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渐变滤光片价格(渐变滤光镜)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04 21:55   点击:228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渐变滤光镜

黑白人物摄影中,照相机镜头前常用的附加镜,包括改变色光性质和改变成像结影两个系列。前者例如各种带色滤光镜、天空滤光镜、UV镜和天光镜等,后者例如柔光镜、晕化镜和近摄镜等,分述如下:什么是人物摄影?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1、改变色光性质常用附加镜 各种带色滤光镜 这类滤光镜是由带颜色和光学玻璃精制而成,有黄、绿、红、橙、蓝等多种,分别以各种颜色命名。其作用是阻止或减少不需要的色光,相对地增多所需色光的通光量,以更改感光片的感色性。黑白人物摄影中,黄滤光镜最为常用,例如,在蓝天白云的情况下,拍摄室外人物,一经加用,就能吸收部分蓝色光线,使胶片上蓝天感光少些,从而在照片上出现天空略暗,而朵朵白云明显突出的效果;否则,蓝天白云会混为一色。成为白茫茫的天空,索然无味。黄滤光镜又能增强人物质感层次,并表现细腻逼真的肤色。它还具有透光范围大、阻光率低的特点,因此,加用浅黄滤光镜,只需开大半档光圈,而加用中黄滤光镜,也只需开大一档光圈。 天空滤光镜 这是一半淡黄或浅灰、一半透明无色的附加镜。由于它的有色部分边缘由深至浅,逐渐过度到无色透明,因此,又称为渐变滤光镜。其作用是调节天空与地面的反差。具体地说,有色部分能吸收天空的紫蓝光或减弱天空光亮的强度,限制天空部分在胶片上的曝光量,使地面部分在胶片上曝光量多些。使用时,有色部分应朝上,不需要增加曝光量。在逆光下拍摄人物时,加用天空滤光镜,效果更为理想。 UV镜和天光镜 UV镜多数是无色的,也有略带微黄色的;天光镜则接近无色或略带微红色。它们的作用主要都是吸收大气中的紫外线。紫外线对高山地区摄影的影响比较严重,常有碍于影像的清晰度。加用UV镜或天光镜后,就可以消除紫外线对感光片的影响,提高影像清晰度,特别是对远处景物的作用更为明显。由于UV镜和天光镜为无色或接近无色,不需要增加曝光量,对任何情况下摄影又没有副作用,因此,常被加戴在镜头上,用来保护镜头。

2、改变成像结影常用附加镜 柔光镜 柔光镜的作用,是对通过镜头的光线进行部分折射,使所摄影像既可保持一定的清晰度,而影调反差又能更为柔和自然。柔光镜的构造形式多样,一般是在透明玻璃上制有疏密不同的圆形波纹,或者是采用尼龙丝或其它纤维所织成的网片,从而达到使入射光分割折射的目的。加戴柔光镜后,拍摄妇女与儿童特写照片,能使影像获得柔润悦目的效果。 晕化镜nbsp;nbsp;nbsp;nbsp;晕化镜的外形结构,是玻璃镜片中间开一个圆孔,四周呈砂粒状。因为中间镂空,加戴在镜头前,不会影响主体影像聚焦。拍摄人物时,将脸部安排在圆孔的位置处,可以得到正常的清晰度,而脸部以外四周的影像,由于镜片上砂粒状的影响,则呈现朦胧晕化的效果。加戴晕化镜拍摄人物,以使用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为宜,因为摄影者可以通过照相机的取景器,直接观察到影像晕化情况。 近摄镜 近摄镜又称为半身镜,是一种凸形的正透镜,加戴后,可以缩短镜头焦距,也从而缩短最近摄影距离,使人物影像扩大,充分利用感光片的面积。拍摄时,一般不需要增加曝光量,但要使用小光圈,以便增加暗深,防止底片四角虚松。在摄影实践中,近摄镜不宜拍摄人物特写镜头,因为摄影距离较近,容易产生变形缺陷。nbsp;除上述常用附加镜外,还有多影镜、星光镜、中灰镜等多种特殊效果附加镜,经加用后,前两者可分别获得多影像和不同放射形光芒的效果,后者则能起到减少光线通光量的作用,这里不再一一详述。

