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11kw电机软启动器(软启动器启动电机)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05 20:00   点击:215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软启动器启动电机

1、电动机控制问题的提出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电气设备。但它直接起动时产生的电流冲击和转矩冲击会对电网、电动机本身及其负载机械设备带来不利影响,对于容量较大的电动机,这些危害也就尤为严重。

2、传统起动器

目前,我国大部分电动机通常采用直接起动、Y/Δ控制起动和自耦变压器起动。

这些传统起动器价格低廉,通过降低电动机的起动电压来降低起动电流,起动方式采用分步跳跃上升的恒压起动,因此,起动过程中存在二次冲击电流和冲击转矩,而且接触器故障多、电动机冲击电流大、冲击转矩大、冲击力矩大、效率低。但现在的Y/Δ起动器已经具有电动机保护和监控功能,技术水平和外观与以前相比已有很大的改观,可以满足中小容量无特殊要求的空载或轻载起动的控制要求。

3、现代软起动器

现代软起动器主要有变频调速及晶闸管调压软起动器2种软起动器方案。其中,变频器调速软起动器价格昂贵,常用于控制要求起动转矩较大的中压电动机。晶闸管调压软起动器的价格略高于自耦变压器起动器和Y/Δ起动器,系统工作时对电网无过大冲击,可大大降低系统的配电容量,机械传动系统振动小,起动、停车平滑稳定,可提高电动机的使用寿命和经济效益。

1)晶闸管调压软起动器

晶闸管调压软起动器采用大功率可控硅作主回路开关元件,通过改变可控硅的导通角来实现电动机电压的平稳升降和无触点通断。起动电流可根据负载和工况任意设定。起动器还能自动监视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和负载情况,经过计算来决定电动机的运行电压,以便提高电动机功率因数,使其以最小电流运行,降低损耗,提高效率。

它是实现电动机精确控制、替代传统起动器的理想选择。

2)变频器调速软起动器

采用变频器控制的电动机具有良好的动态、静态性能,在低速时也可以任意调节电动机转矩,起动转矩高达150%的额定转矩。它可以恒转矩起动电动机,起动电流可限制在150%的额定电流以内,可以实现自由停车、软停车、泵停机、直流制动,满足有特殊要求的电动机控制。

4、软起动器控制电动机的几个重要概念

(1)脉冲突跳起动方式

对于静阻力矩较大的负载,必须施加一个短时的大起动力矩,以克服静摩擦力,这就要求起动器可以短时输出90%的额定电压。

(2)接触器旁路工作模式

当电动机全速运行后,用旁路接触器来取代已完成任务的软起动器,以降低晶闸管的热耗,提高系统效率。

在这种模式下用一台软起动器起动多台电动机。

(3)节能运行模式

电动机负荷较轻时,软起动器可自动降压,以此提高电动机功率因数。

(4)软停车

在不希望电动机突然停车的场合,可以通过软停车方式来逐步降低电动机端电压。

(5)泵停车

对惯性力矩较小的泵,软起动器在起动和停机过程中,实时检测电动机的负载电流,根据泵的负载和速度特性调节输出电压,消除“水锤效应”。

(6)动力制动

在惯性力矩大的负载或需要快速停机的场合,可以向电动机输入直流电,以实现快速制动。

2. 软启动器启动电机烧中间继电器

软起应安装牢固保证外壳接地,一次接线:R.S.T为进线端,U,V.W为出现断,另有PE端应可靠与主PE排接地。 二次接线:根据客户要求针对说明书选择相应的控制方式,最简单常用的方式是:将启动和停止信号端子短接起来,中间加一个启动继电器的NO点与COM相连接。当NO点闭合软起启动,当NO点断开,软起停止运行。另有旁路接线端子,接旁路接触器线圈。还有故障接线端子,一定要搞清楚故障点是开点还是闭店,如果是闭店还要加一个故障继电器。

软启动器只在电机启动和停止的时候工作。电机完成启动过程后投入旁路,旁路接触器吸和电机通过旁路接触器供电。软启动器通过控制内部晶闸管的导通角使电压在一定的时间内(可调)线性上升至额定电压,减小电机在启动和停止时对电网的冲击,另外在软起的上端或下端可能会加隔离接触器,在设计时要保证隔离接触器比软起先启动比软起后停止,启动时差最少要保证0.1秒,停止时差应大于软启动时间0.1秒,(因此在设计时要加断电延时继电器)否则软起不能软停且报故障,此时也可将软起停止方式选择为:自由停车予以解决

3. 软启动器启动电机时剧烈振动原因

震动来源于运动部:

1、检查砂轮主轴电机与主轴箱体是否有软连接(橡胶皮、软一点木板等)。

2、检查砂轮动平衡是否合格。

3、检查砂轮主轴、床头主轴及尾架的圆跳动、径向间隙、轴向窜动是否超差,确保主轴自身完好度(建议公差:圆跳动0.002-0.004mm;径向间隙0.008-0.015mm;轴向窜动≤0.003mm)。

4、还有好多细节都会造成以上原因:砂轮发蓝盘锥孔是否有毛刺、导轨润滑情况如何、机身水平度等

4. 软启动器启动电机不转

1、机箱的噪音:

