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串行编码器的原理?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9-12 16:30   点击:241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串行编码器的原理?

串行编码器是采用光电扫描原理。读数系统是基于径向分度盘的旋转,该分度由交替的透光窗口和不透光窗口构成的。

此系统全部用一个红外光源垂直照射,这样光就把盘子上的图像投射到接收器表面上,该接收器覆盖着一层光栅,称为准直仪,它具有和光盘相同的窗口。

接收器的工作是感受光盘转动所产生的光变化,然后将光变化转换成相应的电变化。

一般地,旋转编码器也能得到一个速度信号,这个信号要反馈给变频器,从而调节变频器的输出数据。

二、串行通信原理?

串行通信是指使用一条数据线,将数据一位一位地依次传输,每一位数据占据一个固定的时间长度。

其只需要少数几条线就可以在系统间交换信息,特别使用于计算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外设之间的远距离通信。

串行通信作为计算机通信方式之一,主要起到主机与外设以及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作用,串行通信具有传输线少、成本低的特点;

主要适用于近距离的人-机交换、实时监控等系统通信工作当中,借助于现有的电话网也能实现远距离传输,因此串行通信接口是计算机系统当中的常用接口。

三、图像编码器工作原理是什么?

编码器是将信号或数据进行编制、转换为可用以通讯、传输和存储的信号形式的设备。编码器把角位移或直线位移转换成电信号,前者称为码盘,后者称为码尺。编码器主要是由码盘(圆光栅、指示光栅)、机体、发光器件、感光器件等部件组成。 圆光栅是由涂膜在透明材料或刻画在金属材料上的成放射状的明暗相间的条纹组成的。一个相邻条纹间距称为一个栅节,光栅整周栅节数就是编码器的脉冲数(分辨率)。 指示光栅是一片固定不动的,但窗口条纹刻线同圆光栅条纹刻线完全相同的光栅片。机体是装配圆光栅,指示光栅等部件的载体。发光器件一般是红外发光管。感光器件是高频光敏元件;一般有硅光电池和光敏三极管。按照工作原理编码器可分为增量式和绝对式两类

四、串行编码器什么意思?

串行编码器是采用光电扫描原理。读数系统是基于径向分度盘的旋转,该分度由交替的透光窗口和不透光窗口构成的。

此系统全部用一个红外光源垂直照射,这样光就把盘子上的图像投射到接收器表面上,该接收器覆盖着一层光栅,称为准直仪,它具有和光盘相同的窗口。

接收器的工作是感受光盘转动所产生的光变化,然后将光变化转换成相应的电变化。

一般地,旋转编码器也能得到一个速度信号,这个信号要反馈给变频器,从而调节变频器的输出数据。

五、串行脉冲编码器是什么?

串行脉冲编码器是一种光学式位置检测元件,编码盘直接装在电机的旋转轴上,以测出轴的旋转角度位置和速度变化,其输出信号为电脉冲。

根据串行脉冲编码器的结构和检测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光电式、电磁式三种。

根据其刻度方法及信号输出形式,可分为增量式、绝对式以及混合式三种。

串行脉冲编码器优缺点:

1.优点是无摩擦和磨损,驱动力矩小,响应速度快。

2.缺点是抗污染能力差,容易损坏。

串行脉冲编码器的作用:

串行脉冲编码器可以说是一种角位移传感器,同时也作为速度检测装置用于速度检测,它能够把机械转角变成电脉冲。

六、串行通讯的原理?

串行通讯原理是作为计算机通信方式之一,主要起到主机与外设以及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作用,串行通信具有传输线少、成本低的特点,主要适用于近距离的人机交换、实时监控等系统通信工作当中,借助于现有的电话网也能实现远距离传输,因此串行通信接口是计算机系统当中的常用接口。

七、串行多机通信原理?

串口通信的原理

串口通信(SerialCommunicaTIons)的概念非常简单,串口按位(bit)发送和接收字节。尽管比按字节(byte)的并行通信慢,但是串口可以在使用一根线发送数据的同时用另一根线接收数据。它很简单并且能够实现远距离通信。比如IEEE488定义并行通行状态时,规定设备线总长不得超过20米,并且任意两个设备间的长度不得超过2米;而对于串口而言,长度可达1200米。典型地,串口用于ASCII码字符的传输。通信使用3根线完成,分别是地线、发送、接收。由于串口通信是异步的,端口能够在一根线上发送数据同时在另一根线上接收数据。其他线用于握手,但不是必须的。串口通信最重要的参数是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奇偶校验。对于两个进行通信的端口,这些参数必须匹配。

八、电梯串行通讯的原理?