2. 渐变偏光镜

 变色镜片在阳光下经紫外线和短波可见光照射,颜色变 深,光透过率降低;在室内或暗处镜片光透光率提高,褪色复 明。

1、 并不是适合所有的人群,青光眼病人不宜在暗处工作或看

书时间过长,尽管变色镜在室内自然光下颜色很浅,但对其视 力仍有很大影响,所以青光眼特別是患窄角青光眼者,好不选 用变色镜。

2、 此外,高度近视、远视的人,在选用镜片时好选用光白

片。

3. 渐变滤镜有什么作用

  偏光镜和渐变镜的区别:  

一、偏光镜:  偏光镜是根据光线的偏振原理制造的镜片,用来排除和滤除光束中的散射光线,使光线能于正轨之透光轴投入眼睛视觉影像,使视野清晰自然。多用于太阳镜和照相机镜头。  功能:有效地排除和滤除光束中的散射光线,使光线能于正轨之透光轴投入眼睛视觉影像,使视野清晰自然。  工作原理:  PL镜的作用是过滤反射光线,增加成像反差。其工作原理是选择性地过滤来自某个方向的光线。通过过滤掉漫反射中的许多偏振光,从而减弱天空中光线的强度,把天空压暗,并增加蓝天和白云之间的反差。具体实拍时要看着取景器并旋转前镜,取景器中天空最暗时的效果最明显,最暗与最亮相差90度。  

二、渐变镜:  渐变镜是摄影艺术创作极为重要的滤镜之一,它可以分为渐变色镜及渐变漫射镜,从渐变形式讲又可分为软渐变和硬渐变,“软”即过渡范围较大。  大部份滤镜都是对照片平均作用的,旋入式的PL偏振镜、星镜、ND镜等等,整片都是平均的。而渐变镜对照片的作用则有渐进效果,滤镜的作用只在其中一边,另一边对照片没有影响。以用途分类的话,常见的渐变镜有灰色渐变镜、蓝色渐变镜、灰茶色渐变镜、橙色渐变镜等等。  由于采用插入式设计的渐变镜比较容易改变角度,可以通过上、下移位改变渐变的比例,因此非常受摄影爱好者的欢迎。除了渐变镜之外,插入式设计的滤镜系统也有提供 ND、星镜等平均作用滤镜。插入式设计渐变镜可利用托架固定在镜头前面,托架同时可安装多片滤镜一起使用。

4. 渐变滤光片

光线在人像写真拍摄中的地位,打个比方,就像服装设计师对布料的选择。不同材质的布料有不同的特性,用于制作不同风格的服装。应该说,光线决定了照片的风格,也是摄影师***重要的表达手段。在商业摄影中,光线能表达我们的创造力,也唯此才能吸引人们的关注。

  我很赞同一句话那就是“一直以为摄影技巧是拍好照片的关键,其实情感才是”。所以就布光思路而言,我首先考虑的是想要表达怎样的主题,接下来是整体色调和造型搭配,然后才是通过什么样的光线来正确表达想要的效果。所以说,布光是流程中的一部分,而主题才是先决条件。

推荐光型:

  我***喜欢自然光那样的细腻自然,而且对人物来说也是立即可见的,我可以清楚地看到它在人物身体上的刻画。对于拍摄性感写真,模拟或接近自然光风格的布光是***常用的选项。一般会在柔和光场的基调上,适当增加塑形或强调氛围感的光线。

  在布光方面,我有一些小小的建议:

  1.学会观察,特别是观察不同形式的自然光线,室内光型的原理来源于自然。

  2.环境光非常重要,学会用漫反射制造柔和的环境光氛围。

  3.学习借鉴国际大师的光线特色。

  4.画面的光比非常重要,布光时要合理控制光比。

光圈:f/11,速度;1/125s,ISO:100,焦距:50mm

光圈:f/11,速度;1/100s,ISO:100,焦距:60mm

  模特本身肤色偏黑,我希望能通过一种简单而又立体的光线,把肢体和肤色细节充分展示出来。所以使用了一个八角柔光箱,从远处直接打到模特儿身上,保持明朗的过渡。

光圈:f/5,速度;1/125s,ISO:100,焦距:60mm

光圈:f/8,速度;1/125s,ISO:100,焦距:70mm

  我想要性感又神秘的感觉,人物五官和身材条件比较好,所以不想光线太亮,同时保持身体上的阴影层次得到很好的表现。使用一个八角柔光箱,从距离人物比较近的位置打光,灯升的比较高,灯头稍微朝下,一个大的反光板倾斜地放在地上补光。