  故障现象:电脑在升级CPU后,每次开机时噪声特别大。但使用一会后,声音恢复正常。

  故障分析与处理:首先检查CPU风扇是否固定好,有些劣质机箱做工和结构不好,容易在开机工作时造成共振,增大噪音,另外可以给CPU风扇、机箱风扇的电机加点油试试。如果是因为机箱的箱体单簿造成的,最好更换机箱。

  2、温度上升太快:

  故障现象:一台电脑在运行时CPU温度上升很快,开机才几分钟左右温度就由31℃上升到51℃,然而到了53℃就稳定下来了,不再上升。

  故障分析与处理:一般情况下,CPU表面温度不能超过50℃,否则会出现电子迁移现象,从而缩短CPU寿命。对于CPU来说53℃下温度太高了,长时间使用易造成系统不稳定和硬件损坏。根据现象分析,升温太快,稳定温度太高应该是CPU风扇的问题,只需更换一个质量较好的CPU风扇即可。

  3、夏日里灰尘引发的死机故障:

  故障现象:电脑出现故障,现象为使用平均每20分钟就会死机一次,重新开机后过几分钟又会再次死机。

  故障分析与处理:开始估计是机箱内CPU温度过高造成死机,在BIOS中检查CPU的温度,发现显示温度只有33℃。后来发现这台电脑开机时BIOS中检查的温度也就只有31℃,开机使用1小时后,温度仅仅上升2℃,当时室温在35℃左右。看来测得的CPU温度不准确。打开机箱发现散热片上的风扇因为上面积累的灰尘太多,已经转不动了,于是更换了CPU风扇,这时再开机,电脑运行了数个小时的游戏也没有发生死机现象。后来发现这块主板的温度探针是靠粘胶粘在散热片上来测量CPU温度的,而现在这个探头并没有和散热片紧密地接触,分开有很大的距离,散热片的热量无法直接传到温度探针上,测到的温度自然误差很大。更换CPU风扇时,把探针和散热片贴在一起固定牢固,这样在开机20分钟以后,在BIOS中测得的温度是45℃,之后使用一切正常。

  4、CPU针脚接触不良导致电脑无法启动:

  故障现象:一台IntelCPU的电脑,平时使用一直正常,近段时间出现问题。

  故障分析与处理:首先估计是显卡出现故障。用替换法检查后,但有时又正常。最后拔下插在主板上的CPU,仔细观察并无烧毁痕迹,但发现CPU的针脚均发黑、发绿,有氧化的痕迹和锈迹(CPU的针脚为铜材料制造,外层镀金),对CPU针脚做了清除工作,电脑又可以加电工作了。

  5、CPU引起的死机:

  故障现象:一台电脑开机后在内存自检通过后便死机。

  故障分析与处理:按[Del]键进入BIOS设置,仔细检查各项设置均无问题,然后读取预设的BIOS参数,重启后死机现象依然存在。用替换法检测硬盘和各种板卡,结果所有硬件都正常。估计问题可能出在主板和CPU上,将CPU的工作频率降低一点后再次启动电脑,一切正常。

  6、CPU风扇导致的死机:

  故障现象:一台电脑的CPU风扇在转动时忽快忽慢,使用电脑一会儿就会死机。

  故障分析与处理:由于现在的普通风扇大多是使用的滚珠风扇,需要润滑来润滑滚珠和轴承,这种现象估计是CPU风扇的滚珠和轴承之间的润滑油没有了,造成风扇转动阻力增加,转动困难,使其忽快忽慢。由于CPU风扇不能持续给CPU提供强风进行散热,使CPU温度上升最终导致死机。在给CPU风扇加了润滑油后CPU风扇转动政党死机现象消失。

  7、CPU的频率显示不固定:

  故障现象:一台电脑在每次启动的时候显示的CPU频率时高时低。

  故障分析与处理:很可能是主板上的电池无电造成的。只要更换同类型的电池后,再重新设置BIOS中的参数,CPU的频率显示即可恢复正常。

  8、CPU超屏引起显示器黑屏:

  故障现象:一台电脑将CPU超频后,开机出现显示器黑屏现象。

  故障分析与处理:这种故障应该是典型的超频引起的故障。由于CPU频率设置太高,造成CPU无法正常工作,并造成显示器点不亮且无法进入BIOS中进行设置。这种情况需要将CMOS电池放电,并重新设置后即可正常使用。还有种情况就是开机自检正常,但无法进入到操作系统,在进入操作系统的时候死机,这种情况只需复位启动并进入BIOS将CPU改回原来的频率即可。

5. 软启动器启动电机时黑屏重启

电脑进入不到桌面,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尝试以下方法解决:

1、查看主板是否被烧掉的迹象,一般主板上面的电容上面是否发热而且有点黑的烧焦的情况,可能是主板被烧毁的情况。建议拿去专业维修去检测下。一般情况下主板被烧毁风扇是不会转到的。用户自行检测下。

2、当然不排除电脑电源烧毁的情况或者电脑电流不稳定的情况。用户可以更好电源来测试是否电源被烧毁了。

3、可能还是电脑灰尘过多造成黑屏的情况,我们可以用橡皮擦擦擦,然后再用软毛刷清理电脑内部插槽灰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