电梯串行通讯的应用原理:

串行通信设备和接口通过点对点数据链路传输信号。在串行流中一个接一个地传输比特。串行连接一般用于连接计算机和调制解调器。比特流穿过串行链路进入调制解调器,在此它被调制成通过电话线传输的模拟信号。

九、伺服电机串行编码器通讯校验异常?

数控加工中心串行编码器通讯错误报警一、数控加工中心串行编码器通讯错误报警(LED显示5,系统的PMM画面显示300/301/302报警)故障原因:单元检测到电机编码器断线或通讯不良。

解决办法:

1. 检查电机的编码器反馈线与放大器的连接是否正确,是否牢固。

2. 如果反馈线正常,更换数控加工中心伺服电机(因为电机的编码器与电机是一体,不能拆开),如果是α电机更换编码器。

二、数控加工中心编码器脉冲计数错误报警(LED显示6,系统的PMM画面显示303/304/305/308报警)故障原因:伺服电机的串行编码器在运行中脉冲丢失,或不计数。

解决办法:

1. 关机再开,如果还有相同报警,更换电机(如果是α电机更换编码器)或反馈电缆线。

2. 如果重新数控加工中心开机后报警消失,则必须重新返回参考点后再运行其他指令。

3. 如果系统的PMM是308报警,可能是干扰引起,关机再开。

伺服放大器过热(LED显示3,系统的PMM画面显示306报警) 故障原因:伺服放大器的热保护断开。

解决办法:1. 关机一段时间后,再开机,如果没有报警产生,则可能机械负载太大,或伺服电机故障,检修机械或更换伺服电机。2. 如果还有报警,检查IPM模块的散热器上的热保护开关是否断开。3. 更换伺服放大器。LED显示11,数控加工中心系统的PMM显示319报警故障原因:当伺服电机是绝对编码器,电机在第一次通电时没有旋转超过一转以上。一

十、串行口中断的原理?

1、 你要发送的数据,经串行口发送后,SCON中的TI会置1,这时候就会有串行口中断,通知单片机数据已经发送成功,单片机就可以进入串行口中断程序(汇编中入口地址0023H),这时候你就可以再一次发送数据,也就是将数据写到SBUF中,发送后中断返回,等到发送成功后会再一次产生串行口中断,这时你就可以再次进入中断处理程序,发送数据。

流程是: (主程序中)发送数据--等待中断--发送成功产生中断--进入中断清除TI,再次发送--中断返回---等待中断---发送成功产生中断--进入中断清除TI,再次发送。。。。 循环而已

2、如果你想定时发送,比如每隔一段时间发送一次,这时你可以用定时器,在定时器的中断处理程序中发送数据,而不去理会串行口中断(可以关闭串行口中断或者在串行口中断中什么也不做直接返回)。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用串行口工作方式1或者3,那么定时器1就被作为波特率发生器,是不能开定时器1的中断的。定时器0不受影响,可以用。如果你选的是方式2,则两个定时器都可以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产生较长时间定时。

3、你想用外中断触发,来发送数据的话,和2情况相同,此时可以由你自己手工控制什么时候发送,只需要关闭串行口中断(默认为关闭),开外中断,在外中断处理程序中发送数据,要想知道发送成功了没有,可以检查TI,不影响外中断。

综合来说就是中断可开可闭,也可以同时用两个甚至多个,但这样容易引起数据发不到就被另一个中断打断,最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种

关于计数结束

你的计数结束表述不明确啊,是计数器溢出了计数结束呢,还是说后面没有脉冲了(即外部脉冲结束了)计数结束呢?如果是前者,很简单只要在计数器的中断处理程序中完成你所需的操作,如果是后者,就没那么简单了,因为单片机不可能知道什么时候外部脉冲什么时候结束,除非用外部中断的方式通知单片机,你可以在外部中断处理程序中,完成取数,给上位机通过串口送数,这时候你必须做出选择 1,如果某次计数结束,你上一次经过串口发送的数据,还没发送成功,你放弃本次发送 2,如果某次计数结束,你上一次经过串口发送的数据,还没发送成功,你继续发送,覆盖原来数据。

其实你应该把你的东西详细说出来,你只说一个方面,可能你的想法不太对路,我还要按照你的不太对路的想法给你解释,这样不太方便。 如果你想计数的话,一般的方法是,给一个定时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用户反馈
问题反馈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