光圈:f/7.1,速度;1/125s,ISO:125,焦距:70mm

光圈:f/7.1,速度;1/125s,ISO:125,焦距:45mm

光圈:f/7.1,速度;1/125s,ISO:125,焦距:60mm

  主要想表现衣服的质感和纹理,所以要用很干净的画面来呈现,服装的准确曝光是关键。使用两个八角柔光箱,直接对着人物照射,摄影师身后加一个标罩反打,提供适当的补光,更加画面的质感。

光圈:f/3.2,速度;1/100s,ISO:250,焦距:35mm

光圈:f/3.2,速度;1/100s,ISO:250,焦距:65mm

  场景中有少许自然光,服装道具都是比较粉嫩的少女色,所以我想表现的感觉靠反光板是没有办法完成的。***后选择了自然光加闪光灯及钨丝灯的结合布光。用两个柔光箱照射反光板漫,用散射光提亮场景。钨丝灯以侧逆光勾勒发丝和轮廓,提升画面的层次感。需要注意的是闪光灯和钨丝灯及自然光的光比,光圈不能太小,保留背景和人物的层次。

  一只钨丝灯以侧逆光来表现头发的发丝和颜色。人物前面是一个标罩,照射反光板形成漫反射柔光。虽然漫反射光已经比较柔了,但在这个风格里还不够,所以又在人物的前方加了一个柔光屏。

影棚为了完全能控制光线,最基本的要素就是有黑色的挡光布,完全隔绝外界的光线,然后在里面放一盏可移动升降的灯,这就是最简单的影棚了。

灯光

比较标准的影棚一般配置3∼5盏灯,可以让光的效果更丰富,但是初学的朋友千万别以为灯越多越好,因为灯越多,越难以控制。

灯光分连续光灯和闪光灯两类,连续光灯很好用,就跟太阳底下拍摄一样,看到的效果就是出来的效果了,测光也可以用机内测光来判断。但是石英灯等色温低 (2800∼3200),而且色温不稳定,电压变化会引起色温大范围变化,而且发热量大,不安全,光量小,所以现代摄影棚很少选用(现在色温接近日光的太阳灯性能越来越稳定了,但亮度还不够高——编者注)。  用的最多就是如下图的大功率闪光灯,从100W∼5000W都有,标准的影棚都配备总量为2500W左右的闪光灯(3∼5盏),这样就可以完成大部分商业摄影项目了。用的最多就是如下图的大功率闪光灯,从100W∼5000W都有,标准的影棚都配备总量为2500W左右的闪光灯(3∼5盏),这样就可以完成大部分商业摄影项目了。

专业闪光灯色温非常稳定,采用海漫管的灯可以长期稳定地工作在5500K左右,配合日光型胶卷将可以完善再现被摄物的色彩,而且光量大,可以选用极小光圈,有利于商业摄影需要的大景深。

这张图是一个标准的影棚闪光灯外观图,中间圆形玻璃物体为闪光灯泡,白色长条为150W造型灯(内部双钨丝),造型灯用于模拟闪光的效果和用于对焦。有些闪光灯的造型灯为60W钨丝灯,不适合用4x5小光圈下对焦,此双灯泡是整个闪光灯最脆弱的地方,千万注意安装配件时别碰坏。开启时温度和电压很高,请勿用手碰触,关闭后自然冷却一段时间后才可以安全更换。

