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台达编码器安装支架(编码器支架是怎么装的)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5 23:55   点击:295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编码器支架是怎么装的

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当今社会谈论的焦点,且市场保有量越来越多,甚至一些大型传统汽车行业也开始进军新能源汽车行业。但是新能源汽车的安全尤其是低速电动车也就随之成为老百姓关注的重点,为此对设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低速电动车高速发展,形成了人人(小作坊)造车的局面,整车线束更是粗制滥造,甚至是只要能装到车上就很满足。故此次针对整车线束在装配时要求做了大概的统计,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安装前要求:

安装前要求装配员确认线束与所需安装的车型匹配,熟记自己本公司线束安装工艺卡片,了解线束在整车所应起到的作用,布置位置要准确。

二、安装时要求:

1.线束尽量远离热源:线束避免与排气管、发动机本体、DC-DC本体、充电器本体、电机控制器本体、压缩机、空调高压管等热源绑扎在一起,同时远离油路、水路、燃气管等易燃部分。

2.线束远离运动件:前舱各运动件如雨刮器连杆、真空泵等,后仓减震、电机等。

3.遵循“先绑扎、后固定”原则:多根线束并行或线束过长时,先把线束平行对折后绑扎成束,再用合适方式固定。

4.线束由车身外部进入密封空间时,在过线孔处涂密封胶,封胶要求密封严密,胶形美观。线束通过车身时增加过线胶圈,过线胶圈贴合过线孔,严格防水。若过线孔周围有毛刺、汽车毡、孔变形等异常,处理后再操作。

5.线束插接件对接前应检查插接件针脚有无水等导电物质,有则清除。

6.线束尽量避免从棱角处通过,若无法避开时,应当加龙骨胶条、过线胶圈或涂密封胶等加以保护(注意:不可用波纹管作为过棱角处的防护材料)。

7.线束对接时,插接件要对接到位、锁止可靠;确保铜件未脱离插接件、导线未脱离铜件。

8.对于带片状或柱状接线端的传感器类插接件及线束,插接件对接后,要把线束在传感器上反扎后再布线(机油压力传感器线束、水温传感器线束、胎压传感器线束、ABS传感器线束、电机编码器线束)。

9.对接后的插接件及两侧线束均有可依附物体时,在插接件两端分别距插接件尾部40以内各用一根扎带把线束绑扎在依附物体上,并用扎带把插接件绑扎固定在可依附物体上。

10.对接后的插接件及两侧线束在300以内,无可依附物体时,把插接件一侧的线束弯至插接件的另一侧,用扎带把两侧的线束绑扎成一束,并把插接件本身与线束绑扎在一起。

11.对接后的插接件及一侧线束有可依附物体时,把插接件本身及可绑扎固定的一侧线束固定在可依附物体上。

12.线束长度余量:当线束在有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上布置时,线束在两个物体的过渡处要留出适当的长度余量,长度余量应当视情况在线束拉直的基础上加20至40。

13.线束过长时,确定好终端使用位置及线束长度后,把长出的这一部分绑扎在终端使用的前一道工序。

14.扎带绑扎后,剪后扎带长度留3~5;余留的扎带剪口平齐,不留尖,扎带头尽量避免正对着观众。

15.要根据线束所依附物体的走向规范布置,若所依附物体是个较大的平面时,线束应呈现横平竖直的走向,尽量避免斜拉现象。

16.线束绑扎后应平顺,禁止有两头翘起及线束散乱现象。

17.当有多束线一同绑扎时,线束间应平行布置,严禁扭曲缠绕。

18.对非同束导线在同一部位先后布线时,后布置的线束在线束固定点位置时,应绑扎在线束固定点上,而不要直接绑扎在线束上。

三、发动机搭铁线装配

1.所有发动机必须装配发动机搭铁线,且搭铁线必须装配在发动机机体的某部位,不允许装配在发动机的各支架等附件上,以免发动机搭铁不良。

2.仪表台右侧中央接线盒附近的搭铁线、四门电动、前后舱大灯的搭铁线按设计要求装配在相应螺栓上。

3.搭铁线避免共用一点。

4.高压电与低压电系统铁搭点不允许接触。

5.搭铁点装配顺序:首先将螺栓穿过车身安装孔、套上内锯齿垫圈、再依次套上搭铁线接头的铜件、弹垫、螺母然后紧固到位,最后在螺栓上点白漆做防松标识,并在搭铁线表面涂凡士林防腐。

6.搭铁线严禁采用铜丝直接缠绕、或打自攻丝方式装配,以保证搭铁的可靠性。

7.装配蓄电池搭铁线时,接近完全紧固前,使搭铁线左、右转动,注意带动内锯齿垫圈,再完成紧固。

2. 编码器固定架子图片

因为原车床没有安装主轴编码器,为寻找安装主轴编码器的位置,对该车床主轴结构分析发现,只有主轴后端才能安装编码器。由此有两种安装方法:一种是将大齿轮固定在皮带轮上,小齿轮与编码器固定在一起,安装在支座上。另一种方法是将编码器通过联轴器直接与主轴后端相联接,编码器支架安装在主轴后端防护盖上。

