控制点质量目标的实现,对上层质量控制点质量目标提供保证,从而可以保证上层质量控制点质量目标的实现,直到信息系统工程质量总目标的最终实现;   (4)有利监理工程师和承建单位的质量控制人员检测分项控制目标,计算分项控制目标与实际标准值的偏差;  (5)有利于监理工程师和承建单位的质量控制人员及时分析和掌握质量控制点所处的环境因素,易于分析各种干扰条件对有关分项目标产生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序的测定。   设置质量控制点的多少会对项目有一定的影响,粒度越大,项目不容易控制,粒度越小,工作量会增加。   

3、有效设置质量控制点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质量控制点应突出重点   在项目的各项工作各阶段环节中,对项目质量的影响程度不一样,我们应当对容易引起质量问题的环节进行重点关注质量控制设置在信息系统工程的关键时刻和关键部位,有利于控制影响系统质量的关键因素。   (2)质量控制点应当易于纠偏   应设置在系统质量目标偏差易于测定的关键活动和关键时刻,有利于监理工程师及时发现质量偏差,也有利于承建单位质量控制人员及时制订纠偏措施。比如在综合布线隐蔽工程施工的时候,我们应当采取旁站的方法来开展监理工作,在墙上预埋线槽或管道时,应当在线槽或管道开挖时进行检查,检查承建单位是否按照规范进行施工,在线槽或管道掩埋之前,监理工程师还要检查线槽或管道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监理应责令返工。如果监理工程师在线槽开挖和掩埋前没有对线槽的施工过程和质量进行检查检查,而是在预埋线槽和管道后进行检查,即使监理工程师能发生问题,也能指出问题所在,势必对工程进度、成本造成影响或使工作量增大。   (3)质量控制点应有利于参与工程建设的三方共同从事工程质量的控制活动   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单位、承建单位和监理单位可根据各自质量控制特点建立不同的质量控制点。三方可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协商确定共同的质量控制点,并制订各自的质量控制措施。   (4)保持控制点的设置的灵活性和动态性 本文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质量控制点在项目实施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对已设立的质量控制点随时进行必要的调整,以达到对信息系统工程总目标的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保证对工程项目总目标的实现。   质量控制点是实施质量控制点的重点。在实施过程中的关键过程或环节及隐蔽工程;实施中的薄弱环节或质量变异大的工序、部位和实施对象;对后续工程实施或后续阶段质

6.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一般原则

电工布线并不是将两点线路连接,让用电电器能够正常工作就算完成,在电工电线布线中,因地制宜地设计布线方案、而且要同时注重美观和实用,同时要求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即要留有一定的余地,考虑到以后的改电路,可以预先作好发展规划。

首先我们要综合考虑诸多因素来合理制定布线方案,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并形成相关的计划文档,并在此基础上初步预算出所需的布线设施及相关布线材料,作好采购计划。供电布线方面的产品,主要包括:电表(含电表箱)、电线、空气开关、多用插座、灯具、配电线箱等。这些产品的质量都跟后期的用电安全息息相关。比如空气开关要选择精密度高的、安全性好的开关,多用插座建议购买那种单独的带线盒的插座。如果施工不当就容易出现漏电、短路等问题,甚至引发火灾、触电事故。

7. 从设计角度,综合布线系统一般分为

综合布线系统可划分成七个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配线(水平)子系统、干线(垂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进线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

1、工作区: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终端设备(TE)的区域可划分为一个工作区。工作区应由配线子系统的信息插座模块(TO)延伸到终端设备处的连接缆线及适配器组成。

2、配线子系统:配线子系统应由工作区的信息插座模块、信息插座模块至电信间配线设备(FD)的配线电缆和光缆、电信间的配线设备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组成。

3、干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应由设备间至电信间的干线电缆和光缆,安装在设备间的建筑物配线设备(BD)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组成。

4、建筑群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应由连接多个建筑物之间的主干电缆和光缆,建筑群配线设备(CD)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组成。

5、设备间:设备间是在每幢建筑物的适当地点进行网络管理和信息交换的场地。

6、进线间:进线间是建筑物外部通信和信息管线的入口部位,并可作为入口设施和建筑群配线设备的安装场地。

7、管理:管理应对工作区、电信间、设备间、进线间的配线设备、缆线、信息插座模块等设施按一定的模式进行标识和记录。优点对比传统布线,综合布线作为现代建筑的信息传输系统,其主要优点有:1、综合布线系统集成传输现代建筑所需的话音、数据、视像等信息,采用国际标准化的信息接口和性能规范,支持多厂商设备及协议,满足现代企业信息应用飞速发展的需要。2、采用综合布线系统,用户能根据实际需要或办公环境的改变,灵活方便地实现线路的变更和重组,调整构建所需的网络模式,充分满足用户业务发展的需要;3、综合布线系统采用结构化的星型拓扑布线方式和标准接口,大大提高了整个网络的可靠性及可管理性,大幅降低系统的管理维护费用;4、模块化的系统设计提供良好的系统扩展能力及面向未来应用发展的支持,充分保证用户在布线方面的投资,提供用户长远的效益。5、综合布线系统较好地解决了传统布线方法存在的许多问题,提供了具有长远效益的先进可靠的解决方案。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综合布线系统将成为现代智能建筑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