这是尾部开关图,电位器用于调节闪光量,可调节1/8∼全开。调节时造型灯可自动显示明暗的区别,方便观察光影变化效果。

TEST:为手动试闪,按下可以启动闪光,闪光时造型灯可以同时关闭。

SYNC:就是同步信号输入口接相机的闪光同步输出口,用于拍摄时触发闪光。如果相机没有这个口,可以使用热靴转接头。转接出同步输出口。

AUTO:就是闪光时是否关闭造型灯。

100%:就是造型灯是全功率输出还是按闪光比例输出,用4x5精细调焦时才打开。一般135相机的光圈很大,不需要打开此开关。

MODEL:就是造型灯的开关,可以手动关闭造型灯。

POWER:就是整个闪光灯的总开关。

小喇叭开关:就是是否开启完全充电后的报告音。需要注意的是很多闪光灯完全回电报告并不准确,会欠曝,最好养成报告音之后0.5∼1秒,再按快门的习惯。

显示灯:红色——100%表示充电达到100%,同理注意,未必完全充电。绿色——光电感应管为从内感应器,可以跟从主闪灯或启动闪灯的闪光进行同步闪光。

PIN-D:为开启指示灯

以上为基本的功能,一般使用全部打开就可以了,不用操太多心,等慢慢了解之后就可以灵活使用了。

另外还有两个机械螺旋用于调节闪灯的仰角和转动,有一个必须注意的事项就是当调节一个灯的角度和高度时,另一个手必须托住灯体,有效地承托闪灯的重量,防止摔落。

当大范围地移动或开高降低闪灯时,最好关闭其电源,防止触电或损坏闪灯。配件

配件的用途是用于改变光性的。比如把光线从软变硬,色温从高到低。

常用配件1—— 标准反光罩

通过卡口旋进闪灯卡口,安装时注意,请勿碰撞闪灯环泡和造型灯。安装标准反光罩后的光比较集中,照射范围小,光性硬,会出现深色硬边阴影。

常用配件2 ——挡光板

挡光板安装在标准反光罩上,运用可调节的挡光板可以更好地改变光线的性状。

常用配件3 蜂巢

蜂巢是用于管束光线的,蜂巢状铁板,让光线更硬,减少散射光,加强方向性,会出现更深的阴影。

常用配件4——滤色片

改变光线的色温,安装在挡光板的卡槽里,可以选用红、蓝、黄等颜色,另有柔光效果的滤光片,可以把硬度变软。

常用配件5——猪嘴形反光罩(束光罩),可产生小范围最硬的光。  常用配件1∼5都是让光硬起来的配件,也可以改变色温,标准反光罩为中硬,加上柔光片为弱硬光,加上蜂巢或猪嘴为最硬光。

常用配件6——柔光箱

柔光箱由轻型金属支架支撑,外部蒙反光布和柔光布。通过卡口或曲面螺丝固定在闪光灯前面,安装时注意不能碰撞闪光环管和造型灯。

柔光箱有各种形状。顾名思义,他能把光线变柔和,产生软硬适度的阴影。他几乎是最常用的配件了,柔光箱不是越大越好,太大了,中央和边缘的光强度会差异很大。可以在中间加多一层柔光布增强柔光效果。

常用配件7——柔光布或柔光纸

如果你觉得光线还不够柔,那么在柔光箱前面增力一个更大面积的柔光布或硫酸纸,光线将会变得极度柔和。这个配件也可以用于高反光物体的塑型,当然需要DIY了。

常用配件8——反光板

反光板可以用于补光,改变反差有金色银色白色黑色等多种,也可以自己DIY 黑色的就是吸光板,用于增加反差。

常用配件9——雷达反光罩

其实属于广角反光罩,光质中性偏硬,可以作为平光使用,前面加上柔光布光质变中性偏软。现在很多影棚用它来打眼神光,比方型柔光箱的眼神光来得自然。

常用配件10——拍摄台

任何一个可支撑被摄物的东西都可以作为拍摄台。专业的拍摄台多为自制,类似一张放大的椅子,上面放一张半透明的弧形塑料基板,可以通过底部打光。也有钢管制的现成拍摄台出售,但是价格高得发疯。

常用配件11——夹子

可以使用夹子夹住挡光板、反光板、柔光纸等。

常用配件12——造型风扇

用于产生风的效果,比如表达模特的飘动的美发或者长裙。

常用配件13——测光表

在影棚复杂的光线下很难用估计曝光法来拍摄,必须使用闪光测光表。测光技术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请参阅其他教程。

利用上述附件,可以改变光质,光质从柔到硬的变化规律为:柔光箱+漫射屏→柔光箱→雷达反射罩+柔光布→雷达反射罩→标准反光罩+漫射屏→标准反光罩→反光罩+挡光板→反光罩+挡光板+蜂巢→反光罩+猪嘴