  而第二种方法相对来说比较好。为保证编码器的安装可靠性、稳定性和安装精度,在主轴后端防护盖3与主轴之间用螺栓联接固定在一起,并采用两个定位销保证重复安装的进度。

3. 编码器的安装方法

绝对型旋转编码器的机械安装使用:;绝对型旋转编码器的机械安装有高速端安装、低速端安装、辅助机械装置安装等多种形式。

高速端安装:安于动力马达转轴端(或齿轮连接),此方法优点是分辨率高,由于多圈编码器有4096圈,马达转动圈数在此量程范围内,可充分用足量程而提高分辨率,缺点是运动物体通过减速齿轮后,来回程有齿轮间隙误差,一般用于单向高精度控制定位,例如轧钢的辊缝控制。;

另外编码器直接安装于高速端,马达抖动须较小,不然易损坏编码器。

低速端安装:安装于减速齿轮后,如卷扬钢丝绳卷筒的轴端或最后一节减速齿轮轴端,此方法已无齿轮来回程间隙,测量较直接,精度较高,此方法一般测量长距离定位,例如各种提升设备,送料小车定位等

4. 编码器连接器弹簧

原因1.抱闸回路异常;

2.负载过大;

3.编码器反馈信号是否正常;

4.电机参数是否正确;

5.检查电机动力线;

对策1.检查抱闸回路,供电电源;

2.减小负载;

3.检查编码器反馈信号及设定是否正确,同步电机编码器初始角度是否正确;

4.检查电机相关参数,并调谐;

5.检查电机相关动力线;

5. 编码器装配

能描述的清楚一些嘛? 伺服电机一般损坏的话,由于其精密程度较高,所以修理不便。

不同于普通电机,伺服电机的损坏,80%甚至90%以上都不是绕线圈的问题。比如编码器损坏,轴承磨损,组装精度不够,轴承跑位,磁钢退磁,轴断,动平衡不够造成较大的机械振动等等。至于它的接线方式,一般就蓝红黄三相,编码器信号线(视编码器而定),散热风扇线,地线 组成。编码器的接线是需要定义的,一般有两种方式:航空插头、PCB板。编码器不同,接线方式也不一样。三相UVW就是蓝红黄。风扇就据我所知也略有不同,通电就转的小风扇两根线直接接220V电源就行。大风扇通常带一个电容,接法略有区别。

6. 编码器安装支架

1/5

查看编码器说明书找到外形尺寸安装基础图,或实际测量安装尺寸固定的螺丝孔位等尺寸信息

2/5

根据安装基础图,或测量的尺寸,制作编码器支架及联轴器等配件。

3/5

根据做好的编码器支架联轴器等配件,装配编码器。

4/5

查看编码器线缆颜色及各颜色对应的含义及用途。一般五根线vcc(电源3-24v)GND(0v)A(脉冲输出)B(脉冲输出)Z(转一圈中原点)。

5/5

根据接线定义链接控制器

7. 编码器固定支架尺寸

增量式编码器铭牌行业主要是在铭牌上写明尺寸规格以及分辨率的大小,包括定位止口,轴径,安装孔位,电缆出线方式,安装空间体积;工作环境防护等级是否满足要求,分辨率:即编码器工作时每圈输出的脉冲数,是否满足设计使用,对于增量式编码器的使用主要是根据编码的过程,采用分辨率的大小来进行观看和计算。

8. 编码器是装在哪里的

伺服电机是采用矢量控制原理来进行控制和驱动的。所以编码器在电机轴上的安装角度我们称为零点。不同系列的伺服电机角度值是不一样的。

伺服电机的零点如果误差太大,轻者电机无功电流增大,转矩并未与电流的增大而增大,电机表现转矩不够(无力),重者电机不能运行.所以,请客户不要自行调整编码器的机械安装位置与角度。

9. 编码器支架是怎么装的呢

压瓦机设备切瓦时,对于出板的长度计数不准确,什么原因造成的,怎么进行调节。

  压瓦机在操作过程中,会出现压瓦的尺寸长短不一,这种问题使每位客户经常遇见的问题,怎么进行解决?首先看看压瓦机示屏当前的长度和实际长度是否相符,如果相符,那么这种情况一般是实际尺寸大于设定尺寸,机器的惯性大造成,解决办法是在补偿量或用外轮系数调整,有变压器机型可以适当改变减速距离。如果不相符的话看看当前长度与设定长度是否符合,如果压瓦机生产相符实际长度大于设定长度误差大于10mm,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编码器松动引起,仔细检查,调整计数器支架。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