背景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东西就是各种颜色的无缝背景布,广告摄影一般使用纯色或渐变的背景布,而艺术摄影则根据流行趋势选用各种花俏的背景布来营造丰富多彩的流行气氛。

背景布一般用一个背景绞架转轴固定在墙上或天花上,通过拉索来收放使用。

如果拍摄半身人像,那么背景布放一半下来就够了,如果需要拍全身人像,那么背景布可以一直延长到地上。

背景布有多种颜色:红、蓝、黄、绿、粉、紫、黑、灰、白等。大家可以根据需要选用。收回背景布的时间要注意力度和背景回卷是否整齐,否则很容易损坏背景布,有些纸质的背景纸就更容易损坏了。

其它

闪光同步问题:相机要选用最高闪光同步以下的快门速度,单反相机的同步速度一般为1/60--1/250秒,了解自己相机的闪光同步速度,然后降低一档会比较安全。

镜间快门相机的闪光同步速度可能可以达到1/500秒,但这并不表示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使用1/500秒的同步速度,需要了解清楚闪光灯的闪光持续时间才能正确曝光。有些大型闪光灯的闪光持续时间为1/300秒,高档闪光灯的闪光持续时间为1/1000--1/2000秒,当闪光灯的持续时间为1/300 秒时,选用1/500秒的快门速度可能会欠曝。

非单反数码需用M档(手动模式)来进行拍摄,最好不用使用机内闪光灯来引发影室灯,由于机内闪光灯的预闪可能引发影室灯闪光,会导致闪光不同步。

如果不太了解详细情况,最安全的快门速度为1/30--1/60,不用担心会虚掉,因为这个时候控制曝光时间的是闪光灯的发光持续时间,而不是快门速度。

在棚里进行摄影创作是一个严肃而有乐趣的事情,需要注意穿着最好为黑、白、灰调子的衣服,否则可能引致色污染。大家可以看看这个照片,如果你穿的很花翘,那么你身上的颜色会明显影响产品的色泽。

5. 渐变镜选择

渐变镜采用插入式设计的渐变镜比较容易改变角度,可以通过上、下移位改变渐变的比例。渐变镜的作用就是平衡画面的光差,保留更多的亮部和暗部细节。渐变镜的深色渐层压暗画面的亮部,而对画面的暗部并没有影响,从而有效降低了整体的光比,更便于控制曝光,保留更多画面细节

6. 渐变镜和减光镜

渐变镜主要的作用是用来解决大光比的问题。

拍摄风光时,很多时候天空和地面的亮度差别很大,不使用渐变镜,往往会拍摄出两种效果,要么天空曝光正常但地面景物一片黑暗,要么地面景物曝光正常但天空过曝成一片惨白。

此时可以使用点测光分别对天空和地面测光,并计算出两者的曝光级数差,然后选用合适档位的渐变滤镜加在镜头前,就可以让天空和地面同时曝光正确了。

在拍摄日出日落的时候,由于太阳角度较低往往处于画面中部,所以此时使用反向渐变滤镜效果更好。

7. 渐变滤色镜

 

一、把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打开,执行CTRL+N新建一个宽度和高度都为500像素的RGB图像,用黑色填充背景图层,再使用白色画笔工具在图像中点出一些白色的小圆点,这样看起来就像是满天的星星,刚好作为我们梦幻星空的背景图。

 

二、执行菜单栏上的“视图-标尺”命令(快捷键:CTRL+R),显示出标尺以后,参考标尺上的刻度,在图像的中心分别拉出一条水平和垂直的参考线,然后创建一个新的图层,按住SHIFT键,在新建的图层上,由两根参考线的交点位置往边上拉出一条菱形渐变,渐变色由白到透明,然后再把渐变所在图层的混合模式设为滤色。

 

三、接着对渐变所在的图层执行“滤镜-扭曲-旋转扭曲”命令,把扭曲的角度设为400度,这样我们就暂时得到了一个旋转的白色旋涡图形。

 

四、然后再对旋转后的图层执行“滤镜-扭曲-极坐标”命令,在极坐标面板上勾选极坐标到平面坐标选项。

 

五、现在我们要把图像的宽度和高度都改为1000像素,再把图像向下移动,移到水平参考线的位置,这时刚好是整个图像的一半,这时对该层执行快捷键CTRL+J复制一层,对复制得到的图层执行“编辑-变换-垂直翻转”命令,再将翻转后的图像移动水平参考线的上半部分,这时刚好将这两个图像对接起来了。

 

六、将这两个对接后的图像所在图层合并起来,然后再执行“滤镜-扭曲-极坐标”命令,勾选平面坐标到极坐标选项。

 

七、这时梦幻星空的图形效果制作出来了,现在就差颜色了,上色有很多种方法,可以用色相/饱和度(快捷键CTRL+U,要勾选着色),再添加一个渐变调整图层,调好自己喜欢的颜色,再把调整图层的混合模式改成颜色即可。

 

用色相/饱和度上完色以后,再多复制几个图形,变换一下形状及位置,最后在最顶层再加上一个渐变调整层,接出合适的渐变效果,把渐变调整层的混合模式改成颜色。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我们用滤镜制作出来的梦幻星空效果图:

8. 渐变滤镜的使用

步骤/方法

1/4分步阅读

渐变镜又可有分为旋入式和插入式设计两种,由于采用插入式设计的渐变镜比较容易改变角度,可以通过上、下移位改变渐变的比例,因此非常受摄影爱好者的欢迎。除了渐变镜之外,插入式设计的滤镜系统也有提供ND、星镜等平均作用滤镜。

2/4

灰色渐变镜效果

  在户外拍摄时,天空与地面的光差很多时都相当之大。由于相机感光组件的宽容度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拍到天空、地面都同时曝光正常的照片。要天空曝光准确,地面就会曝光不足而变成一片瘀黑;要地面曝光准确,又会使天空曝光过度而变成死白一片。尤其是在多云、日出日落等时候,这个光差问题便更加严重。

3/4

在这种环境下,改变感光度、调较曝光补偿,甚至加装PL偏振镜等都帮不上忙。这时只要加上渐层减光滤镜,将减光的一边向上,天空的光度便会减低,而地面的光度则没有影响,天空与地面的光差得以减低,令照片中天空与地面的层次都能够完全重现。

由于目前所有数码相机都是采用TTL测光设计的,即使加上渐变减光滤镜也不需要进行特别的曝光补偿。除了在拍摄多云、日出日落等时候加上渐变减光滤镜外,在天晴的日子拍摄时加上这种滤镜也可使天空的色彩饱和度更高,使天空呈现更深的蓝色,看起来也就更加令人心旷神怡。

4/4

除了渐层减光滤镜之外,大家拍摄风景时还可以加上其它有颜色的渐层滤镜以改变天空的色彩,加强照片的气氛。渐变蓝是另一种较常用的渐层滤镜,在霞气较大、天色不佳的日子,灰白的天空实在是大剎风景。这时大家可以加上渐变蓝滤镜,将天空回复蓝色,加强蓝天白云的效果之余,又不会影响地面的色调。如果拍摄日出、日落的话,渐变橙是相当有用的滤镜,可以令日落时的单色调效果更为强烈。

9. 渐变滤镜和径向滤镜的区别

1/11

单击“开始”中的Flash图标,打开软件,新建一个空白文档。

2/11

选择“编辑”工具栏中的,“椭圆工具”选项。

3/11

选择“颜色”选项,打开“颜色”面板,选择“线性渐变”。

4/11

双击渐变色条下的颜色块,设置好渐变色。

5/11

在舞台绘制一个渐变色椭圆。

6/11

选中椭圆,按住“编辑栏”中的“任意变形工具”不放,在下拉列表中选择“渐变变形工具”。

7/11

将鼠标放到右上方的圆圈上拖动,即可改变渐变色的方向。

8/11

将鼠标放到图形边工具的箭头上,拖动鼠标即可改变渐变色的大小。

9/11

将图形渐变色改为“径向渐变”,单击“渐变变形工具”。

10/11

我们可以更改渐变色的方向、大小、变形和位置,实现各种渐变色变形的功能。

11/11

现在你会使用“渐变变形工具”了吗?效果是不是很强大,快来试一试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